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在工作的人吗?模具的前景如何?

有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在工作的人吗?模具的前景如何?,第1张

1\近年来,中国塑料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4%以上,塑料制品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二。塑料制品在农业、塑料包装、塑料管材和异型材、汽车、家电、电子、交通等领域发展迅猛,掀起了一股投资热潮。

塑料模具在高技术驱动和支柱产业应用需求的推动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条,从上游的材料工业和加工、检测设备到下游的机械、汽车、摩托车、家电、电子通信、建筑建材等几大应用产业,塑料模具发展方兴未艾。

★建筑、建材工业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今后5~10年中国建筑业会有更大的发展,将成为中国市场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并带动化学建材业的发展。由于国家已禁止使用铸铁管道,代之以塑料管材,预计2010年全国新建住宅室内排水管的80%及城市供水管的50%将采用塑料管。同时国家正在大力发展塑料门窗,预计2010年塑料门窗的普及率将达到30%~5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塑料门窗及给排水管件,在引进设备和技术的基础上,经过技术消化与开发迅速发展起来。“十一五”期间,塑料管道、塑料门窗、新型防水材料依然是化学建材产业的发展重点。

塑料建材不仅能大量替代钢、木和传统建材,而且具有节能、节材、保护生态、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建筑功能与质量、降低建筑自重、施工便捷等优点,将在今后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预测2006年建筑用塑料制品将达到约450万吨。

化学建材挤出模具是用于生产新型化学建材的关键工艺装备,主要包括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具、塑料管件模具、低发泡成型挤出模具等。其技术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型化学建材的质量与产量。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具主要用于生产塑料门窗型材。据资料介绍,塑料门窗在德国门窗市场的份额高达80%,其它西欧国家市场份额也达到30%~40%,中国目前正在大力推广塑料门窗。管件模具是加工难度较大的注塑模,用于生产城市建筑中塑料给排水管件。

预期塑料建材模具需求量将有较快增长,各种异型材挤出模具、塑料管材管件模具将成为塑料模具市场新的经济增长点。

★汽车、摩托车工业

汽车、摩托车工业是国民经济五大支柱产业之一。2005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均已超过590万辆,业界人士甚至用“井喷”来形容。从产业经济发展规律看,中国的人均GDP水平正处于1000美元~3000美元阶段,经济学家称之为“经济起飞期”,这种内在强劲的经济内需使汽车模具潜在市场巨大。据估计,汽车、摩托车行业每年需要100多亿元的模具。而中国大型精密模具的制造能力不足,目前中高档轿车的覆盖件模具几乎全部为进口产品。大中型内外饰件塑料模具也是需求的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的大型精密汽车覆盖件模具和大中型内外饰件塑料模具是今后的重要工作。

随着中国汽车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摩托车出口的快速增长,以塑料替代木材和金属,会使塑料模具在汽车、摩托车工业中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新材料及新成型技术的出现,使得塑料制品在汽车工业中的消费量日益增加。在一定意义上说,汽车塑料制品的用量能反映一个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德国每辆汽车平均使用塑料制品已经达到了近300公斤,占汽车总消费材料的22%左右,是世界上采用汽车塑料零部件最多的国家。日本每辆汽车平均使用塑料100公斤,约占汽车材料消费总量的7.5%。如日本一家公司开发销售的新型汽车,除座椅外,车顶、装潢材料、仪表盘等内饰件全部采用塑料制造。当前,汽车塑料制品的应用趋势已由普通装饰件发展到结构件、功能件,塑料原料的使用也由普通塑料(多用于汽车内饰件)扩展到强度更高、耐冲击性更好的复合材料或塑料合金。可以说,随着塑料材质及其成型技术与工艺的提高,塑料搭上飞驰的汽车,必然引来汽车塑料模具的大发展。

★家电与电子通信产品

“十一五”期间,预计中国家电业所需的模具量的年增长率约为10%。一台电冰箱约需350副模具,价值400万元;一台全自动洗衣机约需200副模具,价值3000万元。单从塑料模具来看,一台空调器需要20副塑料模具,价值150万元;一台彩电约需10套塑料模具,价值120万元。“十一五”期间中国仅彩电的年生产量就将超过5000万台,按10万台需要一整套塑料模具、价格约120万元计,则仅彩电用塑料模具每年就有约6亿元的市场。

