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江淮的诗句

有关江淮的诗句,第1张

1. 关于江淮的诗句

关于江淮的诗句 1.有哪些描写江淮地区的诗句

1、涤瑕荡垢;江淮斤运(现代·陈毅·《沁园春 和咏雪词》) 2、江淮草木知名(宋·无名氏·《柳梢青》) 3、手整江淮如掌平(宋·李曾伯·《沁园春》) 4、著鞭江淮(宋·李曾伯·《沁园春》) 5、信风景江淮各异殊(宋·刘过·《沁园春》) 6、近传消息到江淮(宋·王庭珪·《临江仙》) 7、极目江淮无际(宋·蔡伸·《念奴娇》) 8、江淮羽檄忙(元·王冕·《漫兴 其二》) 9、江淮度寒食(唐·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10、江淮度寒食(唐·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11、江淮草木尽闻风(宋·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12、表里江淮四十州(宋·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13、遍江淮上(宋·陈著·《水龙吟》) 14、四澶漫江淮万里春(近代·王国维·《读史二十首》) 15、江淮踏遍(宋·黄机·《水调歌头》) 16、云隔江淮翔翠凤(宋·陆游·《纵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335313861笔》) 17、江淮草木(宋·何梦桂·《沁园春》) 18、家似江淮归业户(宋·陆游·《游山》) 19、江淮之茅三脊(南北朝·庾信·《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四》) 20、可使江淮间(宋·陆游·《悲秋》) 21、任转江淮粟(唐·杜甫·《复愁十二首》) 22、江淮楚甸(宋·吕胜己·《瑞鹤仙》) 23、浪驱羸马踏江淮(宋·黄机·《木兰花慢》) 24、悼来者之惕惕;浮江淮而入海兮(先秦·屈原·《九章之九 悲回风》) 25、江淮狂生知我者(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102》) 26、奠枕江淮无一事(宋·刘仙伦·《满江红》) 27、仍诏江淮马价缣(唐·白居易·《阴山道》) 28、滔滔万里江淮(元·王旭·《木兰花慢 扬州寿纪子周》) 29、江淮路不通(元·王冕·《对雨 其二》) 30、白沟移向江淮去(元·刘因·《白沟》) 31、浪动江淮战血红(明·刘基·《有感》) 32、求识江淮人犹乎比石(唐·李白·《杂言用投丹阳知己兼奉宣慰判官》) 33、江淮尚宿兵(宋·陆游·《北望》) 34、路过江淮万里通(宋·苏辙·《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梁山泊见荷》) 35、江淮君子水(唐·孟郊·《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 36、白鱼犹喜似江淮(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 37、白鱼犹喜似江淮(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 38、江淮十日晴(明·李流芳·《南归诗十八首》) 39、嗟予落魄江淮久(唐·李白·《僧伽歌》) 40、壮江淮(元·许有壬·《木兰花慢 秦淮,次汤碧山教授韵》) 41、壮江淮(元·许有壬·《木兰花慢 秦淮,次汤碧山教授韵》) 42、江淮我分地(宋·文天祥·《白沟河》) 43、远控江淮粳稻秋(宋·苏辙·《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梁山泊〈次》) 44、上书乞江淮(宋·苏辙·《送陈侗同年知陕府》) 45、再饷江淮军(宋·蔡戡·《新居用韩昌黎诗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为韵》) 46、回首江淮深(唐·高适·《别王彻》) 47、江淮不改古今流(元·王冕·《过扬州》) 48、不谓江淮隔(宋·陈造·《寄严文炳》) 49、如何江淮粟(唐·皮日休·《正乐府十篇·农父谣》) 50、迟留岁暮江淮上(宋·苏轼·《和王斿二首(斿,平父子。)

