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营销新趋势-白酒品牌的营销策略

白酒营销新趋势-白酒品牌的营销策略,第1张

品 牌是一个企业的私有属性。

品类是一群客户的公共属性。

品类,不是细分市场,不是行业名称,而是以记忆为载体、降低决策成本的认知资源。

因此,

快消品是我国第一大广告投放业主,其中年销售 6000亿 元的白酒是最大的单品市场之一。

问题来了,面对中国白酒销售总量增长已经迟滞的现实, 该如何实现业绩增长?

让我们来看看两条战略增长路径:

逻辑一:中年人往左的营销创新

案例1.古井古井:核心 大单品+借势茅台

定位策略 :古井贡酒定位“年份原浆”核心大单品,借势茅台,主攻中高端。

营销策略 :创新品类,抓住中高端集体涨价红利。

2004年,茅台推出15年、30年、50年、80年的年份酒。茅台“年份酒”这个概念推广给消费者,替整个行业支付了用户教育成本。

2008年,古井贡酒借势茅台,精准定位,推出自己的年份酒。在消费者心目中创造了一个新品类“年份原浆”,成为超级大单品。

随着茅台价格持续上涨,它对中高端白酒行业的价格有一个整体拉升作用。古井贡酒抓住了这一波市场红利。(没有抓住的中低端白酒就失去了一次自然增长的大机会)

竞争结果: 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额达到70亿元。其中核心大单品(年份原浆)销售占比超过70%, 约50亿元。

全国白酒规模化企业约1500家,全年6000亿销售收入,平均每家 4亿元 收入。可见核心大单品的厉害之处。

案例2.舍得:高低双品牌+打造大单品

定位策略 :高低双品牌运营,沱牌主打中低端,力争把“智慧舍得”打造成超级大单品,力求挤进中高端一线品牌。

营销策略 :沱牌与舍得分别成立两家营销公司,独立运营。中高端联手凤凰网打造的《舍得智慧讲堂》,以IP形式多媒体平台打造智慧经济。

竞争结果 :舍得酒销售正在复苏,但是,双品牌的核心大单品,显然比古井贡酒势能要低一些。另外,以“文化智慧”角度切入的用户教育成本比“年份酒”要高。IP打造的成本与难度非常高,还有待时间进一步沉淀。

案例3.洋河蓝色经典:新品类矩阵+三箭齐发

定位策略 :洋河蓝色经典创造一个新品类 “绵柔商务” 形成高中低三种价位的新品类矩阵。

营销策略 :

从浓香型白酒中脱颖而出,创造 “棉柔浓香” 。棉柔是一个非常虚幻的营销概念,消费者认知成本非常高。

于是,把客户价值做实,“商务型人士”(应酬多)喝了 “棉柔” 白酒,第二天上班“不上头”。这一转化,用户认知成本就低多了。同时,传播“男人的情怀”,便于生产情怀型内容,形成情绪共鸣。

做大品类区隔,以蓝色为基调,与其他白酒形成巨大的注意力差异化。再推广上,以重点区域为先,后再扩大全国影响力。

竞争结果 :2017年,洋河股份实现年营业收入近200亿。蓝色经典销售收入占洋河股份总收入的70%左右。

逻辑二:年轻人往右的营销创新

下面,我们跳出传统白酒的营销逻辑,从年轻人喝的三种酒,跨界对标,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案例4.江小白:社会化传播+用户下沉

定位策略 :二、三线城市的“年轻人聚会用酒”。

营销策略 :跳开白酒行业特性,创造非产品特性的新品类。

年轻人聚会用酒,避开了和所有传统白酒的按照香型来划分的品类竞争,创造了一个新的品类区隔。这就意味着,竞争难度大大降低了。年轻人聚会用酒,重心在年轻人,不在酒,在乎情绪共鸣。江小白洞察年轻人的情绪,用表达瓶包装产品,进行社会化传播。因为用户下沉,错位竞争,大大降低了获客成本。

竞争结果: 江小白,2017年销售额估计约5亿元。

存在问题: 为什么社会化传播这么好的江小白?销售没有大火?是年轻人不爱喝白酒?还是江小白的产品定位有问题?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案例5:野格酒:场景用酒+用户体验

