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系统发展呈现出什么特点

我国物流系统发展呈现出什么特点,第1张

一、经济全球化为国际物流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国际物流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货物跨越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一种物流运作方式。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当前国际物流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是国际贸易的急剧扩大,为国际物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贸易高速增长,规模急剧扩大。2000年至2007年,世界货物贸易的年均增长率55%,两倍于同期世界产出的增长,2007年国际贸易总额高达281万亿美元,货物贸易量增长了75%,比同期世界GDP增速35%高一倍以上。世界总出口额占世界GDP的比重,1980年仅为2179%,2001年上升到2467%,2007年达到346%,6年内比重上升了10个百分点,是过去21年增幅的34倍多。全球国际贸易的货物流程,90%是由海上运输来完成的。据联合国贸发组织(UNCTAD)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 2006年全球海运总量达到了惊人的74亿吨,平均每天有2000多万吨货物在海上流动着,比2005年增长了43%。2007年,全球的商船总吨位已超过10亿载重吨,比上年增加了86%。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上涨行情,突破了11000点大关,比2006年底的4400点上涨了250%。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各国的贸易依存度也不断上升。2001-2007年,世界贸易依存度从484%提高到695%,其中出口依存度从241%提高到346%。同期发达经济体的贸易依存度由46%提高到565%,发展中经济体由576 %提高到734%。世界贸易依存度的大幅度上升,表明了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世界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也表明了以国际贸易为基础的国际货物流动在世界范围内更加波澜壮阔地加快推进。

二是国际产业的重新分工布局,为国际物流发展提供了广泛的服务对象。经济全球化使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其中。从国际分工看,相互依存、优势互补的分工程度大大提高,制造业重心继续东移。原来的传统垂直分工体系,是由发展中国家提供能源、资源和原材料、发达国家提供工业制成品的两极配对,现在已演变成一般发展中国家提供能源和资源、以中国为首的一些新兴经济体提供大部分工业制成品、发达国家提供关键技术、零部件、高端产品和服务、最后进行总集成或总装的格局。在出口结构上,世界制成品的出口约占总出口的701%,北美制成品出口占比超过735%,欧洲784%,亚洲制成品出口占比也高达819%。中东、非洲和独联体国家2/3出口则依赖燃油和矿产品,中南美洲农产品出口占到238%,燃料和矿产品出口占424%。最不发达国家3/4出口收入来源于初级产品,只有1/4来源于服装制成品出口。在进口结构上,发达国家是最终的消费和进口市场,美国进口占据了世界进口总额比重的158%,欧盟25国为392%,日本为48%,三者合计高达60%,世界货物进出口的一半以上都为10个发达国家拥有。近几年, "金砖四国"进口份额从2001年的63%上升到2007年的107%,尤其是中国进口份额几乎每10年翻一番,已经超过日本。这种新的国际分工和布局,不仅决定了国际物流的走向和布局,而且决定了国际物流新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

三是国际贸易的内涵变化,对国际物流提出了新的服务要求。这种变化和要求主要表现在:其一是加工贸易发展。近十多年来,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零部件贸易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贸易年均增长14%,高于同期贸易增速9%,占全球制成品贸易比重从17%增长到23%。全球生产体系的含义,就是一个产品多国生产,零部件制造和加工过程分散在世界许多国家进行,表现在国际贸易中,就是加工贸易的不断增加。目前,波音747飞机的制造需要400多万个零部件,由65个国家的1500个大企业和15000个中小企业提供。这需要有一个强大物流系统来支撑这种生产,一个完整的供应链来帮助完成这个过程。其二是信息化趋势。当今世界深陷信息化的包围,至强至高至快是当今竞争的主要特点。在信息化时代,要求国际物流企业管理必须"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有数据表明,国际空运平均成本已由过去的每英里68美分降至11美分,纽约至伦敦3分钟的电话费也从上世纪最高的244美元降到目前的几美分。现在全球互联网站点有5亿多个。国际电信联盟预测,2008年,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数量将超过20亿。信息技术在全球的扩散,需要国际物流既要快捷满足生产和消费的要求,也要全面满足客户和企业的要求,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水平。其三是跨国公司的作用。跨国公司主导着全球的生产和贸易,不仅在全球生产和贸易的链条中越来越重要,而且对国际物流的主导能力也越来越强,如沃尔玛等大型国际零售商都建立了自己强大的物流系统。目前全球跨国公司已近7万家,子公司达90多万家,占全球生产的40%、直接投资的90%、贸易的60%、技术交易的80%和高新技术研发的95%。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国际物流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估计,目前跨国公司内贸易大约占世界贸易总量的1/3,其制定的物流标准正影响着国际物流标准。国际贸易的这种结构和内涵的变化,对国际物流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新兴服务业,国际物流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越来越广阔的前景。

