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中介的风险防范

房地产中介的风险防范,第1张

骆训文

房地产交易中,买卖或租赁双方要注意防范各自的风险,同样,作为房地产中介公司也应注意防范自身的风险。

一、托管定金、交楼押金、首期款处理等资金风险。

当一方违约时,是退还买方、卖方还是谁也不退,能否抵扣拥金?

以托管的定金为例,如无特别约定,一般托管在中介公司的定金放款于卖方的条件是:卖方将红本房地产证原件交予中介公司且查档清晰后几个工作日。但在交易过程中发生一方违约时,未达到合同约定的放定条件时,是否应该退还守约方?

买方认为应该退还给买方,其理由是:如果卖方违约应该双倍返还定金,而托管在中介公司处的定金属于自己实际缴纳,中介也不可能将其交给卖方,故应退还给买方。

卖方认为应该交还给卖方,其理由是:如果买方违约,则上述定金自然应该交给卖方没收如果卖方违约,也不能放给买方,因为卖方已经向买方开具了定金收据,中介公司又向卖方开具了定金托管收据,因此托管的定金已经属于卖方所有,即若是卖方要双倍返还定金给买方,也应由买方向卖方直接主张,中介公司无权将属于卖方的钱支付给买方。

同时,摆在中介公司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中介公司是否充分证据证明哪一方违约。

因此,在实践中买卖双方发生因一方违约起诉至法院时,法院依据证据情况认定的违约方未必与中介公司的判定完全相符,由此当中介公司提前将定金放予法院认定的“违约方”时,不时会被法院判定中介公司与“违约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为此,为减少中介公司的风险,中介公司在无证据证明任何一方违约的情形下,最好的做法就是——谁都不放,既不放给卖方,也不放给买方,当然也不去抵扣佣金,直到双方纠纷经法院或仲裁机构最后裁判、或双方向中介公司提交约定定金归属的解除协议为止。

二、中介服务费支付和计算的佣金风险。

常见纠纷主要有因买卖双方私下交易(俗称“跳单”)产生的中介服务费纠纷买卖双方一方违约导致交易不成引起的中介服务费支付和计算纠纷等。

买卖(租赁)双方通过中介公司提供的服务后,发生跳单、违约情形不付佣金时,前章已详细阐述,在此不再重复。本章仅主要论述佣金和必要费用的计算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1、合同或承诺书中无论买卖双方均应约定不少于佣金20%的必要费用的金额,防止一方违约(不排除卖方违约)时,中介公司在无法收取佣金时,向违约方收取多少金额的必要费用没有合同依据。

2、对于佣金支付时间和条件,最好不要随意添加不可预测或不可控制的附加条款。比如有业务员在合同中约定,如卖方在6月1日前无法收到全部楼款,则不必支付中介佣金,结果由于当时银行信贷收紧导致贷款审批迟延,致使卖方在6月3日才收到全部楼款,买方因此拒付佣金。中介为此诉诸法院向卖方追讨佣金最终也未获法院支持。

三、房屋买卖或租赁合同无效的标的风险。

这类纠纷主要因房屋买卖双方主体不合格或合同标的物房屋瑕疵引起。常见情况有房屋的产权共有人未经其他共有人同意私自出卖房屋房屋被列入拆迁范围,卖方房产证尚未办出等,导致房屋买卖合同的无效、无法交付履行或无法办理过户手续等法律后果,从而引发第三人或购买人将出卖人起诉至法院,并往往以中介公司存在过错为由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

四、一方违约交易无法履行的履约风险。

如买卖或租赁一方违约导致交易无法履行时,若发生诉讼常常会把中介公司列为第三人,此时中介公司应注意:

1、中介公司是否也存在违约情形,如是否有逾期放定、逾期赎楼、丢失重要文件资料等情形,中介公司的违约是否与一方的违约存在因果关系,如不存在中介公司一般不会承担法律责任。

2、中介公司应及时发送履约催告函、告知函等文件,并注意保留一方违约或守约的相关证据,以保护履行方,同时也是防范自身风险。

五、房屋被查封、无法赎楼、无法办理按揭等交易风险。

如果因上述客观或非主观故意的原因导致交易无法进行是,中介公司应注意:

