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时期

地质时期,第1张

地质时期 地球每个地质时期的代表动物有哪些?

地球有五大地质时期,分别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每个时期持续的时间都非常长,存在的动物也各有特色。

下面一张纵览图,基本上就可以回答题主的问题了:一、太古代从图上可以看到,地球最早的时代是太古代,距今约46亿年前地球形成到25亿年前,原核生物形成结束。

太古代早起没有什么生命存在,后期在不为认知的因素影响下,诞生了原核生物。

二、元古代太古代之后是元古代,开始于距今25亿年前,终结于距今5.7亿年前。

这个时候,代表性生命就是菌类和藻类,所以这个时代也称为菌藻时代。

三、古生代再之后就是古生代。

古生代又细分为6个纪,古生代早起的代表性生命是三叶虫。

后来,生命从海洋转向陆地,这时候鱼类、两栖动物成为时代特征。

在古生代末期,发生了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直接造成了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生脊椎动物灭绝,原因至今不明。

这次灭绝事件,导致地球生态圈花费了数百万年恢复。

四、中生代灭绝事件之后,进入了中生代,这个时期的代表性动物就是恐龙了,绝对的霸主级存在。

不过,在距今6500万年的时候,恐龙也神秘灭绝了。

据说是小行星撞击导致的,但仍存在争议。

五、新生代之后就进入了新生代,这个时候哺乳动物成为了主角。

特别是人类的诞生,直接超越了所有物种,直接成为了霸王。

不过,人类会不会也像古生代和中生代末期来个大灭绝,就不得而知了。

地球至今已有46亿年的历史,大约3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生命,生物界开始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演化历程,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化石则向我们展示了生命演化的漫长历史。

1、前寒武纪前寒武纪泛指寒武纪以前的时代,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其时间跨度约占地球46亿年历史的88%。

这一时期是地球与生命起源和早期演化的漫长历史时期。

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生命发展的许多重要阶段都是在前寒武纪时发生的。

这一时期主要以原始细菌类化石为主,全球各地形成了很多叠层石。

进入埃迪卡拉纪,生命形式开始超复杂性演化,出现了一大群软体躯的多细胞无脊椎动物。

包括腔肠动物门、节肢动物门和环节动物门等,如Ediacaria水母、Medusinites水母、Cyclomedusa水母、狄更逊蠕虫、斯普里格蠕虫、海绵、钙质骨针等。

最古老的细菌类化石,距今38亿年球形藻埃迪卡拉纪古生物场景复原图2、寒武纪寒武纪是显生宙及古生代的开始(距今5.41-4.85亿年)。

随着“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几乎所有的现生动物门都有了各自的代表,其中,最为繁盛的是节肢动物三叶虫,故寒武纪又称为“三叶虫时代”。

莱得利基虫寒武纪古生物场景复原图3、奥陶纪奥陶纪是古生代第二个纪(距今4.85-4.44亿年)。

这一时期,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重要门类有笔石、三叶虫、腕足类、 *** 类、苔藓动物、海百合类和珊瑚等,而以 *** 为代表的头足类取得了海洋霸主地位。

奥陶纪古生物场景复原图4、志留纪 志留纪是古生代第三个纪(距今4.44-4.19亿年)。

这一时期,海洋动物仍以无脊椎动物为主,但三叶虫和 *** 类开始衰退,笔石演化迅速,珊瑚、苔藓动物、双壳类、腹足类、竹节石类等得到进一步发展,脊椎动物鱼类开始出现。

湘西志留纪的化石门类有笔石、牙形刺、腕足类、三叶虫、珊瑚、鱼类等,其中以笔石最为重要。

志留纪古生物场景复原图 笔石复原图 笔石化石 5、泥盆纪 泥盆纪(距今4.19-3.59亿年)是古生代第四个纪。

泥盆纪时期脊椎动物开始称霸海洋,鱼类空前发展,故被称为“鱼类的时代”。

生活在4亿年前的主要鱼类泥盆纪古生物海洋复原图泥盆纪陆地森林景观重建6、石炭纪石炭纪(距今3.59-2.99亿年)是古生代第五个纪。

石炭纪作为一个主要的造煤时代,森林茂密,爬行动物开始出现,并迅速进化,两栖动物占据统治地位,昆虫等节肢动物都长的很大,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巨虫时代。

石炭纪森林植被复原图 石炭纪古生物场景复原图7、二叠纪二叠纪是古生代最后一个纪(距今2.99-2.52亿年),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时期,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和昆虫相当繁盛,末期出现地球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生物灭绝事件。

菊石海百合化石二叠纪古生物场景复原图8、三叠纪三叠纪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距今2.52-2.01亿年),这一时期生物逐步复苏,陆生植物群以松柏类、苏铁类、银杏类和真蕨类等植物为主。

恐龙的先祖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

三叠纪陆地古生物场景复原图三叠纪海洋古生物场景复原图9、侏罗纪 侏罗纪(距今2.01-1.45亿年)是中生代第二个纪。

侏罗纪是裸子植物、爬行类和菊石类空前繁盛的时代,爬行动物占据统治地位,蜥脚类恐龙达到全盛。

侏罗纪恐龙群侏罗纪海洋古生物场景复原图10、白垩纪白垩纪(距今1.45-0.66亿年)是中生代第三个纪。

白垩纪时期鸟类开始分化,恐龙种类达到极盛,末期恐龙家族灭绝。

特暴龙三角龙白垩纪森林被子植物崛起白垩纪古生物场景复原图11、古近纪古近纪(距今6600-2300万年)是新生代的第1个纪。

由于古地中海区海相古近系中常含有货币虫,所以在欧洲常称古近纪为货币虫纪。

古近纪动物界的基本特点是哺乳动物的迅速辐射演化。

除了适应陆地生活的多种方式外,还出现了天空飞翔的蝙蝠类和重新适应海中生活的鲸类。

海生无脊椎动物中以有孔虫类、软体动物、六射珊瑚等为主。

货币虫古近纪古生物场景复原图12、新近纪新近纪(距今2300-258万年)是新生代的第2个纪。

是地史上发生过大规模冰川活动的少数几个纪之一,又是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高度发展的时代,人类的出现是这个时代的最突出的事件。

新近纪古生物场景复原图13、第四纪第四纪(距今258万年-现在)是新生代的第3个纪。

在这段时间里气候不断变化,冰河期与间冰期交换。

在冰川期中冰川可以一直延伸到纬度40度的地方。

在这段时间里只有很少新的动物种类产生(可能因为这段时间还比较短),在更新世末期,在北半球有不少哺乳动物(剑齿虎、猛犸、乳齿象、雕齿兽)灭绝。

马科、骆驼科在北美洲灭绝。

第四纪冰期生物复原图东方剑齿象生活在中国南部亚热带森林草原里北京人场景复原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1629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