》) 51、(尝与余约卜邻于江淮间将赴登州同舟至山阳以诗见送留别)别时酒盏照灯花(宋·苏轼·《次韵送徐大正》) 52、置之江淮交(宋·苏轼·《昨见韩丞相言王定国今日玉堂独坐有怀其人》) 53、江淮闻战鼙(宋·陆游·《汪茂南提举挽词》) 54、江淮几郡疮(宋·严羽·《有感》) 55、弟兄流落隔江淮(宋·苏轼·《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 56、江淮我家门(宋·吴泳·《和赵尚书无辩诗》) 57、余亦经江淮(唐·孟浩然·《奉先张明府休沐还乡海亭宴集探得阶字》) 58、予欲驰江淮(唐·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 59、江淮倦客再游(宋·汪元量·《瑶花》) 60、江淮流落岂关天(宋·苏轼·《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 61、猖狂乞食过江淮(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94》) 62、拊心消息过江淮(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183》) 63、师出江淮未易吞;会看金鼓从天下(宋·陆游·《山南行》) 64、江淮控制接荆蛮(宋·曹勋·《宫词三十三首》) 65、江淮水为田(宋·苏轼·《鱼蛮子》) 66、幼度江淮避虏麈(宋·陆游·《对酒示坐中》) 67、崛强又此凭江淮(宋·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 68、江淮别业依前处(宋·王安石·《梦张剑州》) 69、江淮号极边(宋·文天祥·《过梁门》) 70、横越江淮七百里(现代·陈毅·《过微山湖》) 71、近者去江淮(宋·欧阳修·《答苏子美离京见寄》) 72、江淮略孟诸(唐·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 73、(任江淮尉题厅(唐·陆贽·《句》) 74、--李正封江淮永清晏(唐·韩愈·《晚秋郾城夜会联句》) 75、梦里江淮道上行(宋·陆游·《记乙丑十月一日夜梦》) 76、半是江淮贩米船(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之九十五》) 77、江淮貔貅始闲暇(宋·梁竑·《题陆贾大夫庙》) 78、再向江淮把一麾(宋·刘宰·《挽京口使君丰郎中十首》) 7。

2.有哪些描写江淮地区的诗句

1、涤瑕荡垢;江淮斤运(现代·陈毅·《沁园春 和咏雪词》) 2、江淮草木知名(宋·无名氏·《柳梢青》) 3、手整江淮如掌平(宋·李曾伯·《沁园春》) 4、著鞭江淮(宋·李曾伯·《沁园春》) 5、信风景江淮各异殊(宋·刘过·《沁园春》) 6、近传消息到江淮(宋·王庭珪·《临江仙》) 7、极目江淮无际(宋·蔡伸·《念奴娇》) 8、江淮羽檄忙(元·王冕·《漫兴 其二》) 9、江淮度寒食(唐·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10、江淮度寒食(唐·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11、江淮草木尽闻风(宋·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12、表里江淮四十州(宋·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13、遍江淮上(宋·陈著·《水龙吟》) 14、四澶漫江淮万里春(近代·王国维·《读史二十首》) 15、江淮踏遍(宋·黄机·《水调歌头》) 16、云隔江淮翔翠凤(宋·陆游·《纵笔》) 17、江淮草木(宋·何梦桂·《沁园春》) 18、家似江淮归业户(宋·陆游·《游山》) 19、江淮之茅三脊(南北朝·庾信·《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四》) 20、可使江淮间(宋·陆游·《悲秋》) 21、任转江淮粟(唐·杜甫·《复愁十二首》) 22、江淮楚甸(宋·吕胜己·《瑞鹤仙》) 23、浪驱羸马踏江淮(宋·黄机·《木兰花慢》) 24、悼来者之惕惕;浮江淮而入海兮(先秦·屈原·《九章之九 悲回风》) 25、江淮狂生知我者(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102》) 26、奠枕江淮无一事(宋·刘仙伦·《满江红》) 27、仍诏江淮马价缣(唐·白居易·《阴山道》) 28、滔滔万里江淮(元·王旭·《木兰花慢 扬州寿纪子周》) 29、江淮路不通(元·王冕·《对雨 其二》) 30、白沟移向江淮去(元·刘因·《白沟》) 31、浪动江淮战血红(明·刘基·《有感》) 32、求识江淮人犹乎比石(唐·李白·《杂言用投丹阳知己兼奉宣慰判官》) 33、江淮尚宿兵(宋·陆游·《北望》) 34、路过江淮万里通(宋·苏辙·《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梁山泊见荷》) 35、江淮君子水(唐·孟郊·《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 36、白鱼犹喜似江淮(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 37、白鱼犹喜似江淮(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 38、江淮十日晴(明·李流芳·《南归诗十八首》) 39、嗟予落魄江淮久(唐·李白·《僧伽歌》) 40、壮江淮(元·许有壬·《木兰花慢 秦淮,次汤碧山教授韵》) 41、壮江淮(元·许有壬·《木兰花慢 秦淮,次汤碧山教授韵》) 42、江淮我分地(宋·文天祥·《白沟河》) 43、远控江淮粳稻秋(宋·苏辙·《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梁山泊〈次》) 44、上书乞江淮(宋·苏辙·《送陈侗同年知陕府》) 45、再饷江淮军(宋·蔡戡·《新居用韩昌黎诗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为韵》) 46、回首江淮深(唐·高适·《别王彻》) 47、江淮不改古今流(元·王冕·《过扬州》) 48、不谓江淮隔(宋·陈造·《寄严文炳》) 49、如何江淮粟(唐·皮日休·《正乐府十篇·农父谣》) 50、迟留岁暮江淮上(宋·苏轼·《和王斿二首(斿,平父子。)

