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环效应是什么?

光环效应是什么?,第1张

光环效应又被称为晕轮效应(halo effect),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 .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来的。这种就像是一种爱屋及乌的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所以被称为光环效应。

这么说很抽象~

举个例子:

A公司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主营业务是经营瓜果种子;1991年,该公司已经成长为一个拥有固定资产数百万元的中型企业,产品行销全国多达15个省份。

作为家族企业,家族成员在企业前期贡献非常多,尤其是企业负责人的外甥,在创业期,为了公司发展尽责尽力,备受企业负责人宁建国(化名)的器重,在公司发展10年后,被任命为该企业总经理。

但是到了21世纪初期,由于这位外甥个人的工作能力已经达到瓶颈,加上瓜菜种子的竞争日益增大,企业产品销售疲软,甚至还因此失去了中国南方市场。

但是就算如此,该企业负责人依旧不打算聘用新的人来管理公司,他相信前期的问题这位在任总经理都能解决,这次也不例外。所以他不打算放权给外人,提拔或者招聘一个执行经理。

最后,由于当时种子市场已经萎缩得很厉害了,加上总经理的市场决策预测失误,导致企业的销售急剧下滑,持续亏损,积压的种子竟然达到500多万千克,应收账款高达9000多万元,欠债2500多万元,最终资不抵债,这个种子公司在市场上“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正是有“光环效应”的影响,导致了这家企业在用人决策上犯下了重大的错误,最后导致企业破产倒闭,让人惋惜。

如果您在企业管理方面有任何疑问,我会尽力帮助您!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望采纳,谢谢!

市场营销中存在的效应有光环效应、青蛙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晕轮效应愈来愈多地被应用在企业管理上,其对组织管理的负面影响主要是体现在各种组织决策上。通俗地说就是以点概面。在认识人的过程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而泛化到其他一系列有关特征,也就是从所知觉到的特征泛化推及未知觉到的特征,从局部信息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就象晕轮或月晕一样,是从一个中心点而逐渐向外力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所以称晕轮或月晕效应。

青蛙效应(frog effect)是指把一只青蛙扔进开水里,它因感受到巨大的痛苦便会用力一蹬,跃出水面,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当把一只青蛙放在一盆温水里并逐渐加热时,由于青蛙已慢慢适应了那惬意的水温,所以当温度已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青蛙便再也没有力量跃出水面了。于是,青蛙便在舒适之中被烫死了。“青蛙效应”告诉人们,企业竞争环境的改变大多是渐热式的,如果管理者与员工对环境之变化没有疼痛的感觉,最后就会像这只青蛙一样,被煮熟、淘汰了仍不知道。一个企业不要满足于眼前的既得利益,不要沉湎于过去的胜利和美好愿望之中,而忘掉危机的逐渐形成和看不到失败一步步地逼近,最后像青蛙一般在安逸中死去。而一个人或企业应居安思危,适时宣扬危机,适度加压,使处危境而不知危境的人猛醒,使放慢脚步的人加快脚步,不断超越自己,超越过去。事实上,造成危机的许多诱因早已潜伏在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之中,只是由于管理者麻痹大意,缺乏危机意识,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有时,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事,经过“连锁反应”、“滚雪球效应”、“恶性循环”,有可能演变成摧毁企业的重大危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89936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