目前市场对家电、电子消费品外壳的色彩、手感、精度、壁厚等都提出了新要求,外壳设计成为重要的一环。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大型、精密、设计合理(主要针对薄壁制品)的注塑模具将在今后得到市场的欢迎。在集成电路制造中,集成电路塑封模具是半导体集成电路产品生产中必备的关键工艺装备,电子封装直接影响着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的电性能、热性能、光学性能、美观性能和机械性能,还影响其可靠性和成本,同时对系统小型化起到关键作用,而塑料封装就占集成电路封装市场的95%以上。作为集成电路的消费大国,中国目前年需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塑封模具380万副左右,但现有生产能力不足150万副。预计今后10年中国半导体集成电路市场需求将以每年15%~20%的速度持续增长。模具市场的需求也呈线性增长趋势,到2005年需求量已达到840万副左右,产业化发展需求极其迫切。

★加速发展高档模具

海关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中国共进口模具13.6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5%,其中塑料橡胶模具进口金额高达7.79亿美元,占总进口额的56.6%;2003年出口模具3.3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65%,其中塑料橡胶模具出口金额2.25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66.8%。2005年中国出口模具7.4亿美元,与2004年出口4.9亿美元相比,增长了约50%。2005年中国进口模具达到20.68亿美元,仅比2004年增长14%,2005年进出口之比为2.8:1,比2004年的3.69:1。可见,中国模具市场正处在高速增长期,尤其是塑料橡胶模具,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从进出口对比可以看出,进口塑胶模具金额比出口金额高出246%。随着塑料工业的不断发展,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塑料模具的发展将高于总量发展速度。同时,由于近年来进口模具中,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占多数,所以,从减少进口、提高国产化率角度出发,这类国产高档模具在市场上的份额也将逐步增大。

专家预言,未来模具将向大型化、高精密度、多功能复合型等方向发展。同时,由于近年来中国每年用10亿美元左右进口模具,其中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占多数。从减少进口的角度出发,中国也应加快高档塑料模具的开发。

近年来,汽车、家电、办公用品、工业电器、建筑材料、电子通信等塑料制品需求旺盛,带动了塑料模具的快速发展。2000年,我国(未包括港、澳、台地区)塑料模具的产值约100亿元,2005年达到250亿元,5年平均年增长率为20%,快于模具行业总体增长速度近3.5个百分点,2006年预计将达到290亿元。

★我国塑料模具的市场情况

虽然我国塑料模具在数量、质量、技术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一些大型、复杂、长寿命的高档塑料模具每年仍需大量进口。在进口的塑料模具中,主要是为汽车配套的各种装饰件模具、为家电配套的各种塑壳模具、为通信及办公设备配套的各种注塑模具、为建材配套的挤塑模具以及为电子工业配套的塑封模具等。出口的塑料模具以中低档产品居多。由于我国塑料模具价格较低,在国际市场中有较强的竞争力,所以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前景很好。因此,从市场情况来看,塑料模具生产企业应重点发展那些目前需进口的技术含量高的大型、精密、长寿命模具,并大力开发国际市场。随着我国塑料工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工程塑料的高速发展,可以预计,我国塑料模具的发展速度仍将继续高于模具工业的整体发展速度,近年内年增长率将保持15%以上的水平。 总之,中国的塑料模具具有光辉灿烂的前景。

环氧塑封料的工艺选择

1.1 预成型料块的处理

(1) 预成型塑封料块一般都储存在5℃-10℃的环境中,必会有不同程度的吸潮。因此在使用前应在干燥的地方室温醒料,一般不低于16小时。

(2)料块的密度要高。疏松的料块会含有过多的空气和湿气,经醒料和高频预热也不易挥发干净,会造成器件包封层内水平增多。=>半导体,微电子,集成电路,IC,工艺,设计,器件,封装,测试,

(3) 料块大小要适中,料块小,模具填充不良;料块大,启模困难,模具与注塑杆沾污严重并造成材料的浪费。

1.2 模具的温度半导体,微电子,集成电路,IC,工艺,设计,器件,封装,测试, 生产过程中,模具温度控制在略高于塑封料玻璃化温度Tg时,能获得较理想的流动性,约160℃-180℃。模具温度过高,塑封料固化过快,内应力增大,包封层与框架粘接力下降。同时,固化过快也会使模具冲不满;模具温度过低,塑封料流动性差,同样会出现模具填充不良,包封层机械强度下降。同时,保持模具各区域温度均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模具温度不均匀,会造成塑封料固化程度不均匀,导致器件机械强度不一致

1.3 注塑压力=>半导体,微电子,集成电路,IC,工艺,设计,器件,封装,测试,注塑压力的选择,要根据塑封料的流动性和模具温度而定,压力过小,器件包封层密度低,与框架黏结性差,易发生吸湿腐蚀,并出现模具没有注满塑封料提前固化的情况;压力过大,对内引线冲击力增大,造成内引线被冲歪或冲断,并可能出现溢料,堵塞出气孔,产生气泡和填充不良。1.4 注模速度

