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民族

美利坚民族,第1张

美利坚民族 民族血统论圈套,为何有人说汉族没有纯血统?哪里会有纯种血统?

所谓“汉族”的“血统””纯种”与否就是一个伪命题,为这种伪命题争论没有任何意义,也不会有任何结果,因为汉族超过10亿的人口,本就是大杂烩,什么人种都有,而且混血已经很长时间了,各自称自己是”纯汉“,这本身就是可笑的。

既然谈到所谓”纯种“,那应该就是指”人种“的纯粹与否,而人种和现代意义上的所谓”民族“是两个概念,这应该是常识,现代意义上的所谓”民族“概念出现也就是二,三百年的事,基本上是一个政治和语言概念,中国应用这个概念是1949年后的事了,现在的许多“民族”也是那时划分命名的,国民党就不承认中国有少数民族,日本长期坚持只有一个民族,这两个国家只有一个人种吗?显然不是,现在美国人也全体被称为美利坚民族,美国有多少人种就不必说了。

就算这些强大的政治实体内存在一些原来的所谓“语族”,这个政治实体要存在就必须推行统一的语言,时间长了大多数人就会使用这个统一语而忘掉原来的语言,一个新的更大的“民族”就此形成了,所以“民族”是不断演变的。

那么那些小的历史上没有处在大的政治实体内的以语言为纽带的“语族”呢?他们就是单一人种吗?就我的观察,非洲不敢说,像中国及东亚,,中亚,东南亚,欧洲,南北美,澳洲大洋洲基本没有,中国没有单一人种的民族,中国以四个人种为主,其中三个最多,像三基色组合生成很多颜色那样混合组成众多不同的所谓“民族”,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人种存在于很多“民族”中,说着不同的语言,而同一个“民族”中又有几个人种,说着同样的语言,因此用语言来界定是否“纯种”,“纯汉”根本不成立,因为不论“汉”还是其他“民族”都不是“纯种”,这是一个企图证明伪命题的徒劳之举。

中国的北方方言区包括了几乎全部长江以北长城以南加上四川云南东北,占总人口70%以上,这个情况早已经形成了(东北地区北方方言完全占优势应该晚一些),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个基本态势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奠定了,不然也不会统一。

而东南地区不到30%的人口使用六大类方言,其中许多地方十里不同音,在这样的情况下声称其中某种方言是所谓“正统汉语”,超过70%人使用的北方方言是“非正统汉语”,“胡语”,不觉得可笑吗?那些人口稀少语言不同先后南下的野蛮部族能对这么多的人口产生多大影响?那些从长城北边南下的各种部族其重要组成人种在南方不是更多吗?骂“胡杂”别把自己骂了。

政治和语言所界定的所谓“民族”和“人种”是两个概念,以政治和语言统一的人类集团里绝大多数都存在不止一个人种,“汉族”这样超过10亿人口的“民族”包含世界上所有的人种,而且混血严重,一点也不次于美国,倒是在三千多年前历史刚开始不久的时期,那时的“夷”, “蛮”, “越”应该是较纯的体质人类学意义上的“种族”。

如果非要谈什么“纯汉”,恐怕要追溯所谓“汉”文明的源头及其相关人种,就要结合历史记载考古发现同时在体质人类学上下功夫(这才与“种”有关),而不是拿什么方言说事。

当然几千年过去了,发生了很多混血,这些混血的人算什么人种我也不知道,但如果本身就是混血却大谈自己如何“纯种”, “纯汉”其实是很不明智的。

“民族”本身就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社会政治概念,其词汇在中国的使用也就是一百多年的事,而“民族”的划分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把“民族”作为一个纯血统也是无稽之谈。

西方语言中的“民族”(“nation”、 “nationality”)概念,就是“国人”、“国民”的意思,这与“汉族”源自于“汉民”(汉朝国民)、“汉人”(大汉的人),或者历史上的把中国人称为“汉人”、“唐人”、“华人”是相同的。

从生物遗传学上来讲,高等动物(如实验用的大小鼠)要培育一个“纯品种/纯品系”,使个体间的遗传基因相似度达到99.99%,也只有采用从一对兄妹、父女、母子开始,持续近亲交配的方式繁殖20代以上才能达到;如果来源于多对,并且长期没有引进外源种质的繁殖,都只能算是“封闭群”。

对于人类来讲,除非是一对兄妹长期在一个岛屿上繁衍下来的后代,否则都不可能有“纯血统”。

但是,纯血统是难以发展壮大的。

从社会学上来讲,就算汉族是纯粹的“炎黄子孙”,且不说炎黄本身就是不同的部落,即便在汉朝之前,“汉人”也是容纳了蚩尤的“黎民百姓”,融汇了夏商周,吞并了百越,汇合了七国之民而成。

汉朝以后,又历经了南北朝、元明清等等朝代,即便是连正统的隋朝、唐朝的皇族,也并非就是纯正的汉人。

更何况于现在?当代分子遗传性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即便是某一个、或某几个等位基因,在全国各地的汉族人中,也是不同的。

所以,说某个或某些家族、或者大部分汉族,是纯正的“汉人”是没有问题的;但就整个汉族人来讲,要说都是由“汉人”、甚至由“炎黄”部落繁衍而来,完全就不可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1759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