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挤奶有什么原则?

机器挤奶有什么原则?,第1张

(1)挤奶间隔和频率

泌乳期间,牛奶的分泌是不间断的。随着牛奶在腺泡和腺管内的不断聚积,内压上升,将减慢泌乳速率。因此,如果每天挤两次奶,每次间隔12小时,应能获得最高奶产量。对大多数奶牛来说,即使挤奶间隔时间为8小时和16小时,奶产量下降也不明显。然而挤奶间隔时间不等对头胎奶牛(由于乳房体积小)和高产奶牛(由于泌乳速率高)的影响大。因此,在早晨应先挤这类奶牛,在晚间则要后挤这类奶牛,这样有助于维持最高奶产量。

经常地将牛奶挤走可防止乳房内压过高。因此每天挤三次奶可以提高10%~20%的奶产量,而且不会引起牛奶组成成分的改变,但是这一方法增加劳力。

(2)最大限度地增加奶产量和减少乳腺炎的传播

现代挤奶机可以在几分钟内将乳房内80~90%的牛奶挤出而不需增加乳头杯的重量或额外的人工辅助。遵循以下列举的程序 *** 作和原则可达到有效率地挤奶。挤奶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必须小心 *** 作以免奶牛受到伤害。只有奶牛放松时其排乳反射才更加明显自然,相反,奶牛若在挤奶期间受到惊吓或感到疼痛,奶产量可降低20%以上。

*** 作人员、环境以及奶牛必须保持干净。总体清洁卫生的保持有助于减少乳房炎的传播并能保证牛奶质量。例如,奶牛乳房上的长毛应用剃刀剃除,以减少粘在毛和皮肤上的脏物、粪便及垫草。

①让奶牛知道挤奶即将开始

轻摸奶牛的背部、侧身、乳房或对奶牛轻声讲话以表示挤奶员的到来和挤奶即将开始。突然或粗鲁地靠近会惊吓奶牛从而抑制排乳反射。

②检查乳房和先奶以判断是否患有乳房炎

观察并按摩乳房以判断是否有乳房炎的症状(如发热、硬块或乳区肿胀),挤出先奶并观察奶牛是否有疼痛反应并检查先奶中是否含有血凝块、凝结奶或水样奶。为降低乳房炎的传播率,绝不应将先奶直接挤在手上。在拴系牛舍必须使用滤奶杯过滤先奶,挤下一头奶牛的先奶前,滤奶杯必须洗净再用。在专用挤奶房可将先奶直接挤在地上待观察完后再用水冲走。患有临床型乳房炎的奶牛所产的奶必须全部倒掉。

③用温热的消毒液清洗乳头

使用含有温和消毒剂的温水清洗和按摩四个乳头。

应用尽可能少量的清洗液湿润小面积的乳区,因为流到乳头的清洗液会增加乳房炎传播的危险性及牛奶中细菌的数目。

应使用单独的布或绵纸擦干每头牛的乳头,用同一块布清洗多头奶牛会引起乳房炎的细菌在牛群中传播。

④用安全有效的消毒剂短暂地浸泡乳头(可做可不做)

挤奶前用消毒液浸泡乳头可有效地减少因环境中细菌引起的新感染。注意只能使用那些验证过的消毒液。挤奶前用消毒液浸泡乳头,必须使乳头与消毒液接触20~30秒才能起到有效的消毒作用。

⑤彻底擦干乳头

最好是用一次性使用的绵纸彻底擦干乳头,但比较贵。使用干净的布则要求每头牛使用单独的布块且每次使用前必须洗净烘干。乳头及乳房周围残留的水分中含有细菌,这些细菌最终会污染乳头杯的橡胶内套管、乳头以及牛奶,从而增加患乳房炎的危险性,降低牛奶质量。此外,擦干的乳头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挤奶期间挤奶机的滑落。清洁、按摩及擦干乳头的过程可激发奶牛的排乳反射。

⑥一分钟内装上乳头杯

作好挤奶准备后,应在一分钟内将乳头杯装上。每个乳头杯必须以滑动的方式装上并应尽量减少空气进入乳头杯。

⑦检查牛奶流速,必要时应调整挤奶机

检查每个乳头的牛奶流速。调整挤奶机的位置。只有挤奶机得到适当调整才能快速、完全地挤奶。通常,前面的两个乳头杯应比后面两个乳头杯安装稍高一些。某些制造商建议使用一个支撑臂,以便将长的挤奶管和真空管放在上面,调整挤奶机使之处在最适当的位置。乳头杯若安装不适当常会造成滑落和奶流受阻。这些因素均可引起乳房炎。

应避免挤奶机产生不正常的噪声。必要时应在挤奶期间重新调节挤奶机。空气进入乳头杯可造成细小的奶滴高速倒流回乳头池。如果这些奶滴被细菌污染,细菌即可趁机而入并导致乳房炎。这种情况较常发生于牛奶流速减慢和挤奶结束之前。

