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的对联

关于春节的对联,第1张

13米(灯笼)黑金字
1万事平安幸福年,吉祥如意拜年顺。 2人和家顺百事兴,富贵平安福满堂。
3新春福旺鸿运开,佳节吉祥如意来。 4日子红火喜迎门,天随人意福星照。
5门迎百福福星照,户纳千祥祥云开。
16米(灯笼)黑金字
1开门迎春春满院,抬头见喜喜事多。 2迎新春年年如意,接鸿福步步登高。
3好日子舒心如意,美生活幸福平安。 4富贵双全人如意,财喜两旺家和睦。
5合家欢乐迎富贵,满堂欢喜永平安。 6春日祥和幸福年,彩灯高照平安门。
16米金字
1春红柳发岁更新,爆竹花开灯结彩。 2张灯结彩迎新春,欢天喜地庆佳节。
3春回大地风光好,福满人间喜事多。 4花开富贵家家乐,灯照吉祥岁岁欢。
3米(灯笼)黑金字
1迎新春万事如意,贺佳节财源广进。 2春风得意财源广,平安富贵家业兴。
3展鸿图事事顺心,创大业年年得意。 4天赐宝地财源广,地助富门吉祥家。
3米黑金字
1迎春迎喜迎富贵,接财接福接平安。 2天赐良机前程锦,事业腾飞永顺心。
3和顺满门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4风水宝地千财旺,天顺人和万事兴。
4米(灯笼)黑金字
1展鸿图兴旺发达,创大业万星生辉。 2平安富贵财源进,发达荣华事业兴。
3堆金积玉创富贵,安居乐业创前程。 4事业有成步步高,财源广进年年发。
4米黑金字
1展鸿图年年得意,创伟业事事顺心。 2迎新春平安如意,贺佳节富贵平安。
3宝地财源逐日增,吉门生意连年好。 4四海财源通宝地,九州鸿运进福门。
5顺风顺水顺人意,得利得财得天时。 6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4米(鱼头金边)黑金字
1天时地利兴伟业,富贵平安大发财。 2庆佳节万事如意,贺新年八方来财。
3四海来财富贵地,九州进宝吉祥地。 4新春大吉鸿运开,遍地流金广财进。
4米(精品浮雕)金字
1盛世和谐添锦绣,伟业腾飞更辉煌。 2宏图大展奔前程,财运亨通创大业。
3鸿运当头迎百福,吉星高照纳千祥。 4事业辉煌年年好,财源广进步步高。
8米黑金字
1迎新春前程似锦,贺佳节事业辉煌。 2福门家业腾云起,宝地财源乘风来。
3四海来财兴骏业,九州进宝铸辉煌。 4事事顺心创大业,年年得意展鸿图。
5新春福旺迎好运,佳节吉祥开门红。
5米(精品浮雕黑金边)黑金字
1贺佳节百业兴隆,迎新春万事如意。 2繁荣昌盛铸辉煌,和谐发展兴骏业。
8米(艺术浮雕)金字
1财达三江通四海,业兴千年连九州。 2占地利生意兴隆,得天时财源广进。
大5米(斜光柱黑金边)黑金字
1好生意年年兴旺,大财源时时通达。 2宏图大展振雄风,伟业腾飞增锦绣。
3求真务实创伟业,天帮地助展鸿图。 4通天生意腾云起,遍地商机鸿利来。
4米(有花浮雕黑金边)金字
1门迎四季平安福,地聚八方鸿运财。 2四海来财富盈门,九州进宝金铺地。
3鸿运铺平发财路,富贵带来吉祥福。 4庆盛世繁荣发展,贺新春伟业腾飞。
3米(有花浮雕黑金边)金字
1开福门四季平安,发财地八方进宝。 2新春大吉鸿运开,遍地流金广财进。
3吉祥平安天赐福,荣华富贵地生财。 4鸿运带来九州福,富贵迎进四海财。
大横幅
生意兴隆 大吉大利 福星高照 万事如意 恭喜发财
其它春联篇
万事如意满门顺
四季平安全家福
喜居宝地财兴旺
福照家门富生辉
家和事顺好运来
人兴财旺鸿福长
新年天意同人意
喜事今春同旧春
新春新景新气象
多福多财多平安
龙腾虎跃人间景
鸟语花香天地春
全家平安添百福
满门和顺纳千祥
百花迎春香满地
万事如意喜临门
人财两旺平安宅
福寿双全富贵家
福气降临全家福
春光辉映满堂春
门迎百福福星照
户纳千祥祥云腾
春临华堂繁花艳
福到门庭喜气盈
福随瑞气来庭院
财伴春风入宅门
家业兴旺财源广
老少平安福寿长
百业兴旺财源广
全家和顺福寿长
宏图大展兴隆宅
泰运宏开富贵家
出门求财添富贵
居家创业得兴隆
万事亨通时运好
九洲昌盛气象新
迁居喜逢吉祥日
安宅正遇如意春
生意兴隆同地久
财源广进共天长
门迎晓日财源广
户纳春风吉庆多
吉星永照平安宅
五福常临积善家
红梅点点绣千山
春雨丝丝润万物

