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的发展趋势会是怎样?

国产手机的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第1张

国产手机发展趋势会慢慢变成技术为导向的比拼,技术营销才是吸引人的地方,术语噱头营销越来越不得人心。同质化的产品是没有市场的。

单一性价比是最没有价值的营销。只能节节败退,并不是价格低就能卖的好,一直标榜最懂手机的那些人其实最不懂,因为他们的目的就是什么都想要,结果样样做得很平庸!古语说的好 :一招鲜吃遍天,人家去饭店吃饭,如果没有特色,要么人家最多去吃一次,要么是为了省钱才去吃,手机也是如此。在乎性价比的人其实最爱面子,就怕别人听到说手机代表身份的话。

ov华为的子品牌realme、iQOO、荣耀发展的很好是为什么?因为背靠ov华为技术研发,很多人第一反应技术是什么?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年年的专利就能看出来了。

所以不要张口闭口就指责别人,参数漂亮的一塌糊涂,实际体验也是一塌糊涂,形成反差太大会丢失大部分用户的。这也是为什么性价比标签的小米用户越来越少的原因。从来不找找自己存在的原因,张口闭口别人黑自己!请问黑稿能影响质量吗?不能吧!出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指责友商,友商成了专门背锅侠。难道都是别人的原因吗?手机市场的份额一切选择市场行为。国产手机厂家都会发展自己的芯片或者技术。只有技术发展才是最重要的!不受制于人。自己产品就像自己的孩子,如果夸自己的孩子怎么说都不过分,毕竟是自己的。如果夸别人的孩子算什么事啊,别人再好也是别人的,自己再差也会有变好的那一天。

我期待技术比拼的那一天,而不是说我利润低所以不研发,不能要求研发,这就是一种道德绑架,自己不做不进步,还要喷别人想进步的,这是不道德的!

技术和人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要素。

国产手机在未来十年,必然会越发展越好,在全球范围内为中国制造正名及扬名立万。苹果和三星手机在未来很可能会沦为小众机器,而在全球更加流行的可能是华为,荣耀,OPPO,VIVO,一加,小米等。

第一,以荣耀,小米为代表的性价比机型,会夯实中国手机的基本面。占领中低端市场,并且会在新兴市场一步步攀升品牌和销量。

第二,以OPPO,VIVO,一加为代表的,主打设计感价位中等的手机,会逐步餐食掉三星的市场。以及消灭海外的一些地方性品牌。

第三,以华为为领头的创新 科技 企业会不断通过 科技 创新,推出更加具备 科技 含量,引领消费者需求的创新产品,逐步替代苹果的地位。

很多消费型产品行业,中国企业都上演了漂亮的逆袭战。像白色家电,黑色家电,以及视听行业等等。因为中国市场够大,中国企业可以依托本土市场形成规模化,再加上产业链的不断整合以及中国人的勤奋,还有近年来越来越重视研发投入。所以手机行业全面称霸的那一天,已经近在眼前了。

岁月经年,大浪淘沙。国产主流手机品牌最终留下的有两类:

一是小米类。小米秉承“让所有人享受 科技 的乐趣”理念,坚持做平民手机。只要不犯大错,质量过硬,同时进一步拓宽渠道,提高运营效率。最终会在这场线上线下不断融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眼下国内的困境是暂时的。有网友说OPPO、VIVO也玩起了性价比呀,OV做性价比手机的时候,就是小米消失的时候,这显然高估了OV实力。小米性价比与OV不同,小米尤其红米性价比是战略。小米就是靠它一律格杀,才有今天。在小米手机硬件综合利润率极低的情况下,利润百亿,OV能做到吗!对完全靠手机硬件获取利润的OV来说,显然做不到!同时,OV做性价比手机更多是机会主义,是投机,当它把价格对标红米的时候,它是不赚钱的,一个不赚钱的厂商能存在么!对OV手机的线下渠道来说,高利润是维持渠道的关键,利润低渠道会日趋倒戈,树倒猢狲散,危矣!OV也在进行渠道革命,效果如何尚未可知。

