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茶集团的优劣势

中茶集团的优劣势,第1张

中茶集团的优势:品牌形象好,市场辐射广,产品丰富。劣势:创新性低,没有主打特色。

优点:第一批“国家老字号”,公司拥有1300多家专卖店及35000多个零售终端,形成了遍布国内外市场的销售网络,公司经营的茶产品包括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六堡茶、普洱、黑茶、茶饮料等,劣势:没有太多特色,中规中矩。

1999年《解放日报》将江苏碧螺春、西湖龙井、安徽毛峰、六安瓜片、恩施玉露、福建铁观音、福建银针、云南普洱茶、福建云茶、江西庐山云雾茶列为中国十大名茶。2001年美联社和《纽约日报》将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蒙顶甘露、信阳毛尖、西湖龙井、都匀毛尖、庐山云雾、安徽瓜片、安溪铁观音、苏州茉莉花列为中国十大名茶。2002年《香港文汇报》将西湖龙井、江苏碧螺春、黄山毛峰、湖南君山银针、信阳毛尖、祁门红茶、安徽瓜片、都匀毛尖、武夷岩茶、福建铁观音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49年,是世界500强之一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成员企业,是新中国成立后首家由中央批准成立的全国性专业总公司。中茶公司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研发、销售、文化推广于一体,在福建、云南、广西、湖南、浙江等地建有多家大中型生产企业和原料基地,是中国茶叶行业中重要的企业之一,是奉献健康、改变生活方式的行业领导者。

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公司+供应商+农户”运营模式进行茶园建设,拥有可控茶园七万亩,在西湖龙井、太平猴魁、铁观音、大红袍等名优茶产区建立了茶园基地与生产加工基地,控制优质茶叶资源,积极发挥基地公司示范作用,辐射和带动周边供应商和茶农的茶叶安全生产。

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从源头开始,为茶叶生产提供了天然、绿色、健康、安全的高品质原料,有力地保障了中茶产品的卓越品质。

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加工基地遍布全国主要茶产区,年生产加工能力5.5万吨。公司一直致力于茶叶生产技术的发展,拥有国内茶叶企业最先进的、最完备的生产加工技术和设备,专业化程度高,生产标准严格。

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体系丰富,覆盖中国十大产区和世界重要产茶国的优质茶叶资源及全部茶叶种类。“全球信赖,茶品典范”,中茶与您携手共享美好生活。

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集茶叶种植、加工、贸易、科研于一体,拥有现代化的茶叶加工厂和知名品牌,拥有的全资或控股实业有: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福建泉州瑞龙茶业有限公司、浙江开化瑞龙茶业有限公司、宁波瑞龙茶业有限公司、上海申德可可食品有限公司、湖南猴王茶业有限公司、湖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湖南省安化茶厂等;公司在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华南地区设有区域销售公司,在香港、日本等地设有分支机构,形成了遍布国内外市场的销售网络;公司经营的商品包括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黑茶、咖啡及可可食品等,其中绿茶、乌龙茶在世界市场中处于主导地位;公司创造了一批畅销海内外的知名品牌,如“中茶”、“猴王”、“蝴蝶”、“海堤”、“瑞龙”、“新芽”、“向阳花”等。

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对中国茶叶的充分了解和深刻认识,努力树立“中国茶叶”良好形象,做中国茶叶的真正代表,将中国茶叶这一最古老而又极富魅力的天然健康饮料奉献给消费者,让中华茶文化弘扬四海。

国企。【拓展资料】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茶公司)以"中国茶,选中茶"为品牌主张,以"好茶在中茶"为经营理念,以做大茶产业、做强茶科技、做优茶文化为使命,致力于把茶产业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以茶产品及服务为消费者打造健康美好生活。中茶公司成立于1949年,是新中国成立后贸易系统中最早建立的全国性专业总公司,长期以来,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中茶公司通过"公司+供应商+农户"运营模式进行茶园建设,拥有可控茶园七万亩,在西湖龙井、太平猴魁、铁观音、大红袍等名优茶产区建立了茶园基地与生产加工基地,控制优质茶叶资源,积极发挥基地公司示范作用,辐射和带动周边供应商和茶农的茶叶安全生产。中茶公司从源头开始,为茶叶生产提供了天然、绿色、健康、安全的高品质原料,有力地保障了中茶产品的卓越品质。中茶公司生产加工基地遍布全国主要茶产区,年生产加工能力5.5万吨。公司一直致力于茶叶生产技术的发展,拥有国内茶叶企业最先进的、最完备的生产加工技术和设备,专业化程度高,生产标准严格。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两种。 ①煎茶。 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②斗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斗茶的最后胜利。③工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饮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两种,特别是待客,更为讲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87430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0
下一篇 2023-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