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胶防球哪个好

生胶防球哪个好,第1张

生胶防球哪个好 生胶选手比较难应对什么发球?

首先我只碰过反手用生胶的选手,就像伊藤美诚那样正手反胶反手生胶的打法,第一次碰他的时候比较吃亏,因为摸不清楚他的旋转。

被他反手d打的非常难受。

之后就针对他的打法回去做了总结,如下:发球方面发对方反手位(即生胶位)以低平强下旋为主,结合逆旋转短上旋。

虽然生胶可以d打下旋,但是最舒服的d打是针对半高球下旋,即生胶其实是长胶和搓球选手的克星(你懂的),但是对长的低平球,重下旋并不是那么好d打,这两种球是非常考验生胶选手功力的(生胶其实是最难练习的胶皮)对于旋转相持方面,生胶d打过来的球是重下旋,而且速度相当快,很难接,生胶切过来的球是不转球,所以很考验反胶选手的手感,反胶选手拉过去尽量以小高调(即加转弧圈为主),适当的加摩擦拉球,这样对于生胶的d打来说也比较困难。

另外给对方正手位球的时候要有准备,防止对方打回头球,反手生胶选手一般正手配合反胶,而且正手都会有准备打回头球的,也一般用的横板。

目前我还没有遇过正手生胶的选手,那种估计更少。

毕竟生胶用在反手位的d打作用很可观,在正手的话却不能拉。

生胶克长胶,克搓球,所以一般的铁搓和长胶的那些老汉,碰着反手生胶的,几乎不愿意打,但是双面反胶的正统打法其实并不太怕生胶。

我跟那位生胶的球友第一次打过,回去总结,再打,之后几乎没有输过。

就说到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各位涨球。

我是乒乓那些事,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了解什么是生胶?所谓生胶就是颗粒直径大于高度的胶皮,击球下沉。

但是总感觉很难控制。

反胶是指胶粒朝下,表面光滑的胶皮,是最常用的胶皮之一。

其特点是击球旋转力强、击球稳定、易控制。

在业余选手和专业选手当中,反胶是使用最广的,在正式比赛当中,大概有70%的选手,会使用到反胶。

生胶胶皮现在世界上使用生胶的选手不多,中国的何卓佳、木子、孙铭阳都是使用生胶。

我们中国的劲敌伊藤美诚的反手就是生胶。

生胶有哪些特点呢?1、击球下沉。

我们都知道用反胶拉过来的球一般都是上旋为主。

也就是反胶拉过来的球一般落在球桌后,直接是通过不同的角度飞出。

而生胶刚好相反,球不但弧线低,而且十分扎网。

这就是好多人不愿意和生胶选手打球的原因。

生胶胶皮2、速度快。

对于反胶是以旋转而得名,生胶击打过来的速度相当快,有人推测,生胶的击球速度是反胶基础上的20-30%。

尤其是站位近台的选手,生胶击打过来的球又快又狠。

我们知道日本的伊藤美诚就是站位近台,通过反手不讲理的d击和快打。

让中国女选手吃了不少苦头。

生胶赖以成名的不仅有速度快、d击快。

更依赖近台优势,如果没有了近台优势,那么生胶选手很难很一流反胶选手相抗衡。

反胶,特点是易于制造旋转所以对付生胶,就要她退台。

同时反胶选手尽可能通过摩擦来抑制生胶的速度。

反胶选手拉弧圈时有高吊弧圈和前冲弧圈,前冲用来撞击,对付生胶选手,应尽可能采用高吊弧圈。

这样对于生胶速度快的威力就很难施展。

那么生胶最怕什么发球呢?前文给大家说过,生胶适合d击,速度快,那么我们根据这个特点,可以采用发生胶选手反手位的长球。

原因在于:生胶适合d击,不适合拉弧圈。

自从捷克选手科贝尔发明拧拉技术后,现在的选手为了增加主动进攻,也为了通过旋转控制对方。

在反手位更多的是拧拉,而生胶在制造摩擦方面不如反胶。

因此通过发反手的长球是抑制生胶的一个很好方法。

科贝尔在比赛中我们知道,对于超一流选手来说,一般是不发长球的。

因为容易被对手侧身反拉,或者拧拉。

而我们看到孙颖莎和王曼昱在对阵伊藤美诚时,更多的是发她的反手,通过形成相持后得分。

而伊藤退台后,优势立刻就减少了许多。

此外,发中间位的短球也是可以的,但是要发下旋球。

因为下旋球扎网,生胶不太容易起板d击。

只能是搓一板或者切一板。

而反胶选手接下来要拉起长球,逼迫生胶选手退台。

这样,生胶选手赖以生存的近台优势就没有了,而这时反胶选手两面拉的优势可以显现。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分析。

我是乒乓那些事,喜欢我的回答,大家就关注、点赞并转发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33938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7
下一篇 2022-10-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