》) 51、(尝与余约卜邻于江淮间将赴登州同舟至山阳以诗见送留别)别时酒盏照灯花(宋·苏轼·《次韵送徐大正》) 52、置之江淮交(宋·苏轼·《昨见韩丞相言王定国今日玉堂独坐有怀其人》) 53、江淮闻战鼙(宋·陆游·《汪茂南提举挽词》) 54、江淮几郡疮(宋·严羽·《有感》) 55、弟兄流落隔江淮(宋·苏轼·《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 56、江淮我家门(宋·吴泳·《和赵尚书无辩诗》) 57、余亦经江淮(唐·孟浩然·《奉先张明府休沐还乡海亭宴集探得阶字》) 58、予欲驰江淮(唐·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 59、江淮倦客再游(宋·汪元量·《瑶花》) 60、江淮流落岂关天(宋·苏轼·《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 61、猖狂乞食过江淮(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94》) 62、拊心消息过江淮(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183》) 63、师出江淮未易吞;会看金鼓从天下(宋·陆游·《山南行》) 64、江淮控制接荆蛮(宋·曹勋·《宫词三十三首》) 65、江淮水为田(宋·苏轼·《鱼蛮子》) 66、幼度江淮避虏麈(宋·陆游·《对酒示坐中》) 67、崛强又此凭江淮(宋·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 68、江淮别业依前处(宋·王安石·《梦张剑州》) 69、江淮号极边(宋·文天祥·《过梁门》) 70、横越江淮七百里(现代·陈毅·《过微山湖》) 71、近者去江淮(宋·欧阳修·《答苏子美离京见寄》) 72、江淮略孟诸(唐·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 73、(任江淮尉题厅(唐·陆贽·《句》) 74、--李正封江淮永清晏(唐·韩愈·《晚秋郾城夜会联句》) 75、梦里江淮道上行(宋·陆游·《记乙丑十月一日夜梦》) 76、半是江淮贩米船(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之九十五》) 77、江淮貔貅始闲暇(宋·梁竑·《题陆贾大夫庙》) 78、再向江淮把一麾(宋·刘宰·《挽京口使君丰郎中十首》) 79、下带江淮据岸平(宋·石圭·《句》) 80、。

3.关于赞美安徽的诗句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唐 李白)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崔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遗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风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渡,碧嶂尽睛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赠黄山胡公晖求白鹇并序

(唐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

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辄赠,笼寄野人还。

山中问答

(唐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汤泉

(唐 杜荀鹤)