曾小云(江西瑞金)

(第十七届中国(运城)楹联论坛楹联流派与楹联传承发展研讨会获奖论文)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国家领导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作为文艺工作者的重要成员,楹联工作者特别是创作者亦应以攀登楹联艺术高峰为己任。为此,需要我们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做好大量工作。其中重要一项就是,站在清联艺术的峰顶上,站在清联大家的肩膀上,传承清联的写作技艺。

近年来,随着征联活动的兴起和驱动,不少作者把获奖楹联作为主要效仿对象,获得成功后又启发了更多人竞相效仿,形成恶性循环,产生了一大堆“应征体”楹联。其主要特点是:标语口号,空话套话,陈词谀词,没有独到的发现、真实的感情和个性的表达。这部分作者被刘太品先生比喻为“机械 *** 作员”。刘先生指出,“从‘文学创作’异化为‘机械 *** 作’之后,丧失的不仅是文学的灵性,更可悲的是还会丧失生命的精神价值”(《2013年佳联三百副》序言)。如何走出“一窝蜂去写‘铺宣、作序、上河图’之类的俗套” (《2015年佳联三百副》序言)的误区?刘先生认为,“想把对联文化推向无愧于前人的更高境地,唯一的出路是继承历代对联高手总结和使用过的最高妙的形式技巧”(《中国对联作品集》<2013年卷>前言)。而清联正是这样一座具备“最高妙的形式技巧”的艺术高峰。那么,清联到底有哪些值得借鉴和传承的“形式技巧”呢?笔者认为,清联最大程度上体现了楹联的文学属性、文体特性和文体优势,今人应该至少从以下三个方面传承清联的写作技艺。

第一,传承清联工巧的对仗。对仗是楹联最本质的属性,是楹联唯一的文体要素。对此,清代联家可以说高度认同并且自觉遵循,发掘和发展了各种对仗技法,有的对仗工巧几至变(极)态(端)地步,令人炫目称奇。以《对联话》所录两副祝寿联为例。黄碧川贺湘籍陕西提督李某之太公六十寿联云:“哲嗣李将军,七二精英,百二锁钥;寿星柱下史,五千道德,八千春秋。”俞樾贺李鸿章七十寿联云:“岳降崧生,溯道光三年,到光绪八载;羔炰酒载,先上元十日,祝元老千秋。”(此联俞樾《春在堂楹联录存》题为“李少荃相国六十寿联”)数字之对,重字之对,极为工巧,堪称妙绝。笔者猜测,若未想到自认拿得出手的对仗手法,清代联家是绝不肯轻易作寿联的,否则恐被人耻笑。反观今人楹联的对仗运用,主要存在对字死板、相对宽泛、技法单一的弊病。在一些联集中,很难找到精妙的颜色对、数字对等小类工对,自对、借对等特殊对法,重字、复辞等修辞手法,充斥的大多是“四海”对“千秋”、“锦绣”对“和谐”之类。暨南大学朱承平教授在搜集374个传统偶格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99种对偶修辞,而清联几乎囊括了对仗所有技法。可是今人传承得如何呢?综观今联对仗,看来看去就是那几样数得着的常规路数,清联常见的对仗手法几近失传,极少有人拿来用过。究其根源,在于相当一部分作者没有深刻认识到:对仗是楹联赖以立命的命根子,是楹联得以前行的发动机,是楹联引以为傲的独门绝技。传承清联对仗技艺,就要打开清联对仗的武器库,十八般兵器都拿来一用,力争达到样样精通的程度。

