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项目的计划的要素、计划编制过程

软件开发项目的计划的要素、计划编制过程,第1张

风险管理规划是在项目正式启动前或启动初期对项目的一个纵观全局的基于风险角度的考虑、分析、规划,也是项目风险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一 风险形势评估风险形势评估以项目计划、项目预算、项目进度等基本资讯为依据,着眼于明确项目的目标、战略、战术以及实现项目目标的手段和资源。从而实现:通过风险的角度审查项目计划认清项目形势,并揭示隐藏的一些项目前提和假设,使项目管理者在项目初期就能识别出一些风险。尤其是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或项目计划一般都是在若干假设、前提、预测的基础上完成的,这些假设、前提、预测在项目实施期间有可能成立,也有可能不成立。而这其中隐藏的风险问题又通常是被忽视的。一旦问题发生,往往造成项目管理方的措手不及和无一应对。例如项目计划中假设用户实施小组全力支援、脱産或几乎脱産投入IT项目的实施,但在实际过程中,用户方人员却不得不抽出大量时间处理塬有的业务,造成IT项目实施进度的拖延和实施效果不尽人意的风险。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为了找出这些隐藏的项目条件和威胁,就需要对与项目相关的各种计划进行详细审查,如人力资源计划、合同管理计划、项目采购计划等等。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风险形势评估一般应重视以下内容:项目的起因、目的、项目的范围、组织目标与项目目标的相互关系、项目的贡献、项目条件、制约因素等。二 风险识别在对项目的基础的风险形势评估之上,就需要对各种显露的和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风险识别实际上是对将来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的一种设想和猜测。因此,一般的风险识别结果应包括风险的分类、来源、表现及其后果、以及引发的相关项目管理要求。在具体识别风险时,一方面可利用一些常识、经验和判断,通过以前经历的项目中积累起来的资料、资料、经验和教训,或者请教相关的专家和资深从业人员,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分解项目的范围、结构来识别风险,理清项目的组成和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质、之间的关系、与外因的联系等内容,从而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一些技术和工具。比如,结合经验和教训,将项目成功和失败的塬因罗列成一张核对表,或者是项目的实施范围、质量控制、项目进度、采购与合同管理、人力资源与沟通等。以上都是风险识别常用的一些手段和方法,当然还有其他更多的途径,因项目而异,灵活运用。三 风险分析和评价在进行风险识别并整理之后,必须就各项风险对整个项目的影响程度做一些分析和评价,通常这些评价建立在以特性为依据的判断和以资料统计为依据的研究上。风险分析的方法非常多,一般采用统计学范畴内的概率、分布频率、平均数衆数等方法。但无论是哪一种工具,都各有长短,而且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分析者的主观影响。可以通过多角度多人员的分析或者采取头脑风暴法等尽可能避免。此外,我们应当明确,风险是一种变化着的事物,基于这种易变条件上的预测和分析,是不可能做到十分的精确和可靠的。所有的风险分析都只有一个目的,即尽量避免项目的失控和为具体的项目实施中的突发问题预留足够的后备措施和缓冲空间。风险评价之后,项目面临着两种选择,即面临着不可承受风险和可承受风险。对于前者,或者终止项目,或者采取补救措施,降低风险或改变项目;对于后者,则需要在项目之中进行风险控制。

你是从业多年的程序员吗,想过35岁以后还会从事这个职业吗?

你是实施工程师吗,干了多年基础工作之后,思考过奋斗的目标吗?

你是需求分析师吗,多年来与客户的接触让你的经验丰富,却一直没有勇气承担起项目的责任,渴望过让需求真正在你手里落地吗?

你是测试工程师吗,是否厌倦了不断找别人的错误,现在只想让别人找自己的错误?

你是前端吗,是否在不断地寻找合适框架中迷失了你的初心,曾经那个让你激动无比的效果,为什么没有再去使用它?

