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utaMAX-I是什么?培养细胞如何利用GlutaMAX-I?这个二肽有多稳定?

GlutaMAX-I是什么?培养细胞如何利用GlutaMAX-I?这个二肽有多稳定?,第1张

GlutaMAX-I二肽是L-谷氨酰胺的衍生物,将其不稳定的α-氨基用L-丙氨酸来保护。一种肽酶逐渐裂解二肽,释放L-谷氨酰胺供利用。

GlutaMAX-I二肽非常稳定,即使在121磅灭菌20分钟,GlutaMAX-I二肽溶液有最小的降解,如果在相同条件下,L-谷氨酰胺几乎完全降解。

生物帮上面有详细的介绍, http://www.bio1000.com/reseach/immunology/ 免疫学科研进展,免疫系统,免疫防御,免疫检测,医学免疫学,营养免疫学,免疫学的应用。

1、细胞系的选择

并非所有的肿瘤细胞都可以成瘤。在正式做实验之前,建议去查查ATCC上面的测试数据。比如看看下面红框处。但是,ATCC这方面的数据很缺,所以第二条途径是去查文献。但建议查多篇文献。

如果不得不用不能独立成瘤或者难以成瘤的细胞系,请看第3点选NOD SCID小鼠,以及第4点的Matrigel法。

2、细胞数要多少

这一点,很难有个标准参考值。像我试过一个很猛的大鼠胶质瘤C6,就算只要10^4甚至更低细胞数都能长。不过,多数细胞系会落在10^5 - 10^6之间。有时候,低了不一定说不会长,而是长得慢。高了也不一定好,长太快,肿瘤内部的血管形成不良,容易坏死,而且做药物腹腔、静脉注射的话,也不容易充分运输到肿瘤灶部。

基本上可以有这么一个经验:注射的细胞量,可以让肿瘤在3-6周可以长到可以解剖的大小即可。快了不一定好,慢了浪费时间。

3、小鼠的选择

基本上,大家都是选BALB/c Nude这种胸腺缺陷的裸鼠,已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实验了。对于一些对免疫比较敏感的肿瘤,可以选择NOD SCID。不过NOD SCID是长毛的,对于一些特殊的肿瘤注射或者手术,需要备皮。

一般而言,4-6周龄的小鼠即可注射肿瘤。

4、细胞怎么处理

从细胞房出发,到动物房之间,肯定需要很长的时间。细胞离开培养环境的时间一长,活性就会降低,导致实验失败。

这里我推荐,通过洗涤、消化、离心的方法,获得细胞沉淀后,要将其重悬在一个能够保持细胞活力的buffer。这个buffer的成分是:1X 无Ca2+、Mg2+的HBSS中,加入终浓度为10-15 mM的HEPES,以及1X的GlutaMAX。注意,请不要加入血清。

细胞的浓度,应该调整为每一针100-200 ul的量。比如,你要注射的细胞量是10^6一只,那就把细胞悬液的浓度调整为每100-200 ul的体积含有10^6个细胞。有的细胞很难达到高浓度,这时候就需要增大重悬体积。个人建议,最好不要超过300 ul一针,否则注射的时候很容易漏出来。

细胞重悬之后,插到冰上备用。

有些细胞即使用了NOD SCID也很难成瘤甚至成不了瘤,这时可以试试Matrigel法,为肿瘤细胞提供了一个生长支架。

一般地,我们使用低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 reduced)无酚红Matrigel,大概的蛋白质浓度会在10 mg/ml左右。Matrigel最终会和细胞悬液1:1混合后注射。

注意两点:

1、温度一高,Matrigel就会凝固,因此使用时应该在冰上 *** 作。在加入细胞悬液前,悬液也应该插到冰上降温。或者可以用另外一个办法,即先用上述的缓冲液1:1稀释Matrigel,再用来重悬细胞沉淀。含有Matrigel的细胞悬液,也应该始终插在冰上。

2、同样由于温度的问题,在注射时,应该注射一只吸一份悬液。此外多准备几根注射器,万一凝了堵了赶快换。

5、注射的方法

为了降低动物的痛苦,我会使用吸入式麻醉剂isoflurane(异氟醚)给小鼠进行浅麻醉,再注射。下图就是麻醉设备:右方是灌入isoflurane的设备,利用麻醉剂的挥发性,通过调整气压阀,将麻醉气体泵入左边的密封盒子里面。一般5分钟内,小鼠就能被麻倒,并可以保持约10-15分钟的麻醉时间。

当然,不麻醉也可以直接注射(在不违规的情况下)。但从动物福利的角度出发,以及方便实验人员而言,麻醉比不麻醉好。目前我所在的单位,皮下移植瘤实验的标准protocol都是要吸入麻醉的。但国内这一点做得还不是很好,没有统一的机构在管理。

注意,请合理使用麻醉剂。对于皮下注射来说,isoflurane吸入性麻醉已经足够了,危险性也比较低(在美国列为管制药品schedule VI类,或者说不算经典的管制药物)。完全不需要使用注射性麻醉剂比如Ketamine/Xylazine(氯胺酮/甲苯噻嗪),这种属于管制药品了,不涉及大手术的不要用。其他注射类如苯巴比妥也不要用,可能会对肿瘤细胞的活性有影响。

如果没有isoflurane挥发机,可以自己做一个简易的装置。如下图,在一个密封的罐中,置入含有isoflurane稀释液的棉花,并把实验动物放进去即可。麻醉剂的剂量,是通过isoflurane比密封罐体积来换算的。

小鼠麻倒后,先用打孔器在耳朵上做标记(0/0,1/0,0/1,1/1,共计4种标记方式)。随后,一手用钝头的镊子轻轻拎起注射部位的皮肤,不要扯到肌肉,一手拿着注射器(一般都用那种小的胰岛素注射器)刺入皮肤,注射细胞悬液。在注射的过程中,你可以明显看到皮肤下方鼓起一个小包。注射完毕后,留针数秒再拔,不要马上拔出来,以免细胞悬液漏出来。

如果没有麻醉,那就只能靠手抓鼠了。如果你是右利手,那么用左手食指和拇指夹住小鼠颈部皮肤,将尾巴夹在小指和无名指之间,这样左手一翻,小鼠的侧面就暴露出来了。然后右手持针,贴着皮肤(目测都要和皮肤保持10-20度夹角了)进针。注意当针已刺入时,保持针头略微上挑的状态,以免刺入肌肉。值得注意的是,小鼠会挣扎,所以手要稳。(所以说啊,麻醉再注射多么方便)

一般而言,如果注射量仅有100-200 ul,这种 *** 作手法不会出什么意外。但如果注射量大,就比较麻烦了。不过按照我师姐的说法是,可以在刺入皮肤后,继续往下进针刺入浅层肌肉,再上挑回到皮下,开始注射。这样子,大体积的细胞悬液就不容易漏出来。但是这种方法有个缺点是,肿瘤容易往肌肉深处长,到时候测量体积就不准了。因此,注射量应该尽可能小。

注射完毕后,将小鼠放回笼中,并观察小鼠的活力。待小鼠完全苏醒,即可离开动物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113336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5
下一篇 2023-05-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