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向硕士论文题目写作参考

各方向硕士论文题目写作参考,第1张

不管是导师还是读者,评判论文的第一感是先审核题目,选题是撰写论文的奠基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论文的优劣。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各方向硕士论文题目写作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计算机硕士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1、基于特征提取的图像质量评价及计算机辅助诊断

2、多功能体育馆音质控制计算机仿真实例对比研究

3、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游戏化学习软件的设计研究

4、基于图像的计算机物体识别研究

5、中职计算机生态课堂高效教学策略的实践性研究

6、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胶囊缺陷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与 方法 研究

8、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表面缺陷检测及应用

9、擦窗机伸缩臂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研究

10、基于乳腺癌计算机辅助诊断的病理图像分析

11、面向创新创业的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2、中职学校计算机类课程作业提交与评价系统研究

13、基于物联网的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与开发

14、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皮革测配色研究

15、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杂草种子鉴别

16、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花卉分级系统研究

17、计算机辅助景观表现研究

18、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水面智能监控研究

19、计算机辅助飞机铆钉连接优化设计

20、非相似平台管理计算机的余度管理技术研究

21、基于图像形状特征量的计算机辅助肝硬化检测研究

22、乳腺肿瘤超声剪切波d性图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

23、面向老龄用户的计算机界面交互模式研究

24、培养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 措施 研究

25、基于动态部分可重构FPGA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平台设计

26、三值光学计算机解码器中并行感光阵列的设计

27、基于中国虹计算机的文件管理系统设计与研究

28、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29、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油菜生长过程自动识别研究

30、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火焰三维重建算法的研究

31、企业内网计算机终端软件补丁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32、治安监控中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异常行为检测技术研究

33、集成无线体域网穿戴式计算机设计

34、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疲劳驾驶检测技术研究

35、基于MRI的肝脏病变计算机辅助诊断

36、基于模糊认知图的计算机在线证据智能分析技术研究

37、基于录像分析的高职计算机微课设计的案例研究

38、动态可重构穿戴计算机软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39、计算机视觉中可变特征目标检测的研究与应用

40、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单体猪喘气行为视频特征表达方法研究

41、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指针式电表校验的关键技术研究

42、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牌识别系统的算法研究

43、乐山计算机学校学生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44、基于计算机视觉微测量技术研究

45、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枸杞分级方法研究

46、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外膜厚度测量方法的研究

47、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道偏离预警算法研究

48、节能监管计算机联网多参数计量控制系统

49、点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计算机辅助编制系统研发

50、大学计算机课程实验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51、肠癌计算机辅助识别算法的研究

52、计算机联锁安全关键软件可靠性设计

53、计算机视觉在织物疵点自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54、数字水印技术在计算机辅助评卷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教育 硕士论文题目

1、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解题策略的实验与研究

2、中学数学合情推理教学现状调查和分析

3、中小学数学估算的教与学

4、培养中专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研究

5、中美高中课程标准下数学探究的比较研究

6、 高中数困生良好数学思维品质培养研究

7、高一学生数学概括能力培养的实验 研究

8、网络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9、新课标下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正迁移的研究

10、基于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11、中学生对数学公式的记忆特点研究

12、TI-92技术在高中数学新课程算法教学中的应用

13、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育中的教学价值

14、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策略的实践研究

15、全国高考试题与高中数学竞赛试题相关性研究

16、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实验与研究

17、职高《数学》课程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18、培养数学学习迁移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

19、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20、中专班《数学实验》选修课的研究与实践

21、初中生数学思维过程的研究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2、培养高中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途径

23、论现行初中数学课堂练习及单元测验的改革

24、网络环境下“中学数学实验课”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实践研究

25、高一学生函数概念学习障碍及教学对策

26、师范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实验研究

27、职业中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教学的实践研究

28、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29、高中数学新课程《球面上的几何》的教学实验与研究

30、数学发现法教学的课堂实施研究

31、开展初中“ 反思 性数学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32、初中数学新课程下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