你是设计吗?是不是觉得自己再用心的设计

最终做出来都会变成不想要的样子,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这些IT职业的苦恼和忧愁,在IT行业有哪些职业能够解决上面的问题?答案可能有多个,但是最合适的选项就是IT项目经理

作为第一选项,许多人会选择项目经理(以下特指IT项目经理)进行职业转型,原因自然是相对其它职业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下面几条简单列举一下它的优势:

第一 入行门槛高,其实对于有经验的人来说,入行门槛高是一件好事,可以形成职业壁垒,只跟小部分人才进行竞争,职场压力相对会比较小。

项目经理岗位对工作经验和情商都有一定的要求,能胜任的大多数是在行业内从业多年,对行业通用的技能和规则有着一定了解的老油条。

如果没有太多的经验就贸然从事这个职业,很容易遇到困难就无法解决,只能向领导求助,依靠领导的不断救场,推进项目的进度。直到有一天领导受不了了,对项目经理说:“这还不如我自己干呢,我来管项目吧,你当领导去!”

但是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在一个项目的试炼之后小号完成了变成大号的终极考验,就像灰袍的甘道夫变成了白袍的甘道夫,一挥手,曾经遇到的强敌灰飞烟灭,小项目进不了他身,瞬间就能秒;又如同武林高手打通了任督二脉,练就一身深厚的内力,之后纵横项目的江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从无败绩。

        当然,以上存属臆想,如果有人短时间就做到了这些,那只能说是天赋异禀,这只是少数人拥有的特质。我等战五渣,还是练好武功再下山吧,还得防备辛苦练武二十年,下山被人家一刀就秒了。项目的江湖,斗争激烈,只有身兼多项武功并且没有死穴的高手才能进入。

        第二 工资待遇高,由于入行门槛高,且需要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人,相对来说人才稀缺,工资自然会定得高一些。

项目的规则是谁干最多的活,就得最多的功劳,出问题也得背最大的锅。项目经理因为岗位责任的原因,必须得尽最大的努力推进项目,结果自然是项目完成交付的最大的功劳是项目经理的。当然,没有交付好项目,责任也全在项目经理的,该背大锅就得背大锅,不可能功劳都给你了,背锅的时候就想跑。

        按照行业默认的规则,完成项目关键节点或者完成项目终验之后,会根据对项目的贡献发放奖金,以提高大家工作的积极性,项目经理自然会得到最多。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工作的正向激励,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在项目当中体现的最明显。

        第三 工作时间相对自由,项目经理最主要的责任是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按计划推进项目的进度,确保正常交付。

因为项目所在地一般和公司不在同一个位置,需要经常去项目现场外办或者出差,鉴于客户现场条件限制,一般公司很难或者无法在考勤上对项目经理进行固定的管理。

这样的好处就是项目经理在每天完成项目任务之外的时间,完全可以自由地支配,想干嘛就干嘛,不用像在公司必须按时打卡上下班,工作和生活的自由度都更大一些,可以满足d性上班的就业要求。

有的能力强的项目经理,都可以不用去项目现场,几句话指导,分分钟就能完成任务,真是人在床上躺,钱从天上来,这工资挣的是真轻松。

        看完上面的三个优势,是不是觉得这个职业很不错,非常心动,想赶紧尝试尝试。先别急,既然说到它有特别明显的优势,那肯定也会有地狱级别的工作内容,要不然简历肯定满天飞,都抢着去从事这个职业了,轮到咱们说不准黄花菜都凉了,不对,可能黄花菜冻得梆梆的了都轮不上。

实际上很多人对这个职业并不陌生,因为经常能与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打交道,在工作中有或多或少的交集,打交道次数多了可能会觉得从事这个职业比较容易。

但那是没有真正对这个职业了解前下的结论,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更何况这是个非常看重过往从业经验的工作,没真正从事过更不会了解这个职业的风险与压力,那真是在刀尖上行走,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如果走得不稳,那就准备好承受刀尖的反噬痛苦吧。

          说了那么多好处和难处,没有真q实d的 *** 作,还是无法感受真实的一面,下面就具体讲一下项目经理的工作内容,大家可以把自己代入到这个工作里面,看看在这个地狱难度的关卡中可以进行到第几关。