闻有灵汤独去寻,一瓶一钵一兼金。

不愁乱世兵相害,却喜寒山路入深。

野老祭坛鸦噪庙,猎人冲雪鹿惊林。

幻身若是逢僧者,水洗皮肤语洗心。

题小华山

(唐 李敬方)

峰簇莲花小,分明似华山。

鱼符何入罢?深处掩松关。

4.有关转运的诗句有哪些

有关转运的诗句如下: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西江月》 (姬翼)

巨细洪纤在在,飞潜动植芸芸。

乾坤升降不停轮,借问谁为转运。

妙理周行独立,真君莫测冥存。

一针一草尽浑沦,拈出虚空有。

3、《满江红 送理伯雍同知改除转运判官 》 (陆文圭 )

双桧堂深,想前日、清风犹在。

才半载、政声传播,与人称快。

鞠草园扉无滞讼,憩棠田舍留遗爱。

问方今、循吏几何人,公为最。明

而恕,廉而介。官易进,身难退。

苦簿书业委,米盐繁碎。

雁鹜自怜群里聚,龙猪不计儿时会。

望美人、又向碧云西,徒增慨。

4、《送元中丞江淮转运》 (钱起)

薄税归天府,轻徭赖使臣。

欢沾赐帛老,恩及卷绡人。

去问殊官俗,来经几劫春。

东南御亭上,莫问有风尘。

5、《奉送刘相公江淮催转运》 (钱起)

国用资戎事,臣劳为主忧。

将征任土贡,更发济川舟。

拥传星还去,过池凤不留。

唯高饮水节,稍浅别家愁。

落叶淮边雨,孤山海上秋。

遥知谢公兴,微月上江楼。

6、《和公辟转运江西 》 (王安石)

江西一节铸黄金,最慰章滨父老心。

长孺向来真强予,次公今不异重临。

余风尚有欢谣在,陈迹非无胜事寻。

豫想新诗能寄我,十年华省故情深。

7、《送元中丞江淮转运》 (钱起)

薄税归天府,轻徭赖使臣。

欢沾赐帛老,恩及卷绡人。

去问殊官俗,来经几劫春。

东南御亭上,莫问有风尘。

8、《和公辟转运江西》 (王安石)

江西一节铸黄金,最慰章滨父老心。

长孺向来真强予,次公今不异重临。

余风尚有欢谣在,陈迹非无胜事寻。

豫想新诗能寄我,十年华省故情深。

5.关于“笔墨”的诗句有哪些

1.《浣溪沙》 宋 辛弃疾

妙手都无斧凿瘢。饱参佳处却成颦。恰如春入浣花村。笔墨今宵光有艳,管弦从此悄无言。主人席次两眉轩。

2.《水调歌头·此日足可惜》 宋 黄机

此日足可惜,心事正崔嵬。江淮踏遍,经岁相识定谁来。每向酒边长叹,更向花边长笑,意虑叵能猜。邂逅忽相遇,有客在尘埃。

脱儒冠,著武弁,太多才。笔墨争似,钩戟容易到云台。余子何须转手,便把平生胸臆,勇去莫徘徊。事业上金石,人世自欢哀。

3.《鹧鸪天·消息枝头梅子黄》宋 张抡

消息枝头梅子黄。两宫恩意酿湖光。长庚自是文章瑞,好伴前星烛万方。金鸭暖,玉杯香。换鹅笔墨醉淋浪。只将名字为公祝,便合千秋佐玉皇。

4.《秋中寄崔道士》 唐 姚合

贫居雀喧噪,况乃静巷陌。夜眠睡不成,空庭闻露滴。

旁有一杯酒,欢然如对客。月光久逾明,照得笔墨白。

平生志舒豁,难可似兹夕。四肢得自便,虽劳不为役。

故人山中住,善治活身策。五谷口不尝,比僧更闲寂。

我今暂得安,自谓脱幽戚。君身长逍遥,日月争老得。

5.《次韵子瞻书黄庭经尾付蹇道士》 宋 黄庭坚

琅函绛简蕊珠篇,寸田尺宅可蕲仙。

高真接手玉宸前,女丁来谒粲六妍。

金龠闭欲形完坚,万物荡尽正秋天。

使形如是何尘缘,苏李笔墨妙自然。

万灵拱手书已传,传非其人恐飞骞。

当付骊龙藏九渊,蹇侯奉告请周旋,纬萧探手我不眠。

6.推荐几首关于“依依惜别”的诗句

1、渭城曲【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送梓州李使君

【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3、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唐】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4、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7.关于友情的诗句