定位策略 :带有药性的小众烈酒,定位“年轻人夜场用酒”。它来自德国知名酒类品牌。

营销策略: 主打夜场专卖的B2B2C。

在强大的渠道攻势下,一举成为夜店里卖的最火的小品类酒。

夜场用酒,运营手法与调动气氛都非常强(比如野格+红牛混合喝法),比传统中国白酒对年轻人更有体验感与参与感的营销优势。

竞争结果: 2017年销售额约4.5亿元。

补充说明 :野格酒与江小白在产品特性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酒都有点烈性,不太符合中国传统商务的口味。野格酒比江小白,更窄的品类定位,更强的场景驱动,更强的用户体验。

野格酒因为德国基因,加上产品本身的药性,不做广告也小范围大火。

江小白大做社会化传播,但是产品定位是白酒,在用户认知的教育上吃了不少亏

案例6.老农王:适合女性的蓝莓酒+酒瓶零食话

定位策略 :2018年5月,全球最大的非酒精饮料公司(可口可乐)的第一款成规模销售的酒精饮料,面向日本年轻女性。显然,可口可乐符合酒类零售化大趋势。

营销策略 :超大型公司在增长的极限下,力推多品类矩阵。

可口可乐在核心大单品之外,全球有20款销售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产品组成了整个集团的多品类矩阵。

对可口可乐来说,每生产一个新产品,都意味着创造一个新品类。反过来说,如果不能创造一个新品类,就不推出新产品。

这是在产品系列中创造巨大的品类区隔,避免整体品牌淡化与失去焦点。

竞争结果 :日本非酒精饮料市场已经饱和,而低浓度酒精饮料的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为突破增长的极限,可口可乐面向更加细分的客户群推出更加窄的创新品类。值得关注。

白酒如何实现业绩高数增长

1、核心大单品是最有效的,也是最可遇而不可求的策略。

2、创造新品类是非常有效的策略。

3、年轻人需求是巨大的空白市场。酒类场景化、零售化、体验化,最贴近年轻人的心跳。

  【晚安前我们为了生活,    晚安后我们属于自己。】

 6月23日到24日,重庆龙湖北城天街。一场暖暖的生活艺术展,在这个网红城市上演。

晚上8点以后路过这里的人们,会发现原本只有在野外露营时才可能会用到的帐篷,错落有致地,安放在了广场上。

近身围观的话,可以看到每一顶帐篷上面,都用投影技术打出来了一句文案。这些文案读上去,每一句里面,都藏了一种内心的小情绪。

不沮丧,不佛系,也不贩卖焦虑,而指向了“帐篷主人”内心有的那种小坚持。 

这是kinbor,联合网易LOFTER、日食记等发起的一场“城市晚安帐篷”晚安后生活艺术展。 抓住“晚安之后,入睡之前”这一年轻人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时间场景,文创品牌kinbor联合网易LOFTER,通过产品联名、线上话题互动、线下展览体验一系列跨界营销在年轻人中间掀起了一股“晚安不睡风“。

 kinbor是谁? kinbor是广博集团旗下文创生活品牌,三年来一直致力于向大众推广手帐文化,“手帐”的概念是从日本而来,百科上对它的定义是“用于记事的本子”,不同于普通的本子,手帐兼具了记录心情、时间管理、日程规划等功能。

问了身边玩手帐的朋友,kinbor在圈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相当高,而且kinbor在一般手帐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手帐是可以换衣服的本子”的概念,将手帐文化以一种更能被大众所接受的形式,呈现给普通消费者。

 说了这么多前情提要下面给大家深扒一下kinbor这一次的案例。

 1.产品深度合作打造“晚安”ip,开启文创品牌新玩法

 kinbor在推出现象级产品“男朋友”手帐和“黄油”手帐同时,也在不断经营着自己的ip形象,其中晚安主题是最受粉丝欢迎的,在两年时间里,已经从手帐产品延伸到礼品套装、包袋、眼罩、小夜灯等生活家居类等产品。