        第一关,组建项目团队。开局一个人,制霸新手村,就靠抢资源。

        项目经理大多有过这样的经历,领导晚上突然发过来一条信息:“这几天有个项目启动会,你参加一下,了解一下客户相关的信息,提前做好准备”,好嘛,连啥项目内容都不知道,就只给了一个地址,这种情况就像只穿着一条裤衩,就把你丢进了新手村。还想出去打怪升个级,没有装备武器,新手村门口都出不来。

        项目启动会是项目经理在项目中进行的第一项里程碑,确定了项目的正式启动,规定了甲方乙方以及第三方监理的责任和义务,最重要的是公司给予了项目经理组建项目团队的权利,根据项目的建设内容,可以要求公司抽调相关的人力资源,要求要各部门优先配合项目的进度事宜。

        获取资源是项目启动会之后最重要的事情。资源包括两种,一种是人力上的资源,比如组建项目的实施团队,团队成员可以从其它项目组抽调人员,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员可抽调,就要考虑招聘新的人员;一种是行政上的资源,公司和客户需要给予项目经理场地、设备以及人员协调的支持。

        项目的初期是最容易获取这些资源的,这时候公司和客户对项目的关注度最高,对项目相关的审批优先级也是最高,对项目经理的合理要求也是大开绿灯一路放行。

现在项目经理已经被扔进了新手村,他看了看四周,空无一人,就给自己起了绰号“就我一个人可干不了!”,公会(公司)领导看到了,质疑他的能力,口头批评一次,他又改成“我自己就行!”,可是又想到活太多了,这么吹牛也不是办法,又改成“人越多项目越早完事!”,领导又看见了,对他说:“你自己组建团队吧,要多少名额,自己看着办吧!”

          好的,那就看着来了,大张旗鼓的改成了“我来了,我征服,谁不服我,我就服谁,谁服我,我就欺负谁!”,改完以后,一想这不是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写出来了,这谁还跟他干呢。最后决定来个激励点的,“跟着我,活少,有肉吃,钱随便花”,项目的激励就这么定了。

现在到了地狱级别闯关的第一关,项目经理已经有了公会(公司)的许可,需要在新手村组建自己的项目团队,磨炼相关的工作技能,初步建立分工协作,有了这些基础,就可以组团出去打项目的各种Boss了。

        组建团队至少需要有三种类型的人员,第一种是任劳任怨的核心成员,第二种是能解决问题的技术专家,第三种是能够掌控全局,预判风险,时刻关注项目每一个细节的成败的项目负责人,也就是项目经理自己了。

        用游戏的职业转换一下,一个是攻击不高,但是防御力强的肉盾,可以一直顶在前边,抵挡怪物的进攻;一个是攻击力高,关键时刻大概率会出现暴击输出的主攻选手;一个是可以给团队成员加各种状态的团队辅助,出现危险的时候,要顶住压力,保全团队,以完成任务为第一责任。

        很多人以为任劳任怨的核心成员,是项目组最容易协调到的人力资源。实际上不论哪个项目团队最缺少的都是这种类型的成员。这种类型的人员与职业和从业经验关系并不大,更多的是本人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这恰恰是项目团队最需要的成员。

        从哪能得找到这样的成员呢?这个就需要很是琢磨一番了,一般来说会从三个方面去寻找。       

        第一 寻找曾经的队友,以前曾经在一个项目团队共同战斗过,对其各方面比较了解,有过深入的沟通合作,确定是你想要寻找的成员。

        如果这个人现在正处于项目的空闲期,那就别犹豫,分秒必争,赶紧向领导申请把这个人调过来。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是好用的员工哪个项目组都会抢着要的。

        你不早下手,别人就会下手,到时候看着别的项目经理可以当甩手掌柜,动不动几天见不着人,项目却一点事都没有,你却只能悲催的当救火队员,一天不出现,大火就烧过来了。回想起那次的错过,下次一定会忘了拖延症,饭都不吃了,就去把人抢过来。

