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制造的营销陷阱,你中招了吗?

商家制造的营销陷阱,你中招了吗?,第1张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被一种名为视觉陷阱的营销手段欺骗过,从而造成冲动消费的后果。

例如,一台冰箱3999元,如果打折后要3800元,消费者们就会觉得很划算,进而有了消费欲望。

而如果换成是一辆999元的自行车,打折后要800元,消费者们通常会埋怨打折力度太小了。

这就是视觉陷阱,同样的折扣,因为不同的价位数字视觉而产生不同的效果。

其实,除了视觉陷阱,营销陷阱还有听觉上的。

一位教师打算到学校门口买点水果,马路两边卖水果的摊位有很多,但其中一个摊位的生意却特别火。

于是她走过去看了看。

走近之后,听见那边喇叭里喊的是:橘子大减价啦,一块钱两斤。两块钱三斤,三块钱四斤......五块钱六斤,快来买呀!

一大群人围在小摊前,全部都在买五元六斤的橘子。

不仔细想的话,听着是不是感觉没毛病?

这就是商家在利用听觉制造陷阱。

大量长串的数字去混淆大脑思维,让消费者们直接停止去思考,只认准了商家喊出的条件,然后再对比一下,从中挑选出自己以为最便宜的价格。

消费者们不知道,自己从一开始就已经掉进了商家的陷阱里。

营销变得越来越困难。“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基于对全球300多家企业的研究和咨询服务基础上,为人们总结了企业营销中的十个致命陷阱。正是这些致命错误,让企业越来越难以通过获取足够的品牌溢价,来覆盖品牌建设成本,围绕品牌而在产品和渠道多个环节的建设投入受到影响。网络时代,消费者精于比价,企业的定价策略很难扛得过竞争压力,被迫卷入价格底线不断探低的促销游戏。企业、营销人所熟悉的传统营销,效果在下降,但成本却在一直攀升。

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营销十宗罪,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营销偏离市场,更丢弃了市场导向。市场总在变化之中,这就要求企业要动态化的调整并适应不同的细分市场,但营销现实却是,许多企业确定了不同的细分市场并为之提供不同产品,然后陷入一成不变,没有真正衡量每一个变化调整的细分市场在特定时间内的吸引力。当然,更重要的是确定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特点的新型细分方法。

丢弃市场导向的重要表现在于,大部分企业的大部分员工都认为只有营销和销售部门需要服务客户,其他部门和其他人与此无关。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企业会出现员工对客户要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至于出现交货延迟、发票错误等问题时不能作出快速纠错反映。与之同时,不少企业的营销和销售部门也仅仅以销售业绩为唯一(主要)的考核指标,服务客户的成效没能转化为考核指标。

营销十宗罪第二类,可概述为麻木症。包括企业没有充分理解目标客户、没能更好地明确和监控竞争对手、没有很好地管理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不善于把握新机会。理解目标客户前提在于与客户之间达成顺畅沟通,善于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企业既需要继续沿用焦点小组、问卷调查等传统的调查方法,也应结合网络时代的特点,开展数据分析、客户需求的心理学分析、人种学研究等。同样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在应对竞争对手之上,企业应建立竞争情报系统。

企业麻木对待员工、供应商、经销商、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这类做法非常常见,体现出企业界根深蒂固的经营目的误解——基于零和博弈,在损害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情况下,使企业利益最大化。这样的短视促成的麻木,还会出现在寻找和对待机会上,企业会漠视创意来源,乃至于将创意、创新技术拱手让给竞争对手或新创创业公司。

营销十宗罪的第三类,是营销系统的松散和瓦解。首先,不少企业年复一年套用过去的营销计划,拒绝证实新的市场环境和压力,也不考虑突发情况。在这些企业中,营销计划常常是僵化古板的,不存在d性预算。

其次,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政策与市场脱节。菲利普·科特勒强调,企业的产品跟踪和评估系统必须保持动态更新。

第三,企业不善于品牌建设和沟通。为此应对应建立起围绕细分市场的营销、广告、公共关系、直销细分策略,细化财务影响评估体系。

第四,企业未能很好组织起卓有成效的营销。这一点主要指的是企业的营销部门领导人(营销总监)不具备适应市场的营销技能,在中国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很多企业的营销总监往往是“一招鲜”能手,却很不适应新的市场定位,更不具备品牌资产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数据化营销、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网络营销、公共关系营销、服务和体验营销、盈利分析等技能。