1、看是否能够尽量采取补救措施,使交易继续进行。

2、若实在无法进行,做好买卖双方的沟通、解释工作,促使双方解除合同,化解纠纷,以便另寻其它交易的机会。

3、交易时中介公司应尽到谨慎审查义务,如及时查档,及时询问并打印卖方还贷清单、买方房产及信用状况,以免承担赔偿责任。

六、员工做私单、吃差价、挪用资金甚至卷款潜逃等内部管理风险。

中介公司中特别是关外、特别是租单,做私单现象可谓屡禁不绝,对于吃差价现象由于都是签订三方合同,买卖租赁价格比较透明,但是通过多收佣金的方式吃差价也并非个别,同时员工特别是经理挪用资金甚至卷款潜逃的现象也偶见报端。对于此种员工内部管理问题,我们认为:

1、公司管理均应规范,建立健全相应规章制度,

2、规范业务流程,不断修正科学完善的业务电子数据系统。

3、加强监督机制、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特别是外部监督。

4、收放款时,要求不能仅看收据,还应详细对照合同,包括双方买卖合同、资金托管协议、补充协议等。

5、加强备用金管理,文员、区经等分行账务除作账面核查外,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合同、单据等作抽查或全面检查。

6、严格制止业务员打白条,控制外用收据的管理,在公司分行或相关合同上出具严禁业务员向客户打白条的提示文字,并公布举报方式和欢迎客户举报。

7、加强业务部门财务知识的培训、法律意识的培训、职业道德的培训。

七、 *** 作无房地产证单、阴阳合同、三方私下合同等的行政处罚风险。

首先要说明的是,近年来,深圳陆续出台一系列关于房产中介的规范性文件,虽然对规范房产中介服务市场起到作用,但这些规范性文件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且有些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效力,都只是从行政上管理规范房地产中介活动。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可以解决房产中介合同纠纷的许多问题,但对居间合同的规定条款却十分有限,难以应对日趋复杂的房产中介纠纷案件。

但是,规范中的有些“高压线”中介公司如果触范,则会有较严厉的后果,如网站公示、列为不诚信“黑名单”、锁公司系统无法打印国土局正式合同等。中介公司应予以避免,并特别注意:

1、坚决不 *** 作无房地产证的单。

2、约定阴阳合同的《价格变更确认书》上中介公司不在其上面盖章签字。

3、不签订手写的三方合同,即只让买卖双方签订房地产买卖合同,再签订三方资金监管协议。

销售培训内容及方法 1. 公司及楼盘认识培训 1.1. 培训目的:了解本公司及本楼盘基本情况及相关政策 1.2. 培训及考核方法:讲解+互动训练+口试+笔试+案例分析 1.3. 培训内容: 1.3.1. 熟悉公司管理人员; 1.3.2. 公司企业文化、公司背景及其它相关情况; 1.3.3. 公司用人制度及宗旨; 1.3.4. 掌握公司各部门工作职责及章程; 1.3.5. 建筑与工程基础知识(包括建筑识图); 1.3.6. 城市商圈及商业项目规划知识(商业房地产); 1.3.7. 商业房地产业种业态规划知识(商业房地产); 1.3.8. 房地产投资知识及商业房地产招商知识培训; 1.3.9. 住宅或商业项目案例分析; 1.3.10. 本楼盘的规划设计特点培训; 1.3.11. 熟记楼盘产品数量、构成; 1.3.12. 楼盘产品价格; 1.3.13. 贷款及相关税费的计算; 1.3.14. 房地产术语; 1.3.15. 物业管理基础知识; 1.3.16. 统一销售说辞培训及演练; 1.3.17. 本楼盘销售百问训练。 2. 房地产市场认识培训 2.1. 培训目的:了解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及房地产相关政策 2.2. 培训及考核方法:讲解+口试+案例分析 2.3. 培训内容: 2.3.1. 房地产市场认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87242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0
下一篇 2023-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