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单节点停机

数据库单节点停机,第1张

数据库单节点停机,就先停一个节点的实例

oracle用户下 srvctl stop instance -d <DATABASE NAME>-i <INSTANCE NAME>

或者直接用sqlplus / as sysdba 进去后

shutdown immediate

然后直接到grid用户下crsctl stop crs 即可,不需要再对nodeapp listner等资源进行 *** 作。

然后就可以关机换CPU了。 换完成以后启动机器,注意检查存储状态,查看共享磁盘状态有无变化。

没有问题的话,如果 CRS 是自动启动的,那么等待一定时间后,除了数据库实例以外,其他的资源应该已经启动完毕。 如果CRS不是自动启动的,就用 crsctl start crs命令启动。

用 crs_stat -t 检查资源状态都没问题后,再启动这个节点上的数据库实例

oracle用户下 srvctl start instance -d <DATABASE NAME>-i <INSTANCE NAME>

或者直接用sqlplus / as sysdba 进去后

startup

数据库节点:

单节点就是数据库软件安装在一台服务器上。

双节点就是数据库软件安装在两台服务器上,可能是为高可用,或者负载均衡来考虑的,比如oracle 的RAC,一般就是双节点。

多节点就是数据库软件安装在多台服务器上,这样形成更大的集群,其中每一台安装有数据库软件的服务器就叫一个节点。

比较一下网络节点的概念,就清楚了:

每一台连上网络的计算机都是一个网络节点 。

整个网络就是由这许许多多的网络节点组成的。

大约10年前,我加入了Amazon Web Services,在那里我第一次看到了在分布式系统中进行权衡的重要性。在大学里,我已经了解了一致性和可用性之间的权衡(CAP定理),但实际上,频谱要比这深得多。任何设计决策都可能涉及延迟,并发性,可伸缩性,耐用性,可维护性,功能性, *** 作简便性以及系统其他方面之间的权衡,而这些权衡会对应用程序的功能和用户体验产生有意义的影响,并且即使是业务本身的有效性。

也许在权衡需求最明显的分布式系统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是构建分布式数据库。当应用程序开始需要可以在许多服务器上扩展的数据库时,数据库开发人员开始做出极端的权衡。为了在许多节点上实现可伸缩性,分布式键值存储(NoSQL)抛弃了传统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提供的丰富功能集,包括SQL,联接,外键和ACID保证。由于每个人都想要可伸缩性,因此RDBMS消失只是时间问题,对吗?实际上,关系数据库继续主导着数据库领域。这就是为什么:

在分布式系统(或任何系统)中进行权衡时,要考虑的最重要方面是开发成本。

数据库软件所做出的权衡将对应用程序的开发成本产生重大影响。在高级应用程序中处理需要可用性,可靠性和性能的数据是一个固有地需要解决的问题。成功解决每个小问题所需的工时数量可能很大。幸运的是,数据库可以解决许多这些子问题,但是数据库开发人员也面临成本问题。实际上,要使数据库足以满足大多数应用程序的功能,保证和性能,就需要数十年的时间。那就是建立关系数据库如PostgreSQL和MySQL的地方。

在Citus Data,我们从不同角度解决了数据库可伸缩性的需求。我和我的团队在过去的几年中花费了很多时间将已建立的RDBMS转换为分布式数据库,而又不会失去其强大功能或从基础项目中分叉。通过这样做,我们发现RDBMS是构建分布式数据库的理想基础。

使RDBMS对开发应用程序(尤其是开源RDBMS,尤其是云RDBMS)如此吸引人的原因在于,您可以有效地利用数十年来对RDBMS进行的工程投资,并利用这些RDBMS功能。您的应用,降低了开发成本。

RDBMS为您提供:

这些功能几乎对任何非平凡的应用都很重要,但是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开发。另一方面,某些应用程序的工作量对于单台计算机来说太过苛刻,因此需要水平可伸缩性。

许多新的分布式数据库正在开发中,并且正在分布式键值存储(“ NewSQL”)之上实现RDBMS功能,例如SQL。尽管这些较新的数据库可以使用多台计算机的资源,但是在SQL支持,查询性能,并发性,索引,外键,事务,存储过程等方面,它们仍远未建立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上。您遇到许多要在应用程序中解决的复杂问题。

许多大型互联网公司采用的替代方法是RDBMS的手动,应用程序层分片(通常是PostgreSQL或MySQL)。手动分片意味着有许多RDBMS节点,并且应用程序会根据某种条件(例如,用户ID)决定连接到哪个节点。应用程序本身负责如何处理数据放置,架构更改,查询多个节点,复制表等,因此,如果执行手动分片,最终将在应用程序中实现自己的分布式数据库,这可能甚至更多。昂贵。