第二类有差异化,品牌溢价能力强。代表是华为。华为虽然没有性价比,但溢价能力强,质量过硬,在贸易战的背景下,占尽国内舆论先机,如日中天。国外市场则受牵累。受冲击。不出意外,最终的决战会在小米、华为间展开。

竞争到最后,最终留下的品牌一定是为用户创造了价值的品牌。苹果手机外观不出众,屏占比不高,价格却很贵。一是因为它积久经年形成的巨大号召力,品牌溢价能力。二是顶级的性能、封闭的系统带来的持久不卡顿的体验。

你好,我来聊下自己的观点

从近几年的行业发展的情况来看,网络技术的革新,运营商的政策驱动,成就了一批厂商,但很多都只是昙花一现,到今天来看能存活下来的靠的仍是过硬的产品。华为有过硬的技术、OV有坚实的渠道阵地、小米有更优的性价比等,目前能数名字的几家厂商都有其自身不可替代的一面。那么国产手机的发展趋势,我想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聊一聊。

价格

从手机的诞生到现在,其实也不能说价格是升高了还是下降了,不管未来技术如何革新,成本增长、下降也罢,收入水平如何变化也好,手机价格都会一直有高中低各个价位段的产品;各价位段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或者说不同消费者需求,上至上万、数万,下至百元等,国内经济的发展,普通大众的收入水平提升,带动消费能力的提升,所以中高端手机的占比将会持续提升。

技术、性能

制造技术、 科技 技术持续快速发展不可否认,但手机的创新确实已至瓶颈,现在缺乏创新的情况下,各厂商也只是靠堆砌各种参数来保持更新换代产品,更多的摄像头、更高的像素、更高屏幕清晰度、刷新率等,手机性能的过剩已然存在,但真正的创新还未到来。所以在未来哪家厂商能真正的掀起一场手机的质的创新,决定了谁将成为未来手机市场的领袖。

智能生态

目前小米是智能生态布局最早、发展最好的厂商,其他厂商都在紧锣密鼓的追赶其脚步。随着5G+AIoT赋能,智能生态家具的发展将会百花齐放,大家也都将会体验到 科技 的进度带来的优质体验。

国产手机的发展如何,取决于技术支持、人才、创新能力、资金实力等各个方面,未来手机品牌可能会更加聚焦,现在的成绩并不值得有任何骄傲的理由,前车之鉴并不遥远。也许手机产品也正在酝酿一场大的变革,大家坐等享受体验吧。

国产手机崛起

2003年,国产手机曾站在了中国手机行业的巅峰,击败了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国际知名品牌,利用其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价格优势拿下了过半的市场份额,尽管其中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但也赢得了国内外的尊重。如今,移动浪潮袭来,随着国外手机创新疲软,国产手机在研发上投入增加以及产业链和渠道不断完善和创新,在连续近10年手机市场被洋品牌统治之后,我们再次看到了国产手机崛起的曙光。

截至2014年11月,中国手机行业现状。事实上,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范围内,手机行业都迎来了一次大洗牌。昔日霸主诺基亚的手机业务被微软收购后原品牌被放弃,2年内无法再生产手机;老大哥摩托罗拉移动在新的移动浪潮中也跌下神坛,先是被谷歌公司收购,谷歌掌控其近15000项专利之后转手又把摩托罗拉移动卖给了联想;而索尼移动于今年十月宣布缩减中国业务,不再开发和出售专门面向中国市场的手机;Nexus产品因谷歌退出中国市场,两代Nexus产品的制造商LG虽然在国际市场上大红大紫但是在中国名气不显,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因素,LG在中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难进前十,甚至近些年还传出要退出中国市场的新闻。至此,中国国产手机的主要竞争对手仅剩下苹果和三星两家,除去自成一体的苹果,在安卓市场上,三星已经成了国产手机唯一的主要对手。另一方面,国产手机群雄逐鹿,除去“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小米、魅族、OPPO乃至今年四月底刚刚发布第一款手机的一加手机等都展示了强大的实力和潜力,博足了国内外的眼球。市场调研公司Canalys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出货量在中国市场占14%,首次超越三星,位列第一。三星、联想和宇龙次之,市场份额均为12%。而市场研究机构IDC调研报告则显示,2014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小米位列全球第三,较去年同期增长211.3%,仅次于三星和苹果,同时三星成为市场前五中唯一一家出货量下降的厂商,联想和LG紧随小米并列第四,而上季度位居第三的华为由于策略改变推精品手机,暂时跌出前五。

