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证书有用吗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证书有用吗,第1张

  有用,便于找工作和评级。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用地功能分为三个部分:中心区、发展区、辐射区。中心区大体范围是南起西外大街,北至规划公路一环,西起京密引水渠,东至八达岭高速公路。中心区包括一个核心区和两条主要轴线。核心区包括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关村西区。

白颐路是中心区的主要轴线,连接北大、清华、中科院、中关村西区和农科院、人民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以及国家图书馆、首都体育馆、紫竹院公园等文体设施。

学院路为中心的另一条轴线。发展区大体范围是规划公路一环以北,海淀区山后地区、清河地区以及昌平县的西三旗地区、回龙观地区。辐射区主要是“一环两线。

一环”是指环市区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包括电子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丰台科技园区、昌平科技园区等;“两线”即沿八达岭高速公路向沙河、昌平、南口方向辐射和沿京密路向顺义、怀柔、密云方向辐射。

中关村科技园区推进以软件产业、信息服务和信息制造业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发展;大力促进电子信息、光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材料和环保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带动中介服务业、文化体育产业、教育培训产业以及商业、房地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百度百科-中关村

中国电子商会物联网技术产品应用专业委员会(简称:“物专委”)作为全国性物联网产业社团组织(或称为协会组织),于2010年6月经过国家民政部初审、8月通过工信部核准,同年9月经民政部审批正式成立;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协会,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全国性经过国家民政部正式批准的社会团体。
全国各省的几大物联网产业联盟均为其成员,包括中关村物联网联盟、成都联盟、天津联盟、河南联盟、杭州联盟及台湾联盟等。

两者有关系,算是一脉相承,都是北科建集团开发的专业化高端科技园区,无锡中关村软件园太湖分园是北科建集团集中关村软件园开发经验之大成,在美丽的太湖之滨、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内,占地面积约1040亩,规划建设面积77万平方米。结合北京与无锡在地域、产业、市场、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园区重点吸引进软件与通信产业研发、高端服务外包、物联网(传感网)信息服务、创新创意等新兴企业进驻,打造以“高端、低碳、环保、生态”为特色的科技服务园区。

智慧园区是在园区全面信息化基础之上实现园区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营,是信息化不断纵深发展的综合性表现,市场规模突破2200亿。2019年,我国国家高新区数量达到169个,其中,华东地区国家级高新区数量排名第一,华中地区排名第二,园区区域分布不平衡。从高新区排名来看,位列2020年综合排名前4的国家级高新区是中关村科技园区、张江高新区、深圳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

高新区数量持续上升,智慧园区市场呈V字增长态势

国家级高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或者各地政府建立,国务院批准升级的为发展高新技术为目的而设置的特定区域。主要依靠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区域经济实力、地理位置以及对外开放等优势,集中发展国家政策支持和鼓励的高新技术产业。

科技部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仅为54个,2019年达到169个。国家级高新区十年间增加数量超过100个,远高于2008年前二十年的增长。

据赛迪顾问测算,2020年我国智慧园区市场规模约达到2417亿元,同比增长65%,受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园区智慧化建设投资有所波动,近两年智慧园区市场增幅略有收窄。

预计未来3-5年内,园区原有传统基础设施与园区高质量发展需求不匹配的矛盾将显现,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加速和园区信息化发展趋向成熟,智慧园区建设需求将持续增大,市场规模恢复较高增长态势,到2022年将超过3000亿元,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区域格局:园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区域智慧园区建设加快

从国家级高新区区域分布情况来看,根据中国开发区网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华东地区国家级高新区数量占比达32%,排名第一,华中地区占比213%,排名第二。由此可见,我国国家级高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数量较少。

从空间维度来看,目前,我国智慧园区已经形成了“东部沿海集聚、长江中部联动、西部特色发展”的空间格局。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凭借雄厚的产业基础及良好的园区载体平台,成为智慧园区的重要聚集区域;

长江中部地区借助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势头,大力发展智慧园区建设;西部地区依托产业转移机遇,结合各自区域特点和园区产业发展基础,加快智慧园区建设。整体来看,全国智慧园区建设多点开花、各具特色。

中关村科技园区、张江高新区、深圳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位列国家级高新区前四

由科技部火炬中心组织实施的对全国国家高新区的考评包括4个一级指标: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权重30%)、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权重30%)、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权重20%)、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权重20%)。

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评价结果显示,位列2020年综合排名前4的国家级高新区是中关村科技园区、张江高新区、深圳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其中,张江高新区顺利拿下亚军,是历次评价的最好名次,其4个一级指标排名总分也是历年最好成绩。

苏州工业园区从2016年的第9位、2019年的第5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4位,超越了成都高新区、杭州高新区、武汉东湖高新区等。此外,多家高新区拿下历史最佳排位,包括广州高新区、紫竹高新区、珠海高新区、南昌高新区、南通高新区等。

智慧园区投资建设提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随着全球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园区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已成为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的产业园区也向着智慧化、创新化、科技化转变。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智慧园区试点工作的推进,我国智慧园区建设投资掀起了一波热潮。根据前瞻汇总整理,中国部分智慧园区投资情况如下:

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园区建设规划布局与招商引资策略分析报告

江苏布局一核心区两支撑区
政策指导是:“一个产业核心区、两个产业支撑区、全省应用示范先行区”
浙江打造一个核心两翼配合产业群
把浙江打造成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基地,建成以杭州为核心,嘉兴、温州乐清为“两翼”的物联网产业集群;成立物联网“产学研用”联盟,设立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广东广州深圳
广东将把广东省无线射频识别产业(番禺)园区、中国移动南方基地、广东省卫星导航产业示范基地等,作为广州市物联网产业的重要载体。
其中,广州市规划将创建广东省物联网产业基地,形成较大规模物联网产业集群;到2015年内培育出50家年收入超亿元的物联网企业,集聚无线射频识别、传感器、卫星导航等设备制造企业500余家,物联网相关应用企业1000余家。

中关村软件园创新服务驿站” 将打造成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诉求,成为科技型企业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创新服务驿站”的设立是中关村软件园优化产业生态、大力培育新动能的战略举措,对于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发展产业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服务驿站先期落地于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伴随着园区服务体系的延伸,将通过空间拓展来推广更大范围的创新服务,助力产业升级、企业发展,实现服务机构的合作共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3284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5
下一篇 2023-07-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