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强力超声波驱蚊软件有用吗

手机强力超声波驱蚊软件有用吗,第1张

手机驱蚊软件的工作原理是产生高频音波(人耳听不见),对手机没有影响.不过效果确实不好.

没用的,我用过,该挨叮一下都少不了,呵呵

不过听说效果没有传说的好。毕竟那个东西装上后说是超声波,我们又听不到。驱蚊软件发出的声波属超声波范围,在20kHz以上。而我们现有的电脑音频系统,无论是声卡、音箱都是按照人耳的设计。也许这种驱蚊软件唯一的作用只是抚慰你那燥热的心灵吧!用软件驱蚊,即实用,又方便,只不过有点忽悠

。给你

推荐时候我也下了一个。呵呵

好像很多,不过我选的这个。

http://www.onlinedown.net/soft/17962.htm

驱蚊精灵

再给你补充个小故事:)

驱蚊软件[WO

吴行©文友信息交流中心

--

中国最大最专业的文友信息交流网站

.

©文友信息交流中心

--

中国最大最专业的文友信息交流网站

'j}A

一日,在办公室里闲聊,大家提到了蚊叮虫咬之苦。由于我们单位里花草树木多,蚊子小咬成群结队,打药吧管不了多长时间,点蚊香吧连自己也要熏晕,一个夏季过去,大家往往已经就体无完肤了。正当大家慨叹夏季难熬之时,突然小吕插话了:“为什么不用驱蚊软件?”“驱蚊软件?”听者一头雾水。“是这样,泰国有一个程序员设计了一个驱蚊软件,我试了,很管用,你们也试试吧。”“开什么玩笑!”大家纷纷表示难以置信,小吕急了,“骗人是那个!”cJ]s}j

虽然我也半信半疑,但回家后还是上网搜索了一下,果然有驱蚊软件。

这个软件介绍说,设计这个软件的原理有两个,一是雌蚊在怀卵期间讨厌雄蚊,雄蚊发出的超声波,会使雌蚊避开;二是蚊子的天敌蝙蝠挥发出超声波,蚊子一听到就会吓跑。这个驱蚊程序模拟这两种超声波,产生频率范围在15kHz—20kHz的低频声音,从而驱赶蚊虫。据说这个软件推出后受到了极大欢迎,目前已经有15,000人下载了该程序。Z'$3U@

看到这里,我兴奋极了,高兴地对老婆说:“今天晚上别打药了,我要试试这个软件。”每天吃完晚饭,我们家里都要打药的,然后出去散散步,回来再开窗子换气。“管用吗?”老婆显然不相信。“估计差不多,小吕试了,说是很管用。”30^Ie

我下载了软件,按照说明进行了调试。过了一会儿,好像蚊子并没有减少,看来音箱的声音有点小,调大一点儿试试。仍觉效果不好,我又调小了一点。这样我反复调试,效果总是不理想,老婆在一边也着急了:“是不是小吕骗人?不管用就算了吧,还是打打药吧。”“不能打,打了没有蚊子就不能调试了。”就这样,我忍受着蚊叮虫咬,调试了一夜也没调好。>>y

第二天,我带着满身的疙瘩去找小吕,埋怨他骗人。他说:“我用着挺管用的,一定是你用的方法不对。”我就把调试的过程详细说了一遍。小吕听了后哈哈大笑:“你使用的方法果然不对。”“那你是怎么用的?”“我是一边点着蚊香一边使用驱蚊软件。”

知识点:蚊子能通过二氧化碳浓度、激素或者高胆固醇水平、皮肤表面的温度、皮肤分泌的乳酸和尿酸等来感知猎物的存在。

蚊子是一种体型很小的昆虫,叮咬人或动物的都是雌蚊,因为只有吸血后雌蚊的卵才会发育成熟,雄蚊则靠吸食植物汁液维持生命。

蚊子传播的常见疾病包括黄热病、疟疾、脑炎、象皮病、丝虫病、登革热。其中疟疾是最普遍的,历史上每年感染人数巨大,至今每年仍有上亿人被感染。很多人除了睡觉,并不注意防蚊,但工作或生活中被蚊子叮咬也是令人烦恼的事情。尤其是儿童,由于抵抗力和耐受力差,被蚊子叮咬后会烦躁不安,也更容易感染疾病,婴幼儿也常常会抓破被叮咬的皮肤,容易引起创口感染。

