卡50的详细资料

卡50的详细资料,第1张

卡-50直升机 卡-50(原编号为卡-136或卡-34)是前苏联卡莫夫设计局研制的新型共轴反转旋翼武装直升机,北约组织给予绰号“噱头”(Hokum)。卡-50于1977年完成设计,原型机于1982年7月27日进行首次飞行,1984年首次公布,1991年开始交付使用,1992年底获得初步作战能力,该机目前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 据卡莫夫设计局证实,“噱头”不是空战直升机,而是一种用于压制敌方地面部分火力的突击武装直升机。卡-50被选作俄罗斯下一代反坦克直升机。除能完成反坦克任务外,还可用来执行反舰/反潜、搜索和救援、电子侦察等任务。设计局还准备研制卡-50的双座教练型。美国国防部对“噱头”所作的评论中说,“噱头”具有明显的空中优势,目前西方还没有与之相匹敌的直升机。卡莫夫设计局正准备为“噱头”换装西方发动机、电子设备和武器,以打入西方市场。为提高生存能力,卡-50采用了红外抑制技术、红外诱饵撒布装置和装甲。据说该机比美国的武装直升机“阿帕奇”便宜得多。 旋翼系统3片桨叶共轴反转旋翼,旋翼桨尖后掠。这种旋翼桨叶技术与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的“前行桨叶概念”(ABC)不下上下。由于采用共轴反转旋翼布局,不再需要尾桨,从而省去了尾桨和一整套尾桨传动和 *** 纵装置,大大提高了卡-50的战斗生存性。发动机全部功率都可用来驱动旋翼。 机身机身较窄,具有很好的流线型,机头呈锥形,机头前部装皮托管和为火控计算机提供数据的传感器。机头下方装有探测器舱。机身两侧有短翼,每侧短翼下有2个挂架,可挂导d或火箭d,也可吊挂外部油箱。机身的主结构部件是1个1米宽1米高的盒形梁,旋翼减速器和发动机都装在梁上。后机身上有带端板的水平尾翼。后机身/尾梁逐渐变细,末端装有较高的垂尾。尾梁是不承载结构。卡-50结构重量的35%由碳纤维复合材料组成。 尾部装置平尾装在尾梁中部,有3个垂直安定面。 着陆装置可收放的前三点式起落架,减震能力是俄罗斯标准直升机起落架的3倍。 动力装置两台克里莫夫设计局TV3-117BK涡轮轴发动机,功率2-1618千瓦(2-2200轴马力)。 座舱驾驶舱采用承载的双层装甲结构,装卡-37上采用的零-零旨射座椅和旋翼抛投系统,从而大大提高了直升机的生存力。驾驶员座椅安装在复合材料蜂窝/铝合金构架上,硬着陆时可以减震。 机载设备装有红外抑制器,红外假目标投放器,防d装甲。驾驶舱内装有平视显示器和头盔瞄准器。 武器机身右下侧短翼下炮塔内装一门单管2A42型30毫米机炮。 短翼挂架上最多可载16枚激光制导AT-9“旋风”反坦克导d,射程8~10公里,或80枚S-8无制导火箭d。 外形尺寸 旋翼直径14.5米 机长(旋翼转动)16.0米 (不包括机头前传感器和机q)13.5米 机高5.4米 短翼翼展7.3米 重量及载荷(估计值) 最大起飞重量10800千克 起飞重量7800千克 性能数据(估计值) 最大平飞速度350公里/小时 爬升率(高度2500米)10米/秒 升限4000米 作战半径250公里 最大过载系统+3g

卡50与卡52的区别主要是驾驶舱、座舱、武器系统等。

两者的驾驶舱不同。卡—52的最显著特点是采用了并列双座布局的驾驶舱,而卡—50直升机为串列双座布局,它是根据现代武装直升机的驾驶需要和所担负的战斗任务而设计开发的。首先,卡—52是为全天候、全天时、超低空攻击地面目标而设计的。并列双座的优点是两人可共用某些仪表、设备,从而简化了仪器 *** 作工作,使驾驶员能集中精力跟踪目标,最大限度地缩短作出决定的时间。

卡—52与卡—50的最明显区别是座舱设置了第二乘员位置,这大大扩大了直升机的功能。同时,该机保持了卡—50直升机的机动性、武器装备及防护性能。卡—52采用了卡—50直升机的动力装置、旋翼、垂尾、起落架、武器及一系列机载系统。  

卡—52的武器系统与卡—50相似,装有一门口径为30毫米的2A42型可移动自动机炮。该机炮能水平移动并有限地上下移动。不同的是卡—52装有一门不可移动的KII—23JI型机炮,口径为23毫米,可带d250发,在机翼内上的YIIK-23-250型吊舱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aji/58788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1
下一篇 2023-03-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