33、以“教学反思”为载体的小学数学教师培训的研究

34、技校兴趣缺乏型数困生的现状及教学研究

35、中学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36、数学交流探究

37、论数学课程的情感与态度目标

38、数学课堂探究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9、中学数学教师评价研究

40、五年一贯制师范数学课程设置研究

41、 高二数学 优秀生与学困生的解题策略比较研究

42、建构主义及其观点下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初中部分)解析

43、新课程标准下弗赖登塔尔数学教学原则在我国小学及初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构想

44、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45、数学历史名题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发与实验研究

46、普通高中几何课程体系实施研究

47、中学数学中非语言表征的应用研究

软件工程专业硕士论文题目

1、 城轨线网数据标准与数据库设计研究

2、 基于秘密共享协议的移动数据库研究

3、 云环境下数据库同步服务的研究与实现

4、 列数据库SQL语言编译器的研究与实现

5、 面向复杂负载特征和性能需求的云数据库d性动态平衡问题研究

6、 数据资源规划中主题数据库划分研究

7、 某某后方仓库综合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8、 SYBASE数据库的索引压缩的设计与实现

9、 分布式数据库中间件DBScale的设计与实现

10、 PostgreSQL数据库中SSD缓存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11、 数据库工具DBTool的设计与实现

12、 基于大型数据库的智能搜索与摘要提取技术研究

13、 基于用户行为分析与识别的数据库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

14、 面向内存数据库的快照机制和持久性支持研究

15、 面向海量高并发数据库中间件的研究与应用

16、 CUBRID数据库自动化测试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17、 KingbaseES数据库列存储测试的设计与实现

18、 网络数据库服务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9、 外包数据库完整性验证的研究

20、 云南省宗教基础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21、 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的银行 保险 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22、 邮政金融电子稽查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23、 文档型数据库的存储模型设计和研究

24、 多数据库环境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技术研究

25、 多数据库环境数据集成与转换技术研究

26、 应用于网络监控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研究

27、 车辆特征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28、 数据库共享容灾技术应用研究

29、 非关系数据库加密模型的研究

30、 “数据库原理课程”在线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基于日志挖掘的数据库入侵检测方法研究

32、 内存数据库在城市垃圾监控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

33、 基于B/S结构的数据库加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34、 省级基础水文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35、 多数据库系统数据仓库集成技术应用研究

36、 多数据库环境下数据迁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37、 基于J2EE数据库业务系统代码生成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38、 基于智能设备的嵌入式数据库安全性研究

39、 基于药用动物图像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40、 地震预警地质构造条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各方向硕士论文题目写作参考相关 文章 :

★ 文学硕士论文的写作技巧

★ 心理学类论文大全及写作指导

★ 教育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

★ 论文写作格式

★ 硕士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 经济学毕业论文题目参考2021

★ 大学学科论文范文及写作指导

★ 毕业论文写作心得5篇

★ 硕士论文写作指导方法及要求

研究团队将原本的火箭末子级改造成成本极低的科学实验和通信平台,实现了太空垃圾“变废为宝”。

中国风云三号04星(FY-3D)由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据悉,在以往各国每一次火箭发射后,随着一级火箭、二级火箭以及整流罩的脱落并返回地面,末子级火箭会随着它的有效载荷一同进入轨道,并长期在太空中占据宝贵的轨道资源,对在轨空间飞行器造成安全威胁,是目前体量最大的太空垃圾,也是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困扰,由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纳系统中心、上海智能电子与系统研究院、复旦大学电磁波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宇航系统研究所和下属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等组成的研究团队经过长达两年多时间的联合攻关,对常规微纳卫星功能模块高度集成化与芯片化,硬件资源可重构和智能化设计,使其重量降至30克以内,整机结构重量降低到11千克。

