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智能一代自行车怎么样?【洛克菲勒智能自行车】

洛克菲勒智能一代自行车怎么样?【洛克菲勒智能自行车】,第1张

楼下的,洛克菲勒智能一代自行车到底怎么样呀?我来告诉你吧,

洛克菲勒智能自行车是所罗门旗下的一个排子,总体来说洛克菲勒智能一代自行车的反响还凑合,功能也麻麻滴,正如你说的如果想实现防盗报警的话,就是被人偷了可以迅速定位车在哪里,然后再实现路书,社交,码表等等功能话,可以需要考虑在你的自行车上装个智能配件-智能把立哦,

据我了解,可以瞧瞧一个叫偶地AS0召唤者的智能把立,应该可以实现那些功能。真的,很多人都有丢车的痛苦经历,我也是前段时间在京东众筹上看到这个AS0召唤者智能把立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一点点,望采纳谢谢1

520从来都不是一个很好用的自行车码表,佳明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只是仗着自己强大的GPS技术为所欲为,所以在四年里也就出了一个520Plus来撑撑场面。再加上相较佳明,友商们不争气啊,给了机会抓不住。国产陷入了手机APP打造所谓生态圈的邪路,手机APP用着是方便是流畅屏幕还大,但是我真的不想骑车的时候在车头架个iPhone,先不说我那一体把能不能架风阻有多大,你说我要是摔车了是先捡手机还是先扶车还是先看人呢?简简单单的放个码表不好吗,续航还长还不怕风吹日晒。好不容易出个码表功能残缺不全,连支持个TSS都成了卖点。

而曾经凑合还能用的百锐腾不知道怎么就掉队了,新来的wahoo倒是抓住了佳明反人类软件设计这个痛点给佳明狠狠的捅了一刀,和手机无缝连接的感觉像是当年第一次用上智能手机,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文字翻译非要用百度,好好的功率改个名字叫“翼”,都是些什么鬼……好吧,虽然520设定起来是很蛋疼,按键手感也很糟糕但好歹只需要设定一次,天天看着机翻实在是辣眼睛。能把520从王座上掀下了的还只能是佳明自己。于是,他们推出了520真正的换代产品Edge 530,顺便把年轻的820一起换成了830。

那么问题又来了,买哪个?530和830在功能上好像没什么区别啊,在官网上除了一个支持触屏一个不支持外根本看不出有什么区别,选择困难症要犯了,还是老办法,同类不同级买贵的,同级不同类就都买。于是就有了这篇530和830的对比评测。

先上结论,这一代530和830的不同只在于 *** 作方法和逻辑,功能上几乎一模一样。嗯,就这一点让830比530贵了将近一倍。不同于上一代里只有820有完整的导航功能,这一代530内置了和830一毛一样的导航系统,从机内文件可以看出连地图都是一样的,相比于520那个约等于没有的地图,530的地图信息丰富了太多,虽然也没什么卵用,我还是支持高德。

在外观上530和830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佳明已经懒到连机身模具都懒得换一下了,530和830机身几乎完全一样,正面完全一样,不同之处只在于530比830多两个侧面按键,以及830的边框是光面的,而530是磨砂的。如果要是从背面看除了拿放大镜去仔细看两个小标签以外是找不出任何区别的。外包装盒子上的主要功能也是如出一辙,配件也是一模一样,码表延长座、码表座、数据线、没用的说明手册以及现在流行的心灵鸡汤贴纸。当然作为尊(shi)贵(bi)的Madone 9车主,这些东西一个都用不上,忽然就理解了苹果把显示器和支架分开卖的苦衷,要不佳明也单卖个主机便宜200?

在 *** 作上530还是遵循了传统码表的按键 *** 控,所有功能都由一个开关键,一个确认一个返回、一组开始和绕圈、一组上下总共7个按键来完成,在遇到一些复杂 *** 作时还是很繁琐的,你想关个机甚至需要按4次按键。而830则是和智能手机一样的 *** 作逻辑,哪里需要点哪里,但并不是当年510上那种电阻屏的触控,是包含了多点触控、上下左右滑动等和手机完全一样的 *** 作逻辑,毫无上手难度,甚至还有个下拉菜单。

如果你不知道选择530还是830,我的意见是预算充足情况下如果嫌按键麻烦就买830,如果你骑车比较随性还不认路,那最好是来块830,相信我,用实体按键来控制地图导航你会疯的。如果只是想要一个好的码表骑车和训练那530足够了。如果你习惯于事先规划好路线骑车还喜欢盲 *** 作的话那530也足够使用了。如果你预算有限的话,那也就不需要什么意见了。

鉴于530和830在功能上几乎完全一样,接下来我会分享一些我喜欢的和我不喜欢的地方,那些无聊的诸如续航增加20小时或者屏幕变大屏占比增加的升级就不谈了。同时为了方便和520作对比,接下来都以530代指530和830。

首先是我喜欢的。

1、终于跟上时代水平的系统流畅度。

这一代530相比于520最明显的进步是机器流畅了许多,肉眼可见的处理速度变快了,不管是开机还是任何设置都是秒开,再也没有520那样连续按几下按键后需要思考一下人生等520反应过来这种尴尬事了。