1. 嘤嘤鸣矣,求其友声------<&lt;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lt;诗经.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lt;诗经.卫风.木瓜>>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lt;箜篌谣>>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lt;赠白马王彪>>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lt;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lt;送韦城李少府>>

8.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lt;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9.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lt;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lt;琵琶行>>

11.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lt;行路难五首>>

12.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lt;徒步归行>>

13.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lt;与友人寻山>>

8.关于象征的诗句

王昌龄的“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杜甫《黄河二首》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

元代诗人萨都剌《过古黄河堤》:“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

唐代刘禹锡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

王维的“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

李商隐的“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

白居易的“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宋代丘崈《黄河清》鼓角清雄占云祲.喜边尘、今度还静.一线乍添,长觉皇州日永.楼外崇牙影转,拥千骑、欢声万井.太平官府人初见,梦熊三占佳景.皇恩夜出天闱,云章粲、凤鸾飞动相映.宝带万钉,与作今朝佳庆.勋业如斯得也,况整顿、江淮大定.这回恰好,归朝去、共调金鼎.

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涤瑕荡垢;江淮斤运(现代·陈毅·《沁园春 和咏雪词》) 2、江淮草木知名(宋·无名氏·《柳梢青》) 3、手整江淮如掌平(宋·李曾伯·《沁园春》) 4、著鞭江淮(宋·李曾伯·《沁园春》) 5、信风景江淮各异殊(宋·刘过·《沁园春》) 6、近传消息到江淮(宋·王庭珪·《临江仙》) 7、极目江淮无际(宋·蔡伸·《念奴娇》) 8、江淮羽檄忙(元·王冕·《漫兴 其二》) 9、江淮度寒食(唐·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10、江淮度寒食(唐·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11、江淮草木尽闻风(宋·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12、表里江淮四十州(宋·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13、遍江淮上(宋·陈著·《水龙吟》) 14、 四澶漫江淮万里春(近代·王国维·《读史二十首》) 15、江淮踏遍(宋·黄机·《水调歌头》) 16、云隔江淮翔翠凤(宋·陆游·《纵笔》) 17、江淮草木(宋·何梦桂·《沁园春》) 18、家似江淮归业户(宋·陆游·《游山》) 19、江淮之茅三脊(南北朝·庾信·《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四》) 20、可使江淮间(宋·陆游·《悲秋》) 