据介绍,本次发射,复旦大学与航天八院双方研究人员巧妙地安装了多组这种芯片系统,建成了首个末子级留轨智能应用平台,开展天基物联网实验。研究团队介绍,在火箭发射任务相对频繁的当下,这种方法具有发射周期短、在轨数量多、载荷成本低等众多优势,对构建未来多轨道天基信息网络具有重要的价值。

国家专用积体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ASIC工程中心)组建于1992年,教育部、江苏省科技厅主管,依托于东南大学。1995年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验收,历次通过国家科技部评估,2000年、2007年分别获国家科技部再建设支持。

工程中心设有专用积体电路实验室、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专用积体电路技术研究所、中试基地(江苏东大积体电路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另建有国家专用积体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国家专用积体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无锡)、苏州市积体电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等研究开发机构。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国家专用积体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外文名 : National ASIC System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简称 :国家ASIC工程中心 依托单位 :东南大学 主任 :时龙兴 教授  中心位置 :江苏省南京市四牌楼2号  研究领域 :模拟积体电路、数字积体电路  研究领域 :功率半导体技术  研究领域 :功率积体电路与系统  研究领域 :嵌入式系统与软体  所获奖项 :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所获奖项 :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所获奖项 :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心规模,组织架构,研究领域,研究成果,中心位置, 中心规模 专用积体电路(ASIC)及其系统的逆向工程,跟踪国际最新微电子技术及电子信息系统的最新发展水平和趋势。数模混合专用积体电路设计及设计方法研究。研究开发通信、计算机、家用电器等领域以ASIC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品。 国家ASIC工程中心组织架构 国家专用积体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ASIC工程中心)组建于1992年,主管部门为教育部、江苏省科技厅,依托于东南大学。1995年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验收,历次通过国家科技部评估,2000年、2007年分别获国家科技部再建设支持。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有在职教职工3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2人,国家重大专项规划、实施专家组专家1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画(863计画)信息技术领域主题专家组专家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人选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江苏省333工程领军人才1人,江苏省333工程学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特聘教授1人,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2个。 组织架构 专用积体电路研究所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专用积体电路技术研究所以东南大学为依托,以国家专用积体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核心,以高效能计算SoC、功率与射频微波积体电路、无线感测网路(WSN)核心晶片为研发方向,围绕国家战略,构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团队运行模式。其建立对引领和支撑江苏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成果转化、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国家ASIC工程中心(无锡) 国家专用积体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无锡)围绕无锡新区争创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园区的目标,面向无锡新区打造“中国IC设计第一区”的积体电路产业最佳化发展纲要,依托东南大学国家专用积体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积体电路学科关键技术、科研项目、人才培养及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优势,在东南大学无锡分校实施。 苏州市积体电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 苏州市积体电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是由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与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合作建设,是东南大学国家专用积体电路(ASIC)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苏州研发基地的主体。