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G是什么东西

BUG是什么东西,第1张

Bug一词的原意是“臭虫”或“虫子”。但是现在,在电脑系统或程序中,如果隐藏着的一些未被发现的缺陷或问题,人们也叫它“Bug”,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第一代的计算机是由许多庞大且昂贵的真空管组成,并利用大量的电力来使真空管发光。可能正是由于计算机运行产生的光和热,引得一只小虫子Bug 钻进了一支真空管内,导致整个计算机无法工作。研究人员费了半天时间,总算发现原因所在,把这只小虫子从真空管中取出后,计算机又恢复正常。后来,Bug这个名词就沿用下来,表示电脑系统或程序中隐藏的错误、缺陷、漏洞或问题。

与Bug相对应,人们将发现Bug并加以纠正的过程叫做“Debug”,意即“捉虫子”或“杀虫子”。遗憾的是,在中文里面,至今仍没有与“Bug”准确对应的词汇,于是只能直接引用“Bug”一词。虽然也有人使用“臭虫”一词替代“Bug”,但容易产生歧义,所以推广不开。

在现在的一些游戏中表示某一部分出现了漏洞,玩家应用这些漏洞可以获得某种不应出现的奖励或效果。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游戏厂商们大力加强游戏的升级和补丁(不一定是网络游戏,单机游戏也有升级和补丁一说)。

电脑上DEBUG是“调试”的意思。它是一种计算机程序,来源于一个叫葛丽丝·霍波(Grace Hopper)的美国计算机科学家,有一天,她在调试设备时出现故障,拆开继电器后,发现有只飞蛾被夹扁在触点中间,从而“卡”住了机器的运行。于是,霍波诙谐的把程序故障统称为“臭虫(BUG)”,把排除程序故障叫DEBUG,而这奇怪的“称呼”,就成为后来计算机领域的专业行话。

1、在DOS系统中的调试程序,程序名称就叫DEBUG。

2、在windows系统中有DEBUG调试工具。

3、在程序开发软件类中,有专门DEBUG调试菜单

京沪等地臭虫重现可能有两个途径:一是国外传播进入,二是农村地区进入。

曾晓秡说,事实上从2000年以后,在世界范围内臭虫呈现一个逐渐复苏的状态。据他推测,随着北京与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北京的这些臭虫很有可能从国外“偷渡”而来。

另外有专家指出,臭虫成虫、幼虫、卵也有可能是从农村迁移而进入城市环境的。

曾晓秡说:“从我们现在检测和看到的情况,还没有发现臭虫有什么新的变异。”从临床接诊来看,尚未发现臭虫能够传播其他疾病,它的危害主要局限在叮咬、吸血骚扰等方面。

扩展资料;

臭虫一般过群居生活,因此在适宜隐匿的场所常常发现有大批臭虫聚集。不论是若虫,或是雌雄成虫,它们都在晚上偷偷地爬出来,凭借刺吸式的口器嗜吸人血;

在找不到人血时,也吸食家兔、白鼠和鸡的血。臭虫吸血很快,5—10分钟就能吸饱。人被臭虫叮咬后,常引起皮肤发痒,过敏的人被叮咬后有明显的刺激反应,伤口常出现红肿、奇痒,如搔破后往往引起细菌感染。

近几年,杀虫公司关于臭虫滋扰的报道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品牌形象,一般的清洁卫生程序在面对臭虫的时候也显得有心无力,情况最严重的是酒店业,大量的流动住客随时可能会携带臭虫进入,以致五星级酒店也常常无法幸免。

臭虫生活在人居室及床榻的各种缝隙中,白天藏匿,夜晚活动吸血,行动敏捷,不易捕捉。发育为渐变态,生活史有卵、若虫和成虫3期。若虫和成虫都嗜吸人血。

臭虫怕光,多在夜间活动。臭虫夜晚吸血骚扰,使人不能安眠,长期叮咬、吸血,可引起人的贫血、失眠、神经衰弱,而且由于臭虫叮刺时将唾液注入人体,放出一种扩张血管的刺激性物质,引起瘀点或瘙痒性风团,常排列成行,可使皮肤敏感性较高人的局部出现红肿,痛痒难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臭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吸血臭虫

以上就是关于BUG是什么东西全部的内容,包括:BUG是什么东西、电脑上DEBUG是什么意思、臭虫是怎样产生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94936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