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阿里巴巴的股份最大持有者是日本人

为什么阿里巴巴的股份最大持有者是日本人,第1张

1999年,当时正是互联网热潮的最后一年,马云在杭州创办了阿里巴巴。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马云到处找不到投资,他到了北京,见了几十个投资人,其中就包括了雷军,最后没有一个是成功的。

不过最后吴鹰找到了马云,当时孙正义投资了雅虎,名声大噪。吴鹰的UT斯达康也拿到了孙正义3000万美元的投资,于是吴鹰牵线帮孙正义在中国寻找新的创业者。马云见到了孙正义,两个人谈得很好。最后孙正义把原本决定给另外一家电子商务的2000万美元给了马云。

马云靠着这笔钱撑过了互联网的泡沫期,之后孙正义还追加了4000多万美元的投资,成为了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最多的时候孙正义的软银持有阿里巴巴396%的股份。当然软银这6000多万的投资,如今变成了差不多2000亿美元。如今经过了数次套现,软银已经持有296%的股份,依然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

软银持有阿里巴巴股权292%,为第一大股东。雅虎持有阿里巴巴股权15%,为第二大股东。虽然马云及合伙人只持有公司的少数股份,但却有绝对的控制权。在公司成立之初,为了防止大权旁落,阿里合伙人与软银、雅虎达成了一整套表决权拘束协议,以进一步巩固合伙人对公司的控制权。

阿里巴巴之选择在美国纳斯达克敲钟,就是因为马云及团队实行的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相当于同股不同权。也就是说,美国的雅虎以及日本的软银虽为第一、第二号股东,但是没有权利决定阿里巴巴走向,只可以享受阿里巴巴的分红收益。

扩展资料

软银集团在1981年由孙正义在日本创立并于1994年在日本上市,是一家综合性的风险投资公司,主要致力IT产业的投资,包括网络和电信。软银在全球投资过的公司已超过600家,在全球主要的300多家 IT公司拥有多数股份。

2016年7月,软银以243亿英镑(约合320亿美元)的现金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9月5日,软银已完成320亿美元收购ARM交易。 
11月23日,软银将与Openstreet合作,在日本推出“Hello Cycling”物联网单车共享系统。2017年6月,《2017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公布,软件银行集团排名第95位。

2018年7月13日,日本软银集团发布了一款新应用(App),允许司机在日本查找和预订停车位。 2018年7月19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软件银行集团位列85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软件银行集团

他被称为日本的巴菲特。虽然他的投资逻辑和巴大相径庭:后者一直偏爱稳健经营的传统产业,而孙正义则坚信互联网是最安全的地方,大肆收购信息产业。孙正义把握住的20年,也刚好是互联网产业迅速膨胀的20年,在泡沫最鼎盛的时期,孙正义的身家最高达到了700亿美元,直逼比尔盖茨的世界首富地位。
2012年,软银斥资220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三大运营商Sprint,一举成为全球第三大电信公司。但这笔收购却让孙正义遭遇了迄今最大的困境。
ARM并不生产芯片,但其设计的芯片主导了整个智能手机行业,拥有强大的专利池,并在未来的物联网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先发优势。无论是苹果还是三星,华为还是小米,都在使用ARM设计的芯片。去年ARM芯片出货量达到了1500万片,增长了300万片。
ARM的营收主要来自于芯片专利授权,去年营收为10亿英镑。软银此次收购价格相当于ARM去年净利润的70倍,较当前股价溢价40%,而且还是全现金方式。鉴于软银已经背负沉重的债务压力,外界也很难想象孙正义会将此前套现的资金全部用于收购ARM。
孙正义从未掩饰自己对物联网,尤其是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兴趣。他在解释这笔收购的时候表示,随着软银积极寻找物联网的机遇,ARM会成为软银绝佳的战略资产补充和未来增长战略的核心,这是软银所进行最为重要的投资之一。

2018年,小黄车共享单车进入生命的倒计时,许多小黄车的员工在结局判定前就已离开,但他们的心头始终抱有疑问。

那个与马云做朋友 ,与法国总统当面交流的戴威 ,为什么会被员工抛弃?他与滴滴之间又有着怎样的“爱恨情仇”?