四是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为国际物流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基础保障。GATT八轮关税谈判大大推进了贸易自由化进程, WTO成立后,通过制定规则、组织谈判、贸易政策审议、解决争端,致力于降低关税和减少非关税壁垒,推动成员间互相开放市场,有力地促进了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2002年以来,发达成员的平均关税水平已下降到4%,发展中成员已降为10%,目前,世贸组织148个成员间的贸易量已占全球贸易的95%以上。各国也更加倚重区域合作,相互开放了区域市场。据统计,目前世界区域内的贸易约占全球贸易的一半,其中北美自贸区、欧盟的区内贸易比重分别达557%和676%,而正是这种区内贸易,使欧盟许多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地快速成长。亚洲区内贸易比重达512%,东亚也在50%以上。北美自贸区实施14年来(1993-2007年),区内贸易增加超过2倍。国际市场的全球性开放和区域性开放,为国际物流的发展消除了大量的制度性障碍。当前许多国家开始重视现代物流业对经济的作用,出台一些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措施,这也为国际物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条件。

二、当前国际物流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

由于现代物流业对本国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提高和竞争实力增强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物流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从而使国际物流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点:

第一是国际物流系统更加集成化。传统物流一般只是货物运输的起点到终点的流动过程,如,产品出厂后从包装、运输、装卸到仓储这样一个流程,而现代物流,从纵向看:它将传统物流向两头延伸并注入新的内涵,即从最早的货物采购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流再进入销售领域,其间要经过包装、运输、装卸、仓储、加工配送等过程到最终送达用户手中,甚至最后还有回收物流,整个过程包括了产品出"生"入"死"的全过程。从横向看:它将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等各种物流系统,通过利益输送、股权控制等形式将它们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即通过统筹协调、合理规划来掌控整个商品的流动过程,以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和不断变化的需要,争取做到效益最大和成本最小。国际物流的这种集成化,是将整个物流系统打造成一个高效、通畅、可控制的流通体系,以此来减少流通环节、节约流通费用,达到实现科学的物流管理、提高流通的效率和效益的目的,以适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物流无国界"的发展趋势。可以这样讲,过去物流企业的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现在已经演变成一群物流企业与另一群物流企业的竞争、一个供应链与另一个供应链的竞争、一个物流体系与另一个物流体系的竞争。物流企业所参与的国际物流系统的规模越大,物流的效率就越高,物流的成本就越低,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强,这种竞争是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共赢"关系。国际物流的这种集成化趋势,是一个国家为适应国际竞争正在形成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社会系统,是一个国家流通业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当前,国际物流向集成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力建设物流园区,二是加快物流企业整合。物流园区建设有利于实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挥它们的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物流企业整合,特别是一些大型物流企业跨越国境展开"横联纵合"式的并购,或形成物流企业间的合作并建立战略联盟,有利于拓展国际物流市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加速本国物流业深度地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第二是国际物流管理更加网络化。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以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条件,强化资源整合和优化物流过程是当今国际物流发展的最本质特征。信息化与标准化这两大关键技术对当前国际物流的整合与优化起到了革命性的影响。如,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应用,使国际物流的质量、效率和效益得到了更多的提高。这种信息化技术涵盖了商品代码和数据库的建立、运输网络和销售网络的合理化建设、物流中心的管理、电子商务和物品条码技术的实际应用等。同时,又由于标准化的推行,使信息化的进一步普及获得了广泛的支撑,使国际物流可以实现跨国界、跨区域的信息共享,物流信息的传递更加方便、快捷、准确,加强了整个物流系统的信息连接。现代国际物流就是这样在信息系统和标准化的共同支撑下,借助于储运和运输等系统的参与、借助于各种物流设施的帮助,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使国际物流覆盖面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益更加明显。法国有一家kn的公司,在没有自己的轮船、汽车和飞机等运输工具的情况下,居然通过自行设计开发的全程物流信息系统,对世界各地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在全球98个国家、600个城市开展物流服务,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物流网络,使其空运业务做到了世界第五,每周运输量19万次,其海运业务更是做到了世界最大,一年的毛利40亿欧元。

