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如何设置_路由器ipv6如何设置

IPV6如何设置_路由器ipv6如何设置,第1张

WINDOWSXP版本安装方法:

IPv6的设置和IPv4不一样,因为是新技术,所以并没有提供像IPv4中那样的窗口界面,需要用命令行设置。

安装:进入命令行模式(方法为开始,运行,输入cmd,确定)

输入ipv6install后回车

会提示安装成功

虽然在windowsxp中IPv6作为网络协议安装,但是在“网络连接”文件夹中“本地连接”的“属性”里面却看不到。我们可以用ping6::1命令来验证IPv6是否正确安装。当ping6::1命令返回正确,可以确定IPv6协议栈已经正确安装。

注意:这里的ping6::1命令其实就是类似于IPv4中的ping127001。

当然了,通常情况下,如果你使用一个IPv6网络,通常不需要自己手动配置这些,因为IPv6支持“无状态自动配置”,就是你接上网线,路由器,或者某台服务器,就自动帮你把需要设置的自动设置好。

Linux下方法类似,估计你不会用到那个,我就不写了。

还有,IPv6的使用方法在Windows的帮助文档里面有详细介绍,你可以去看看

WindowsXP(SP1及SP2)和Windowsserver2003系列安装方法:

windowsxp(sp1及SP2)和WindowsServer2003family已经正式支持IPv6,它们的安装方法也相同。要安装IPv6协议, *** 作如下:(因为下面需用的前面基本上都已贴出,所以在此就不再插图。)

1.点击“开始”,点击“控制面板”,然后双击“网络连接”。

2.右击本地连接,然后点击“属性”。

3.点击“安装”。

4.在“选择网络组件类型”对话框中,点击“协议,”,然后点击“添加”。

5.在“选择网络协议”对话框中,点击“MicrosoftTCP/IPversion6”,然后点击“确定”。

6.点击“关闭”,保存对网络连接所做的修改。

有一点注意,在windowsxp(sp1及sp2)中安装IPv6后,完毕后显示出来的是“MicrosoftIPv6DeveloperEdition”,其实这仅仅是名字显示,实际上和windowsserver2003的支持是一样,微软只是因为怕影响windows本地化版本的改变而没有修改IPv6的显示名称。

1、IPv6地址过滤
防火墙或路由器进行IPv6地址过滤配置,具备非法地址过滤条目(如多播地址,链路本地地址作为源地址的过滤条目),具备单播逆向(uRPF)过滤等功能,可抵御非法路由条目攻击。
2、路由协议安全防护
路由器、防火墙或三层交换机的路由配置,采用IPv6路由协议,如OSPFv3认证功能,OSPFv3主要用于在IPv6网络中提供路由功能,OSPFv3是基于OSPFv2上开发用于IPv6网络的路由协议。为适应IPv6运行环境,支持IPv6报文的转发,OSPFv3相对OSPFv2做出相关的改进,使得OSPFv3可以独立于网络层协议,并且其扩展性加强,可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3、DHCPv6安全防护
DHCPv6的场景下,DHCPv6服务器或路由设备上配置DHCP安全防护,能防止非法DHCP用户攻击。与其他IPv6地址分配方式(手工配置、通过路由器通告消息中的网络前缀无状态自动配置等)相比,DHCPv6具有以下优点:
(1)更好地控制IPv6地址的分配。DHCPv6方式不仅可以记录为IPv6主机分配的地址,还可以为特定的IPv6主机分配特定的地址,以便于网络管理。
(2)DHCPv6支持为网络设备分配IPv6前缀,便于全网络的自动配置和网络层次性管理。
(3)除了为IPv6主机分配IPv6地址/前缀外,还可以分配DNS服务器IPv6地址等网络配置参数。
4、NAT转换设备安全防护
使用NAT的场景下,在NAT转换设备上配置了安全防护,抵御NAT相关攻击。按照NAT的具体工作方式,又可以做如下分类。
(1)应用层网关
应用层网关(ALG)是解决NAT对应用层协议无感知的一个最常用方法,已经被NAT设备厂商广泛采用,成为NAT设备的一个必需功能。
(2)探针技术STUN和TURN
所谓探针技术,是通过在所有参与通信的实体上安装探测插件,以检测网络中是否存在NAT网关,并对不同NAT模型实施不同穿越方法的一种技术。
(3)中间件技术
与ALG的不同在于,客户端会参与网关公网映射信息的维护,此时NAT网关只要理解客户端的请求并按照要求去分配转换表,不需要自己去分析客户端的应用层数据。
(4)中继代理技术
在NAT网关所在的位置旁边放置一个应用服务器,这个服务器在内部网络和外部公网分别有自己的网络连接。
5、NAT安全溯源
使用NAT的场景下,能够记录IPv6源地址,抵御IPv6攻击。将某一时刻NAT地址池中特定合法IP的特定端口是哪个用户在使用的信息发送给日志服务器,由日志服务器保存一定时间,供相关部门查询。
6、IPv6相关的防火墙(含WAF)的安全防护
防火墙(含WAF)的配置,如防火墙的运行模式(过滤或NAT),防火墙的ACL级别(IP或端口),防火墙上可启用的额外功能(、IDS、Web应用防护)的Web应用防火墙。