2014年, 戴威 以及另外3名北大学生, 悄摸摸地制定了ofo共享单车计划。

该计划足以改变世界出行方式, 但它能否从一个计划变成现实 ,对没钱又没人脉的学生来说,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小黄车创始人的戴威却想到一个不费钱的主意, 他仅仅用几十块钱买了20根羊肉串就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没过多久,2 000多名师生陆续推着自己的自行车来到戴威宿舍楼下, 他们都是要把自行车交给戴威团队。

眼前的一切都与戴威的那20串羊肉串有关, 他把羊肉串给了北大中文系大才子, 才子写出了一篇轰动校园的公开信,名叫《这2000名北大人要干一票大的》。

信中的语言极尽鼓动意味:100多年来, 许多北大人改变了北大 ,也改变了世界,现在轮到你了。

能进入北大的学子, 自然都有一股想要改变世界 、征服世界的傲气,戴威正是利用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毫不费力地赢得了支持。

当戴威看到宿舍楼下堆满的自行车时, 他就知道小黄车共享单车计划成了!

短时间内,北京大学校园内上万台自行车参与到小黄车共享单车计划,学生再也没有了丢自行车或者走路去教室的烦恼, 而戴威也从学生支付的费用中获利。

他发现虽然使用共享单车的日订单量已经从几千增长到了几万,但从中获利的费用远远抵不了扩张的费用,他必须做出一些改变。

恰巧这时资本嗅着商机寻到了他。

“我想找你们的负责人” ,金沙江创投的电话直接打给了戴威,而这时的他还不知道资本的力量。

第二天,戴威特意收拾了一番, 怀揣着忐忑来到了国贸三期56楼, 见到了金沙江创投总经理朱啸虎。

朱啸虎很爽快地告诉他 :“我可以给你们投1000万!”

戴威作为一个创业初期的小白 ,其实并不知道金沙江创投在投资界的地位,也不认识朱啸虎。

他见对方太过爽快,还以为对方是骗子,自己进了骗子窝。

即使朱啸虎给的投资金额很吸引人 ,戴威也只是略带矜持地说:“我回去与同伴商量商量”。

戴威走出国贸大楼,立马掏出手机搜索了朱啸虎的名字,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

朱啸虎 金沙江创投的总经理 ,2011年投资饿了么,获得几十倍回报;

2012年,投资滴滴出行,获得了1000多倍的回报;

2015年,看准直播平台的红利, 投资映客又为公司获利。

朱啸虎以极其敏锐的眼光,每次出手都能找到潜力股,并能够在资本的博弈中胜出。

戴威一想到刚才的投资人是朱啸虎,就立刻掉头飞奔到56楼 ,接受了对方的投资。

那天,他和同伴趴在国贸三期的围栏上,有些飘飘然。

他对同伴说:“ 我整个人都晕乎乎的,我这辈子从没有见过这么多钱”。

得到1000万投资的这一天 ,即是小黄车共享单车商业雏形的开始 ,也是戴威被资本侵蚀的开始。

随后,戴威在朱啸虎的授意下,在北京200多个学校推行ofo共享单车。

至此, 北京校园内到处都是小黄车的身影 ,每天使用小黄车的总人数达到了50万人次,总用户也达到了180万人。

3个月内达到几十万、上百万数据的背后 ,1000万资本也在被快速消耗殆尽 ,戴威手里又没钱了。

与此同时, ofo共享单车的死敌摩拜单车却在快速占领城市市场, 双方即将展开一场你死我活得终极较量。

2016年4月22日,摩拜单车正式上市,它打着解决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口号,在上海投入运行。

同一年9月份, 摩拜单车获得资金支持 ,得以打入北京市场。

面对来势汹汹的摩拜单车,朱啸虎却说: “低成本才是王道,我们认为,90天共享单车之战就会结束”。

如朱啸虎所言,小黄车的建造成本确实更低, 它采用的是充气轮胎、传统链条 ,建造一辆车仅需要500元。

而摩拜单车在车内加入了 物联网芯片与GPS 来提高识别度;使用无需充气垫防爆实心轮胎、用轴承传动代替了传统的链条传动等延长使用寿命;

此外,为了减少人工成本, 还加入了小型太阳能充电功能 ,仅一辆车的建造成本就高达2000元。

它们的建造工艺及成本就已经决定了所要面向的群体,小黄车更适合经济能力弱一些的学生群体, 摩拜单车则以外观、性能深得都市白领的欢心。

其实,戴威对小黄车一直有明确的定位: 解决学生在校园里的出行问题。

为此,他曾据理力争,不肯向资本低头。

那时小黄车在北京高校快速扩张,而戴威又缺钱时, 朱啸虎带他认识了腾讯投资部的夏尧。

会谈时, 夏尧 提出可以给小黄车投资,但是他提了一个要求 :“小黄车必须走进城市。”