实验室成立于2007年8月,2007年12月正式运行。实验室现有副教授以上科研人员4人,每年约有50名研究生和合作企业人员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已经累计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约100人。 ASIC工程中心香港分中心 ASIC工程中心香港分中心于2012年6月21日获科技部批准成立,是在香港成立的第一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分中心依托单位是香港套用科技研究院,依托单位主管部门是香港特别行政区 创新科技署。分中心围绕微电子技术领域的系统晶片、功率积体电路、模拟与数模混合积体电路、射频积体电路四个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工程转化和人才培养等工作。 研究领域 模拟积体电路 本方向以无线感测网路(WSN)节点晶片和系统为研究对象,包括WSN节点晶片、套用系统和平台、模式识别三个方向。 功率电路及功率系统测试平台 1) 无线感测网路(WSN)节点晶片方向致力于信号采集和传输相关积体电路的设计研究,包含射频收发电路、数模和模数转换电路、数字基带调制解调电路等子课题; 2)套用系统方向在本部门所开发晶片基础上构建完整的WSN节点系统和网路,包括了编程开发、组网协定研究、测试方法研究等子课题; 3)模式识别方向致力于人脸识别和行为识别算法的研究并将其融合进无线感测网路,可套用于安全监控、智慧型身份识别等场合。 数字积体电路 本方向专注于大规模数字积体电路设计,主要包括:低功耗电路架构设计、嵌入式SRAM设计、GPS数字基带设计、可重构处理器架构等。 功率电源测试系统 (1) 低功耗电路架构设计:主要研究宽电压高能效技术,正在开发40nm 05V~11V 单元库、自适应动态电源调节技术、高能效的电路架构设计等,正在开发高能效的SHA256。 (2) 嵌入式SRAM设计:主要研究高性能低功耗SRAM单元,正在开发大容量72MB的异步SRAM晶片,05V~12V SRAM宏单元。 (3) GPS数字基带设计:主要研究高灵敏度、高精度GPS算法和电路,正在开发GPS、BD-2双模,捕获-149dbm,跟踪-163dbm的基带和算法。 (4) 可重构处理器架构:主要研究高能效高灵活可重构处理器,正在面向数据密集型套用开发领域专用可重构处理器。 器件与工艺 本方向的研究专注于功率半导体技术,主要包括:功率半导体器件设计、功率集成工艺开发、高压电路设计及相关功率可靠性研究等。 Chroma 8000电源自动测试系统 (1)功率半导体器件设计:已完成600V平面型功率VDMOS和600V超结CoolMOS的设计研发,目前正在开展600V SiC JBS及1200V SiC MOS的器件设计工作; (2)功率集成工艺开发:已经完成05μm 100V CDMOS工艺、1μm 200V SOI工艺以及1μm 700V体矽工艺的开发,目前正在开展1μm 600V厚膜SOI工艺的开发工作; (3)高压电路设计:已经成功完成等离子显示驱动系列晶片的设计研发,相关产品已经供货三星电子、四川长虹电子等国际性电子厂家,自主研发的半桥系列驱动晶片也已经完成全套验证工作并预备量产,目前正在开展新一代半桥系列驱动晶片的设计工作; (4)功率可靠性:围绕功率集成器件、电路及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可靠性问题展开相关研究,分析失效机理并提出改进方案。长期致力于功率分立器件dv/dt可靠性、功率集成器件热载流子可靠性、功率积体电路ESD保护设计、功率集成晶片热装热可靠性等内容的研究。 功率积体电路与系统 功率系统组致力于功率开关变换器的研究与开发,其中重点主要包括2个研究方面。 功率电机驱动系统 1)功率开关电源——利用开关器件和储能元件将输入的电信号(直流或者交流)转化为特定套用场合需要的恒压或者恒流输出电信号; 2)开关磁阻电机驱动器-利用多相开关桥臂将输入的电信号(直流或者交流)转化为高频输出信号以控制电机的转动。此外在工业控制等综合套用系统方面也进行了相关产品的研发工作。 嵌入式系统与软体 嵌入式系统对性能以及功耗的追求越来越成为设计的瓶颈。为了迎接这一挑战,嵌入式系统以及软体学科从处理器微体系结构评估,嵌入式系统与套用,以及嵌入式并行计算这三个方向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封装测试 (1)处理器微体系结构研究:本研究针对移动CPU,以移动智慧型作业系统中间件及其依赖的底层核心算法为切入点,自底而上的构建处理器流水线与微结构的解析模型,揭示CPU性能与功耗、面积之间的制约关系。 (2)嵌入式系统与套用:是本学院将多学科与电子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实体机构,研发内容涉及电子信息类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包括嵌入式作业系统及嵌入式手持设备套用软体开发,无线自组织网路及无线感测器网路算法与设备,智慧型机器人,物联网感测器网路路由技术,高安全度生物特征身份识别,多媒体图像处理等技术。 (3)嵌入式并行计算研究:属该研究方向新近成立的课题组。并行计算是折中嵌入式系统性能功耗的有效方法。以具备并行计算能力的移动GPU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其微架构、并行化程式语言,以及软硬体适配方法,并实现计算机视觉相关领域的嵌入式套用,前景十分广阔。 研究成果 工程中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画、国家重大专项等国家级项目40项,省部级攻关项目等32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通过国家重点新产品认证2项,申请专利650余件,其中已授权专利340件,发表著作7部,论文9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55篇,EI收录312篇。 中心位置 地理位置:江苏省南京市四牌楼2号逸夫科技馆 邮政编码:210096 国家专用积体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位置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光子系统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无需外部设备就能重新配置微波光子的滤波器。这为更紧凑、更环保的滤波器铺平了道路,这些滤波器将更实用、更便宜。潜在的应用包括检测和通信系统。