深蓝色星空,黄色星星,呆萌晚安小熊,这些形象符号,深深植入粉丝心中,正是基于这个系列产品的爆红,使得kinbor有了打造自有ip的想法,在将晚安ip做跨界联合的驱动下,kinbor和LOFTER有了“晚安·宇宙”这款加入了夜光刺绣更加贴合晚安主题的联名产品,更是碰撞出了“晚安之后”这个用户具有共鸣的时间场景。 

2.线上话题启发受众认知,玩转多品牌跨界联合营销 

6月13日,#晚安之后,不止是睡#和#晚安之后,我想和你睡#双话题在微博上线,趣味大胆的话题立刻触发了用户的主动讨论与二次分享,引起线上用户强势围观,话题互动瞬间突破千人。

随后,kinbor与网易LOFTER、日食记等多家黄V、蓝V账号在微博开启联合营销,结合品牌不同特性,发起了“晚安之后”大讨论,话题阅读近千万,实现从手帐粉丝到大众消费者的扩散。

 3.线下展览晚安小熊与101女孩同一天出道,俘获大批路人粉

 这么具有用户共鸣的话题,怎么会没有线下活动,kinbor果然没有让我失望。kinbor联合网易LOFTER、二更视频、日食记打造了一场“城市晚安帐篷”的晚安后生活艺术展。

这次活动抛弃了传统的营销三大宝地:北、上、广,选择在新晋网红胜地重庆落地。 

6月23日,重庆北城天街的黄金地段——中心广场升起了六顶帐篷,等待着夜幕降临。在快闪店、网红店层出不穷的大环境下,用户对营销活动司空见惯。

为了更加充分地挑逗起用户的注意力,kinbor将“晚安之后”的主题贯彻极致,装置虽然已设置在商圈中,展览却仅在夜晚8点后开放,在商圈白天庞大的人流中,酝酿出澎湃的好奇心。 

因为这个时间点,也像是年轻人的社会生活与个人生活、社会属性与自我身份的一个分界点。 从这个分界点开始,很多人会悄然转换自己在白天的角色,选择在夜晚做另一个自己。 这个自己,往往也更接近真实的自己。 

 这6顶帐篷,也分别对应着六大年轻人晚安主题: 发呆主题“放空洞”游戏主题“玩物吧”音乐主题“瘾音室” 加班主题“无底洞”夜宵美食主题“味觉屋”空白主题“晚安放映厅” 

之所以选择用这样的一种方式跟年轻人说晚安,是因为网易LOFTER发现,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入睡。

 可能是在城市的生活压力所致,可能是自己的不自控所致,可能是城市的夜生活实在太过迷人所致,可能是在夜晚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所致…… 也可能,只是单纯的不想睡。 

于是,作为一个一直在关注青年圈层爱好,以及年轻人生活状态的兴趣社区,网易LOFTER试图想用一种兼容艺术观感和生活气息的方式,来还原当下年轻人的多元睡前生活。 并从中找到一个切口,探照进那些在城市里睡不着的年轻人的内心,和他们完成一次睡前的温馨夜话。

 为什么与LOFTER做跨界营销?

 LOFTER作为网易旗下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兴趣社交平台,囊括了包括二次元、摄影、绘画、娱乐、旅行等多个兴趣领域,超过5000个高水平兴趣lo主(LOFTER站内对优质创作者的昵称)在这里创作并自成兴趣社交圈。

 LOFTER本就是跨界营销的老玩家,曾与 joydivision 跨界,推出了“不尬”帆布袋,激发年轻人活出个性;通过洞察青年社会病症和步履不停推出了“我们有病”系列的 T 恤;去年夏天,LOFTER自有IP“LOFTER不打烊展览馆”则联手奥妙打造了“她说”女性肖像展,这是未来网易LOFTER打算一直走的道路:以多元形式,探寻与展现青年圈层文化与兴趣生活状态,希望以多元形态,戳中当下年轻人的心。

 正是基于此,kinbor和LOFTER一拍即合,通过对用户场景的分析,确定了以“晚安之后”的生活为切入点,探索用户晚安之后的生活态度,引起用户共鸣,陪伴他们共同成长。

 此次跨界合作不可谓是一次及其大胆的尝试,在可以预见的牺牲转化的压力下,kinbor团队仍然坚持做了这一场线下展览,将小众的手帐文化带给更多的年轻人,为他们提供治愈焦虑、找回自我的方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90328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