第三是国际物流标准更加统一化。国际物流的标准化是以国际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制定各系统内分领域的包装、装卸、运输、配送等方面的工作标准;以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分系统与分领域中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国际物流系统的标准;最后研究国际物流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的配合问题,谋求国际物流大系统标准的统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本国物流与国际物流的相互衔接问题,努力使本国物流在发展的初期,其标准就力求与国际物流的标准体系相一致。因为现在如果不这样做,以后不仅会加大与国际交往的技术难度,更重要的是,在现在的关税和运费本来就比较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与国际标准不统一所造成的工作量,将使整个外贸物流成本增加。因此,国际物流的标准化问题不能不引起更多的重视。目前,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正在极大地影响物流全球性标准化的建立。一些国际物流行业和协会,在国际集装箱和EDI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对物流的交易条件、技术装备规格,特别是单证、法律条件、管理手段等方面推行统一的国际标准,使物流的国际标准更加深入地影响到国内标准,使国内物流日益与国际物流融为一体。

第四是国际物流配送更加精细化。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各产业、部门、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和依赖程度也愈来愈错综复杂,物流是联系这些复杂关系的交换纽带,它使经济社会的各部分有机地连接起来。在市场需求瞬息万变和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要求物流在企业和整个系统必须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协同配合的能力。更快的响应速度,要求物流企业必须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信息,全面跟踪和监控需求的过程,及时、准确、优质地将产品和服务递交到客户手中。协同配合的能力,要求物流企业必须与供应商和客户实现实时的沟通与协同,使供应商对自己的供应能力有预见性,能够提供更好的产品、价格和服务;使客户对自己的需求有清晰的计划性,以满足自己生产和消费的需要。国际物流为了达到零阻力、无时差的协同,需要做到与合作伙伴间业务流程的紧密集成,加强预测、规划和供应,共同分享业务数据、联合进行管理执行以及完成绩效评估等。只有这样,才能使物流作业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由于现代经济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相当一些企业除了自己生产一部分主要部件外,大部分部件需要外购。国际间的加工贸易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国际物流企业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分工布局应运而生。为了适应各制造厂商的生产需求,以及多样、少量的生产方式,国际物流的高频度、小批量的配送也随之产生。早在20 世纪90年代,台湾电脑业就创建了一种"全球运筹式产销模式",就是采取按客户订单、分散生产形式,将电脑的所有零部件、元器件、芯片外包给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去生产,然后通过国际物流网络将这些零部件、元器件、芯片集中到物流配送中心,再由该配送中心发送给电脑生产厂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开始进行了一场"物流革命",其内容是对物流各种功能、要素进行整合,使物流活动系统化、专业化,出现了专门从事物流服务活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随后,各种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企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大量涌现并加速发展,使物流服务功能更强大,服务质量更精细。物流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服务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是国际物流园区更加便利化。为了适应国际贸易的急剧扩大,许多发达国家都致力于港口、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立体仓库的建设,一些国际物流园区也因此应运而生。这些园区一般选择靠近大型港口和机场兴建,依托重要港口和机场,形成处理国际贸易的物流中心,并根据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要求,提供越来越多的物流服务。如日本,为了提高中心港口和机场的国际物流功能,重点在京滨港、名古屋港、大阪港、神户港进行超级中枢港口项目建设,对成田机场、关西机场、羽田机场进行扩建,并在这些国际中心港口和空港附近设立物流中心,提高国际货物的运输和处理能力。这些国际物流中心,一般都具有保税区的功能。此外,港口还实现24小时作业,国际空运货物实现24小时运营。在通关和其他方面,也提供许多便利。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实际上是货物在两个关税区的转接和跨国界的流动,要实现国内流通体系和国际流通体系的无障碍连接,必须减轻国际物流企业的负担、简化行政手续、提高通关的便利化程度。日本在这方面实行了同一窗口办理方式,简化了进出口以及机场港口办理手续,迅速而准确地进行检疫、安全性和通关检查。因此,国际物流园区的便利化发展,不仅有赖于物流企业本身的努力,而且特别倚重于政府的支持。而如何围绕机场、港口建立保税区、保税仓库,提供"点到点"服务、"一站式"服务,则是国际物流中心规划必须深入考虑的问题。