第二,传承清联灵动的句式。楹联发展到清代,句式呈现多彩多姿的风貌。有律句、散句、骈句,有长句、短句,有四字句、七字句甚至二十来字句,各种句式又有不同组合,形成万紫千红、鸢飞鱼跃的情态。如陶澍题澧县澧阳书院联云:“台接囊萤,如车武子方称学者;池临洗墨,看范希文何等秀才。”两个分句,一分句四字,节奏为二二(亦可为一一二),属律句;二分句八字,节奏为一三二二,属散句。可看出作者有意脱离律句束缚的尝试。又如李秀成(一说洪秀全)题忠王府寝殿联云:“马上得之,马上治之,造亿万年太平天国于弓刀锋镝之间,斯诚健者;东面而征,西面而征,救廿一省无罪良民于水火倒悬之会,是曰仁人。”四个分句,前两分句四言句式,且运用复辞手法,第三分句突然来一个十五字长散句,最后又以四字作结,气势磅礴,读来很是过瘾。反观今人的楹联句式安排,很难见到如此摇曳多姿的变化,比如十五言大多是四四七的安排,五言、七言的律句一度大行其道。传承清联句式技艺,就要根据内容、情感表达和实用悬挂的需要,敢于尝试选用各种句式,练就无论长联短联都可尽情腾挪、从容处理句式句法的本领。

第三,传承清联多样的技法。楹联的写作技法林林总总、细之又细,没有哪一种文体技法像楹联这样繁复多样,有时甚至让人觉得琐碎。前面我们已经从对仗、句式中领教到清联技法的多样性。实际上,清联的每一个毛孔都浸透着技法的血液。为窥斑知豹,重点谈谈楹联特有的表现手法——拉人作衬。拉人作衬是清代人物联最常用的技法之一,曾国藩将此法发挥得淋漓尽致,臻于炉火纯青。说到拉人作衬,有人首先会想到山西永济关帝庙联:“先武穆而神,大汉千古,大宋千古;后文宣而圣,山东一人,山西一人。”或许正是从这副名联中,人们产生这样的印象:拉人作衬的双方,身份、地位、功绩、名气应该相当对等,至少应该接近。但笔者经过对大量清代名家联作的初步研究,发现情况并非如此。理论上,根据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哲学原理,任何两个(组)相比的人物都可以相拉相衬。关键要做到两点:一是找准相比点(相同、相似、相近、相类、相反、相关等);二是拿捏好分寸,注意表示程度、性质等的用词。相比点只需一点即可,实践中多是两点或以上。考察清联拉人作衬的相比点,有名类,如姓、名、字、号等;有地类,如籍贯、郡望、宦所、葬地等;有时类,如生年、卒年、享年、年份、年龄等;有事类,如身世、才能、官职、业绩等。以两副挽联为例。曾国藩挽刘松山联云:“勋业略同马伏波,骨归万里;精诚差比岳忠武,寿少二龄。”上联将刘氏比诸马伏波,相比点为职业(军人,相同)、功勋(安边平乱,相同或相近)和死因(战死,相同);下联将刘氏比诸岳飞,相比点为职业(军人,相同)、品格(忠诚,相同)、享年(岳三十九岁、刘三十七岁,相近)。黄道让挽塔齐布联云:“溯七百余里潭州,八日捷,五日更捷,何物井蛙自大,妄说飞来,奇哉今古双忠武;数三十九岁名将,岳家哀,卢家犹哀,惟公戎马善终,允膺恩遇,愧杀宋明两思陵。”全联将塔齐布与岳飞、卢象升相比,相比点主要有以下七点:职业(军人,相同);品格(英勇、忠诚,相同);享年(三十九岁,相同);谥号(岳、塔谥忠武,相同);战场(岳潭州、塔湘潭;相同或相近);战功(平乱,岳、卢另御侮;相同或相似);死因(岳、卢因私横死,塔因公殉职,相同或相反)。又将咸丰帝与宋高宗、明怀宗相比,相比点主要有两点:态度(咸丰恩遇塔、高宗冤杀岳、怀宗不恤卢,相反);陵名(高宗为绍兴之永思陵、怀宗为明十三陵之思陵,相同)。两副挽联主要相比之人身份、地位、功绩、名气肯定不能完全相提并论,说接近也很勉强,但找准了相比点,又有“略”“差”这类副词体现分寸感,故让人不觉过誉溢美。反观当今人物联,无论是抗战英烈还是当代名人挽联,大都是从正面歌颂,拉人作衬难得一见,未免显得单调。如能从清联技法宝库中拿来一两件像拉人作衬这样的兵器,庶几可以改变人物联千篇一律、缺失个性的面貌。