表一 2014第三季度全球前五名手机厂商出货量和市场份额情况

国产手机崛起的原因。

(1)4G时代加速行业洗牌,国产手机“弯道超越”。随着移动和联通4G牌照的发放,4G用户的增长情况将明显与3G时的长时间渐进增长不同,会呈现爆炸式增长。而国内手机行业的几大厂商早已提前布局,一心想赶上4G这辆快车实现“弯道超越”。最早向4G发起冲锋的是“中华酷联”等厂商,成功地在国外品牌大规模进入4G市场之前早早地抢占市场。中兴去年推出的U9815手机拿到了国内首张TD-LTE手机入网证,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中兴4G终端的预期目标是全年3500万,国内4G终端市场份额前两名;华为的4G手机几乎也是国内第一批推出的,更推出了许多中高端产品,出货量越来越大;酷派在去年11月就提出了“领航4G”的发展战略,将80%的供应链资源和研发人员投入到4G的生产和研发上,在今年5月份甚至占据了4G市场第一的位置;联想也在2014年推出了十余款4G产品,市场份额位居前列。尽管受制于研发技术和上游供应链的限制,小米和魅族等知名厂商进入4G市场较晚,但反应还算比较及时的,例如OPPO在今年6月份即宣布停止所有3G新产品的研发,压缩3G产品的生产计划,减少通路库存,同时加快4G产品的研发进度,全面转型4G。魅族9月底刚上市的MX4也支持了4G,而小米踏入4G的脚步和魅族差不多。国产手机对踏上4G这趟高速列车的响应速度可见一斑。但随着4G时代的到来,技术门槛再一次提高,全渠道的竞争愈演愈烈,这必将加速手机行业的再一次洗牌。值得一提的是,国资委通知要求三大运营商未来三年合共压缩营销费用20%,几乎整整100亿元的补贴因此消失,尽管各大手机厂商都受到了程度不同的打击,但是受打击最大的还是苹果、三星这两家国外厂商,因为这两者在国内主要经营的是高端手机,补贴的减少对这类手机的打击是最大的。另外,随着高通反垄断案的结束,4G芯片行业又将掀起一场混战,但同时国内芯片厂商也迎来了新的转机。国产厂商在4G时代到来的初期利用其技术、渠道、时间的优势暂时保持了领先。

(2)国内厂商研发能力增强,供应链效率增加,产业链日益完善。众所周知,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众厂商几乎都牟足了劲都想去分这块大蛋糕,但是竞争是激烈,在淘汰一批批的厂商之后,剩下的这些厂商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也愈来愈有效率。像小米等这样的厂商,最初由于在市场上还没什么名气,导致与供应链上游的议价能力不足,很难拿到第一手货。 但是随着市场的变化,物流业的飞速发展,国内厂商的进步,供应链合作关系越来越紧密,信息的交流也更加顺畅。小米在初获成功后,不仅得到了更充足的供应链上游的供给,其重新设计的产业链,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大加快了资金流传的方式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并且在此时,各种独立研发机构(DH),原始设备制造商(ODM),甚至独立的售后服务公司,都开始出现,为中国手机供应链注入了新的活力,效率越来越高。如果说小米这样的新兴公司一开始还不具备强大的实力,那么我们别忘了,国内其实并不乏起步较早的大公司,比如“中华酷联”、魅族、OPPO等,尤其是华为,几乎具有手机产品制造的所有东西,无论是资金,硬件能力,研发技术,与运营商的关系,渠道方面的布局等均不比国外知名企业逊色太多。华为之前主要做的是运营商贴牌手机,并没有自己的品牌,但是当它决定打响自己的品牌,跻身智能手机的中高端业务,所爆发出的力量是惊人的。3G、4G手机技术门槛的提高,竞争的日益激烈,在淘汰了一批批的厂商之后,国产手机的大环境反而更有利于国产手机的发展,国产手机的形象也不再局限于粗制滥造的“山寨机”,品质越来越好。优秀的国产手机让产业链上下的各个厂商都看到了信心。