戴威顾虑很大,他认为城市发展可能会脱离创办小黄车的初衷,于是一口回绝了夏尧。

当时共享单车的发展前景巨大 ,戴威身后还有经纬资本在追着投资 ,他不差夏尧一个投资人。

可是,当摩拜单车入驻北京,迅速抢占北京市场后, 戴威感受到了威胁。

当初他创办小黄车的初心也在利益面前悄然发生了变化。

戴威紧紧抓住朱啸虎这根稻草不肯松手 ,对方能看到小黄车的价值自然多加相帮。

朱啸虎帮助小黄车拉拢了王刚、真格资金等投资,同时亲自在公众场合鼓吹共享单车的发展风口已经来到, 他俨然成了小黄车的形象代言人。

此时,不仅小黄车开始把发展重心转向城市,戴威的心态也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

他的成功太过突然 ,根本没有经历过职场的磨炼就直接进入商场。

俗话说得好,商场如战场,戴威凭感觉做事的方式只会有两个结局。

一是,成为一个玩弄资本的企业家;

二是,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被资本巨头秒成碎末。

他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在最终结局产生前,戴威首先会被鼓动人心的资本家洗脑。

小黄车创始团队的秦淮说: “戴威创业后果然跟之前不一样了,说话净整些高级词汇”。

2016年的下半年,戴威尽可能利用与投资人交流的机会,学习他们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在某次与投资人开过会后, 他的变化被小黄车创始团队的其他人清晰地认知到。

那天,戴威格外兴奋,他拉着创始团队的伙伴,谈论了一堆高深的名词,例如“ 规模效应、引爆、占领用户心智……” 等等。

创始团队的伙伴却从中感觉到了他的焦虑,戴威从摩拜单车占据北京市场后就有了焦虑情绪, 他认为是自己的过失才导致小黄车落后于摩拜单车。

所以他迫切地想要变得成熟、变得“深谋远虑”,带着小黄车创造更多的财富。

此时,渴望成长的戴威怎么也不会想到, 未来小黄车将达到一个他不敢想象的高度 ,但他也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时也,命也,一切皆有因果。

在戴威拒绝夏尧的一个月后, 夏尧带着腾讯的资金转投了摩拜单车 ,紧接着又为摩拜再次进行了2轮融资。

但是此时的戴威经历了一次“错过”后, 变得格外想要证明自己。

“把这件事做好,比什么都重要”。

此后,小黄车与摩拜单车展开拉锯战,朱啸虎在9个月内战胜摩拜的豪言壮语没有得以实现。

他明白继续与摩拜打价格战,吃亏的会是小黄车,于是给了戴威一句忠告:“ 唯有两家合并才能盈利,你们讲和吧”。

但是一心想要证明自己的戴威怎么可能会先一步服软,他第一次驳回了朱啸虎的意见: “资本要理解创业者的理性和决心”。

在朱啸虎眼里,挣钱才是王道,那些兄弟情都是假的。

他毫不犹豫得见好就收, 把小黄车的股份出手 ,拿到30亿美金后,把剩下的烂摊子扔给了戴威。

戴威是幸运的, 他没被朱啸虎的一顿 *** 作搞死, 反而遇到了自己的“真爱”——滴滴的创始人程维。

对戴威来说,程维的救急是雪中送炭的恩情。

他还是太嫩了,商人眼里哪来的温情, 不过是有利可图。

程维看中的是小黄车可以弥补滴滴打车所不能涉及到的“最后一公里”。

在程维的帮助下 ,小黄车背后有了滴滴、小米、中信产业基金、经纬中国、云璟资本的支持;

