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器怎么调能达到最佳效果

均衡器怎么调能达到最佳效果,第1张

手机均衡器调整后达到最佳效果的方法如下:

工具:红米K40、MIUI1259、设置。

1、打开手机设置。

2、点击进入“声音与触感”。

3、点击进入“音质音效”。

4、点击打开“图形均衡器”。

5、点击电子音乐即可。

首先是CB,全名Clear Bass,清晰重低音。这个是年代很久的一个音效了,有一段时间随身听流行重低音效果,但是单纯的加强低频会让其他频段变的混浊进而影响听感。CB就是SONY专门研发的可以加强低频却又保证其他频段声音质量的音效。一般不是原音党的话这个音效都建议开一到两格,很讨好耳朵。
接下来是CS,全名Clear Stereo,清晰立体声。一般随身听的耳机都会出现左右串音的现象,不信你可以找个单声道的音频在电脑和随身听上测试。我试过确实如此,虽然不知道为啥。。这个技术可以独立处理两个声道,在随身听上也可以清楚的分辨左右声道。但是这个技术只针对随机配的耳机,如果是老一些的机器可以进入工程模式修改参数来支持其他耳机(A845是可以的)。
CP,全名Clear Phase,清晰相位。这个技术一直没有很清晰的说明,大意是提高不同乐器、声部的分离度。同样这个音效一般只对特定的耳机和扬声器生效,用其他耳机反而可能会降低解析度。关于Clear系列音效需要注意的就是塞子的适配性,不是原配或者没去工程模式调过就不要随便开了。
sony随身听自带的NC031耳机,它的降噪是通过采集环境声音然后反向互补降噪的。该耳机其实自带了一个麦克风隐藏在耳机背部(如图)。如果把这个小麦克风拆掉,这个耳机就不能降噪了。由于降噪只对自带耳机有效,就不细说对音质的影响了。据某些人说声场会被压扁,这种玄学我不太懂。
最后稍微说一下EQ,最早玩EQ是买了魅族E3的时候,大概七年前了吧。一般来说音乐里的声音可以分为三个频段,低、中、高,在常见的均衡器设置里依次是从左到右。不同的播放器有不同的分段。
低频主要影响的是贝斯、底鼓、大提琴这种低音雄厚的乐器,开高了会提高氛围感和重音,但也会让其他频段显得混浊。一般开CB就不用动低频区(一般在最左)。
中频主要影响的是人声、小提琴、钢琴、吉他这类最抓耳朵的声音,调高这个区段一半会让声音更饱满,更有辨识度,但相应的这个频段是最容易引起听觉疲劳的频段。个人建议这个区段不要调高,有时候甚至可以调低。
高频主要影响的是音色明亮、尖锐的乐器,例如Vitas的声音。这个频段调高可以使音乐变得明亮,清脆,但在某些耳机上会显得很刺耳甚至破音。这个频段一般是在用咚咚咚逼次一类的耳机时调高,可以稍微改善听感,让声音不至于太糊。
自己之前也当过一段时间原音党,低烧,用的ipc+um1。直到后来开始听acg的歌才慢慢回到音染坑。个人建议是根据自己的耳机来调整eq,比如像air这种下身残疾的选手,可以开cb、加低频。还是看个人喜好。如果只是为了听起来更爽,最好的eq配置应该是增强高频,低频,不动甚至降低中频。eq配置呈U型。这样的效果是加强了人耳不太敏感的中高频段,是音乐更具饱满感和充实感,同时更加明亮。不过听久了容易累。
大概就这么多了,现在基本只开CB听。自从A845屏碎了最后,主力就是Mac和ipc。最近新买了个M504正在玩,声音挺怀念的。

怎么调汽车音响均衡器? 调汽车音响均衡器的方法是:1、打开播放器,播放一首歌,选择均衡器;2、选择自定义,进行相应的设置;3、了解均衡器的各个频段所增益的乐器及调节效果,20HZ至40HZ能够使音乐变得强而有力;4、40HZ至150HZ是声音的基础部分,声音丰满柔和。汽车音响均衡器是一种可以调节各样频率成分电信号放大量的电子设备,其作用是:1、对音源和设备的缺陷进行补偿,使整个音频带展现平直;2、改善整体音乐的基调,人为地制造一些染色。 @2019