(3)国产手机开始着眼于品牌建设,渠道红利消失,互联网营销革命到来。国产手机近年来口碑逐渐变好,总体创新能力也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不仅仅体现在研发能力上,还体现在营销手段上。过去国产手机主要靠的线下营销,与运营商的关系走得十分紧密,但是如今运营商补贴大大减少,众多国产手机厂商不得不走 社会 公开渠道营销,然而这也是给了国产手机又一次新生的机会,因为O2O模式才是手机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而在互联网营销方面,小米早已给国内众大厂商做了非常震撼的示范。小米从“一无所有”到如今身价800亿,靠的就是“互联网模式”(硬件+软件+服务+移动互联网)和“粉丝经济”,建立起软硬一体的生态系统。小米手机初期一般分批在网上限量发放,让用户去抢购,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被所谓的“半官方线下销售渠道”(“大黄牛”)拿走,把一款产品的生命周期拉得很长。这样的营销模式被许多人称为饥饿营销,让一些人诟病与不屑,但它的确给小米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国内传统厂商在眼红的同时,也在反思互联网销售。小米的新模式几乎省掉了中间渠道环节,可以实时反馈销售数据,再根据准确的销售数据预估订单,并且在销量足够大的情况下,仓储成本平摊之后是十分低的。小米做到这一切的基础则是“粉丝经济”,小米通过小米论坛、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建设,拥有了大批的“米粉”。小米起家时的“MIUI”虽然目前相比硬件产品利润不大,但是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的建立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手机硬件产品的利润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越来越少。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在壮大之后并没有单一地只抓住互联网营销,它也开始着眼于与运营商拉近关系,O2O的模式从线上走到了线下。从小米的全球布局和生态建设来看,小米的野心不可谓不大。相比小米的Online to Offline,“中华酷联”这些传统厂商要做的就是Offline to Online,即线下向线上延伸。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就是国内传统厂商对小米发起的挑战,据统计,在“双十一”全网总销售额上,尽管小米以15.6亿傲视群雄,但华为荣耀的销售额也已突破了10.6亿,酷派的大神手机为5.6亿,另外其他的一些厂商在互联网销售上也牟足了劲,不甘示弱。国产手机的这些令人惊喜的变化在带来激烈竞争的同时,也象征着国产手机的繁荣昌盛,先进的营销理念给中国手机业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4)国产手机进军全球,新发展带来新机遇。尽管中国作为全球智能手机最大的市场,但随着这几年的飞速发展,国内智能手机的市场容量渐趋饱和,智能手机的换机需求也将放缓,产品同质化加剧,价格竞争愈演愈烈,国内厂商开始集体进军国际市场谋求新的出路。尽管面对着本土化、品牌、专利等多方面的挑战,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国产手机厂商的表现还是得到国际市场肯定的。华为虽然近年才拥有自主手机品牌,但是华为在海外的通信行业已经做了很多年,有了沉厚的积淀,硬件能力、资金实力、与国外运营商的关系、科研力量等都是十分强大的,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掌握众多的专利技术。联想以前也并不做手机,但作为PC行业的全球第一,实力也不容小觑,为了应对国外频繁的专业控诉,联想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不仅了得到了将近17000项的专利使用权和2000多名的研发人员,更重要的是也得到了摩托罗拉在美国、欧洲各国的成熟市场以及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相对完善的运营商关系和布局。由于欧美的专利诉讼比较激烈,小米、酷派等退而求其次,先在一些新兴市场打开局势。酷派开始进驻台湾、印度、印尼等国家地区,而小米则瞄向了巴西和墨西哥市场。小米虽然比起那些起步早的大公司专利比较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研发能力的低下,小米每年专利的增长水平与华为是不相上下的,并且不断寻求和联芯 科技 等芯片公司的合作。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高通反垄断案的结束,国内手机不用再支付其霸道的单机售价的3%到6%的“专利授权费用”,同时,国内的芯片厂商也在其中觅得了新的转机。国产手机在进军全球时不乏让人称道的品牌营销策略,比如华为先后与意大利AC米兰、西班牙马德里竞技等多家顶级足球俱乐部建立了伙伴关系,中兴则选择了多支NBA球队进行合作,从 体育 营销的角度提高了自身品牌的知名度,获得了一定的口碑。市场研究机构IDC调研报告则显示,2014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小米位列全球第三,较去年同期增长211.3%,仅次于三星和苹果,同时三星成为市场前五中唯一一家出货量下降的厂商,联想和LG紧随小米并列第四,而上季度位居第三的华为由于策略改变推精品手机,暂时跌出前五。总之,国内厂商在全球市场上的表现让我们对国产手机充满信心。