        第二 领导的推荐,领导对员工的个人脾气秉性比较了解,会根据项目的难易合理安排人员。

        但是有一点要知道,领导考虑的是全局,很难周到考虑到这个员工是否是符合项目需要的人,而且有些员工在领导面前表现出来的工作态度和实际的并不一样。

        所以切记,领导可以帮你做出选择,但是做出决定需要多考虑一下,领导认可的不一定是真正需要的,有条件的话可以先多做接触,考察实际的工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再最终决定是否接纳入团队。

        第三 招聘新人,在项目团队人手不齐,时间又宽裕一些的时候,可以考虑这样做。但是风险始终存在,对于项目团队来说最重要的是有稳定可靠的成员,新入职的员工,各方面的能力都是未知的,短时间内很难确定是项目需要的人,也很难确定其是否有长期入职的打算。

        如果想等一等,观察观察再做打算是否让其参与到项目中,但是项目的计划不会等,客户的耐心不会等,投入的资源也不会等。新招聘的人员只能在交付项目的过程中,通过实践去检验工作能力了。

        等到项目启动的时候再去招聘,要承担很多未知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公司会有储备人才的原因了。为了避开这种风险,可以考虑一种办法,推荐熟悉的人来公司应聘,这样可以绕开对新员工不熟悉的风险,属于一种抄捷径的做法。

        既然是抄捷径,好处是省去了观察的时间,选择了一个相对靠谱的人员;坏处就是相信了别人,就要承受相信的代价,如果推荐过来的人是个水货,或者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项目经理想换个人,但是碍于情面,毕竟是熟悉的人推荐过来的,对他也只能睁一眼闭一只眼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徐徐图之了。

        按照上面的三个办法去寻找,技术专家也不是难题,只是个人要求上面会多一些其它方面的考虑,比如擅长的技能是否是项目需要的,考虑技术问题是否实际,理论型的人才尽量要避开,眼高手低的不要过来,无法沟通的一定远离,诸如此类种种,如果都能考虑到了,挑选出来的技术专家从理论上已经符合项目的需要了。

        项目团队初具雏形,之后以这个团队架构为基础,根据项目任务的需要,会从其它职能部门协调人员配合完成任务,比如从质量部门协调人员对项目的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从设计部门协调人员进行系统的设计和美化等等。

        随着项目团队成员已经就位,接下来的任务是建立项目制度,明确职责分工,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培养相互之间的配合度,一步一步变成一个战斗力强劲的团队,但那是后面的事情了,现在项目经理面临更大的一个挑战。

        公会(公司)为了发展的需要,在服务器新开的区(新的项目),项目经理安排入驻开辟新的战场,经过多方面的努力,第一关终于通过了,项目经理在新手村招揽一群精英级别的打怪小分队成员,内心已经跃跃欲试,向小怪们磨刀霍霍了。

可是却面临一个尴尬的情况,没有装备(客户的信任)和武器(需要交付的系统或者设备),没有基础属性点可加(业务了解程度),村口碰到个5级的小怪都打不动。

        虽然小怪的攻击低(项目初期的任务都是零散的小任务,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但是防御力高(项目的建设内容需要细致的了解之后,才能有针对性的实施),非常努力地打了一天,一滴血都没打掉。

        是可忍,孰不可忍,辛辛苦苦组建的精英团队竟然对付不了最弱的小怪,说出去都让NPC笑话,怎么好意思制霸新手村,趁早散伙,大家分行李去吧。

大门口都出不去,是不是有点丢人,怎么办?记住项目经理职业的第一原则,无论对内部还是对外部,遇到事情需要做决定的时候,无论内心有多慌有多没底,一定要表现出事情在掌控中的样子。

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表现,对内关系到团队执行力,对外关系到客户的信任,毕竟谁也不想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一个没有信心能办好的人,谁都不想跟着一个看起来不靠谱的人。

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遇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解决问题。项目的解决方案最好是可以在团队内部解决的,这样资源比较容易获取,而且不用等协调的时间,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不能事事都找领导,经常这样容易造成能力不足的表现,如果碰到团队真的解决不了的,再找领导解决问题也不迟。