第六是国际物流运输更加现代化。国际物流的支点离不开运输与仓储。而要适应当今国际竞争快节奏的特点,仓储和运输都要求现代化,要求通过实现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手段来提高物流的速度和效率。国际物流运输的最主要方式是海运,有一部分是空运,但它还会渗透在其国内的其他一部分运输,因此,国际物流要求建立起海路、空运、铁路、公路的"立体化"运输体系,来实现快速便捷的"一条龙"服务。为了提高物流的便捷化,当前世界各国都在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开发新的运输和装卸机械,大力改进运输方式,比如应用现代化物流手段和方式,发展集装箱运输、托盘技术等等。美国的物流效率之所以那么高,就在于美国的物流模式是善于将各种新技术有机融入具体物流运作中,因而能在世界上率先实现高度的物流集成化和便利化。这也使从事物流的企业,利润和投资收益持续增加,进而诱发新的研究开发投资,形成良性循环。美国有一位叫利坦(litan)的专家, 2001年曾计算了物流领域的革命给美国经济带来的降低交易运输费用、减少存货等方面的节约,其中,仅制造业成本就降低了约1%~2%。总之,融合了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现代化手段的国际物流,对世界经济运行将继续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对我国国际物流发展的几点建议

我国物流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整个物流服务业发展也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比较小。如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根据有关国际研究机构的估计,美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约相当于全社会物流成本支出的25%,欧洲则更高为30%,亚洲的总体水平低于5%,而我国仅在2%左右,当然水平低也意味着我们的发展空间广大。我国现有物流服务模式基本上仍然以自营为主,缺乏相应的关键技术与信息支持。第三方物流模式的比重较小,水平、规模均不能令人满意,能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几乎没有。据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对200多家物流服务企业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能提供的综合性全程物流服务还不足总体需求的5%。这是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的国际物流近几年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总体水平也不高,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物流的基本模式。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现代物流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产业升级和企业重组的关键推动力、经济发展支撑环境的关键因素。物流业的发达程度和水平高低,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的国际物流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一要充分利用我国的国际贸易地位,做大做强我国的国际物流产业。我国目前的外贸规模,已从1978年206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21738亿美元,增加了105倍。在世界的排名也由1978年的第32位上升到第3位。入世6年来,外贸增速更是高达275%,平均每年是差不多净增2700亿美元。我国出口和进口占世界贸易的比重,2007年已经上升到103%和88%左右。。我国港口的吞吐量2007年也达到了6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了11亿标准集装箱,已连续数年居世界第一。中国的海运有着5000亿美元的巨大市场。国际物流作为服务于国际货物贸易的产业,我国国际贸易的这种规模,既是我国国际物流业发展的"靠山"和"本钱",也是我国国际物流业发展可依赖的基础和资源,要充分利用好发挥好。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国国际物流业的发展,充分借鉴国际上发展现代物流的经验,加大对现有的国际物流产业和物流系统的调整和改革,做大做强我国国际物流业。要紧紧依靠我国国际贸易所产生的强大国际物流资源,服务国内,布局全球,使我国在成为世界制造中心、采购中心之后,也成为世界的物流中心。

二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加大力度培育我国的大型国际物流企业。我国物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集中度也不高。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提供的数据,我国1700万个流通企业中,93%为单体经营户,规模以上的只占1%。也就是物流企业还处在较小较散的"人民战争"阶段,缺乏"集团军"和大规模"作战"的能力。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大力培育我国的大型物流企业。而要培育我国的大型物流企业,就必须创造一个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这个政策和市场环境,就是要创造各种条件,鼓励物流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改造重组、股权置换、合资合作的方式,或者通过组成联盟的形式,来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物流组织结构的网络化,低成本扩张企业规模,加速物流资源和资本的集中过程,大大提高物流企业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实现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标准化服务,从而达到物流效益的最大化。