近年来,笔者视吴恭亨《对联话》为宝典,以曾氏先祖曾文正公为宗师,立志以弘扬对联文化祖业为己任。在联坛获奖联广告味越来越浓、老套路越来越滥的趋势下,笔者努力摒弃“应征体”和“老干体”常有的俗套化、口号化的弊病,并尽量避免“高仿体”可能的浮华、陈腐气息,从而走上一条去广告化、重个性化的应征联创作新路,初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当然,传承清联写作技艺,攀登楹联艺术高峰,于笔者而言,永远在路上。无论是否应征,笔者都将以“清联风味”作为楹联创作矢志不渝的艺术追求,永不止步。

“东方太阳城”征联,曾老师是这样写太阳神殿对联的

一、回文联:
其一:河南省境内有一座山名叫鸡公山,山中有两处景观:“斗鸡山”和“龙隐岩”。有人就此作了一副独具慧眼的回文联:
斗鸡山上山鸡斗
龙隐岩中岩隐龙

其二:厦门鼓浪屿鱼脯浦,因地处海中,岛上山峦叠峰,烟雾缭绕,海淼淼水茫茫,远接云天。于是,一副饶有趣味的回文联便应运而生: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其三:清代,北京城里有一家饭馆叫“天然居”,乾隆皇帝曾就此作过一副有名的回文联: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上联是说,客人上“天然居”饭馆去吃饭。下联是上联倒着念,意思是没想到居然像是天上的客人。乾隆皇帝想出这副回文联后,心里挺得意。即把它当成一个联,向大臣们征对下联,大臣们面面相觑,无人言声。只有大学士纪晓岚即席就北京城东的一座有名的大庙——大佛寺,想出了一副回文联:
人过大佛寺
寺佛大过人

