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联名营销的利与弊

跨界联名营销的利与弊,第1张

在一切产品供大于求的时代,各大品牌都在通过各种营销方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近年来,品牌之间的跨界联名掀起一股新概念营销浪潮,从市场趋势来看,似乎只要跨界联名,一切都能够显得高大上了。 但是任何营销方案都有两面性,运营得当对双方品牌都有非常好的带动,反之,则带来负面效应。 利处:对于一个品牌想要不断创新是非常有难度的,所以跨界联名营销可以说能够带给消费者意想不到的新奇,给双方品牌也会带来提升销售量及美誉度。 例如去年5月,五芳斋与拉面说联名推出的“粽有面子”礼盒,提出了“拉面+粽子=给个面子”的新概念。礼盒中还放有面子支票等创意定制类系列活动,在达到引流及收益增加的同事,对双方的品牌及粉丝带来了新的福利。例如奥利奥也选择了跨界联名营销合作,与美妆品牌联名合作之后,打造了一款联名产品——奥利奥饼干气垫,也赢得了很多消费者喜爱。 弊处:预热时间不足、联名内容和受众群体不符合,容易导致联名失败,并引起消费者认为品牌不务正业的看法,或降低品牌的美誉度。 前段时间,某某基与国产游戏《原神》合作推出联名款,用户在活动期间购买指定套装,可以获得风之翼装扮【飨宴之翼】限定款在内的【原神异世寻味礼】。 另外,在某某基部分门店购买指定套餐,对店员说出口令,还可以获得奖励一对联动款的徽章。活动在二次元圈层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量《原神》玩家涌入某某基门店购买联名款套餐,导致很多门店的产品销售一空,还有的玩家提前12个小时排队,因为出现的脱销现象,引发了大量活动玩家的不满。 由于现场非常火爆,也或许某某基没有想到游戏玩家的消费热情,上海和杭州某某基两家门店因疫情防控要求,导致活动被临时取消。这次活动的仓促结束,让很多玩家消费者感到失望,后续如果处理不当,势必容易引导消费者为了泄愤而去到同行店里。 跨界联名不是为了联名而联名,而是为了吸粉,联名可以发挥出单一品牌无法达到的双倍效果。 可是如果只是噱头大,而消费者没有得到实惠,很容易消耗品牌的知名度而得不偿失。 如今的市场营销没有固定的营销模式,所以品牌营销的成败,不是因为跨界联名就一定能够成功。 而是因为跨界联名了,可以做引起关注度的事件营销才能更吸引人了。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利与弊,如果担心过多,势必畏手畏脚,唯有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整合营销细节工作,用心感受消费者的感受,才有机会做好跨界联名营销。 没有一成不变的市场,只有一成不变的思维。 唯有突破思维枷锁,才有可能突破品牌发展的屏障。 思考: 跨界联名营销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常见的跨界手法

1. 定制款产品

品牌双方制作定制款产品是最为常见的跨界形式,而这种定制款、限量款有时候更多是通过IP授权的形式来实现。

无论是亚朵酒店与网易云音乐、知乎等互联网产品的跨界定制,还是小黄人与OFO的跨界合作,还是六神花露水与RIO的跨界合作,实质上都是一种IP授权的定制。

2. 快闪店及快闪活动

跨界更多表现为一种事件营销,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线下快闪活动是线下推广最为合适的选择。

近些年国内最为知名的案例就是,饿了么与网易新闻推出只开4天的丧茶快闪店。当然不仅是真正的快闪店,各种线下活动展示装置,快闪活动都是品牌跨界营销的常用手段。

3. 资源技术合作

跨界也可以是某一品牌方提供技术或资源进行活动推广或产品定制,比如:HM曾与CHANEL进行跨界合作,邀请CHANEL的设计师为HM设计衣服,这就是一种设计师资源的合作;比如:苹果手表与耐克联合推出的nike+手表,其中的技术合作已经非常深度。

当年轻一代消费力量崛起,使得更多品牌想方设法与年轻人玩在一起。

各类的潮流营销玩法层出不穷,营销模式随之迭代更新,以更加新潮的姿态和更加好玩的方式来贴近年轻人,来帮助品牌实现与年轻用户建立有效沟通并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品效合一的传播效果。

在层出不穷的玩法中,“跨界”依然是多数品牌持续热衷的营销方式。

近两年,传统企业纷纷将他们的服务与现代方式进行融合,以此来获得Z世代的青睐,提高在年轻人群体中的影响力。于是出现了中国邮政奶茶店、警察局开咖啡店……

而现在有着“顶级国民度”的中国高铁也开始追赶这股跨界潮流,重磅推出“高铁奶茶”跻身奶茶行业, #高铁奶茶已上线#话题更是登上热搜,阅读量达到5亿,在轻松破亿的传播声量下,成功带动高铁奶茶火爆出圈。