比如说现在遇到的问题,分析一下,就是没有客户的支持寸步难行,不了解项目的需求埋头干就是白干,方案就是同客户快速建立信任关系,尽快了解项目的重点需求和真正需求(注意两个需求的区别,后续会提到)。

项目经理想起了在新手村最大的好处,通过做任务快速的升级别,不用辛辛苦苦的打怪,简单地围着村子转个圈,找几个人说说话能就完成任务得到奖励,升级换装备换武器,战力蹭蹭的往上涨,门口小怪一刀秒一群。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时刻要谨记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世上也没有好做的项目。

现在就要进入地狱级别闯关的第二关,项目经理要与客户、监理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对项目的需求进行了解和分析,有针对的进行重点突破,不要以为这是个简单的事情,三下五除二就能搞定。世上最难的事情,就是让陌生人把钱从兜里掏出来,并且亲手交到别人的手上,第二难的事情就是大把的花着陌生人的钱,还得让他相信这钱花的是值得的。

本文简要说明了软件开发项目的计划的要素、计划编制过程、以及项目计划内容确定的一般过程。

一、项目计划的要素

根据PMBOK2000,项目计划可以包含如下要素:

1、 项目范围说明

项目范围说明阐述进行这个项目的原因或意义,形成项目的基本框架,使项目所有者或项目管理者能够系统地、逻辑地分析项目关键问题及项目形成中的相互作用要素,使项目干系人在项目开始实施前或项目相关文档编写以前,能够就项目的基本内容和结构达成一致;项目范围说明应当形成项目成果核对清单,作为项目评估的依据,在项目终止以后或项目最终报告完成以前进行评估,以此作为评价项目成败的依据;范围说明还可以作为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监控和考核项目实施情况的基础,和项目其他相关计划的基础。

2、 项目进度计划

进度计划是说明项目中各项工作的开展顺序、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及相互依赖衔接关系的计划。通过进度计划的编制,使项目实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度计划是进度控制和管理的依据,可以分为项目进度控制计划和项目状态报告计划。

在进度控制计划中,要确定应该监督哪些工作、何时进行监督、监督负责人是谁,用什么样的方法收集和处理项目进度信息,怎样按时检查工作进展和采取什么调整措施,并把这些控制工作所需的时间和人员、技术、物资资源等列入项目总计划中。

3、 项目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针对具体待定的项目,安排质量监控人员及相关资源、规定使用那些制度、规范、程序、标准。项目质量计划应当包括与保证与控制项目质量有关的所有活动。质量计划的目的是确保项目的质量目标都能达到。根据ISO9001要求和PMBOK2000,为实现质量目标,组织应遵循以顾客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供方关系等8项质量管理原则。

4、 项目资源计划

有了项目范围计划和进度计划后,资源计划就是决定在项目中的每一项工作中用什么样的资源(人、材料、设备、信息、资金等等),在各个阶段使用多少资源。项目费用计划包括资源计划、费用估算、费用预算。

5、 项目沟通计划

沟通计划就是制定项目过程中项目干系人之间信息交流的内容、人员范围、沟通方式、沟通时间或频率等沟通要求的约定。

6、 风险对策计划

风险对策计划是为了降低项目风险的损害而分析风险、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方案的过程,包括识别风险、量化风险、编制风险应对策略方案等过程。

7、 项目采购计划

项目采购计划过程就是识别哪些项目需求可应通过从本企业外部采购产品或设备来得到满足。如果是软件开发工作的采购,也就是外包,应当同时制定对外包的进度监控和质量控制的计划。

8、 变更控制、配置管理计划

由于项目计划无法保证一开始就预测得非常准确,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也不能保证准确有力的控制,导致项目计划与项目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经常发生,所以必须有效处理项目的变更。变更控制计划主要是规定变更的步骤、程序,配置管理计划就是确定项目的配置项和基线,控制配置项的变更,维护基线的完整性,向项目干系人提供配置项的准确状态和当前配置数据。