三要以信息化和标准化改造我国的物流业,提高我国物流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我国物流领域中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的程度还不高,发展十分不平衡,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物流服务的需要。中国仓储协会早前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物流企业中有61%完全没有信息系统支持,而在有信息系统支持的39%的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只有38%的企业有仓储作业管理,31%的企业有库存管理,27%的企业有运输管理。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落后已成为我国物流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由于受物流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物流业与国际物流间存在着标准的互相冲突,存在着标准化程度不高、标准化适用范围有限和标准的实施力度不足等问题。此外,对物流还存在立法不够、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等不足。因此,必须加快用信息化武装我国的物流企业、武装我国的国际物流系统,具体来讲,就是要通过推进信息化,促进国际物流活动的横向与纵向集成,提升我国国际物流整体运行质量和水平。要加快标准化体系建设,国内物流的编码、文件格式、数据接口、EDI、GPS等相关代码也要尽可能实现国际化标准。物流的集成化发展的横向集成最终落实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上,因此,要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为生产、销售及物流企业提供基础物流信息,提高企业的数据连接性和供应链可视化,普遍降低现代物流社会总成本,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四要搞好我国物流园区的建设,增强我国参与国际物流竞争的能力。据了解,我国目前已在规划、建设、运营的规模化物流园区有300多个,聚集着一大批物流企业,其中,北京空港物流园、上海洋山临港物流园、天津滨海新区物流园还吸引了一大批国际的物流企业进驻。现在,国内的一些大城市,一般都规划了3-5个物流园区,其中,天津规划了9个,广西规划了8个,深圳规划了6个。此外,一些专业性的物流园区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如汽车物流园、塑料物流园、工业品物流园、农产品农资物流园、货运中转中心等。如何把这些物流园区集成起来,功能全都发挥出来,是我们大家都应该研究的课题。我们必须站在新的起点上,全面谋划物流园区的未来发展,以国际化的标准、合理化的规划、信息化的集成、便利化的服务来统筹物流园区的对外对内发展,使我国的物流园区在参与国际物流竞争方面,水平大大提高一步。特别是要以我国的重要港口、国际机场为核心,打造几个国际物流中心,并连接国内的物流园区,形成规模巨大、纵横交错、辐射力强的国际物流枢纽中心,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合作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并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流支撑。

杨伟庆

艾瑞咨询集团

总裁

杨伟庆,山东烟台人,1998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怀着对互联网行业的热爱,在大学毕业后第二年,投身于互联网行业,与合作伙伴共同创立网络营销公司智马,并获得晨兴200万美元融资,成为中国第一批互联网创业人。2002年底,杨伟庆在上海正式创立艾瑞咨询,向互联网研究咨询领域进军。目前,艾瑞咨询集团已经成长为中国最专业的互联网咨询公司之一,艾瑞的PC和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收视率研究成为整个互联网产业的风向标。艾瑞每年发布超过上百份互联网相关领域研究报告,服务中国主流互联网及网络营销公司,并为大量传统企业提供互联网应用方面的研究咨询服务。

杨伟庆还相继参与投资或参与创建梅花网、ChinaVenture投中集团、艺恩咨询等公司,是中国信息咨询领域知名创业者,同时杨伟庆还参与多个项目的天使投资,投资项目包括车库咖啡、黄太吉传统美食等。杨伟庆于 2008年就读于长江商学院EMBA,并在2013年当选长江校友互联网学会首届会长。

业余时间,杨伟庆爱好旅游、阅读,同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

阮京文

艾瑞咨询集团 联合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清华大学EMBA,曾先后服务于北京大视野社会经济调查有限公司、互联网实验室、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等业内知名企业。在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时任行业研究总监,主要负责推动新生代在互联网领域的研究工作,以及在互联网、IT通讯、汽车、房地产等领域的专项研究市场的业务规划、市场拓展、团队组建、大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006年12月,阮京文正式加入艾瑞咨询集团,曾任副总裁、高级副总裁、首席运营官,主管艾瑞北方区业务、专项研究行业研究等管理工作,熟悉市场研究各个环节的 *** 作,对定性及定量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有全面深入的掌握,行业经验和研究课题涉及多个领域。在阮总的带领下,艾瑞北京的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员工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部门分工协作更加顺畅,销售业绩显著提升。

2010年1月7日,阮京文正式被任命为艾瑞咨询集团联合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协助总裁全面管理公司各项业务。

邹蕾

艾瑞咨询集团 联合总裁

多年从事市场研究以及行业拓展工作,与各大网络行业运营企业保持良好的互通与合作关系。

2001年加入网络广告先锋,从事网络营销研究,并帮助网络广告监测服务成功的实施与商业化运作,为国内著名的网络媒体和广告代理商提供服务。

2002年底加入艾瑞咨询集团,凭借对互联网各类型应用服务的理解和认识,从事过多个互联网行业的个案研究,涉及网络游戏、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媒体评测等多个行业相关典型项目的管理和实施,并服务过国内外多家著名的行业公司。

