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拜有哪些步骤?需要准备什么?

结拜有哪些步骤?需要准备什么?,第1张

1、 事前准备:

盟誓前一天沐浴、禁欲、禁酒、素食。

② 我起草《金兰谱》请二位兄弟评审,确定后用红色打印纸打印。

③ 曹准备香、黄表纸、酒、碗、盘以及三人盟誓的“金兰谱”打印件、笔等。

④ 黄负责车程。

⑤ 闵负责组织、选址和保障工作。

2、仪式程序

①摆三件祭品,活公鸡、白酒,并在金兰谱上按年龄大小写上自己的名字并按红手印;

②三人各拿一炷香和各自的金兰谱,并上香;

③ 三人齐读“金兰谱”誓词;

④三人把公鸡宰了鸡血和左手中指刺破血滴入酒中并搅拌均匀;

⑤按年龄次序每人三滴以祭天地;

⑥按年龄每人喝一口酒,剩下的放在关公像前;

⑦三人齐给关公叩头三次;

⑧按年龄大小顺序,低辈给高倍叩头,对叩头四次;

⑨礼毕,个人珍藏《金兰谱》一生。

扩展资料:

结拜(以下称结义),雅称义结金兰,俗称结义、换帖、拜把子等,这是中国民间同年人结为兄弟般关系的一种形式。它源于三国时代的“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为生死与共兄弟的故事。

后来,人们崇拜之、继而仿效之,即志趣、性格等相近、互相投缘的人,通过一定的形式,结为兄弟姐妹般的关系,生活上互相关心、支持帮助,遇事互相照应。久而久之,遂演变成一种具有人文色彩的礼仪习俗。这是友情的升华与社会关系的一种定格,贯穿着儒家“义”的思想,填充于亲情与友情之间,其是一种友情升华为亲情的特殊社会人际关系。

参考资料:结拜-百度百科

结义者不分男女老少,人数无限定,但必须是奇数,同年人同性结拜,男的称兄弟,女的称姐妹,一般 青少年时期进行,多为志趣相投,或同病相怜或是各有所求。

结拜礼节习俗:是宗亲者不结拜;是姻亲者不结拜;有辈份差别者不结拜;八字不合者不结拜;破族规者不结拜等。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提高,人们认为只要彼此好相处,不必拘泥于某种形式。

扩展资料:

古代结拜仪式后,参与结拜人之间即以兄弟姐妹称呼,有的在称呼前加“契”、“兰”、“谊”等字,也有俗称为老大、老二、老三……意味着生死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凡遇婚丧喜庆、过年过节等,均以兄弟姐妹关系来往。

这种为互相关爱、支持、帮助的结义形式,随着时间、社会环境和人们思想等因素的变化,其形式、内容、作用也大为不同,构成人与人之间密切而复杂的社会关系。行善者,则可成为一个团结向上、对社会进步有益的团体。

人并排站齐。拿3根香。先拜关公爷老大站前边端一杯酒先敬天。在你们几人前边洒完。然后第二杯酒敬地。第三杯酒喝,一起发誓。

“今天,我xxx与xxx自愿结为异姓兄弟。以后,我们兄弟几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在此立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然后对关公像(或北面)跪下磕三个头。

换照传统的规矩,拜把子要经过同饮血酒、叩头换帖、对天盟誓等几个环节。“金兰贴”的内容很复杂,祖宗三代的内容都要写上,还要签字画押,乡下人没什么文化,这一项往往就免了。

饮血酒就是大家都把手指割破,将血滴入酒中同饮,意思是从此血脉相连,情同骨肉。誓言的内容也因人而异,不外乎“有福同亨,有难同当”、“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之类。

磕头要行八辈大礼,这也是“八拜之交”的来历,过去只有对父母长辈才行如此大礼,八拜拜的是刘关张像和“盟爹”、“盟娘”们,意思是从此以后要把对方的父母视为自己的亲生父母来孝敬,盟爹盟娘们也有礼物回赠给义子。为弟的还要向为兄的磕头,为兄的也要还礼。

为防止感情日久生疏,老家还有“拢盟”一说,意思就是定期收拢一下兄弟间的感情。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盟兄弟们都到某家聚餐一下,据说这是刘关张结义的日子,一般是大哥牵头,轮流做桩,当然年节也是要聚的。

拜是一个结兄弟的仪式,把子,是相互之间的协议和同饮血酒、叩头换帖、对天盟誓的过程,这个过程,叫把子,所以,又称之为拜把子。

扩展资料:

结拜”:“因为情感好或有共同目的而相约为兄弟姐妹。”看来结拜的目的大体有两个:

一是感情好,如“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嵇康、山涛三人,只见了第一面,便“契如金兰”

二是有共同目的,“桃园三结义”是最好的典范,刘关张结拜时就说“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履行了这个诺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yw/117369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8
下一篇 2023-05-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