ssh连接ipv6地址格式为 ssh username@[IPv6_Host]:port ,如:

如果是默认端口也可以直接使用 ssh root@fe80::6fea:6e54:3cce:a359 来连接

使用filezilla连接ipv6地址服务器做文件传输时,如果直接使用ipv6地址会出现 给定的端口无效,端口号必须是一个1到65535间的值 错误。这时候只需要用 [] 装ipv6地址括起来就可以了

现有的互联网是在IPv4协议的基础上运行

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也可以说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协议,它的提出最初是因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v4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妨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扩大地址空间,拟通过IPv6重新定义地址空间

IPv4采用32位地址长度,只有大约43亿个地址,估计在2005-2010年间将被分配完毕,而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

按保守方法估算IPv6实际可分配的地址,整个地球的每平方米面积上仍可分配1000多个地址

在IPv6的设计过程中除了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以外,还考虑了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它问题,主要有端到端IP连接、服务质量(QoS)、安全性、多播、移动性、即插即用等

(c001)

要真正实现IPv6网络的大规模商业化,需要规范网管接口相关标准,将网管系统逐步过渡到基于纯IPv6网络的管理。
IPv6网络管理遭遇难题
IPv6网络最显著的特点在于128位的地址,这样趋于无穷大的地址范围,拓扑管理的实现变得更加复杂,原来的工具不能解决问题。同时,由于IPv6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的技术和组播地址类型实现的变化,配置管理部分需要考虑IPv6独特的地址分配技术。另一个问题是: 性能管理、流量管理和故障管理基本依赖于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流统计(比如Netflow协议)工具和ICMP等协议和技术,IPv6网络设备必须能够支持,但是目前各个厂商的网络设备对这些协议支持的接口不统一,使网络管理平台需要对不同的设备建立不同的网络管理软件。这些都是保证IPv6网络的健康发展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目前IPv4和IPv6共存情况下存在两种IPv6网络接入方式: 双栈网络(Dual stack IPv6 & IPv4 networks)和纯IPv6网络(IPv6 only networks),前者接入投资比较小,而且目前很多网络设备厂商支持双栈接入,所以双栈是主要接入方式; 在国际和国内大的IPv6实验网络中,也有部分区域是纯IPv6线路和设备,这样对网络管理的要求就比较高。由于双栈使用IPv4的网络线路和设备,可以采用设备的IPv4网管协议进行管理; 但是纯IPv6网络发展是趋势,IPv6网络管理协议研究同样非常重要。
网络管理协议和技术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是目前TCP/IP网络中应用最广泛的网络管理协议,是网络管理事实上的标准。它不仅指简单的网络管理协议本身,而且代表采用SNMP协议的网络管理框架,根据对网络管理业务的细化,出现了v1,v2和v3三个版本,目前普遍使用的是SNMPv2版本。管理信息库Mib是一个信息存储库,它包含了管理代理中的有关配置和性能的数据,是网络管理的基础。
1998年定义的RFC2465定义IP地址为ipv6 Address,长度为16个字节,目前厂商Cisco、Juniper和华为的双栈路由器大部分都以这个RFC进行IPv6 Mib的支持,这样就可以通过从IPv6的Mib库访问流量等信息。