光子将在无数任务中取代电子,因为它们移动速度更快,消耗的能量更少。这些微小的光粒子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出奇的灵活,它们的频率范围是电子的1000到10000倍。因此,使用光而不是电来 *** 纵微波,可以为技术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带宽。微波光子在通信系统、物联网和波束成形中特别有用。但目前,微波光子系统仍然不能在计算机芯片上产生光脉冲。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光子系统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刚刚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开发出了可重构的射频滤波器,可以在不需要笨重的外部设备的情况下产生高质量的微波。通过在微蜂窝内的两个脉冲之间产生干扰,他们能够准确地控制脉冲,以便重新配置出射频。
微波光子滤波器将传入的射频转换成光信号,然后由光子器件处理,以提取信息。一个光感受器将信号转换回射频。今年4月,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另一个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就成功地在氮化硅芯片上生成了不同类型的微梳子,以产生高质量的孤波脉冲信号。剩下的就是证明这些脉冲信号可以用来重新配置微波,而且该系统与之前更为笨重的设备一样灵活、线性、光谱纯净、无噪音,这正是光子系统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优化芯片的目的。

这些比硬币还小的芯片所采用的技术是基于光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信号的波长可以通过改变光源或改变其通过的光通道的形状或材料来修改。

光子系统实验室的卡米尔·布雷斯解释说:"使用一个可以结合多个波长的光源意味着我们可以让过滤器的结构相当简单。" 研究人员能够用微型片上光学谐振器取代笔记本电脑大小的光发生器,利用激光脉冲产生完美的孤波。
这些滤波器要想在各种应用中投入实际使用,还需要能够改变出射频率。

光子系统实验室的博士生、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胡建奇说:"目前的滤波器需要通过可编程的脉冲形状来设置出射频率和改善波质量,这使得系统复杂且难以投入使用。"为了克服这一障碍,研究人员在两个孤波之间产生片上干扰,通过修改它们之间的角度,使其能够重新配置滤波器频率。这一突破意味着这些系统可以做到完全便携,并与5G和太赫兹波一起使用。

《自然·通讯》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

人工智能是未来的大趋势。机器翻译,智能控制,专家系统,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机器人工厂,自动程序设计,航天应用,庞大的信息处理,储存与管理,执行化合生命体无法执行的或复杂或规模庞大的任务等等。竞争压力是会有的,这恰恰体现了人工智能专业的热门,所以学习人工智能方面的专业是很不错的。

人工智能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重复性的工作会不断被代替,但创意性的工作,人工智能所不能取代的,至少10年内,所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文化底蕴就非常重要,把人工智能变成我们的工具,而不是被取代。

“机器能思考吗?”1950年,艾伦·图灵在他著名的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开篇发问。
这一提问,不仅为图灵赢得“人工智能之父”的骄傲,更唤醒人工智能此后60余年的发展。
人工智能(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技术科学。
如同公元前的轮子和铁,19世纪的铁路和电力,以及20世纪的汽车、电脑、互联网,人工智能是一种新的通用技术,其发展将对人类社会带来根本改变。