2、依然是全行业最优秀的硬件水平和生态环境。

作为职业给飞机轮船做导航,业余玩自行车图个开心的佳明,在码表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定位和导航功能上佳明完全可以笑谈一句在座的各位都是那啥。信号不好这事也就iPhone干的出来,佳明设备永远是搜星最快数据最准确的那个。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和欧洲的GALILEO都一起在530里谈笑风生,在卫星定位上给你最强的保障。再加上作为指定了ant+等一系列标准的带头大哥,你无需担心任何配件出现不兼容问题,特别是在如今功率计泛滥的年代,当初从百锐腾跳槽佳明的主要原因就是当时那块百锐腾对功率计的支持不够好,缺少很多数据。

3、给刷PB爱好者量身打造的ClimbPro。

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自行车圈也流行起了骑(xiang)车(hu)交(zhuang)友(bi)的风潮,最著名的就是Strava了,以及祖国版的行者黑鸟什么的,各位Pro都以在各排行榜上霸占排名为乐。但受限于地图精度,长久以来每个赛段的起终点都是一个谜一样的问题,从不同人口中能得出不同的赛段起终点,像妙峰山这种有标志性牌楼的还好,大部分赛段的起终点都是荒郊野岭,再加上地上又被X骑行画了好几个路标,让人十分困惑。而佳明ClimbPro则内置了赛段信息,在你使用导航、训练路线或者挑战历史路线的时候会告诉你这段旅程有几个爬坡赛段,并且会在赛道开始和结束时倒数提醒你,不放过任何一个刷PB的机会。就冲这一个功能就值得把手上的520给换掉。

唯一遗憾的是ClimbPro能随着你的骑行实时更新剩余赛段的距离和平均坡度,却没法计算出你骑完这个爬坡赛段的剩余时间。这不该是一个很困难的事,佳明可以根据你当前骑行速度和状态实时调整计算骑完整个路线的时间,而且预估的还挺准。理论上也是可以单独计算出当前爬坡赛段的剩余时间的,毕竟赛段数据和骑行数据都是现成的。有个VAM加功率数据套用法拉利公式应该就可以了。

4、越来越智能的身体状态管理。

不记得佳明在什么时候加入了恢复时间和最大摄氧量这些功能,在推出130的时候又增加了喝水和进食提示,只是比较简单,只能根据时间定时提醒。而在这一代,佳明又进化了,喝水和进食都变为智能提醒了。530会根据你骑行地方的温度以及海拔还有骑行状态智能提醒你喝水和进食。在越来越热的爬坡中能明显感觉到提醒喝水越来越频繁,而在长距离下坡中一次提醒也没出现。

而在骑行结束后还会让你确认喝水数量以及进食卡路里,在骑行数据中给出诸如燃烧的卡路里和体液流失这样的营养和水分摄取信息,恢复时间也会根据这些状态调整。据佳明表示,在高海拔地区骑行的话还会根据高海拔作进一步调整。根据我使用520以及参照WKO的经验来看,在频繁使用佳明设备后佳明给出的恢复时间是和PMC曲线吻合的。最大摄氧量甚至可以看成一个简单版的TSB来判断状态。在530上佳明又进一步提供了训练负荷和压力分数来让你更清楚自己的身体状态。

5、码表就是训练助手或者说教练

这才是佳明530最重要的更新,也是佳明的野心。由于一些不能说的原因,国内互联网将要或者说已经成为一个独立于世界的生态环境,自行车软件也是一样的。先不论能不能顺利连上Strava或者Best Bike Split这些网站,他们的交互体验和国内常用的相差太多,甚至有的根本就没汉化,再加上复杂的使用学习成本和付费使用问题。

佳明为了国内这个庞大的市场也必须打造出一个自己的生态系统,于是中国特供的“佳速度”就顺理成章了。佳明甚至还悄悄的在网站上上线了功率曲线这样原本是需要购买TP服务才能看到的功能。然后还在530上直接系统集成了这些功能,你不仅能在码表上看到你的功率曲线,还能同步你在TP上的课程,一块码表就是一个训练助手甚至教练。

6、好用的导航系统

相比于520那个时灵时不灵的导航系统,530的导航系统就好用太多了,提前规划好路线,在需要转弯的路口会提前跳转到地图路面,提示还有多少距离该转弯,骑过后自动返回之前界面。在一些急弯路段还会有文字提示注意安全。在北京这种超大型而且道路设计非常那啥的城市不要太好用。

7、实用的防盗系统

早在几年前智能单车风口吹起的时候700Bike曾以智能防盗作为一大卖点,那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功能,在短暂停车的时候能让你安心不少,一直希望他们能出个防盗配件,没想到却在佳明码表上实现了这个功能。在关机时可以选择设置防盗,当码表内部加速计监测到震动时会发出警报声,同时手机上也会收到推送提示,在第一时间避免车辆丢失。唯一的小问题就是对码表拧下来扔了没什么解决办法,也许佳明该学习wahoo用个小螺丝把码表固定在码表座上。