而此时摩拜单车比之小黄车略胜一筹 ,身后背靠腾讯、红杉资本的大树,还有携程、华住酒店等的投资。

双方都想要依靠背后的资本取胜,不断推出1元骑,免费骑的活动。

在拉锯的高峰期 ,每天都能烧掉4000万的骑行红包。

另外,戴威还斥巨资1000万请当红明星代言,在各大地铁站公交站投放广告为小黄车造势。

摩拜单车能坚持下去, 除了它身后实力雄厚的资本外 ,还有单车本身强大的性能做支持。

但是小黄车单车制作粗糙,充气式轮胎在达到使用寿命后就会坏掉,采用的都是传统机械密码锁车方式, 经常出现被盗或者恶意破坏的事情 ,而平台很难察觉到。

整体而言,小黄车使用寿命较短,它快速扩张的同时,每天几乎要报废500辆单车,有小黄车的城市就会有一个堆满共享单车的垃圾场。

小黄车的弊端,戴威不是不知道, 但他选择采取更为暴力的扩张手段掩盖弊端。

而扩张背后又需要大量资金来填补窟窿,2016-2017年,滴滴前后3次投资小黄车。

对小黄车来说,还是杯水车薪。

滴滴对小黄车也算是真爱 ,程维还把自己身后的最大金主——软银资本孙正义介绍给戴威。

约见之后,孙正义当即同意投资给小黄车18亿美元。

但是他提出了3个条件, 一是小黄车要把日订单量提高到3000万单;二是要强化小黄车内部团队建设;三是软银对小黄车展开审查,合格即软银的投资到账。

听到软银资本要投资的消息, 整个小黄车公司沸腾了, 就连戴威也认为在小黄车与摩拜单车的大战中小黄车即将取得胜利。

他直接忽略了孙正义提出的3个要求,对胜利胸有成竹。

可是,就小黄车的情况而言, 3个要求一个也达不到。

但是戴威脑子只有胜利, 他按照15亿美元的资金进行市场布局 ,先是把小黄车账面上还剩的10亿全都投入到购买单车、寻找运营商上面。

巅峰时刻,小黄车的日订单量可突破到3000万。

而小黄车的创始人戴威也达到人生的巅峰, 他进入了福布斯30岁以下杰出人物榜 ,成了与马云做朋友,与法国总统谈天说地的成功人士。

但是在这浮华名声的背后,潜藏着危机,一触即破碎。

另一面, 为应对软银资本对小黄车的调查 ,滴滴派出50名高管进入小黄车,帮助搭建管理框架。

滴滴一方面对软银说: “小黄车内部腐败,不能投资”, 一面利用滴滴入驻在小黄车的财务总监、高级副总裁等人架空戴威。

起初为了15亿美元的投资,戴威忍下了。

而在他动用了账面押金后也没有办法让软银资本投资后,他直接把滴滴的员工赶出了小黄车公司。

小黄车公司的员工说 :“第二天一早,他们发现了之前许多与滴滴没关系的同事离职了”。

此时戴威才真正认清被自己当做老大哥的程维。

戴威艰难地维持小黄车的运行,拆东墙补西墙, 窟窿却越堵越大。

在融资停摆9个月后, 他把小黄车全部抵押给阿里获得177亿人民币, 以期在与滴滴的博弈取胜。

戴威还是天真,阿里旗下有哈罗单车,根本不可能真心实意的帮助小黄车渡过难关。

盖在小黄车身上的遮羞布终究被揭露人前 ,《财新周刊》发表了一篇小黄车财务状况的文章。

“小黄车欠供应商12亿元,押金总额为35亿,但是账面上能动用的资金仅剩35亿人民币”。

消息一经发出,供应商上门讨债, 用户围堵在小黄车公司楼下要求退押金 ,戴威成了丧家之犬。

造成这样的结局是迟早的事,小黄车的公司运作更像是一个大学学生会,而不是一个运作清晰、规范严格的企业。

小黄车公司内联合创始人挪用公司100多万买一辆特斯拉;稍微有权的人也会用公款炒股票。

包括戴威自己也是拎不清的人 ,他在资金短缺时还花费1400万发射了一颗卫星;

公司年会上,他随手送出几十万的牧马人以及300万的期权。

他眼高手低, 只逐利而不知道内部牢靠才是硬道理。

小黄车最终宣告破产 ,戴威本人被国家拉入失信名单 ,被1600万小黄车用户追债,实属咎由自取。

若戴威坚持本心, 小黄车或许发展的势头不会太好 ,或许与摩拜单车合并,但用户的利益不会受损。

说到底,还是他利欲熏心,害人害己。

到目前为止,我读过的自传不多。数一下,《乔布斯自传》、《马斯克自传》、《贝佐斯自传》,《孙正义传》是我读的第四本自传。我正在读的是优衣库创始人写的《一胜九败》,还有书架上未读的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自传《富甲美国》,《洛克菲勒自传》。

如果有人要我推荐自传类书籍,这本书应该会第一个进入我脑海的。

我想,最生动的阐述方式应该是讲故事。事实上,本书也充满了大量的故事情节,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劲。孙正义显然也是一个非常会讲故事的人(这大概是每个CEO必备的能力之一)。读的过程中,我眼睛湿润了三次。我会在后面的文中分别说到感动我的地方。接下来,将分八个小节来描述我所了解到的。当然了,最好是自己亲自读。因为人的记忆是具象的,生动形式的,书中充斥的大量故事细节会留在我脑海里,形成我的完整体验。而读后感必然不会顾及到这些细节,导致信息损耗,失去故事细节也难以让人形成生动体验,加深记忆。