调整方法:

1、超低音

20Hz-40Hz,适当时声音强而有力。能控制雷声、低音鼓、管风琴和贝司的声音。过度提升会使音乐变得混浊不清。

2、低音

40Hz-150Hz,是声音的基础部份,其能量占整个音频能量的70%,是表现音乐风格的重要成份。适当时,低音张弛得宜,声音丰满柔和,不足时声音单薄,150Hz,过度提升时会使声音发闷,明亮度下降,鼻音增强。

3、中低音

150Hz-500Hz,是声音的结构部分,人声位于这个位置,不足时,演唱声会被音乐淹没,声音软而无力,适当提升时会感到浑厚有力,提高声音的力度和响度。提升过度时会使低音变得生硬,300Hz处过度提升3-6dB,如再加上混响,则会严重影响声音的清晰度。

4、中音

500Hz-2KHz,包含大多数乐器的低次谐波和泛音,是小军鼓和打击乐器的特征音。适当时声音透彻明亮,不足时声音朦胧。过度提升时会产生类似电话的声音。

5、中高音

2KHz-5KHz,是弦乐的特征音(拉弦乐的弓与弦的摩搡声,d拔乐的手指触弦的声音某)。不足时声音的穿透力下降,过强时会掩蔽语言音节的识别。

6、高音

7KHz-8KHz,是影响声音层次感的频率。过度提升会使短笛、长笛声音突出,语言的齿音加重和音色发毛。

7、极高音

8KHz-10KHz,合适时,三角铁和立的金属感通透率高,沙钟的节奏清晰可辨。过度提升会使声音不自然,易烧毁高频单元。

注意事项:

1、在使用均衡之前,先试将话筒做一些更换或变更话筒的摆放位置,来审听其结果是否能获得所需要的声音质量。

2、有些乐器需要做大量的均衡才能使声音变好。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录音的时候施加均衡,加入均衡时,要请乐师在重放时审听其声音直至变好时为止。

把均衡器依次调成-12+12-10-10-10-10-9-9+12+10,音效设置:重低音不设置,高音增强微调,环绕不设置,环境音效关,戴上你旳耳机,调到最大声。

在使用均衡之前,先试将话筒做一些更换或变更话筒的摆放位置,来审听其结果是否能获得所需要的声音质量。这样做,要比使用均衡所获得的声音效果更为原汁原味。

许多追求自然声音的录音师都躲避使用均衡。他们抱怨由于使用均衡而产生了过度的相移或钟铃效应,所以他们通常使用极为细致的话筒摆放技术、使用高质量的话筒,在不使用均衡的情况下来获取自然的音色平衡。

通常的实际 *** 作是先做平直的录音(不使用均衡),然后在缩混期间再对声轨加以均衡。有些乐器需要做大量的均衡才能使声音变好。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录音的时候施加均衡,加入均衡时,要请乐师在重放时审听其声音直至变好时为止。在通过监听调音台来重放多轨录音时,所监听的声音不一定能正确表达,除非那些声轨已被施加过均衡(假定监听调音台上没有作过均衡)。

扩展资料

超低音:20Hz-40Hz,适当时声音强而有力。能控制雷声、低音鼓、管风琴和贝司的声音。过度提升会使音乐变得混浊不清。

低音:40Hz-150Hz,是声音的基础部份,其能量占整个音频能量的70%,是表现音乐风格的重要成份。适当时,低音张弛得宜,声音丰满柔和,不足时声音单薄,150Hz,过度提升时会使声音发闷,明亮度下降,鼻音增强。

中低音:150Hz-500Hz,是声音的结构部分,人声位于这个位置,不足时,演唱声会被音乐淹没,声音软而无力,适当提升时会感到浑厚有力,提高声音的力度和响度。提升过度时会使低音变得生硬,300Hz处过度提升3-6dB,如再加上混响,则会严重影响声音的清晰度。