注模速度的选择主要根据塑封料的凝胶化时间确定。凝胶化时间短,注模速度要稍快,反之亦然。注模要在凝胶化时间结束前完成,否则由于塑封料的提前固化造成内引线冲断或包封层缺陷。1.5 塑封工艺调整=>半导体,微电子,集成电路,IC,工艺,设计,器件,封装,测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如表1所示情况时,可对工艺条件进行适当调整。对工艺调整的同时,还应注意到预成型料块的保管、模具的清洗、环境的温湿度等原因对塑封恭工序的影响。

2 塑封料性能对器件可靠性的影响

2.1 塑封料的吸湿性和化学粘接性 对塑封器件而言,湿气渗入是影响其气密性导致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湿气渗入器件主要有两条途径(1) 通过塑封料包封层本体;

(2) 通过塑封料包封层与金属框架间的间隙。当湿气通过这两条途径到达芯片表面时,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导电水膜,并将塑封料中的Na+、CL-离子也随之带入,在电位差的作为下,加速了对芯片表面铝布线的电化学腐蚀,最终导致电路内引线开路。随着电路集成度的不断提高,铝布线越来越细,因此,铝布线腐蚀对器件寿命的影响就越发严重。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要求:=>半导体,微电子,集成电路,IC,工艺,设计,器件,封装,测试,

(1) 塑封料要有较高的纯度,Na+、CL离子降至最低(2) 塑封料的主要成分环境标环氧树脂与无机填料的结合力要高,以阻止湿气由本体的渗入。,MEMS(3) 塑封料与框架金属要有较好的粘接性;

(4) 芯片表面的钝化层要尽可能地完善,其对湿气也有很好的屏蔽作用

2.2 塑封料的内应力

由于塑封料、芯片、金属框架的线膨胀系数不匹配而产生的内应力,对器件密封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为塑封料膨胀系数(20-26E-6/℃)比芯片、框架(-16E-6/℃)的较大,在注模成型冷却或在器件使用环境的温差较大时,有可能导致压焊点脱开,焊线断裂甚至包封层与框架粘接处脱离,由此而引起其器件失效。由此可见,塑封料的线膨胀系数应尽可能的低,但这个降低是收到限制的,因为在降低应力的同时,塑封料的热导率也随之降低,这对于封装大功率的器件十分不利,要使这两个方面得以兼顾,取决于配方中填料的类型和用量。填料一般为熔融型或结晶型硅粉,在某些性能需要方面有时候还需要添加球形或气相硅粉。

2.3 塑封料的流动性注塑时模具温度在160℃-180℃,塑料呈熔融状态,其流动性对注模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流动性低于焊线冲击增大(金丝抗拉力5g-12g),焊线易被冲歪或冲断,并易造成模具冲不满,包封层表面出现褶皱和坑洼;流动性过高,溢料严重,当溢料过早地将模具出气孔堵塞时,空气排不尽,包封层会出现气孔或气泡。

在塑封料诸成分中,对流动性起主要作用的是主体环氧树脂的熔融黏度和填料二氧化硅的用量和颗粒粗细。结晶型硅粉具有高导热性,但黏度高,比重大,流速下降。熔融型硅粉流动性好,但导热差。因此在世纪生产中应根据封装器件性能不同选择使用,包括两者的混合使用。3 总结 对于封装工艺的选择,我们一旦了解了封装过程中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在封装过程中就可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和气侯,而进行不同的工艺调整。同时,对封装人员来说也要加强对环氧塑封料的认识。

塑封胶一般是改性聚丁二烯,清模胶是含二氮杂双环化合物,综合来说这些胶类都是有机聚合物,化学元素就是C,H,N,有时根据胶的要求会加入S,Cl等元素,大部分对身体有害。

前面的工艺确实不了解,只能百度搜一下给你了

您好,塑胶件注塑和半导体注塑工艺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塑胶件注塑工艺是把塑料液体注入模具中,然后冷却凝固,形成塑料件。而半导体注塑工艺则是将半导体材料注入模具中,然后经过热处理,使其形成半导体器件。其次,塑胶件注塑工艺的模具温度要求较低,而半导体注塑工艺的模具温度要求较高,以保证半导体材料的熔融性。此外,塑胶件注塑工艺的产品成型速度较快,而半导体注塑工艺的产品成型速度较慢。最后,塑胶件注塑工艺的成型精度要求较低,而半导体注塑工艺的成型精度要求较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59216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8
下一篇 2023-03-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