21、任转江淮粟(唐·杜甫·《复愁十二首》) 22、江淮楚甸(宋·吕胜己·《瑞鹤仙》) 23、浪驱羸马踏江淮(宋·黄机·《木兰花慢》) 24、悼来者之惕惕;浮江淮而入海兮(先秦·屈原·《九章之九 悲回风》) 25、江淮狂生知我者(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102》) 26、奠枕江淮无一事(宋·刘仙伦·《满江红》) 27、仍诏江淮马价缣(唐·白居易·《阴山道》) 28、滔滔万里江淮(元·王旭·《木兰花慢 扬州寿纪子周》) 29、江淮路不通(元·王冕·《对雨 其二》) 30、白沟移向江淮去(元·刘因·《白沟》) 31、浪动江淮战血红(明·刘基·《有感》) 32、求识江淮人犹乎比石(唐·李白·《杂言用投丹阳知己兼奉宣慰判官》) 33、江淮尚宿兵(宋·陆游·《北望》) 34、路过江淮万里通(宋·苏辙·《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梁山泊见荷》) 35、江淮君子水(唐·孟郊·《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 36、白鱼犹喜似江淮(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 37、白鱼犹喜似江淮(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 38、江淮十日晴(明·李流芳·《南归诗十八首》) 39、嗟予落魄江淮久(唐·李白·《僧伽歌》) 40、壮江淮(元·许有壬·《木兰花慢 秦淮,次汤碧山教授韵》) 41、壮江淮(元·许有壬·《木兰花慢 秦淮,次汤碧山教授韵》) 42、江淮我分地(宋·文天祥·《白沟河》) 43、远控江淮粳稻秋(宋·苏辙·《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梁山泊〈次》) 44、上书乞江淮(宋·苏辙·《送陈侗同年知陕府》) 45、再饷江淮军(宋·蔡戡·《新居用韩昌黎诗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为韵》) 46、回首江淮深(唐·高适·《别王彻》) 47、江淮不改古今流(元·王冕·《过扬州》) 48、不谓江淮隔(宋·陈造·《寄严文炳》) 49、如何江淮粟(唐·皮日休·《正乐府十篇·农父谣》) 50、迟留岁暮江淮上(宋·苏轼·《和王斿二首(斿,平父子。)》) 51、(尝与余约卜邻于江淮间将赴登州同舟至山阳以诗见送留别)别时酒盏照灯花(宋·苏轼·《次韵送徐大正》) 52、置之江淮交(宋·苏轼·《昨见韩丞相言王定国今日玉堂独坐有怀其人》) 53、江淮闻战鼙(宋·陆游·《汪茂南提举挽词》) 54、江淮几郡疮(宋·严羽·《有感》) 55、弟兄流落隔江淮(宋·苏轼·《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 56、江淮我家门(宋·吴泳·《和赵尚书无辩诗》) 57、余亦经江淮(唐·孟浩然·《奉先张明府休沐还乡海亭宴集探得阶字》) 58、予欲驰江淮(唐·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 59、江淮倦客再游(宋·汪元量·《瑶花》) 60、江淮流落岂关天(宋·苏轼·《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 61、猖狂乞食过江淮(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94》) 62、拊心消息过江淮(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183》) 63、师出江淮未易吞;会看金鼓从天下(宋·陆游·《山南行》) 64、江淮控制接荆蛮(宋·曹勋·《宫词三十三首》) 65、江淮水为田(宋·苏轼·《鱼蛮子》) 66、幼度江淮避虏麈(宋·陆游·《对酒示坐中》) 67、崛强又此凭江淮(宋·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 68、江淮别业依前处(宋·王安石·《梦张剑州》) 69、江淮号极边(宋·文天祥·《过梁门》) 70、横越江淮七百里(现代·陈毅·《过微山湖》) 71、近者去江淮(宋·欧阳修·《答苏子美离京见寄》) 72、江淮略孟诸(唐·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 73、(任江淮尉题厅(唐·陆贽·《句》) 74、--李正封江淮永清晏(唐·韩愈·《晚秋郾城夜会联句》) 75、梦里江淮道上行(宋·陆游·《记乙丑十月一日夜梦》) 76、半是江淮贩米船(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之九十五》) 