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1103~1142)是什么?

岳飞(1103~1142)是什么?,第1张

岳飞(1103~1142)是什么?

[拼音]:Yue Fei




中国南宋军事家。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农家。少时习武,喜读兵书战策,曾从军抗辽。靖康元年(1126),复投军抗金,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高宗即位后,上书反对南迁被革职。后随河北招抚使张所等在黄河南北抗击金军,屡建战功。建炎三年(1129),金将完颜宗弼渡江南进,岳飞时任江淮宣抚使司右军统制,率部转战广德(今属安徽)、宜兴(今属江苏)地区,袭扰金军,多次获胜。次年春,金军自临安(今杭州)撤军北还,岳飞率部至牛头山(今南京西南)夜袭金营,侦知金军撤离建康(今南京),挥师追击,大败金军,收复建康,升任通泰镇抚使。

绍兴三年(1133),金扶植的刘豫政权派军攻占襄阳(今属湖北)等郡。岳飞提出先取襄阳等六郡,进图中原的方略,得到宋廷采纳。次年四月,自江州(今江西九江)挥师北上,大败刘豫军,收复六郡,因功授清远军节度使。此后,他营田屯兵,安抚民众,为进军中原打下了基础。

五年夏,岳飞奉宋廷之命镇压洞庭湖地区的杨幺农民起义军。六年,任湖北京西路宣抚副使,一反宋军历年秋季多行防御的常法,举兵奇袭刘豫军。以部分兵力东向蔡州(今河南汝南)诱其来攻,主力自襄阳出击伊阳(今河南嵩县),收复今豫西、陕南大片失地,取得重大胜利。

七年,岳飞乘金朝废除刘豫之机,提出举兵收复中原的主张,后多次上书反对与金议和,均遭高宗和宰相秦桧拒绝。十年,完颜宗弼毁约南进。岳飞按照其连结河朔进军中原的方略,遣将联络北方义军,袭扰金军后方;自率主力北上,在民众配合下,充分发挥士气旺盛、训练有素等有利条件,在郾城、颍昌之战中大破金军精骑,击败金军主力。

正当岳飞行将渡河时,高宗、秦桧却向金乞和,诏令各路宋军回师,致使岳飞恢复中原的计划功败垂成。次年,回临安,被解除兵权,改授枢密副使。十二月二十九,被高宗、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岳飞富韬略,善用兵,博采众谋,团结民众。作战指挥机智灵活,不拘常法。强调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他严于治军,重视选将,信赏明罚,爱护士卒。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宋史·岳飞传》)著称,被誉为“岳家军”。金军叹服:“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6480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6
下一篇 2022-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