中音:500Hz-2KHz,包含大多数乐器的低次谐波和泛音,是小军鼓和打击乐器的特征音。适当时声音透彻明亮,不足时声音朦胧。过度提升时会产生类似电话的声音。

中高音:2KHz-5KHz,是弦乐的特征音(拉弦乐的弓与弦的摩搡声,d拔乐的手指触弦的声音某)。不足时声音的穿透力下降,过强时会掩蔽语言音节的识别。

这是一段声音的频谱增益,声音是由低音到高音很多频率组成的,你喜欢低音就把低音提升一些,喜欢高音就提升高音,但要记住别改太多,否则声音就会失真。比如,你要听小提琴,可以提升一点高音,你要听重金属,可以提升低音,如果是听语言,可以提升中音,你要消除噪声,可以把极高音关死,等等,试验着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音。

工具/原料

手机:魅族PRO7;Flyme版本号:730

1、点击QQ音乐我的界面右上角的三条横线。

2、下滑找到音效设置。

3、在Super Sound页面快速设置喜欢的音效。

4、或者切换到DTS音效界面,点击均衡器,选择页面底部的音效类别即可。

你好。\x0d\ \x0d\EQ的基本定义\x0d\EQ是Equalizer的缩写,大陆称为均衡器,港台称为等化器。作用是调整各频段信号的增益值。10段均衡器表示有10个可调节节点。节点越多,便可 以调节出更精确的曲线,同时难度更大。从左到右的顺序是从低频到高频[100Hz, 200Hz, 400Hz, 600Hz, 1KHz, 3KHz, 6KHz, 12KHz, 14KHz, 16KHz]。\x0d\\x0d\EQ各频段的基本知识\x0d\1[20-60Hz]影响音色的空间感,因为乐音的基音大多在这段频率以上,这段很难表现,powermp3没有这段均衡。\x0d\2[60-100Hz]影响声音的混厚感,是低音的基音区。如果这段频率很丰满,音色会显得厚实、混厚感强,如果不足,音色会变得无力;而如果过强,音 色会出现低频共振声,有轰鸣声的感觉。有大鼓、定音鼓,还有钢琴、大提琴、大号等少数存在极低频率的乐器多表现在此段。\x0d\3[80-160Hz]主要表现音乐的厚实感,音响在这部分重放效果好的话,会感到音乐厚实、有底气。这部分表现得好的话,在80Hz以下缺乏时,甚至 不会感到缺乏低音。如表现不好,音乐会有沉闷感,甚至是有气无力许多低音炮音箱的重放上限,具此可判断您的低音炮音箱频率上限。\x0d\4[150-300Hz]影响声音的力度,尤其是男音的力度。这段频率是男声声音的低频基音频率,同时也是乐音中和弦的根音频率。\x0d\5[300-500Hz]表现人声的(唱歌、朗诵),这个频段上可以表现人声的厚度和力度,好则人声明亮、清晰,否则单薄、混浊。\x0d\6[800Hz]影响音色的力度。如果这个频率丰满,音色会显得强劲有力;如果不足,音色将会显得松弛,也就是800Hz以下的成分特性表现突出了,低 频成分就明显;而如果过多,则会产生喉音感。如果喉音过多了,则会失掉语音的个性,适当的喉音则可以增加性感,因此,音响师把这个频率称为"危险频率", 人声,打击乐多表现于此。\x0d\7[1kHz]是音响器材测试的标准参考频率,通常在音响器材中给出的参数是在1kHz下测试。这是人耳最为敏感的频率。\x0d\8[12kHz]可以适当多一点,不宜太多,可以提高声音的明亮度,过多会使声音发硬。\x0d\9[2k-4kHz]穿透力很强。人耳耳腔的谐振频率是1∽4KHz,所以人耳对这个频率也是非常敏感的。2-4kHz对声音的亮度影响很大,这段声音 一般不宜衰减。这段对音乐的层次影响较大。如果空虚频率成分过少,听觉能力会变差,语音显得模糊不清了。如果过强了,则会产生咳声的感觉。,有适当的提升 可以提高声音的明亮度和清晰度,但是在4kHz时不能有过多的突出,否则女声的齿音会过重。\x0d\10[4k-8kHz]这段频率最影响语音的清晰度、明亮度、如果这频率成分缺少,音色则变得平平淡淡;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多,音色则变得尖锐,人声可 能出现齿音。