二、项目计划编制过程

由于软件开发的手工性、个体性特征,软件开发项目计划不可能是一个静态的计划,一次在项目启动时,可以先制定一个颗粒度相对比较粗的项目计划,先确定项目高层活动和预期里程碑。粗颗粒度的项目计划需要不断地更新迭代,根据项目的大小和性质以及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迭代和调整。迭代和调整的周期也是根据项目的情况进行制订的,一般短到一周,长到2个月左右。经过不断的计划制订、调整、修订等工作,项目计划从最初的粗粒度,变得非常详细。这样的计划将一直延续到项目结束,延续到项目的成果出现。

制定计划的过程就是一个对项目逐渐了解掌握的过程,通过认真地制定计划,项目经理可以知道哪些要素是明确的,哪些要素是要逐渐明确的,通过渐近明细不断完善项目计划。阶段计划中包含的工作汇报和下一阶段工作安排是掌握项目进度的依据,从阶段计划对照总体计划,才能一目了然地看出工作的进展情况。制定计划的过程,也是在进度、资源、范围之间寻求一种平衡的过程。制定计划的精髓不在于写出一份好看的文档,而在于运用您的智慧去应对各种问题和面临风险并尽可能做出前瞻性的思考。一旦计划被负责任地完成,他就可以给自己一个和管理层或客户交流与协商的基础,帮助你在项目过程中防范各种问题的出现,帮助你保证项目按时完成。

企业确定要开始某个项目时一般会下达一个立项的文件,暂且叫“项目立项文件”,主要内容是遵照的合同或相关协议,项目的大致范围、项目结束的截止时间和一些关键时间,指定项目经理和部分项目成员等等。

接下来的项目计划编写一般要按照以下过程:

1 成立项目团队:相关部门收到经过审批后的“项目立项文件”和相关资料,则正式在“项目立项文件”中指定的项目经理组织项目团队,成员可以随着项目的进展可以在不同时间加入项目团队,也可以随着分配的工作完成而退出项目团队。但都能在项目启动时参加项目启动会议,了解总体目标、计划,特别是自己的目标职责,加入时间等等。

2 项目开发准备:项目经理组织前期加入的项目团队成员准备项目工作所需要的规范、工具、环境。如开发工具、源代码管理工具、配置环境、数据库环境等。前期加入的项目团队成员主要由计划经理,系统分析员等组成,但快要制定好的项目计划一定要尽可能经过在所有项目团队成员和项目干系人中间的充分沟通。如果项目中存在一些关键的(指将影响项目成败)技术风险,则在这一阶段项目经理应组织人员进行预研。预研的结果应留下下书面结论以备评审。

说明:项目计划书必须在相应阶段对项目目标、阶段目标和各项任务进行精确的定义,就是要在相应阶段进一步进行项目目标的细化工作;特别是在概要设计完成,详细设计或编码实现开始之前应该对下一阶段的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应当充分调查并掌握影响项目计划的一切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应当尽可能充分地分析项目工作分解结构,通过分析项目工作分解结构不仅获得项目的静态结构,而且通过逻辑分析,获得项目各工作任务之间动态的工作流程;应当将项目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3 项目信息收集:项目经理组织项目团队成员通过分析接收的项目相关文档、进一步与用户沟通等途径,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全面收集项目信息。项目信息收集要讲究充分的、有效率的沟通,并要达成共识。有些成员认为,电子邮件发来的文档(计划、需求、周计划等)是在沟通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完成的,成员看过后有不了解或与自己的能力或意愿不符的情况,但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沟通的效率不高,这也许是个习惯的问题,也许和某个具体问题本身是否容易通过电子邮件沟通清楚有关。因此重要的内容需要开会进行Q&A讨论,确保所有重要问题都得到理解,最终达成共识。讨论会上达成共识的应当记录成文字落实在具体的文档中。

4 编写《软件项目计划书》

项目经理负责组织编写《软件项目计划书》。《软件项目计划书》是项目策划活动核心输出文档,它包括计划书主体和以附件形式存在的其他相关计划,如配置管理计划等。《软件项目计划书》的编制参考《GB8567-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中项目开发计划的要求。各企业在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或CMM过程中也会建立相应的《软件开发项目计划书规范》。