1 结论,孙正义成功的主要原因

2 孙正义的特质

3 孙正义如何思考决策

4 孙正义的经营与投资思想理念

5 孙正义如何聚拢以及使用人才

6 大手笔收购背后的有力队友

7 孙正义接受的教育

8 孙正义的自我提升方法

读完这本书,最强烈的一个感受就是,孙正义是一个目光长远,有着远大志向和超强执行力的人。这听起来好像没什么特别的,但这却是大多拥有非凡成就之人的普遍特征。尤其是你会感叹,他把这件事做的有多彻底。

下面是例证:

从上面的事例中,你可以看出他不仅目标远大,更难得的是将目标付诸实际行动。

最大的贵人是自己

成功固然需要运气以及贵人相助,但这些都不是根本。在人生中,最大的贵人是自己。一个人若有志向,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孙正义默默无闻的出身,没有强大的资源与人脉。但是他凭着充满激情的志向,感染了一个个遇到的人。甚至有人说他是大叔杀手,因为聚拢在他身边的人才与伙伴都比他年纪大。如今,他的人脉资源遍布政界商界,可以会见各国政要,各国顶尖企业家。

出身背景与地位绝不是失败的理由,孙正义就是例证。要知道他是在日韩国人,从祖父辈偷渡到日本。过着最底层的生活,还遭受着日本人对他韩国人身份的歧视。一个人即使有再多的现成人脉与资源,也有用完的时候。唯有自身可以不断吸引聚拢顶尖的各色人才,才能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有志向更要行动,在行动中才会遇到各种人,才会得到他人的赏识遇到贵人。

立志要趁早

这是我从多个厉害人物身上学到的一点。现在如果我要送给一个孩子礼物,或许会送给他一本自传,让他趁早知道,人生不仅仅只有,上学、毕业、找个不错的工作、结婚、生子、老去,人生可以很宽广。

孙正义初创业得到的忠告:

野田:“孙君,你知道梦想和志向的区别吗? 

孙正义:“区别啊。。。”

野田:“梦想是少年和少女的淡淡期待。志向是决心。孙君,你要记住,光有梦想不行,要有志向。”

孙正义:“志向。。。。老师,我懂了。谢谢!”

目标的重要性

孙正义说过,一个人若没有明确的目标,他就会一直在原地打转,永远也到不了山顶。一旦制定了清晰的目标,再高的山顶也有到达的一天。这或许也是志向的重要性把。没有志向的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平庸下去,原地踏步。

见识的重要性

领袖的前瞻性来源于广博的见识和深刻的思考,这样才能发现机遇,顺应趋势,提出愿景。孙正义的留美经历让他眼界大开,见识到了计算机产业的崛起。同时他又具有日本的视角,能看到日美之间的差距。他把自己的生意模式称为时光机,意思是美国的科技要领先日本,只要将美国的东西复制到日本,利用时差就能做生意。另外,他也将日本的产品输送到美国,比如游戏。这都是基于他双重的视野与见识。

一个人越能以多个视角看世界,就越能发现各个地区以及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而发现机遇。这也是为什么全球视野的重要性。如果能站在全球的角度,整合资源,那做生意的机会太多了。

如今的时代网络发达,不用亲自走出国门就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事情。因此拓展自己的视野与见识更重要的是自己要行动。当然了,如果能走出国门亲自考察,当然更好,能带来更直观的体验。

如果要我想一堆标签来概括他的特质的话,我想是下面这些:

自我驱动

他是一个具有超强自我驱动力的人,能够给自己不断地设立更高的目标,并努力达到。从决心发起信息革命,到如今的收购ARM进军物联网、进入机器人行业追逐技术奇点时代。

坚韧

少时的穷苦没有打倒他,他依然是一个拥有远大志向的浪漫主义者。

创业初期,商品部门整体叛逃,另立门户,与软银展开竞争,这没有令他心灰意冷。

创业未半,却身患慢性乙肝, 医生说他活不过5年,在病房里也曾独自流泪。重读他的偶像自传《坂本龙马》,想到坂本龙马虽然31岁被刺杀,但真正的壮举是在最后5年完成的,将日本政治涤荡一新。他决定将自己最后的5年充分燃烧。在什么也干不了时候,他把大量书籍带到了病房,据说读了3000多本书,虽然有不少是漫画。

面对政府主导的通信行业寡头NTT(总务省为主要股东),他没有被官僚主义打倒,面对政府的低效、不作为,在举步维艰的情况下,闹到总务省,在科长面前扬言,如果不答应请求就当场自焚。最后,他得到了NTT的配合。