中国(青岛)生活机器人先锋汇上展出的机器人(2020年12月25日摄) 李紫恒摄

业界普遍认为,人工智能迄今经历了两代。第一代人工智能是知识驱动型的,总体进展有限;第二代人工智能是数据驱动型的,也就是目前炙手可热的大数据、深度学习等,已经成为不少科技强国竞相争夺的战略技术高地。
据了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均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加紧出台规划和政策,围绕核心技术、顶尖人才、标准规范等强化部署,力图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掌握发展的主导权。比如日本2017年发布《人工智能技术战略》、欧盟2018年出台《欧盟人工智能战略》、美国2019年启动“美国人工智能倡议”、韩国2019年公布“人工智能(AI)国家战略”等。
“人工智能是科技制高点,谁能够掌握它,谁就掌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优势,所以中国一定要在人工智能方面尽快实现突破,在世界上争取我们的地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说。

记者 | 魏雨虹

本文转载自瞭望客户端,原文首刊于《瞭望》新闻周刊2021年第9期,标题为《逐浪人工智能》。

1

中国应用落地走在世界前列

我国人工智能起步于1978年。


经过持续多年的研发布局,特别是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颁布以来,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人工智能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并在多个领域取得重要成果,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已具有全球影响力。


在基础理论方面,我国在新兴的深度学习理论和推理算法、类脑计算、脑机接口等基础前沿领域取得突破,在智能芯片等部分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华为“升腾”、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寒武纪”、清华大学可重构芯片等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关键技术方面,我国在机器翻译、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技术上紧跟世界前沿,实现部分关键技术的突破,并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与生成等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我国人工智能加速与各行业、各领域融合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正从互联网应用逐渐向实体经济和民生领域渗透。基于物联网数据感知能力、从云端到终端的智能计算能力,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不断落地开花,并在智能医疗、智慧城市、智能物流、智能交通和智慧环保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全球第二,融资规模全球最大,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特别是在应用落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可以说,我国已成为世界人工智能重要领军国家之一。”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志耘评论说。


赵志耘认为,在全球人工智能千帆竞发的当下,我国战略、政策、数据和市场应用等方面的优势,为人工智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一是强有力的战略引领和政策支持。赵志耘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颁布,意味着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部署成形,此后各部门、各地方积极推动落实,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众多省市均出台相应人工智能规划和行动计划,并加大研发投入、设立研发机构、制定人才引进和税收优惠等配套政策,带动企业加快智能化转型步伐,政产学研用协同推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二是海量的数据资源。我国拥有全球最多的989亿网民数量和986亿手机用户数量,手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到853亿。特别是在特定应用领域数据规模庞大,比如我国医疗门诊总量每年达80多亿人次。“如此大规模的数据量,是世界仅有,也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赵志耘说。


三是丰富的应用场景。我国具有全球规模最大,且较为成熟的互联网市场,人工智能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空间十分广阔。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各细分领域都面临转型升级需求,对人工智能赋能需求巨大。随着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利用人工智能改进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潜力巨大。


四是青年人才快速成长聚集。我国重点院校正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学院,扩大本科和研究生培养规模。在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国际顶级会议和学术期刊中,我国青年学者成为最活跃的群体之一。青年领衔的人工智能创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不断增加,海外归来的青年学者大幅增长。

2

基础不牢影响战略前景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也存在薄弱环节。

一是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原创算法差距较大。我国人工智能研究起步较晚,原创性贡献不多,虽然近年我国高质量论文数量增长显著,但顶级论文和重大理论创新仍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为主。


这意味着,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从0到1的基础创新少,从1到N的应用创新多。“虽然也开枝散叶,但树根不在国内。”赵志耘说。


赵志耘认为,核心算法和开源系统薄弱,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最突出的技术瓶颈之一,导致我国深度学习模型、生成对抗网络等新的重大成果和原创性理论贡献不多,并在机器学习等通用开源算法平台方面布局不够,产业发展主要依赖国际巨头的开源代码和系统框架。