越来越好!

国产手机厂商在相互竞争下产品会越做越好,比起国外手机也一样会更有竞争力及市场。

可能会有更黑 科技 的屏幕技术出现,比如说,折叠屏,透明屏幕,但是这些技术或许噱头要远远大于实际应用,最终很可能即使出现也是小众产品

旗舰机型会越来越高 科技 且越来越向国外苹果看齐,随后在一举超过。但是这个过程或许极其漫长,并且可能会有一定的动荡,但是大家要相信我们的手机必然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发展趋势只会越来越高 科技 ,甚至体积越来越小。

半导体行业隶属电子信息产业,属于硬件产业,以半导体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个产业。随着全球主要市场推出5G商用服务,5G智能手机将迎来高速增长期,从而带动半导体行业恢复增长。

一、2019年半导体板块净利润增速超过80%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整理:已经发布2019年业绩预告的222家电子行业上市公司中:业绩增长的有141家,下滑的有76家,亏损的有27家。披露年度业绩预告区间的以区间中位数计算,222家公司2019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合计572.13亿元,同比增长32.94%。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 48家半导体上市公司披露2019年归母净利润合计约75.78亿,同比增长88.24%。

二、2020年3月疫情好转,半导体板块大幅高开

2020年3月2日,半导体板块大幅高开,截至3月2号上午收盘,慧伦晶体、瑞芯微、斯达半岛涨停,生益科技涨7个百分点以上,泰晶科技、深南电路涨5个百分点以上,胜宏科技、南大光大、华正新材等涨4个百分点以上。

三、行业市场前景:多个机构看涨2020年半导体行业发展

5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将促进新基础设施建设,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硬核科技成为布局重点。多家券商机构认为,逆周期政策大概率会持续加码,在加码基建的同时,以5G网络为基础的“新基建”将成为重点,在需求端,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生产效能的最强动力,在此次疫情爆发期间,信息化的需求和应用都得到广泛重视,届时半导体行业直接受益,市场前景较好。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半导体硅片、外延片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专家建议:国内手机搭载国产芯片,可行性不大。

一、专家建议国内手机搭载国产芯片

对于半导体工业的本土化,专家建议国内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比如,任何一款国产手机,都要使用百分之三十的国产芯片,如果达不到,就应该被扣除百分之四百的税收。

这个话题一出,立刻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我认为可行性不大。

二、该言论违背市场经济规律

你的芯片是好的,别人就会用。你的芯片太差了,就算你给他钱,他也不会用。

任何一个公司,为了提升自己的产品和竞争能力,在未来的竞争中,都会选择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而不是用最差的东西,去毁掉自己的品牌,失去自己的市场。所以,只有提升自己的产品,才能让别人使用你的芯片。

如果用政策来调整正常的经济活动,那么就完全是计划经济的作法,对整个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国产最高的芯片算力接近iPhone5 到 iPhone6之间

根据个人的了解,国内的芯片,其运算能力顶多也就是iPhone5到iPhone6之间,换言之,用国产最顶级芯片的中国手机,其性能和iPhone6差不多,那么问题来了,你会不会选择iPhone6作为主力机型?

我相信大多数人是不会这样选择的,因为在市场上有更好的选择在,为什么要用一个好几年前的产品来为难自己了!

我国的芯片公司在高端产品上已经落后于国外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这位专家的意见完全不可取,是一种完全不负责任的说法,这种说法反而会让国内的芯片公司陷入绝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dianzi/76440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8
下一篇 2023-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