我还能列举,但我想这些已经足够说明了。

感恩

他对曾经教导过自己,扶持过自己的人,充满了感恩之心。软银每年都有专门的恩人感谢会。

在佐佐木正99岁,孙正义组织软银高管层为他庆生。孙正义在便签上写下送给老师的话:“佐佐木老师,一切都从与老师的相遇开始!谢谢” 。平时锐利的眼神也变得温和,泪水也像决堤的水。佐佐木:“这说不定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记住,以后也要怀着坚定的决心去做事情。”

善于思考与汲取智慧

有一天孙正义叫三木去陪他散步,孙正义走到池塘边停了下来。沉默着把视线投向池塘一会后,对三木说:“你说,哪些鲤鱼为什么要成群结队地游向一个方向?”。

三木:“是啊,为什么呢”

孙正义沉思了一会说:“真奇怪,那条鱼是怎么游到其它鱼前面去的呢?”

孙正义:“你看他们。岁都没有发出指示,它们却自动地聚集在一起,游的很整齐。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我觉一个集团也必须这样”

孙正义对三木说:“该怎么做才能建立持续300年的组织呢?我觉得我必须参考生物进化过程。”

孙正义的愿景用了1年时间才制定出来。研究对象涉及广泛,比如历史、生物。

在讨论今后30年的公司治理时,孙正义下达这样的指令:“调查一下到本能寺之变为止,织田信长领土扩大的过程”

通过研究纯种马、蛙鱼等方面,吸取智慧,颇有古人“法天法地法自然”的作风。英国对纯正马的严苛定义,导致其赛马界的衰落。孙正义得出结论:“无论是马还是公司,只有引进不同的DNA,才能变强,多样性很重要”。因此孙正义积极投资各个领域,通过他称为“群战略”的方式,将不同品牌,不同商业模式的企业通过资本关系,保持既独立又团结的状态。

目光长远

说起来,这四个字如此简单,但它涉及的内涵与方法论却非常深刻。大部分并没有做到,没有长线思维能力。

孙正义说:“越是迷茫的时候,越要看得远”。这话与马云说过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马云也说过:“我预测不了明天,明年,但我能看到30年后,50年后会是什么样的”。创业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需要面对各种不确定性,而长远的眼光正是穿破迷雾的灯塔,可以为创业者指明方向,坚定信念。

孙正义说:“以30年为单位思考问题,就必然无法看到有些东西。索性先想一想300年后是什么样,然后倒推出30年后不就行了,但要谈300年后,先回顾300年前的世界”

孙正义专门有一个愿景计划团队,这些人整天翻看世界历史,日本历史的专业书籍,还研究纯种马,昆虫维持后代的方法。他们从任何的事物中吸取智慧,预判未来。

就说到这里吧,这应该是孙正义主要的特质了,当然如果要细说,还能找到很多。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长线思维

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来,他热衷于制定计划。人生50年计划,软银30年发展计划最后变成了300年计划,每年的大年初一制定年度计划。

这种思维也可以称为终极思维或整体思维。很多事情只有从宏观尺度去观察、思考,才能得到更本质的答案。宏观尺度,可以避免人们被眼前的琐事遮蔽视野,超脱出来进而根本性地解决问题。以我为例,我思考过如何才能快速实现财务自由这个问题?进一步追问,钱是我的终极追求吗?我财务自由了,会做什么? 进一步,我真正想要的人生与生活是什么样的?我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如果我只是浑浑噩噩的每天忙于打工,不做思索,恐怕我的人生也就止步与眼前了。

2 穷举思维

即进行彻底思考,穷尽所有想到的选项。先穷举所有候选方案,然后根据条件进行筛选。他初创业时,没钱也没人脉,不可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在本子上列出了选择未来事业的条件,一共列了25条:“年轻也能做”、“能赚钱”、“有特色”、“能做到日本第一”。。。。。

孙正义进行了彻底的调查,对这25个条件逐项打分。(这足以看出他是一个思维严谨、逻辑清晰的人)最终他选择了软件流通业,说白了就是当中间商卖软件。当时的计算机程序还是装在磁带里的,00后可能都没听过。计算机产业刚刚兴起,软件制作者非常分散。买软件的人只能在杂志上看到广告后电话订购。就这样他们搜罗了全日本的软件,并且与计算机零售店签署了独家软件供应合同,业务快速地发展了起来。

他总是希望穷尽所有的可能,避免自我设限。在征求意见时,从来不会一上来就限定答案范围,而是让大家先考虑能想到的一切可能。

他的口吻:“对现在的软银来说,有可能成为合作伙伴的公司,给我找3000家出来。”  

三木: “唉,要3000家那么多吗?什么样的公司呢?” 