有些人因为自己比别人更招蚊子而烦恼,这是由于蚊子对猎物有灵敏的综合探测能力,能迅速发现附近的人。二氧化碳浓度、激素或者高胆固醇水平、皮肤表面的温度、皮肤分泌的乳酸和尿酸等都可能成为蚊子探测的目标,有些特征是遗传因素决定的,没有办法改变。另外,孕妇更容易吸引蚊子,颜色鲜明(包括黑色)的衣服也可能吸引蚊子。

如何减少被蚊子叮咬的概率呢?首先是清理环境中可能会滋生蚊子的地方。雌蚊会把卵产在水里。周围环境中水洼、湖泊等是决定蚊子数量的重要因素,社区中如果有水池就需要注意,在水池中养鱼会有一定效果,因为鱼会吃掉蚊子幼虫。还可以用专门的药物来杀死水中的幼虫。家中如果养了水生植物也应该注意是否成为了蚊子的育婴室。

回到家里,我们要检查纱窗是否有漏洞,同时为了避免门窗长时间敞开,不得不加快开关门窗时的动作。蚊子往往停留在室内隐蔽的地方,我们很难发现它们。但蚊子对气流很敏感,用扇子在房间各处(尤其是角落)扇动,蚊子就会飞出来,用电蚊拍很容易将蚊子杀死。

如果家里总是有蚊子,对付这些蚊子最有效的方式无疑是蚊帐。不在蚊帐中的时候,就可能要使用驱蚊方式了。市场上驱蚊产品很多,比如蚊香、电驱蚊器、驱蚊手环、中药驱蚊包、婴儿蚊香等,甚至还有装在手机上的驱蚊程序。选择驱蚊产品应该考虑两个必需的原则,一是有效,二是无毒无副作用。尤其是有婴幼儿的家庭,不能盲目相信广告宣传。

很多驱蚊产品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不仅没有效果,而且毒副作用也不清楚。有明确证据的驱蚊物质是避蚊胺(N,N-二乙基间甲苯甲酰胺),也就是DEET。这是美国人在二战期间发明的,目的是减少蚊子叮咬给士兵带来的烦恼和痛苦。避蚊胺经过长期和广泛的应用,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一致公认。

有些媒体对避蚊胺做过歪曲的报道,声称非天然、有毒等。但天然不代表安全,很多天然物质都是有毒的,非天然也不意味着不安全。实际上避蚊胺被研究的时间很长,也研究得很充分。浓度在30%以下的都是安全的,美国儿科协会建议,2个月以上的幼儿可以使用10~30%的避蚊胺。

研究表明,DEET浓度为23.8%的驱蚊液能有效驱蚊5个小时,20%的4个小时,6.65%的接近2小时,4.75%的接近1.5小时。另外一种驱蚊物质叫做驱蚊酯,但有效性不如避蚊胺。目前并没有发现任何中药有驱蚊效果,即便发出浓烈中药气味的也没有效果,蚊子并不受影响。况且中药是否安全也没有依据。

避蚊胺的安全性限于皮肤表面,涂抹或喷洒含避蚊胺的驱蚊液时应小心,避免进入口腔和眼睛中。也不要在婴幼儿手上涂抹,因为孩子可能会吃手或用手揉眼睛。

驱蚊一定要讲科学,网传什么肥皂水、驱蚊植物、大蒜等方法都是不靠谱的,软件驱蚊那更是无稽之谈,“有效和无毒副作用”才是我们的首选原则。想要彻底远离蚊子的侵扰,最效的办法就是物理驱蚊了:关好门窗,注意室内卫生,挂好蚊帐或利用杀蚊药品,如文中所说的避蚊胺、驱蚊酯等。另外,远离蚊子容易滋生的潮湿环境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科学原理一点通官方网站

微信公众平台(ID:kxylydt)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yw/77087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8
下一篇 2023-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