在姚期智看来,发展人工智能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基础研究。“我们都知道中国的人工智能应用绝对赶得上世界很多地方,甚至走在世界的前面,但是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还是处于比较缺乏的阶段。所以我们一定要培养出人才,一定要给他们好的环境,激励他们从事基础研究,这是推动人工智能未来突破的不二选择。”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云霁也曾在《智能计算系统——一门人工智能专业的系统课程》一文中尖锐指出:“越是人工智能上层(算法层、应用层)的研究,我国研究者对世界作出的贡献越多;越是底层(系统层、芯片层),我国研究者的贡献越少。在各种ImageNet比赛中,我国很多机构的算法模型已经呈现‘霸榜’的趋势,可以说代表了世界前沿水平。但这些算法模型绝大部分都是在CUDA编程语言、Tensorflow编程框架以及GPU之上开发的。在这些底层的‘硬科技’中,我国研究者对世界的贡献就相对少了很多。底层研究能力的缺失不仅给我国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拖后腿,更重要的是,将使得我国智能产业成为一个空中楼阁,走上信息产业受核心芯片和 *** 作系统制约的老路。”


二是高端芯片、关键部件、高精度传感器等方面基础薄弱。据了解,英伟达、高通、英特尔等国际巨头仍然垄断全球高端芯片业务,尤其是2020年各大厂商之间的并购,使主动权进一步被西方发达国家掌握。这些因素导致我国关键设备、高端芯片、重大产品与系统、基础材料、元器件、软件与接口等方面基础薄弱,图形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硬件技术,欧美国家仍占据垄断地位。


三是未能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赵志耘说,国际巨头通过建立人工智能开放平台,打通硬件—系统—产业链条,主导了创新生态建设。我国面向特定领域的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虽已初见成效,但在机器学习的通用开源算法平台方面仍然布局不够,对产业链的带动性和国际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而在这三大短板背后,最大的瓶颈是高水平人才不足。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清华-中国工程院知识智能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1-2020》显示,从人工智能高层次学者国家分布看,美国人工智能高层次学者数量最多,有1244人次,占比622%,中国排在美国之后,位列第二,但仅有196人次,占比98%。


“我们在超一流科研团队上还是有差距。”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深圳市湾区数字经济与科技研究院院长曹和平说,“我们不能出了问题才去解决问题,而是要预备一群战略型、创新型科学家。他们把已经出现和将要出现的问题,未雨绸缪地形成思想,再把这种思想具象化为问题,形成知识专利并在实验室放样。然后与大国民经济体系中产业园区中的孵化器和加速对接,形成产业能力。”

3

科技引领和应用驱动双向发力

着眼于此,专家建议未来我国需坚持科技引领、应用驱动的战略导向,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推动人工智能应用,通过科技引领和应用驱动的双向发力,实现我国人工智能尽快在理论上补齐短板、在技术上自主可控、在产业上占据高点。


一是整体提升我国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基础研究的稳定持续支持力度,推动人工智能与数学等基础学科交叉融合,支持原创性强、非共识的探索性研究。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引导和组织优势力量下大力气解决“卡脖子”问题。加快建设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人工智能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相关创新基地的整合布局。及时把握人工智能技术跃迁的重大机会窗口,以加快实施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项目为抓手,解决我国经济社会智能化升级的重大技术需求。


二是大规模推动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真实工业环境中的适应性,不断提高技术成熟度和实用化性能。通过进一步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等方式,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行业领军企业、研究机构的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各类通用软件和技术的开源开放,打造更加完善的技术创新生态。充分发挥地方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积极性,加强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全面增强经济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


三是继续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完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强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开辟专门渠道,实行特殊政策,实现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精准引进。


四是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人工智能具有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征,要围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风险挑战,加强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就业、道德伦理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问题研究,引导人工智能安全可控发展。


五是深化人工智能开放合作。要坚持国际开放合作,围绕人工智能全球性技术难题开展研发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共同制定人工智能领域相关国际标准和伦理规范,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的全球性挑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30994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