孙正义: “什么都行。我们的候选合作伙伴当然是IT相关的把。3000家,列一份名单给我”

群战略

可以这么说,他的经营与投资都是围绕愿景展开的。孙正义想要打造能够长久生存的企业,提出了打造300年企业的愿景。他认识到即使是微软、Intel这样的公司,单一的品牌和业务模式也会让企业慢下脚步,这种模式活30年没问题,但活300年就不行。这种方式如果想要在30年内达到事业巅峰,或许最有效。任何技术都不会长久存在,问题是怎么样发现下一次改变世界的技术。

他通过研究认为,多样性是事物长久存在的重要原因。事物必须不断融合新的基因才能不断变强,适应环境。通过投资实现的群战略就是为此而存在的。即投资不是目的,只是实现群战略的手段。群战略不仅把对方收入集团旗下,而且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对方有一天会离开。

孙正义的设想是,根据时代和技术的变迁,不断上演相逢和别理,畅通无阻地变换形态,这样的公司才是他想要通过群战略建立的公司群。 

平台型思维

川边:雅虎美食是万年老三,怎么也赶不上tabelog 和GURUNVAI可能还得收购它们其中一个。

孙正义:你会不会打牌?

川边:啊?算会把,怎么了?

孙正义:你看啊,扑克也是这样。四张比两对更厉害,没错吧。这样就肯定能赢吧。

川边:那倒是没错。。。。

孙正义:所以,这种时候不是要收购它们当中一个,而是要两个都收购。从一开始就应该考虑,要怎么做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做事不做一半,要做就形成绝对垄断优势,这样才能彻底摆脱竞争,所向披靡。果然厉害!)

构建垄断体,没有突出的竞争对手,在那条道路上所向披靡。着眼于收益不断递增的商业模式,就像二次函数曲线那样增长。喜欢平台型模式,重要的是在某个时间点到来前,把未来的平台商据为己有。

先发制人

川边向孙正义请教他思考的方法。孙正义问:“现在,雅虎什么业务发展的最好?” 。 川边:“那应该是雅虎拍卖,从利润看它是最好的” 。 孙正义:“是吗?那么,对手做什么会把雅虎拍卖搞垮?” 。 川边:“唉,设想雅虎拍卖的失败吗?” 孙正义:“没错,思考这个问题,然后抢在对方之前出手。把那种一旦对手做了就会不妙的注意找出来。不是一个,而是要把能想到的全部找出来,先发制人。我一直都是这样思考的”

典范转移

孙正义常说:“我并没有改变世界的伟大发明,如果说跟一般人相比有什么特长的话,那就是我非常热衷于判断典范转移的方向,及其时期。赚眼前两三年小钱的事情,我不感兴趣。挖掘哪些10年后、20年后才会开花结果的事物,在它们还是种子的阶段就将其分辨出来的能力,以及为之承担风险的胆量,这些方面我比别人强。”

“典范转移”,即世界正在发生的根本性转变趋势。举例来说,比如以蒸汽动力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电气、内燃机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都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并且产生了相应的大型、垄断公司与组织。个人的成就难以超越时代的局限性,也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个人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就。

在这个思考的基础上,孙正义选择从事电信行业,看准的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当时乔布斯还没有造出iPhone。他当时根据摩尔定律计算,如果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每2年翻一番,那2018年就能达到人类大脑的细胞数量,即300亿个。并且坚信,电脑终究一天会超越人脑。

孙正义预测的下一个典范转移是物联网与AI。因此,软银在10年前就计划收购ARM。2016年7月成功收购。 ARM作为移动半导体领域的绝对强者,是孙正义喜欢的平台型企业。他预计,未来半导体芯片的需求将大幅增加,ARM将会发挥重要的重要。最近的新闻爆出,由于电动汽车芯片的需求,芯片已经供不应求,影响到了手机产业。

低成本地广泛尝试

他寻找投资对象或合作伙伴时,不会找那种世界皆知的企业,他找的基本上都是那种像宝石原石一样的公司。第一时间发现,纳入自己的集团。在寻找原石时,不预先判断,而是先追求数量,这是他一贯的做法。这是他研究蛙鱼得出的结论,蛙鱼每当成熟都要回到淡水河流中产卵,一次产约4000颗,但能够活着再次回来的约只有一对。要在这么多的种子选手中,选到成功的那一个,必然得广撒网才行。

发现与招募

他身边的很多核心人物是在业务活动的过程中认识的,也有不少是身边人介绍过来的。他的惯用套路可以归结为:

