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备份有哪几种方案

数据备份有哪几种方案,第1张

常见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方法有以下几种:

1.数据备份:数据备份(Backup)是指将计算机硬盘上的原始数据(程序)复制到可移动媒体(Removable Media)上,如磁盘、磁带、光盘等,在出现数据丢失或系统灾难时将复制在可移动媒体上的数据恢复到硬盘上,从而保护计算机的系统数据和应用数据。

2.数据恢复:数据恢复(Recover)是数据备份的逆过程,即将备份的数据恢复到硬盘上的 ***

作。

3.数据归档:数据归档(Archive)将硬盘数据复制到可移动媒体上,与数据备份不同的是,数据归档在完成复制工作后将原始数据从硬盘上删除,释放硬盘空间。数据归档一般是对与年度或某一项目相关的数据进行 *** 作,在一年结束或某一项目完成时将其相关数据存到可移动媒体上,以备日后查询和统计,同时释放宝贵的硬盘空间。

3.归档恢复:归档恢复(Retrieve)是数据归档的逆 *** 作,将归档数据写回到硬盘上。

4.在线备份:在线备份(On-line backup)是指对正在运行的数据库或应用进行备份,通常对打开的数据库和应用是禁止备份 *** 作的,然而现在的有些计算机应用系统要求24小时运转(如银行的ATM业务),因此要求数据存储管理软件能够对在线的数据库和应用进行备份。

5.离线备份:离线备份(Off-line backup)指在数据库SHUTDOWN或应用关闭后对其数据进行备份,离线

备份通常采用全备份。

6.全备份:全备份(Full backup)是备份策略的一种。执行数据全部备份 *** 作。

7.增量备份:增量备份(Incremental backup)相对全备份而言,是备份策略的一种,只备份上一次备份后数据的改变量。

8.并行技术:并行技术(Parallelism)是指将不同的数据源同时备份/恢复到同一个备份设备/硬盘上。并行技术是考察数据存储管理软件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有些厂商的软件只能支持并行备份,而有的厂商则可以实现并行地备份及恢复;并且,真正有效的并行技术将可以充分利用备份设备的备份速度(带宽),实现大数据量有限时间备份。

9.数据克隆:数据克隆(Clone)是实现灾难恢复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将原始数据同时备份到两份可移动媒体上,将其中一份备份数据(Clone)转移到地理位置不同的办公室存放,在计算机系统发生重大灾难如火灾,系统连接的

备份设备和备份数据都被损坏的情况下,将重要数据在另一套系统上恢复,保障业务的正常运行。所有数据存储管理软件都提供克隆功能。

浪擎科技A系AppMirror双活容灾和D系DataBackup实时备份产品线是独立研发,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容灾备份拳头产品,专注于为客户核心业务和数据库提供全生态,全栈式的容灾保护。现已为政府、军工、医疗及企业等客户提供数例容灾备份解决方案,为其灾备建设保驾护航!未来,浪擎会不遗余力,稳步而有序的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1)AppMirror双活容灾

AppMirror是应用于金融、证券、公安、医疗、交通等行业,面向关键业务系统数据库的实时容灾产品,保障业务连续运行。针对覆盖面大、并发访问量多、数据价值高、宕机影响广和对实时性要求严格的业务进行保护。零数据丢失、零停机部署和恢复,实现秒级接管,是值得用户信赖的最佳容灾保障。

主要功能

1)追逐式全量复制

在第一次部署时,且在不停止生产业务的要求下,自动的将生产端业务系统的存量数据和活动数据全部复制到备用端的数据库。

2)实时增量复制

在生产系统正常工作期间,实时的将业务数据复制到容灾端的备用系统。

复制数据库的一切变化,自适应业务调整;容灾数据库处于可读可查询状态;用户随时校验容灾数据库数据的可靠性。

3)CDP数据容错功能将数据库恢复到符合要求的某一历史状态。容灾端容错进程采用循环写机制一一保存生产端传输来的数据。当需要容错时,容错代理接收用户选定的恢复时间或事务条件,容错进程将符合条件的一段日志数据恢复到容错数据库。4)故障切换

当生产端发生故障时,可手动或自动切换至容灾端备用系统。浪擎科技是一家大型的容灾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种类很多。做业务容灾切换时,浪擎的Y系Mcenter产品可以提供监控、报警、切换、回切等功能,可提供完整的业务容灾解决方案。

5)构建生产、查询相分离的业务应用容灾端备用数据库可以用来实现查询统计功能,分流生产数据库的性能压力。如,极其消耗性能的报表统计就可部署在备用数据库上。6)支持主流的数据平台支持Hadoop的HDFS存储模块及HBASE和HIVE存储系统,以及Kafka分布式系统。

2)DataBackup实时备份

浪擎D系CDP实时备份对业务系统进行定时、实时在线备份,持续保护业务系统的数据。当业务系统的生产数据发生丢失时,可以实现任意版本、任意时间的数据恢复、达到RTO、RPO趋于零的保护。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89161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