8、形象易懂的图形化界面

相比于以为枯燥不知所谓的数字,530提供了形象易懂的图形化界面,你能在骑行时就看到功率输出曲线、心率曲线、速度曲线等等。他们还贴心的用不同颜色区分不同难度。我查了一下,在坡度0-3%是绿色,3-6%是黄色,6-9%是橙色,9-12%是红色,12%+是黑暗的血红色,又回忆起了在格兰芬多高黎贡山里被18%+陡坡支配的恐惧。

9、自适应背景光

这么多年佳明终于提供上的一个功能,曾经百锐腾是根据日出日落决定背光开启,而佳明一直固执的只能手动开启,很是麻烦。如今终于在面板上开了一个小孔装上了光线感应器,和手机一样自适应调整背光强度。

以上是530和830相比于520新增加的亮点功能,那些以往有的也很好用的比如能实时看到队友位置的LiveTrack和GroupTrack,以及摔车后通知家人的安全警报,或者能把码表变成游戏机的Connect IQ就略过了。接下来就是喜闻乐见的小黑文时间了,那些530上我不喜欢的地方。

1、那些看着炫酷但没能用上的新功能。

按理说这应该是个加分项,530上增加了包括据说有全世界骑行路线数据的Trailforks,理论上能在你到达一个新地方告诉你周围有什么好玩的路线,据说它可以在路径的交叉处暂停时自动d出,显示每个选项的线索选项和难度等级/距离。然而由于不能说的原因和用户生态环境,在国内使用时尽管能看到周围有路线,但却没法成功使用那个路线,这个功能大概只能等哪次出国骑行时试一下了。

不过还好内置的Strava能成功使用,免去了把Strava里路线下载到电脑再放进码表的繁琐过程。

2、不知所云的菜单和名词

佳明一大bug就是那些繁多到让人迷惑的数据项,还不给一个详细的说明书,好多名词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在设置数据页的时候非常麻烦。比如530上提供了一个叫“Grit”的新功能,据说是山地车专用的,能评估难度指数,仰角加速度、下坡顺畅度什么的,然而根本不知道那些数字表示了什么意思,完全是一脸懵逼。

包括骑行后给出的那些600多的训练负荷、72的压力分数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知道骑完车后100的TSS表示今天没白骑,200的TSS是有点累,三四百的TSS可能就要歇菜,佳明自己打造一个数据系统没问题,本身TSB、CTL、ATL、FRC这些就挺麻烦的,简单化降低学习成本才能吸引更多人使用这套系统。但是在这种初期是不是该给个官方指导手册?当然最好的办法是直接把TrainingPeaks收购了,一了百了。

3、还是那么难用的手机APP

佳明如今最大的问题依然是那个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系统人性化和易用性需要,同落后的佳明软件系统之间的矛盾”。虽然说在530这一代已经有了些许改进,在首次连接手机时能把一些即有数据直接同步到码表里省去了一定的工作量。不过经常连不上APP这个问题就很尴尬了,骑完后同步数据也要半天,让人仿佛回到了当年EDGE时代,原来Edge 530和Edge 830的名字是这么来的啊。

而且具体的数据页如今还是得在码表上手动设置,不能像wahoo那样在手机上设置好直接同步过去。而在选择设置时你根本那个数据是什么意思,甚至在不同大小的数据格里显示的界面都是不同的,我看你就是在难为我胖虎.JPG。最令人生气的是佳明自己是非常清楚这一点的,这一代码表中在设置数据页时把一些常用数据放在了一起,省去一个个找的麻烦,甚至都可以复制已经设置好的数据页。但你为什么不一次性改到底直接在手机上设置呢?你屏幕再大触屏再好能有iPhone好?

4、开倒车的祖传Micro-USB

9102年了,佳明居然还在新品上用祖传Micro-USB接口,连苹果都开始用Type C了,C口一统天下就是分分钟的事,一个换代要四年的码表没一点前瞻性,以后还得为码表多带一根线,靠。

如今不管是自行车行业还是科技行业都陷入了竞品同质化的创新低谷,所有产品都照着一个模子去做,天下手机像iPhone,天下气动出SL6,而佳明作为码表行业的龙头老大用了四年时间交出了这么一份答案,虽然还有很多的问题,远不是一个完美的产品,但是在这个世界上你也找不出比这更好的码表了。虽然很遗憾,但这就是现实。

作为厂商,只有不断的提供新功能吸引用户才能让行业不断的发展,就像乔老爷子说的那样,伟大的企业告诉用户你需要什么。而在这点上,相比于当初520那一代只是做到了当时最好的码表,并没有太多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功能,530和830提供了诸如爬坡赛段、身体状态这些更贴合现代化训练理念和可玩性的功能,而这些功能也是佳明不断增强的护城河,别无二家,足够让人心甘情愿的买单了。毕竟花完钱才有动力去骑车嘛,是时候装上新码表来一场休闲骑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tougao/60317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2
下一篇 2023-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