编制项目计划的过程应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确定项目的应交付成果。这里的项目的应交付成果不仅是指项目的最终产品,也包括项目的中间产品。例如通常情况下软件开发项目的项目产品可以是: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项目阶段计划、项目阶段报告、程序维护说明书、测试计划、测试报告、程序代码与程序文件、程序安装文件、用户手册、验收报告、项目总结报告等等;

b、任务分解:从项目目标开始,从上到下,层层分解,确定实现项目目标必须要做的各项工作,并画出完整的工作分解结构图。软件开发项目刚开始可能只能从阶段的角度划分,如需求分析工作、架构设计工作、编码工作、测试工作等等,当然规模较大时也可把需求、设计拆分成不同的任务。不过特别是在概要设计完成时可以对下一阶段的目标任务进行横向的细化。

c、在资源独立的假设前提下确定各个任务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以确定各个任务开始和结束时间的先后顺序;获得项目各工作任务之间动态的工作流程。

d、确定每个任务所需的时间,即根据经验或应用相关方法给任务需要耗费的时间;确定每个任务所需的人力资源要求,如需要什么技术、技能、知识、经验、熟练程度等等。

e、确定项目团队成员可以支配的时间,即每个项目成员具体花在项目中的确切时间;确定每个项目团队成员的角色构成、职责、相互关系、沟通方式。

f、确定管理工作,管理工作是贯穿项目生命周期的,如项目管理、项目会议等、编写阶段报告。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时间、项目团队成员和其他项目干系人之间的沟通时间也比较容易被忽视,而沟通时间也是比较不容易固定地量化和日程化。但这些工作在计划中都应当充分地被考虑进去,再回师项目计划更加合理,更有效地减少因为计划的不合理而导致的项目进度延期。

g、根据以上结果编制项目总体进度计划,总体进度计划应当体现任务名称、责任人、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应提交的可检查的工作成果。

5 软件项目计划书评审、批准

项目计划书评审、批准是为了使相关人员达成共识、减少不必要的错误,使项目计划更合理更有效。

项目经理完成《软件项目计划书》后,首先组织项目团队内部的项目团队负责人、测试负责人、系统分析负责人、设计负责人、质量监督员等对项目计划书进行评审,评审可采取电子或会议方式,并进行阶段成果项目团队内评阅记录。应当要求所有相关人员在收到软件项目计划书后的一个约定时间内反馈对计划书的意见。项目经理确保与所有人员就项目计划书中所列内容达成一致。这种一致性是要求所有项目团队成员对项目计划的内容进行,无法或者说是无法达成一致的,要么修改项目计划去适应某些项目团队成员,要么是由某些项目团队成员采取妥协措施,去适应项目计划的要求。

项目经理将已经达成一致的软件项目计划书提交项目高层分管领导或其授权人员进行审批,审批完成时间不能超过预先约定的时间。对于意义重大的项目,由过程控制部门如质量管理部和项目分管领导同时对《软件项目计划书》进行审批。

批准后的软件项目计划书作为项目活动开展的依据和本企业进行项目控制和检查的依据,并在必要时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实施计划变更。

项目质量监督员根据《软件项目计划书》和《软件开发项目质量计划书规范》编制软件开发项目质量计划。大型的项目应当编制单独的《软件开发项目质量计划书》;规模较小的可以在《软件项目计划书》的某个章节说明“软件开发项目质量计划”,也可单独编制类似“软件开发项目质量控制表”的文档。

配置管理员根据计划书编制《项目配置管理计划》。以项目工作计划书中的阶段成果为依据,根据配置管理计划规范编制配置管理计划,项目经理审批配置管理计划,并对配置管理计划的有效性负责。

项目策划工作完毕,软件项目计划书通过评审,一般情况下,对软件开发项目来说,工作转入需求分析阶段。

三、项目计划内容确定

项目计划内容的确定一般要按照以下过程:

1 确定项目概貌

合同项目以合同和招投标文件为依据,非合同项目以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前期调研成果为依据,明确项目范围和约束条件,并以同样的依据,明确项目的交付成果。进一步明确项目的工作范围和项目参与各方责任。