第五,企业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菲利普·科特勒已年过八旬,在营销研究领域浸淫了四十多年,仍然敏锐意识到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渠道、新平台的颠覆性价值,反观不少企业的营销人却仍然排斥互联网营销。互联网营销不是简单意义上与电商网站合作,或者推出微信、在线营销就能概括的,而应涵盖网络思维和渠道对包括营销在内企业各流程的改造,有助于企业实时接收客户信息反馈、把握市场动向,开展自动化销售并最快辨识及回应影响公司口碑的舆情事件。

引言: 酸奶的诞生已经有很长的一段历史,不管事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关于酸奶制作的悠久历史基础。公元前2000多年前,在希腊东北部和保加利亚地区生息的古代色雷斯人掌握了酸奶的制作技术。后来,酸奶技术被古希腊人传到了欧洲的其它地方。1500年前,我国文学家著成的《齐民要术》也记载了齐地有关酸奶的制作方法。

在欧洲有关酸奶的第一个记载源自于法国的临床历史记录:弗朗西斯一世患上了一场严重的痢疾,当时的法国医生都束手无策,盟国的苏莱曼一世给他派了一个医生,这个医生宣称用酸奶治好了病人。

一、酸奶的盛行之始

1903年,梅契尼柯夫最早开始研究人的衰老与长寿。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在他研究的国家中,生活在保加利亚的百岁老人最多。这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于是他开始探讨当地人长寿的原因,发现当地人每天都饮用酸奶,他把这些老人健康和长寿的原因之一归功于当地广泛食用的保加利亚酸奶中的微生物,他将这种酸奶中培养的微生物命名为保加利亚乳杆菌。1907年,他将上述发现写成一本书《The Prolongation of Life:

Optimistic Studies》(《延年益寿:乐观研究》),在书中他系统的阐述了自己有关乳酸菌和长寿的观点和发现。

他认为衰老过程是由于肠道中的腐败微生物的产生的有毒物质引起的,特别是蛋白水解细菌如梭状芽孢杆菌,但它们会产生酚类,吲哚和氨等蛋白质分解后的有毒物质,这些毒性物质引起“肠中毒”并导致了人体的衰老。而这种乳酸杆菌能够消灭人体胃肠道里的腐败细菌,可能这就是保加利亚有这么多长寿老人的原因之一。于是他提出了“酸奶长寿”理论,认为酸奶中的乳酸菌可能会改变肠道菌群,并且作为有益微生物能够减少有害微生物,从而降低毒性物质的产生进而延缓衰老,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使酸奶迅速流行。

二、酸奶的商业化传播

而酸奶的真正盛行是在20世纪初,一战后,这一研究被西班牙裔犹太商人伊萨克•卡拉索所发现,并且在认识到酸奶的重要作用后,他决定投资生产酸奶。1919年,他首先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建立了一个生产酸奶的小厂,并命名为Danone。十年后,他将公司搬到法国,并在法国建立了第一座工厂。二战爆发后,他将公司搬到美国纽约,为了适应美国市场,将名字改为Dannon。与此同时,他生产的酸奶不再在药店销售了,而是改在咖啡馆、冷饮店销售,并大作广告,很快酸奶就在美国打开了销路,并迅速风靡了世界。

作为一个营销人,我们应该思考的就是这个部分,这个企业是如何把这个历史悠久但是名不见经传的酸奶,塑造成一个风靡全球的产品的。

三、营销方式——病毒营销

(一)突出产品的价值

梅契尼柯夫对乳酸菌的研究和他的长寿理论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也没有夸大乳酸菌的作用,更没有夸大酸奶的作用。他研究说明,衰老可能是肠道菌产毒影响健康;减少肠道菌的毒可以健康长寿,为了抑制肠道菌的增殖,他建议人们喝含有乳酸菌的酸奶。核心点在乳酸菌而不是酸奶。但是这句话被商家过分解读,商家利用诺贝尔奖得主的言论为核心,过分夸大了酸奶在延年益寿方面的作用,那么这个诺奖得主的言论就如同病毒一般,被商家或者企业穿播到了世界各地,从而推动身产品的销量。

(二)信息传播速度快

二战爆发时期,全球化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最终的大范围信息传播是从比较小的范围内开始的,美国为当时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科技发展迅速,信息传播难度小。并且酸奶被企业吹鼓为延寿利器,在当时平均年龄普遍低下的时代。所谓的延年益寿的产品的传播速度则更加迅猛,公众的积极性和并且用户乐于传递这些信息的意愿也进一步提升了酸奶的传播速度。