郝欣诚

艾瑞咨询集团 技术副总裁

超过十年的互联网从业经验,精通WEB类互联网技术应用,对Flash、ShockWave等在线多媒体技术有深入研究,曾服务于烟台生活网、北京互动广告。

2003年加入艾瑞咨询集团,出任公司技术总监。在多年的数据研究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网络营销数据分析经验。

在郝欣诚的带领下,艾瑞咨询集团成为互联网研究领域唯一一家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保证了艾瑞数据的权威及公正性。为了更好的将这一优势扩大化,2009年2月,艾瑞咨询集团正式任命郝欣诚为技术副总裁,全面负责技术开发及团队建设,为艾瑞的技术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黄嘉骊

艾瑞咨询集团副总裁

投身互联网及市场研究行业已逾10年。2004年底,加盟艾瑞咨询集团,凭借对市场研究以及对互联网各类型应用服务的理解和认识,负责公司相关研究工作。

2005年,正式任命黄嘉骊为艾瑞咨询集团副总裁,负责公司研究部门管理。曾直接或带领团队间接参与定制研究项目,领域涉及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各类型服务及应用,具体包括移动增值短信彩信、手机游戏、IVR、无线广告、网络视频、网上银行及电子支付、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及搜索引擎等。

2007年,从研究转型负责公司市场、网站体系管理工作,目前负责公司品牌推广、政府协会合作等集团市场工作,全面管理艾瑞营销中心会展活动、艾瑞网站集群的运维工作,并于2010年推动开启艾瑞学院培训业务并负责管理工作。

曹军波

艾瑞咨询集团 研究院院长兼首席分析师

2003年,曹军波取得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关系硕士学位,曾在北京WTO事务中心承担研究工作,后任联合国贸易网络北京中心研究部主任。2004年参加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利用互联网提高贸易效率高级经理培训”,获联合国贸发大会颁发高级经理毕业z书。

2006年,曹军波正式加盟艾瑞咨询集团,历任艾瑞咨询研究总监、艾瑞咨询行业研究部负责人。现任艾瑞咨询集团研究院院长兼首席分析师,带领艾瑞研究团队开发出包括网络品牌广告效果监测模型BrandPlus、网络户体验研究模型iUserExperience、电商网站转化率监测数据库产品EcommercePlus研发,其中EcommercePlus产品填补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空白切实推进了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实用性研究服务水平的提升。为超过30家知名企业主讲电子商务及网络经济培训。

陈超

艾瑞咨询集团副总裁

十余年市场营销、消费品研究、媒介研究从业经验,目前负责艾瑞咨询集团海外市场、投资及消费品业务群。

2009年加入艾瑞咨询集团,负责战略研究及合作拓展,历任部门副总经理、总经理。2011年初赴硅谷创办艾瑞美国分公司,负责海外市场拓展。在两年的时间里,与多家欧美金融机构及互联网相关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并为公司引入海外战略创新产品合作。

陈超毕业于北京大学,拥有物理学和经济学双学士学位。在加入艾瑞咨询集团之前,曾在尼尔森公司、联合利华等多家跨国公司工作。

不属于。外国投资者,指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在国外的中国人在中国投资不属于外资企业法中的外国投资者。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

第一条 为了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促进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以下简称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举办外资企业,保护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

 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外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有关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不包括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二、永久居住权:

永久居住权是你在一个国家可以永久合法居住,这个可以永久合法居住的证件,就是绿卡。而不是国籍。

外国的永久居住权和中国国籍可以兼得。

永久居住权=绿卡。

理论上可以同时拥有几个国家的永久居住权。但每个国家对永久居民都有每年内要住够多长时间的限制,如果住不够,就说明没有意图要在这里永久居住,那么那个国家就有权利(法律依据)取消你的永久居住权,也就是吊销绿卡,所以实际上一个人同时拥有两个以上绿卡,是不现实的。

年份 总额 我出口 我进口 中方逆差

2000 314(↑374%) 146(↑62%) 168(↑848%) -22

2001 357(↑135%) 162(↑106%) 195(↑16%) -33

2002 526(↑475%) 204(↑26%) 322(↑654%) -118

2003 94(↑787%) 309(↑515%) 631(↑96%) -322

2004 1333(↑418%) 427(↑38%) 906(↑436%)

