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放线技巧如放线洞口如何设置

建筑施工放线技巧如放线洞口如何设置,第1张

要放的线分两种:

一种是定位柱子、梁、剪力墙等用的,木工用它来装模,如果线放错了,那么可能会导致柱子偏位,严重会导致整栋楼要作废!所以放线工作是很重要的!

另外一种是给自己用的,自己有时候为了工作方便而放了一些辅助线,或者是为了方便以后放楼面线,也就是为砌墙放线而特地放出来的。

放线并没有特定的技巧,在现场放线时一定要保持敏捷的思维,才能避免出错和提高工作效率、发现属于自己的技巧!

洞口分很多种,如果是门之类不要砌墙的就把尺寸d出来就OK了,如果是窗之类要砌墙的那不用把洞口d出来了!因为到时他们自己会从柱边或其它位置量过来的。

如果你开始着手放线,想必你也知道这个回答的含金量!这个一般是师傅才会教的!

按照工程建设的规定,房屋建筑应当委托第三方专业单位进行沉降观测,以保证数据的专业性、客观性和有效性。

1、但是,这不等于说施工单位自己就不需要进行沉降观测施工单位进行沉降观测的目的同委托第三方进行沉降观测的目的是不完全相同的。

2、施工单位需要侧重于施工过程出现的沉降问题,特别是沉降对于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影响,在观测频率上应当高于第三方观测,而且要要针对性。

3、当发现自己的观测数据同第三方的观测数据出现较大差异时,要及时同第三方联系沟通,查明问题原因,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4、因此,委托第三方进行沉降观测和施工单位自己进行沉降观测都是必要的,而且应当独立进行,既不能相互依赖,也不能相互干扰。

扩展资料:

规范

(1)实施沉降观测点的位置设置要合理 ,与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基础处理的情况要有紧密的联系。通常情况下的确定方法是(摘自《建筑物变形测量规范》):

①砖混结构中采用砖墙承重的建筑物:沉降观测点一般应沿墙的长度每隔 8~10 m 设置 1 个,并应设置在建筑物的外墙转角处、纵墙与横墙的交接处及纵墙与横墙的中央、建筑物的沉降缝 2 侧。

②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沉降观测点应设在每个桩基或部分柱基上部。

③新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连接处的 2 边应设置。

④烟囱、水塔、油灌等其它类似的构筑物,应沿周边对称设置。

(2)实施沉降观测的次数和时间要适当如砖混结构建筑物的第一次观测应当在观测点安设稳固且第 1 层已经完工后进行。其它结构的建筑物可以参考进行。

(3)水准测量的基点位置应该远离施工的建筑物或者做特殊处理。它的位置一定要选定相对稳定的其它建筑物、岩基等适当部位,一般不少于 2 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物沉降观测

一、测量工作的原则和程序是:“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步步有检核”。

二、测量工作的实质是: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

三、测量工作的目的,是把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要求的精度测设在地面上,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以衔接指导各个工序间的施工。

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

在机械工程里面,测量指将被测量与具有计量单位的标准量在数值上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二者比值的实验认识过程。

测量方法:指在进行测量时所用的按类叙述的一组 *** 作逻辑次序。对几何量的测量而言,则是根据被测参数的特点,如公差值、大小、轻重、材质、数量等,并分析研究该参数与其他参数的关系,最后确定对该参数如何进行测量的 *** 作方法。

测量的准确度: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由于任何测量过程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测量误差,误差大说明测量结果离真值远,准确度低。因此,准确度和误差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由于存在测量误差,任何测量结果都是以一近似值来表示。

测量工作是利用各种仪器和工具,对建筑场地上的位置进行度量和测定的科学,它可以为建筑施工提供依据,并确保施工质量。在各单位、各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及设备安装之前进行施工放样,可以为后续的施工和设备安装提供轴线、中心线、标高等施工标志,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一、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 *** 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分析原因并正确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2、观测时间的要求 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如:30天/次)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或数层)为一观测周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 3、观测点的要求 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通常情况下,建筑物设计图纸上有专门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此外,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是否会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义。 4、沉降观测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 “五定”即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5、施测要求 仪器、设备的 *** 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续使用3-6个月后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 在观测过程中, *** 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 6、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 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在无特殊要求情况下,一般高层建(构)筑物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 7、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 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记录计算要符合施工测量规范的要求,按照依据正确、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行成果整理及计算。 二、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 1、建立水准控制网 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控制点(或城市精密导线点)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要求:(1)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布置3个以上水准点,其间距不大于100米;(2)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2个水准点,并且场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3)各水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深要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大于15米),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 2、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由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3、沉降观测 根据编制的工程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设置稳固后及时进行。一般高层建筑物有一或数层地下结构,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基础局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待临时观测点稳固好,进行首次观测。 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测时一般用N2或N3级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 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临时观测点移上一层并进行观测直到十0.00,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为便于观测可将永久观测点设于十500mm)。然后每施工一层就复测一次,直至竣工。 4、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从而确定出沉降量。 5、统计表汇总 (1)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 (2)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横坐标为时间坐标,纵坐标上半部为荷载值,下半部为各沉降观测周期的沉降量。 将统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期所测得沉降量画于坐标中,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画于坐标中,连线,就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曲线。 (3)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可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将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反馈有关主管部门,正确地指导施工。特别在沉陷性较大的地基上对重要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的观测显得更为重要。 对沉降观测的成果分析,还可找出同一地区类似结构形式建筑物影响其沉降的主要因素,指导施工单位编好施工组织设计正确指导施工,同样也为勘察设计单位提供宝贵的一手资料,设计出更完善的施工图纸。 6.观测中的注意事项: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气呵成;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将各次所观测沉降情况及时反馈有关部门,当建筑物每天(24h)连续沉降量超过1mm时应停止施工,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

以上就是关于建筑施工放线技巧如放线洞口如何设置全部的内容,包括:建筑施工放线技巧如放线洞口如何设置、建筑工程沉降观测应由施工单位进行还是由建设方委托第三方进行测量、土木工程(道路桥梁)的测量工作一般程序是什么在整个项目过程中需要做哪些工作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94277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8
下一篇 2023-04-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