四、为何称之为骗局

(一)夸大了其价值属性

酸奶中的乳酸菌,也就是益生菌,对人体又一定的益处,但是不管是曾经还是现如今,酸奶的营销已经把酸奶的那些一定的益处夸大了数倍甚至十数倍,减肥,延寿,治癌,等等,功能疗效全靠吹,已成为很多商家的营销策略,然而“神话”益生菌的功能,会导致消费者陷入“益生菌包治百病”的误区。益生菌的价值仍然在科学家的研究范围内。不实报道宣扬“益生菌无用”的观点,也会严重夸大益生菌的危害,这些都是对益生菌功能的不科学认识。事实上,大量的临床实验数据证明,针对特定的疾病(主要是肠道疾病),益生菌可以作为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但在更多情况下,益生菌只应被认为是一种食品,可以提供一定的预防和干预的健康作用,但不能取代药物治疗。1960年,FDA对酸奶做了严格的科学分析到最后发现,酸奶和乳酸菌并不具有减肥、美白、增强免疫力、抗衰老等效果,营养价值也有限,高脂酸奶中所含的脂肪和糖反而会增肥。因此FDA下令规定从1962年开始,美国境内不允许出现任何宣传酸奶具有健康功效的广告,这也是营销骗局暴露的一个体现。

(二)扩大了其适用范围

抗生素治疗后使用益生菌,肠道菌群可能会被破坏,还会抑制自体肠道菌群的恢复,而益生菌的使用对象可能有更多条件极端的人群,比如病人、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和肠道菌群尚未稳定的婴幼儿。也就是说,益生菌商品并不是对每个人有效果,而是因人而异,有的人身体可以接受菌群的留存,有的人则会直接排除体外,没有宣传中强大的神奇效果。益生菌对于健康人群来说,可能没什么用,但是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腹泻、便秘、肠道功能紊乱、肠道炎症等多种疾病是有治疗意义的。但是如今的酸奶不仅夸大了酸奶的功能,还夸大了酸奶的适用范围。

(三)将益生菌和酸奶捆绑化

益生菌不是酸奶的特有物,我们有益生菌药片,液体饮料,咀嚼片等等,为什么酸奶可以真正的进入千家万户,而其他的益生菌产品却无人问津?这也是营销的一种策略,利用梅契尼柯夫发表的言论和理论进行事件营销,将酸奶和益生菌捆绑在一起,这就使消费者心里产生了“晕轮效应”。研究学者的名气越大,那么这个产品的影响力就越广。

启示

随着人们对人体微生物的认识逐渐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益生菌会被发现,酸奶不会仅仅是一种食品,它将来可能会是一种特殊健康食品,经过特殊配置和加工具有了特殊的作用,但是并不是商家所吹鼓的那样具有各种各样的神奇功效。酸奶的功效也仅仅是能够对身体的健康起道一个细小的调节作用,而不是能够保障身体健康的“万金油”。

首先是根据自己的常识进行判断作为消费者,我们应当擦亮眼睛,认清现实生活中一些不切实际的广告宣传:是否真的能有一样产品有类似“包治百病”并且还附带减肥的功能,商家广告所宣称的一些功能是否符合实际。某些炫目且花哨的宣传方式,往往都能利用生活常识所破解,从而避免落入消费陷阱。

还可以根据营销人的角度来看:这种营销方式是不是似曾相识,将书本的知识与企业的宣传手段相结合,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就可以了解到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甚至难以接受的事实。要用营销人的眼光去看待事务,从而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一是可以提高自身对营销的见解,二是可以提升自己的应用水平。

而我在翻阅和查找资料的期间,看到的一些有关酸奶营销骗局的文章,大都有明显的倾向性,要么是一边倒的贬低酸奶的营销方式;要么是一昧吹捧,认为酸奶的价值属性是值得肯定且几乎没有问题的。但是以一个营销人的角度来看,两者之中,前者是在为自己个人品牌做营销,蹭热度。通过贬低曾经的诺奖得主,否定风靡全球的酸奶品牌来吸引眼球,从而达到个人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的结果;而后者则是支持酸奶的各种言论并指出各种数据,其实有可能他们只是酸奶企业的代笔,用以减轻前者言论的负面影响的。而我认为,酸奶营销确实是一个被人精心设计的骗局,但是酸奶本身的价值确不能够被否定。

那么只有当人们以最中立最客观的角度,才能够清晰的认识到各个信息中什么是有用且可接受的,什么是无用的信息。所以,保持一个客观且深入的眼光看代世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90338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