进入新世纪,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大大加强,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物流发展对于本国经济发展、国民生活素质和军事实力增强的影响,都十分重视物流业的现代化,从而使现代物流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根据国内外物流发展的新情况,21世纪物流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电子化、共享化、协同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标准化、社会化和全球化十二大趋势。 一、信息化 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物流的信息化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信息化表现在: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代码化和数据库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贮的数字化和物流业务数据的共享化等。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装备都无法用于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将会彻底改变世界物流的面貌,一些新的物流信息技术在未来的物流中将会得到普遍采用。 信息化的来临为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这些新方式又导致了物流功能的改变。信息化使得那些在工业社会里的产品生产中心、商业贸易中心发挥的主导功能随着传统生产功能的转移而消失,物流不再仅仅传输产品,同时也在传输信息,各种信息被聚集在物流中心,经过加工、处理、再传播出去。传统的工业社会物流以物为对象,聚集扩散的是物;信息社会是以信息为对象,物流中心的聚散功能除实物之外,还要完成对各种信息的聚集和扩散。总之,信息社会使物流的功能更强大,并形成一个社会经济的综合服务中心。 二、网络化 网络化是指物流配送系统的组织网络和信息网络体系。从组织上来讲,它是供应链成员间的物理联系和业务体系,如台湾的电脑业在20世纪90年代创的“全球运筹式产销模式”,它是按客户订单、采取分散形式组织生产,将全球的制造资源都利用起来,将电脑的所有零部件、元器件、芯片外包给世界各地的制造商采取外包的形式去生产,然后通过全球的物流网络将这些零部件、元器件、芯片发往同一个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组装,由该物流配送中心将组装的电脑迅速发送给订户。这种过程需要有高效的物流网络支持。而信息网络是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业务运作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并运用电子方式完成 *** 作。例如配送中心向供应商发放订单就可以利用网上的电子订货系统通过Internet和EDI来实现,对下游分销商的送货通知也可通过网上的分销系统来实现,等等。 三、自动化 物流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核心是机电一体化,其外在表现是无人化,效果是省力化。此外,物流自动化的效果还有: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物流自动化的技术很多,如条码技术、射频自动识别技术,自动化立体仓库回来技术,自动存取技术,自动分拣技术,自动导向和自动定位技术,货物自动跟踪技术等。这些技术在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普遍使用于物流作业中,在我国,虽然某些自动化技术已被采用,但达到普遍应用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四、电子化 所谓电子化是指商业过程实现电子化,即电子商务。它同样也是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的。电子化具体表现为:实现业务流程及其每一步骤的电子化、无纸化;所有商务涉及的货币实现数字化和电子化;交易商品实现符号化、数字化;业务处理过程实现全程自动化和透明化;交易场所和市场空间实现虚拟化;消费行为实现个性化;企业之间或供应链之间实现无边界化;市场结构实现网络化和全球化,等等。作为电子商务发展关键性因素之一的物流,是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基础与载体。全球电子商务的推广和普及将使得跨国和跨区域物流更加频繁,对物流的需求会更加强烈。物流中心不仅要成为信息聚散中心,而且还会成为管理决策中心、观念与技术创新中心、市场和消费中心。 五、共享化 供应链管理强调链上成员的协作和社会整体资源的高效利用,以最合理的、最少的资源来最大化地满足整体市场的需求。而供应链上的企业只有在建立互惠互利的共赢伙伴关系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业务过程间的高度协作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只有通过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技术共享、知识共享、业务流程等的共享,才能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和供应链上物流业务的优势互补以及更快地对终端市场和整个供应链上的需求作出响应。近年来,一些新型的供应链管理策略,如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第四方物流4PL、JITII、协同计划、预测和供给CPFR、零售商-供应商伙伴关系RSP以及分销商一体化DI等都能很好地使供应链上的企业有效地实现信息、技术、知识、客户和市场等资源的共享化。 六、协同化 市场需求的瞬息万变、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都要求企业和整个供应链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协同运作的能力,以及对供应链上的前向洞察力。通过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实时沟通与协同,企业一方面能使供应商对自己的需求具有可预见能力,使其能提供更好的价格和服务,同时对其供应能力也有较好地预见性,为自己长期的、充足的供给业务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自己也能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信息,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更快的响应能力,跟踪和监控需求满足的过程,准确、及时、优质地将产品和服务递交到客户手中。为了实现物流作业的协同预测、规划和供应,快速响应和供应链上总库存的最佳配置等目标,需要做到与客户和合作伙伴间业务流程的紧密集成,达到零阻力、无时差的协作,共同分享业务数据、联合进行预测和计划、管理执行以及完成绩效评估等。而只有企业间真正达到了彼此协同,才能使物流作业的响应速度更快、更具有前向的预见性、更好地共同抵御各种风险、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出,满足客户的需求。 