幸运的是,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开发成本难题。

PostgreSQL已有数十年的发展 历史 ,其令人难以置信的重点是代码质量,模块化和可扩展性。这种可扩展性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无需分叉就可以将PostgreSQL转换为分布式数据库。这就是我们构建Citus的方式。

大约5年前,当我加入一家名为Citus Data的初创公司时,我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建立高级分布式数据库而无任何现有基础架构,品牌知名度,进入市场,资本或大量工程师的挑战感到沮丧 。 仅开发成本就似乎是无法克服的。 但是,就像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利用PostgreSQL来构建复杂的应用程序一样,我们利用PostgreSQL来构建……分布式PostgreSQL。

我们创建了Citus,这是开源的PostgreSQL扩展,而不是从头开始创建分布式数据库,它以提供水平扩展的方式透明地分发表和查询,但是应用程序开发人员需要具备所有PostgreSQL功能才能成功。

通过使用在计划查询时Postgres调用的内部挂钩,我们能够将分布式表的概念添加到Postgres。

分布式表的分片存储在具有所有现有功能的常规PostgreSQL节点中,Citus发送常规SQL命令以查询分片,然后合并结果。 我们还添加了参考表的概念,该参考表可在所有节点上复制,因此可以通过任何列与分布式表连接。 通过进一步增加对分布式事务,查询路由,分布式子查询和CTE,序列,更新等的支持,我们达到了最先进的PostgreSQL功能可以使用的规模,但现在已经可以大规模使用。

Citus相对来说还很年轻,但是已经建立在PostgreSQL之上,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分布式数据库之一。与PostgreSQL的完整功能集相比,这令人毛骨悚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Citus现在提供的功能及其扩展方式使其在分布式数据库环境中具有很大的独特性。许多当前的Citus用户最初使用Postgres中的许多高级功能在单节点PostgreSQL服务器上建立业务,然后仅用几周的开发工作就迁移到Citus,以将其数据库模式转换为分布式表和引用表。对于任何其他数据库,从单节点数据库到分布式数据库的这种迁移可能要花费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像PostgreSQL这样的RDBMS具有几乎无限的功能和成熟的SQL引擎,可让您以多种方式查询数据。当然,这些功能只有在速度很快时才对应用程序有用。幸运的是,PostgreSQL很快,并且通过诸如实时查询编译之类的新功能不断提高,但是当您拥有大量数据或流量以至于一台机器速度太慢时,那些强大的功能就不再那么有用了……除非您可以结合许多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这就是功能成为超级大国的地方。

通过采用PostgreSQL功能并进行扩展,Citus具有许多超级功能,这些功能使用户可以将数据库扩展到任意大小,同时保持高性能及其所有功能。

尽管大多数这些功能对于开发需要扩展的复杂应用程序来说似乎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并不是所有分布式数据库都支持它们。下面我们根据公开提供的文档对一些流行的分布式数据库进行比较。

与在分布式数据库中拥有超级功能相比,更重要的是能够组合数据库超级功能来解决复杂的用例。

由于支持查询路由,参考表,索引,分布式事务和存储过程,因此即使最先进的多租户OLTP应用程序(例如Copper)也可以使用Citus扩展到单个PostgreSQL节点之外,而不会在应用程序中做出任何牺牲。

如果将子查询下推与并行的分布式DML结合使用,则可以在数据库内部转换大量数据。一个常见的示例是使用INSERT…SELECT构建汇总表,该表可以并行化以适应任何类型的数据量。结合通过COPY,索引,联接和分区进行的批量加载,您将拥有一个非常适合时间序列数据和实时分析应用程序(如Algolia仪表板)的数据库。

正如Microsoft的Min Wei在谈到Microsoft如何使用Citus和PostgreSQL分析Windows数据时指出的那样:Citus使您能够使用分布式OLTP解决大规模OLAP问题。

Citus与其他分布式数据库有些不同,后者通常是从头开始开发的。 Citus没有引入PostgreSQL中尚未提供的任何功能。 Citus数据库以满足需要扩展的用例的方式扩展了现有功能。重要的是,大多数PostgreSQL功能已经针对各种用例进行了数十年的开发和测试,而当今用例的功能要求最终并没有太大不同;主要是数据的规模和大小不同。因此,在构建现代应用程序时,基于世界上最先进的开源RDBMS(PostgreSQL!)构建的分布式数据库(如Citus)可以成为您的武器库中最强大的工具。

原文:https://www.citusdata.com/blog/2018/11/30/why-rdbms-is-the-future-of-distributed-databases/

本文:http://jiagoushi.pro/node/929

讨论:请加入知识星球或者微信圈子【首席架构师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sjk/99893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4
下一篇 2023-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