⑧结束挤奶时应先关掉真空泵,然后卸下乳头杯

挤奶不应过度。大多数奶牛会在4~5分钟内完成排乳。前两个乳区通常比后两个乳区早结束排乳,后两个乳区比前两个乳区产奶多。因此,前面两个乳区会发生轻度的挤奶过度。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不会引起任何问题。采用工作正常的挤奶机,挤奶时间超过1~2分钟不会造成乳房炎症。

避免使用挤奶机挤干最后一点牛奶。以前,人们习惯用挤奶机按摩乳房并挤出最后一滴奶。这种方式应被彻底淘汰,此方法增加乳头组织的应激和空气进入挤奶机的机会,因此也会增加患乳房炎的危险性。

先关掉挤奶机,后卸下乳头杯。若在真空状态下卸下乳头杯则会增加乳头损伤和感染的机会,因为这种方式可引起乳头杯橡胶内套管剧烈滑脱。

⑨用安全和有效的消毒剂浸泡或喷洒乳头(乳头消毒)

用温和的消毒剂浸泡或喷洒乳头末端三分之二的部分。许多商用产品如:0.5%氯化碘,含低浓度磷酸的0.5%~1%碘溶液以及4%次氯酸均为较安全的消毒剂,不会使乳头皮肤皲裂或刺激乳头。

⑩挤奶机消毒

为防止乳房炎在奶牛中传播,在准备挤下一头奶牛之前对乳头杯橡胶内套管进行消毒。常用的办法是将乳头杯橡胶内套管放在清洁的水里涮一下以冲掉残留的牛奶。然后,乳头杯应放在含有水和温和的消毒剂的桶中浸泡两分半钟。最后,橡胶内套管必须擦干后才可装入挤奶机为下一头奶牛挤奶。如果 *** 作不当,这一步骤可增加而非防止乳房炎的传播。多数挤奶机都配备有自动清洗系统以快速有效地对乳头杯橡胶内套管进行消毒(回流冲洗)。

挤奶 *** 作对奶山羊产奶量有直接影响。挤奶方法有机器挤奶和人工挤奶。挤奶分为下面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做一些准备工作.奶山羊在产羔后应将其乳房周围的毛剪去,挤奶员清洗手臂,放好奶桶,引导奶山羊上挤奶台。初调教时,台上的小槽内要添上精料,经数次训练后,每到挤奶时间,只要呼喊羊号,奶羊会自动跑出来跳上挤奶台。先用40℃~50℃的湿毛巾擦洗乳房和乳头,再用干毛巾擦干,然后按摩乳房。按摩方法是两手托住乳房,先左右对揉,后由上而下按摩,动作要轻快柔和,每次按摩轻揉3回~4回即可。

第二步就是开始挤奶.按摩后开始挤奶,最初挤出的几滴奶废弃不要。手工挤奶方法有拳握式(压榨法)和滑挤式(滑榨法),以双手拳握式为佳。拳握式 *** 作方法为先用拇指和食指握紧乳头基部,以防乳汁倒流,然后其他手指依次向手心紧握,压榨乳头,把奶挤出。滑挤式适用于乳头短小的羊, *** 作方法为用拇指和食指指尖捏住乳头,由上向下滑动,将乳汁捋出。挤奶时两手同时握住两乳头,一挤一松,交替进行。动作要轻巧、敏捷、准确、用力均匀,使羊感到轻松。每天挤奶2次~3次为宜,挤奶速度每分钟80次~120次。产后第一次挤奶要洗净母羊后躯的血痂、污垢,剪去乳房上的长毛。首次挤完后,应再次按摩乳房,并挤净余奶。挤奶过程是个条件反射,奶的排出受神经与激素调节,因而挤奶时间、挤奶场所和人员不能经常变动,每次挤奶应在5分钟内完成。

机器挤奶在大型奶山羊场,为了节省劳力,提高工作效率,主要采用机械化挤奶。机器挤奶是促进奶山羊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要求为有宽敞、清洁、干燥的羊舍和铺有干净褥草的羊床,以保护乳房而获得优质的羊奶。有专门的挤奶间内设挤奶台、真空系统和挤奶器等,贮奶间内装冷却罐、清洁无菌的挤奶用具,按适当的挤奶程序定时挤奶。羊只进入清洁而宁静的挤奶台,冲洗并擦干乳房,进行乳汁检查,戴好挤奶杯并开始挤奶(擦洗后1分钟之内),按摩乳房并给集乳器上施加一些张力,使乳房萎缩,奶流停止时轻巧而迅速地取掉乳杯,然后用消毒液浸泡乳头并放出挤完奶的羊只,最后清洗用具及挤奶间。山羊挤奶器无论提桶式还是管道式,其脉动频率皆为60次~80次/分钟,节拍比为60∶40,挤压节拍占时较少,真空管道压力为280×133.3帕~380×133.3帕。要经常保持挤乳系统的卫生,坚持挤乳系统的检查与维修。

奶山羊每天挤奶的次数,随产奶量而定,一般每天2次。日产奶量5公斤左右的羊,每天3次;日产奶量6公斤~10公斤的羊,每天4次~5次。每次挤奶的间隔以保持相等的时间为宜。奶山羊产羔后,羔羊应隔离进行人工哺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yw/109979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 2023-05-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