1 单刀直入,直接邀请对方加入

2 讲故事,描述愿景,吸引同道中人加入

3 先交朋友,请教对方领域的问题,或进行深刻的对话,在倾听与对话的过程中,形成一见如故的感觉。再以宏大的愿景,成就一番大事邀请对方

其中很多人已经在其它公司做到了高管,甚至是总裁,都被他以这种方式吸引过来。

人才考察

从他的面试风格看,他所看重的人才是那种踏实肯干,具备独立思考与超强行动能力的人。这种人远比那些专业人士、高学历、但只想谋一份舒服差事,没什么干劲的人强很多。最好是志同道合的同志。面试的时候他会突然提问一个深刻的问题,来考验对方的思考能力。

人才的任用

会放权,让身边人有充分发挥的空间。善于激发人才的挑战欲。能够倾听周围人的建议,借助他人智慧。他开会的特点非常有意思,时间超长,而且参与的人越来越多。经常的口头禅:“谁了解这个事情,马上让他到现场。”。集中大家的智慧形成决策。讨论非常开放。

书中介绍了5个收购案例,33万亿日元(约314亿美元)收个ARM,8亿美元收购 COMDEX ,216亿美元收购美国斯普林特,收购大荣鹰队 2万亿日元(约190亿美元)收购英国沃达丰日本分公司

这些巨额收购背后的是号称进攻性财务的后藤芳光。他直言不讳地说,他的职责就是防止发生在孙正义主动出击时候丧失机会的情况,换句话说,不能让财务成为脚镣,使其无法发起进攻。

后藤芳光、笠井和彦是从安田信托银行(现为瑞穗信托银行)出来 。笠井和彦是该行的董事长,曾任纽约支行行长,在富士银行也工作过。笠井被孙正义打动后加入软银,后又把后藤也拉了进来。

有一个懂得与金融系统打交道的队友实在太重要了,企业就没有不缺钱的。柳井正当初创业向银行贷款可吃了不少苦。马云有了蔡崇信这个外资金童才有了顺畅的融资渠道。

我想很重要的一点是家庭教育。吴军说父母的素质才是孩子的起跑线,不是给孩子报各种班就行了。不输在起跑线,父母应该提升自己,而不是强迫孩子努力,自己却一塌糊涂。

孙正义的父亲叫孙三宪,虽然只有初中毕业,但脑子相当灵活,靠自己的点子做生意,越做越好。孙三宪的教育方式是夸奖,不像普通家庭,从来舍不得夸一句孩子。孙三宪的夸奖不是一般的夸,而是猛夸。

孙正义说:“以大人的目光教孩子,或哄孩子,那样的夸奖,小孩子是能看穿的。父亲不是这样。夸起来,能把人吓一跳。‘真棒!你是天才啊!’这种发自内心的话,小孩子会信以为真”

孙三宪夸奖是有的重点的。标准不是计算、读写这种技术、知识类的东西,而是是否自己动脑筋思考。孙正义小时候几乎每天都要被父亲说“你是天才!”,他几乎信以为真了。

“一旦记住那种快感,小孩子就会越来越努力。所以父亲从来没有说过让我学习。现在回想起来,父亲这么做想必都是经过思考的。毕竟这种事情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孙正义去美国后,孙三宪也经常给孙正义的弟弟孙泰藏讲飞去美国的“天才正义”的故事,反复说:“泰藏,你也要抱着志向活着。”

父亲对孙正义志向的影响:

“父亲总是感叹,我虽然为了钱做着眼前的生意,但这并不是本来的样子。他总说,为了钱而工作没有价值。喝过酒后就那么跟我说。那时我还是小学生,或者是中学生。他说,我还没有实现男儿本愿。正义你要记住,长大后不要把人生浪费在眼前的金钱上,你一定可以做好。”

(就凭这段话,就体现出孙三宪的不简单。以及远远超出很多父母的格局。普通的父母总是劝儿女好好学习,找个安稳的工作,或日子,这不就是教人苟活吗?说实话,孙三宪的格局超出我父亲不止几十倍,虽然我父亲是高中毕业)

对孙正义影响巨大的一本书是《坂本龙马》,他是日本 明治维新 时代的维新志士,倒幕维新运动活动家,思想家。孙正义被这种尽情燃烧的人生所打动,立志也要做一番大事。那种为国家大义视死如归的活法确实令人动容,这也是我感动的一个地方。

海量阅读以及请教厉害的人。马斯克也是通过这种方法学习的。乔布斯则主要是通过实践中不断地请教观察学习的。这两种方法可行性也很高,不需要什么大的成本。比起上学和报班更快,更廉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4834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 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