2 确定项目团队

确定项目团队的组织结构和与项目开发相关的职能机构,包括管理、开发、测试、QA、评审、验收等。确定项目团队人员及分工。与相关人员协商,确定项目团队人员构成。如内部不能满足人员需求,则提出人员支援申请。

3 明确项目团队内、外的协作沟通

明确与用户单位的沟通方法。明确最终用户、直接用户及其所在本企业/部门名称和联系电话。客户更多的参与是项目成功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强在开发过程中与用户方项目经理或配合人员的主动沟通,将有助加强客户等项目的参与程度。建议采用周报或月报的方式通告项目的进展情况和下一阶段计划,出现的需要客户协调或了解的问题。

当项目团队需要与外部单位协作开发时,应明确与协作单位的沟通方式。确定协作单位的名称、负责人姓名、承担的工作内容以及实施人的姓名、联系电话。

明确本企业内部协作开发的部门名称、经理姓名、承担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实施责任人的姓名、联系电话。明确项目团队沟通活动。项目团队成员规模在3人以上的项目应该组织项目团队周例会,项目团队采用统一的交流系统建立项目团队的交流空间。

4 规划开发环境和规范

说明系统开发的所采用的各种工具,开发环境,测试环境等。列出项目开发要遵守的开发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规范。对于本企业还没有规范的开发技术,项目经理应组织人员制订出在本项目中将遵守的规则。

5 编制工作进度计划

根据本企业规定和项目实际情况,确定项目的工作流程。编制项目的工作计划,此计划为高层计划,各阶段的工作时间安排要包括完成阶段文档成果、文档成果提交评审及进行修改的时间,各阶段结束的标志是阶段成果发布。在计划中要求明确以下内容:

a、工作任务划分;

b、显示项目各阶段或迭代的时间分配情况的时间线或甘特图;

c、确定主要里程碑、阶段成果;

d、要求用文字对项目工作计划做出解释。最终用一张时间表格来完整说明整个工作计划;对于迭代开发的项目,应编制出第一阶段的阶段计划。阶段内的任务分割以2-5天为合适,特殊任务的时间跨度在两个星期内;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项目经理编制双周工作计划,指导成员的具体工作。

6 编制项目的监控计划。其中说明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版本控制、预算控制等。

7 编制项目的风险计划,分析项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相应的风险对策。对于大型项目,建议以附件方式编制,便于不断更新。

8 制定辅助工作计划。根据项目需要,编制如培训计划、招聘计划等。

9 规划开发支持工作,如供方管理计划。

10 规划项目验收:制定项目的验收计划。此项工作可以视需要进行裁减。

11 规划项目收尾与交接活动。制定项目的验收、培训和项目进入维护阶段与技术支持部的交接工作。

参考文献

《管理软件开发项目》(第二版)Neal Whitten(软件项目管理系列丛书,孙艳春等译);

《IT项目管理》Kathy Schwalbe(项目管理译丛 王金玉等译);

《项目管理—计划、进度和控制的系统方法》(第7版)Harold Kerzner(电子工业出版社,杨爱华等译);

《实用软件工程》(第二版)郑人杰、殷人昆、陶永雷(清华大学出版社)

《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第5版)Roger SPressman著;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高级项目管理基础》(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高级项目经理培训讲义);

《成功的项目管理》Trevol L Young(泰晤士报商业版,严鸿娟译);

《成功的项目管理》Jack Gido & James P Clements(21世纪管理经典教材系列,张金城等译);

《如何做好项目管理》Stanley E Portny(IDG新经济工商实务傻瓜丛书,宁俊等译);

《PMBOK-2000》PMI;

h、考虑项目的费用预算、可能的风险分析及其对策、需要公司内部或客户或其他方面协调或支持的事宜。

以上就是关于IT项目中如何进行风险管理规划全部的内容,包括:IT项目中如何进行风险管理规划、IT项目经理项目全流程工作任务解析(深刻)(1)、软件开发项目的计划的要素、计划编制过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langs/87713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1
下一篇 2023-04-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