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手畏脚的意思

畏手畏脚的意思,第1张

原词为“畏首畏尾”的原义是顾前顾后,十分戒慎恐惧的样子;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含贬义。出自于唐·房玄龄等《晋书·慕容魔传》:“孤军轻进,不足使勒畏首畏尾,则怀旧之士欲为内应,无由自发故也。”畏首畏尾造句:1、畏首畏尾是干不了大事的。2、如果这件事你问心无愧,就该向大家解释清楚,不要畏首畏尾。3、他那畏首畏尾的个性,让他错失了许多良机。4、我们年青人,要敢于勇往直前,而不能畏首畏尾。5、他遇事畏首畏尾,是一个难堪大任的人。

一、释义:

畏:怕,惧。前也怕,后也怕。

形容胆子小,疑虑重重。

二、拼音:

wèi shǒu wèi jiǎo

三、出 处:

《左传·文公十七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关于畏手畏脚的典故:

春秋时代,晋国楚国都是大国,而郑国较弱小。

晋和楚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都想把郑国变为自己的附庸。

有一次,晋灵公为了称霸诸侯,制造声势,他在郑国附近召集邻近小国开会。

郑国因地处晋楚之间,既不愿得罪晋国,也不愿得罪楚国,所以只得找个借口不去参加。

晋灵公没见郑穆公来,便以为郑国对晋国有二心。

郑穆公得知后惶恐不安,急忙写信给晋灵公,陈述了郑国与晋国历史上的友好关系,说明郑国的处境,表明郑国的态度。

信中还说:"我们郑国位于晋、楚两大国之间,北边怕晋国,南边畏惧楚国,故而未应邀出席会议,这实在是无可奈何的事。

古话说:'头也怕,尾也怕,全身上下还剩多少地方呢?(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古话还说:'鹿到了快要死的时候,不选择庇荫的地方,只求有地方安身。

'我们郑国,现在正是这样,如果把我们逼得无路可走了,那我们就只好去投靠楚国了,如果我们投靠了楚国,那是你们逼我们不得不这样做的!"

晋灵公见信后,他怕郑国真的投靠楚国,就决定不向郑国兴师问罪,而派人和谈了事。

原文:

晋侯合诸侯于扈,平宋也。

晋侯不见郑伯,以为贰于楚也。

郑子家使执讯而与之书,以告赵宣子,曰:"寡君即位三年,……十五年五月,陈侯自敝邑往朝,于君。往年正月,烛之武往朝夷也。

八月,寡君又往朝。以陈、蔡之密迩于楚而不敢贰焉,则敝邑之故也。

虽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在位之中,一朝于襄,而再见于君。夷与孤之二三臣相及于绛,虽我小国,则蔑以过之矣。

"今大国曰:'尔未逞吾志。'

敝邑有亡,无以加焉。

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又曰:'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命之罔极,亦知亡矣。

将悉敝赋以待于鯈,唯执事命之。"

文公二年,朝于齐。四年,为齐侵蔡,亦获成于楚。

居大国之间而从强令,岂其罪也?大国若弗图,无所逃命。"

晋巩朔行成于楚,赵穿、公婿池为质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aji/58545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1
下一篇 2023-02-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