作为行业观察者,除了看到了跨界营销的成功案例,还从这背后的营销逻辑探究出了这些企业跨界营销的秘籍。

跨界营销的核心逻辑

有观点认为,按“跨”的动机不同,跨界可以分为跨产品的界、跨用户的界、跨场景的界。但无论是怎样跨、如何跨、品牌的跨界营销其实是有着共通的底层逻辑的。

01

制造冲突感第一要义

跨界营销的实质是颠覆和创新,作为品牌之间的一种协同效应,它总是因为出乎意料的合作方,意想不到的新玩法,收割大量的注意力和好感度。 在注意力稀缺和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品牌跨界营销制造出来的冲突感就能成为吸睛利器。

02

营造CP感是核心要素

冲突感之外,跨界品牌之间更要有CP感。跨界是品类与品类、品牌与品牌之间特性相互融合的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融合的过程找到双方的契合点是关键。

所以无论是品牌、用户、亦或者是场景之间的跨界,CP感永远都是链接两者间关键点并借此来强化品牌形象的营销核心, 如何洞察到这种契合点并付诸于实际,是品牌跨界的关键所在。

03

让消费者参与互动传播

如果说冲突感和营销CP感是打造一款跨界营销的方式、方法的话,那么最终把消费者带入其中参与互动,使其有机会转化成为UGC的可能,才是检验这款跨界营销是否合格的底层逻辑。

如果跨界产品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缺少了UGC内容所形成的二次传播场域,那传播效果必定会大打折扣。

因为跨界从来都不仅只是为了产品的销量,它最终的目的就是把用户转化成传播媒介, 用热度话题来引爆流量,形成一层层链接来使得品牌的价值形象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相互发掘用户,这才是品牌的跨界营销所达到的一个用途。

在注意力稀缺和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对于品牌来说跨界营销最大的意义还在于,借助于跨界营销触点的演绎让消费者认同品牌体现出来的调性和理念,形成一套层层递进的传播链路,使品牌深入人心也为后续的品牌建设积累资产。

跨界营销应该注意什么

随着新一轮消费升级的到来,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品质化、多元化,品牌们也希望能营造出更具新鲜感的消费体验。

跨界营销凭借出乎意料的玩法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根本上来说品牌间的跨界联合营销不仅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又可以使传播效果做到最大化,品牌在跨界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找准合作双方的契合点。 只有找准了双方的核心契合点,才能基于各自的诉求,通过创意最大程度上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互利双赢。

拒绝盲目跟风。 品牌在跨界之前要先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在找准诉求之后选择适合自己的跨界创意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跨界营销要的是把不同界别的营销元素融为一体,追求营销效益的最大化。 品牌只有通过长期的洞察和创意积累,解决营销诉求,才能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消费者,获得长远性的利益传播。

跨界营销怎么做出1+1>2

除了传统企业,在这个营销机制趋于成熟的红海时代,各品牌都希望通过跨界来吸引用户的眼球,但五花八门的跨界往往让人应接不暇,也让消费者出现审美疲劳,跨界营销的效果也得不到很好的展示, 那么品牌的跨界营销应该怎么做呢?

01

明确跨界的目标

品牌要想做跨界,首先要明白跨界的目标是什么,明确发展方向进而传递品牌的理念价值。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目标, 获取消费者的关注,构筑品牌的价值资产,都是跨界营销不变的根本。

02

选择相契合的品牌

品牌跨界要保证品牌的调性相契合,找到品牌之间的共性,而不是只追求流量。 例如高铁跨界奶茶,形成全民热议的话题爆款,保障了跨界的话题度与关注度,又以相契合的品牌调性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03

营销上不断创新突破

对于品牌而言,无论是在选择跨界对象,合作方式还是营销上都要不断创新突破。跨界对于品牌而言,是极好的尝试机会,一次好的跨界,不但能共享两个品牌的流量,还能在提升品牌形象的同时,给顾客带来新的体验,也为品牌带来更多的可能。

简而言之,跨界营销绝不是简单的联合促销,只有正确把握跨界营销的方法,注重市场定位、把握消费者心态、真正做到创意营销,才能实现合作双方的共赢。

对于想要“凑热闹”的品牌来说,如何借助跨界营销打破了原来单一的传播方式,真正实现“1+1>2”的效果,让自己融入新市场,现阶段还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91105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