上联是说,人们路过大佛寺这座庙。下联是说,庙里的佛像大极了,大得超过了人。纪学士的下联,想得挺不错。
这副回文联放到乾隆皇帝的一块,就组成一副如出一口的新回文联了
二、数字联
1.清代学者朱柏庐在其所著《治家格言》中有副对联言之谆谆: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济南大明湖有一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3.青岛崂山钓鱼台有副奇特的数字联;
一蓑一笠一髯翁,
一丈长杆一寸钩;
一山一水一明月,
一人独钓一海秋;
4.湖北隆中三顾堂悬的一副楹联是: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5.四川眉山县三苏祠有一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6.大学士纪晓岚巧对乾隆帝: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至,内多一个春秋.
7.清朝郑板桥有一联是: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8.清人顾复初有一联: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意标新二月花.
数字联又相当巧妙的运用了数学:
三、叠字
苏州网师园“看松读画轩”的一副叠字对联: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全联把天气和季节的变化以及鸟语花香融为一体,语句含义丰富深长。该联读来声韵铿锵,读后频增游兴,使人犹如陶醉于春夏秋冬四季冷暖交替变幻和莺歌燕舞万木争荣百花吐艳的美景之中,别具诗情画意。
杭州西湖中山公园“天下景”亭叠字联: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把西湖山光水色、晴雨景象尽收联中,耐人回味。这副叠字联也是回文对,读成:
“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
奇奇好好时时雨雨晴晴。”
也十分流畅自然。
浙江奉化休休亭叠字联:
“行,行,行,行行且止;
坐,坐,坐,坐坐何妨。”
这是一副有人情味的叠字联,联语声情并茂,富有节奏感。
山东济南千佛山趵突泉观澜亭上的叠字联: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栩栩如生地摹拟出泉飘水冒的动态美和色彩美。观泉读联,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浙江永康县城关有座建于清康熙年间的西津桥,桥头的叠字联:
“风风雨雨,寒寒暑暑,满满潺潺,潇潇洒洒;岁岁年年,朝朝暮暮,恩恩怨怨,憩憩悠悠。”
上联写流水部分全用水旁,随着一年四季风雨寒暑自然气候的变化,水流或急或缓,永不停息;下联写心态部分,全用心字旁,时代转移,人世沧桑,人与人之间的种种恩怨,就不要去多计较了,对此不妨一笑了之。整联用叠字,构思巧妙,堪称佳对。
长沙白沙古井的叠字联:
“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此联与无锡的叠字联有同工异曲之妙:
“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
温州江心寺的叠字联: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念“yún, zhāo cháo, zhāo zhāo cháo ,zhāo cháo zhāo sàn;cháo,cháng zhǎng, cháng cháng zhǎng, cháng zhǎng cháng xiāo”)。
整联巧用叠字,诗情画意,妙不可言。
四、顶针联
这种对联乃是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使相
邻的两个分句,首尾相连,亦称“联珠对”、“联锦对”。经典之句如下:
一心守道道无穷,穷中有乐
万事随缘缘有份,份外无求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油蘸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
纸糊灯笼,笼边多眼,眼里无珠
金水河边金线柳 金线柳穿金鱼口
玉栏杆外玉簪花 玉簪花插玉人头
千里为重 重山重水重庆府
一人成大 大邦大国大明君
无锡锡山山无锡
平湖湖水水平湖
常德德山山有德
长沙沙水水无沙
松叶竹叶叶叶翠
秋声雁声声声寒
龙怒卷风风卷浪
月光射水水射天
烈火煎茶,茶滚釜中喧雀舌
清泉濯笋,笋沉涧底走龙孙
船载橹、橹摇船,橹动而船行
线穿针、针引线,线缝而线缀
山径晓行,岚气似烟,烟似雾
江楼夜坐,月光如水,水如天
鱼钓钓鱼鱼骇钓
马鞭鞭马马惊鞭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白鸟忘饥,任林间云去云来、云来云去
青山无语,看世上花开花落、花落花开
保俶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
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州。
弓长张张弓,张弓手张弓射箭,箭箭皆中。
木子李李木,李木匠李木雕弓,弓弓难开。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水,水落石出。
溪水归河水,河水归江,江归海,海阔天空。
黄花岗,岗花黄,黄照碧血,血染黄花留芳阁。
绿水河,河水绿,绿映白塔,塔印绿水存真容。
听雨,雨住,住听雨楼也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滔滔,观,观,观。
水面冰冻,冻积雪,雪上加霜
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
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外飞天,
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dianzi/105524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