这段频率通常通过压限器来美化。部分女声、以及大部分吹奏类乐器。\x0d\11[8k-12kHz]这段是音乐的高音区,对音响的高频表现感觉最为敏感。适当突出(一点即可)对音响的的层次和色彩有较大帮助,也会让人感到高音 丰富。但是,太多的话会增加背景噪声,同时也会让人感到声音发尖、发毛。如果这段缺乏的话,声音将缺乏感染力和活力。\x0d\12[12k-16kHz]能够影响整体的色彩感,这段过于黯淡会导致乐器失去个性,过多则会产生毛刺感。13[16k-20kHz]可能很多人都听 不到,听不到并不意味着器材无法回放,只有很少人可以听到20kHz。这段频率可以影响高频的亮度,以及整体的空间感,过少会让人觉得有点闷,太多则会产 生飘忽感,容易产生听觉疲劳。电子合声、古筝钢琴等乐器的泛音多表现于此。\x0d\\x0d\每段频率效果:\x0d\1、20Hz-60Hz[过低]空虚~[半满]空间感良好~[过高]低频共振声显现"嗡"的声音。\x0d\2、60Hz-100Hz[过低]无力~[半满]混厚感强~[过高]低频共振声显现"轰"的声。\x0d\3、100Hz-150Hz[过低]单薄~[半满]丰满度增强,浑浊~[过高]显现"哼"声音。\x0d\4、150Hz-300Hz[过低]软绵绵~[半满]声音力度强~[过高]生硬。\x0d\5、300Hz-500Hz[过低]空洞~[半满]语音有力度~[过高]有电话声音色。\x0d\6、800Hz[过低]松驰感~[半满]强劲感~[过高]喉音重。\x0d\7、500Hz--1KHz[过低]有收缩感~[半满]声音的轮廓明朗~[过高]声音向前凸出。\x0d\8、1-2KHz[过低]松散,使音色脱节~[半满]通透感强~[过高]跃感。\x0d\9、2-3KHz[过低]朦胧~[半满]明亮度增强~[过高]呆板。\x0d\10、4KHz[过低]模糊~[半满]穿透力强~[过高]咳音量。\x0d\11、4-5KHz[过低]音源变远~[半满]响度感强~[过高]声音变近。\x0d\12、5-6KHz[过低]含糊~[半满]清晰度强~[过高]尖利。\x0d\13、6-8KHz[过低]暗淡~[半满]透明~[过高]齿音重。\x0d\14、8-10K[过低]平淡~[半满]S音明显,通透感~[过高]尖锐。\x0d\15、10-12KHz[过低]乏味,失去光泽~[半满]金属声强烈~[过高]尖噪。\x0d\16、12-16KHz[过低]失掉光彩~[半满]金光四溅~[过高]刺耳。 \x0d\17、16-20KHz[过低]韵味失落,色彩失落缺乏音色表现力~[半满]靠人体颅骨传导感受声音的韵味,色彩富于音色表现力~[过高]宇宙声感和不 稳定感。\x0d\\x0d\简单的说\x0d\1、100Hz属于温暖段,如果使这部分加强能使低音部分更加的柔和温暖\x0d\2、200Hz属于混浊低沉,调音色时可适当减弱本段\x0d\3、300Hz~1KHz属于大多数音乐中的主要频段,突出这一频带可以加强音色的骨骼,但有时突出这一区域会使音乐显得有些“粘”,主要是在 300Hz~800Hz之间\x0d\4、1KHz~2KHz这一频段很容易有“嗡嗡”的声音,削弱该频带会使声音干净,但同时也失去一部分效果5、2KHz~4KHz属于温暖而又不失亮度, 非常适合吉他类的乐器\x0d\6、4KHz~5KHz属于音质比较粗糙的频段,这部分的过高会导致整体音量的上升\x0d\7、7KHz或7KHz以上,就属于高频段,音质上显得尖锐很有攻击性,很容易产生嘶嘶声音\x0d\8、8KHz~10KHz范围属于钗片的音色范围,如有“嚓嚓”音可适当降低改频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yw/133092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 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