2000年开始,IP地址的定义就开始一致,RFC2851中对IP地址的定义为{inetAddressType,inetAddress},使用IP地址类型来区分v4和v6网络。随后2002年RFC3291替代了RFC2851,对IP地址的定义增加了InetAddressPre-fixLength、InetPortNumber和InetAutonomousSystemNumber这三个字段;在2005年RFC4001替代了RFC3291,增加了InetZoneIndex、InetScopeType和InetVersion三个字段,这样IP地址的定义逐渐统一和完整起来。
Netflow协议是基于流的管理协议,由Cisco公司提出并在Cisco路由器和其他厂商的路由设备上得到实现,在流量分析和计费管理上被广泛采用。目前普遍使用的是v5版本,最后出现的版本v9采用模版的形式,定义Netflow流的数据报字段更加灵活,在双栈网络设备上,可以使用Netflow v9进行IPv6网络层流量信息的发送; 在双栈网络下使用Netflow v9进行流量分析(如图2)。
业界对IPv6网络管理的支持
Cisco公司的私有Mib库支持RFC 2465,从Mib的接口流量层面还不能区分v4和v6的流量,即没有端口统计的Mib,流量可以在设备上输入show interface accounting看到。Juniper设备也支持RFC2465,而且有IPv4和IPv6两个流量计数Oid。
Cisco公司从IOS123(7)T版本开始就支持IPv6的Netflow统计,可以从网络数据转发中获得IPv6的流(Flow),并使用Netflow v9进行数据报封装,但是仍旧通过IPv4网络进行传送。Juniper公司目前还不支持这一功能。
构建IPv6网络管理平台涉及到网络性能管理、流量管理、故障管理、配置管理和拓扑管理等方面。目前商用的网络管理平台生产厂商也在积极地推进IPv6网络管理模块。HP公司的NNM (Network Node Manager)网络管理模块可以执行IPv6网络拓扑发现的功能; Cisco公司的CiscoWorks产品在2006年实现对IPv6设备的SNMP和Syslog进行监测; CA公司的Spectrum网络管理部分支持IPv6 Mib的监控和拓扑发现。
在免费的网络性能和流量管理软件方面,流量监测软件MRTG的改进版本,可通过IPv4的SNMP协议来获得v6的Mib流量等信息。Argus、Nagios 和Ntop等监测网络服务的最新版本中间已经加入了IPv6的监测。
端到端的性能测量软件Iperf从iperf-170版本开始支持IPv6流量的产生,通过设置-V参数发生IPv6数据报,测量 IPv6环境下的带宽、丢包率、抖动、TCP窗口尺寸等,同时也产生了专门测量IPv6的工具Iperf6。测量网络延迟工具Fping软件增加了Ipv6版本,安装后会产生fping和fping6两种获得延迟的工具,IPv4的地址必须作为fping的参数,IPv6的地址必须作为fping6的参数,从这一点来说还没有统一的命令接口产生。
网络安全管理 包分析工具如Ethereal、 tcpdump 或 Ntop新版本可以分析IPv6的流量并解析包结构,可作为IPv6网络构建时的测试工具。
配置管理 Rancid软件可以对路由器上的配置实现全面的管理和备份,目前最新版本支持IPv6配置信息的管理,同时要求Rancid到本地保存和分析的服务器能够对IPv6的配置进行识别和分类,正确保存到数据库中。
拓扑管理 按网络的规模,拓扑发现可分为以下3类:
■ 骨干拓扑: IPv6下显示骨干拓扑的工具为ASPathTree,由意大利电信实验室开发完成。它可以显示BGP4+的拓扑结构、BGP4+的路由表生成,并生成HTML页面。
■ 局域网拓扑: IPv6下局域网拓扑发现的工具主要依靠ICMPv6和邻居发现协议。由于IPv6比IPv4网络有更大的规模,同时一个主机可能涉及多个IP地址,IPv6下的局域网拓扑发现更加复杂。
■ 多播网络拓扑: Mtrace6是一个用于发现IPv6多播网络拓扑的工具。这个工具是Mtrace的IPv6版本,也就是多播网络的traceroute。
计费管理 Netflow v9提供了IPv6流的捕获和统计功能,同时要求服务器对Netflow数据报中关于地址和Nexthop等的分析进行修改,尽量和IPv4的数据集成到统一的数据库中。
故障管理 软件Looking-glass主要监测路由表状态和应用服务状态,目前有perl版本和java版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133803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5
下一篇 2023-07-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