七、集成化 供应链物流业业务是由多个成员、多个环节组成的,全球化和协同化的物流运作方式要求物流业务中的所有成员和环节在整个流程上的业务运作衔接的更加紧密,因此,必须对这些成员和环节的业务、以及业务处理过程中的信息进行高度集成,实现供应链的整体化和集成化运作,缩短供应链的相对长度,使供应链上的物流作业务更流畅、产出率更高,响应速度更快,使各环节的业务更加接近客户和客户的需求。这种集成化的基础是业务过程的优化和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而二者都需要有完善的信息系统解决方案通过决策、优化、计划、执行等方法和功能来予以支持,并使所有成员各自的信息系统进行无缝连接,实现系统集成、信息集成、业务集成、流程集成、资源集成。同时,集成化也是共享化和协同化的基础,如果不首先实现集成,就无法实现共享化和协同化。 八、智能化 智能化是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涉及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物流网络的设计与优化、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每次运输的装载量选择,多种货物的拼装优化、运输工具的排程和调度、库存水平的确定、补货策略的选择、有限资源的调配、配送策略的选择等问题都需要进行优化处理,这些都需要管理者借助优化的、智能工具和大量的现代物流知识来解决。同时,近年来,专家系统、人工智能、仿真学、运筹学、智能商务、数据挖掘和机器人等相关技术在国际上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并在实际物流作业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因此,物流的智能化已经成为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九、标准化 标准化技术也是现代物流技术的一个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同时也是现代物流技术实现的根本保证。货物的运输配送、存储保管、装卸搬运、分类包装、流通加工等各个环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都要求必须有一套科学的作业标准。例如,物流设施、设备及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等,只有实现了物流系统各个环节的标准化,才能真正实现物流技术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的新世纪中,如果在国际间没有形成物流作业的标准化,就无法实现高效的全球化物流运作,这将阻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十、柔性化 柔性化本来是生产领域提出来的,20世纪90年代,生产领域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多品种、小批量以及灵活易变的生产方式,国际制造业推出柔性制造系统FMS(FlexibleManufacturingSystem),实行柔性化生产。随后,柔性化作业又扩展到了流通领域,根据供应链末端市场的需求组织生产、安排物流活动。物流作业的柔性化是生产领域柔性化的进一步延长,它可以帮助物流企业更好地适应消费需求的“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趋势,灵活地组织和实完成流作业,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物流服务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十一、社会化 物流的社会化也是今后物流发展的方向,其最明显的的趋势就是物流业中出现“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等方式。物流合理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物流活动的社会化,物流的社会化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企业物流活动社会化要求而形成的,另一方面又为企业的物流活动提供了社会保障。而第三方、第四方乃至未来发展形成的第N方物流是随着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产物,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物流过程产业化和专业化的一种形式。因此,学术界预测下阶段的物流将向虚拟物流和第N方物流发展,除了物流活动外,物流管理也将逐渐被外包出去。这将使企业告别“小而全、大而全”的纵向一体化运作模式,转向新型的横向一体化的运作模式,集中精力去做自己最擅长的业务,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十二、全球化 为了实现资源和商品在国际间的高效流动与交换,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物流运作必须要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在全球化趋势下,物流目标是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提供服务,选择最佳的方式与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准时地将货物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使各国物流系统相互“接轨”,它代表物流发展的更高阶段。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正肩负着实现工业化、加快现代化的艰巨性的历史性重任。面对着信息全球化化的浪潮,信息化已成为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国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其实质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达到互动并进,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已经加入WTO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大大加强,企业面临的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正加快对中国的投资速度,纷纷到中国设立或扩大加工基地与研发基地,一大批中国企业也将真正融入全球产业链,有些还将直接成为国际跨国公司的配套企业,这些都将大大加快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步伐,加剧中国企业在本土和国际范围内与外商的竞争,这都将对我国的物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新环境下,我国的物流企业必须把握好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运用行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整体优势,提高物流作业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努力。 >

以上就是关于我国物流系统发展呈现出什么特点全部的内容,包括:我国物流系统发展呈现出什么特点、艾瑞咨询集团的公司团队、苹果在中国的投资属于外商直接投资吗为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sjk/93571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