77、江淮貔貅始闲暇(宋·梁竑·《题陆贾大夫庙》) 78、再向江淮把一麾(宋·刘宰·《挽京口使君丰郎中十首》) 79、下带江淮据岸平(宋·石圭·《句》) 80、江淮十载警胡尘(宋·吴沆·《句》) 81、江淮付摇漾(宋·邓肃·《再次韵谢之》) 82、今日江淮地(宋·赵蕃·《呈张太平三首》) 83、灵旗出江淮(宋·韩元吉·《送杜少柳起萃知遂宁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为韵》) 84、江淮何日可休兵(宋·释行海·《天竺谢竹心陈通判见访》) 85、江淮湖浙田生尘(宋·魏了翁·《山河叹送刘左史归简州》) 86、江淮地、三军耀武(元·白朴 ·《凤凰台上忆吹箫箫 题阙》) 87、看生啸江淮(元·王恽 ·《木兰花慢 寄王宣慰立夫》) 88、客梦长到江淮间(宋·姜夔·《送范仲讷往合肥三首 其一》) 89、江淮恨不来(宋·苏辙·《次韵子瞻过淮见寄兼简孙奕职方三首》) 90、江淮草木亦生愁(宋·蔡戡·《钱大受挽诗》) 91、江淮与襄汉(宋·高斯得·《吴参政挽诗三首》) 92、客梦长到江淮间(宋·姜夔·《送彭仲讷往合肥三首》) 93、江淮重邂逅(宋·李曾伯·《挽何司令二首》) 94、江淮契阔稠(宋·李曾伯·《挽肇庆胡守二首》) 95、鄂汉距江淮(宋·释文珦·《纪事》) 96、江淮一都会(宋·司马光·《送吴驾部知真州》) 97、水流不息作江淮(宋·魏了翁·《以使事过成都讫事而归虞万州成都尉高表史拉》) 98、手托江淮半壁天(宋·吴龙翰·《哭赵信庵》) 99、血染江淮鬼物伤(宋·徐琦·《濒死自悼》) 100、江淮十万师(宋·颜发·《待潮顾浦宿耕者张钦舍》)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广告一. 市声广告早期出现的口头广告在这一时期又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开始用"心理战术"来推销自己的产品.这都是因为人际传播具有很强的效力,信息在彼此熟悉的人之间直接传递,更具亲和力,容易被人信服.所以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一种好商品,不仅质量要好,还要善于利用人们的口头宣传做广告.(一)"鹤觞酒"北魏著名散文家杨衔之在《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卷四记载了一则酒商刘白堕巧做广告的故事."市西有延酤,治觞二里.里内之人多酝酒为业.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晞,以罂贮酒,暴于日中经一旬,其酒味不动,饮之香美,醉而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出郡:出任州郡的官职登藩:往封地就职,赴任),远相饷遗,逾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名'骑驴酒'.永熙年(北魏孝武帝元修年号)中,南青州刺史毛鸿宾赍酒之藩,路逢贼盗,饮之即醉,皆被擒获,因此复名'擒奸酒'.游侠语曰:"不畏张弓拔刀,唯畏白堕春醪."当时有位河东酿酒大师刘白堕,他的酒"饮之香美,醉而经月不醒".他为自己酿造的酒起名"鹤觞酒",也叫"骑驴酒".永熙年中,南青州刺史毛鸿宾外出遇劫,强盗喝了他携带的鹤觞酒,立刻醉倒在路旁,束手就擒.而"鹤觞酒"也因此名扬天下,被人们誉为"擒奸酒".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不畏张弓拔刀,惟畏白堕春醪."刘白堕也利用鹤觞酒的故事进行口头宣传,使其畅销中原,闻名遐迩.洛阳城内的朝臣贵人不但自己饮用,还定购许多赠送给远方的朋友,以致此酒的名誉传遍千里之外.(二)攻心战术光有口头宣传的意识是不够的,做广告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要抓住顾客的心理状态,运用攻心之术.北魏时代(公元386—534年),洛阳是政治和商业中心.《洛阳伽蓝记》记载了一段巧用"心智"做广告的故事:有一个僧人在挖掘旧坟墓的时候,挖出一个已死去12年的人,此人叫崔涵.他来到"奉终里"(地名,专门卖棺木郭的市肆)对卖棺材的老板说:"做柏木棺,不要用桑木做木欀."别人问他为什么 他回答说:"我在地下看见一个鬼诉说他是用柏木棺,按理可以免受刑罚.可是其他鬼卒认为他虽然用的是柏木棺,却是用桑木木欀做成的,所以不能免除刑罚."棺材店的老板把这个荒诞不经的故事在洛阳城中流传,一时间,洛阳各地出现了"柏木踊贵"的现象,人们争先恐后地抢购柏木棺.这个故事使我们看出奉终里的商人,利用当时人们害怕死后受地狱之苦的迷信心理大做口头广告宣传,使卖不出去的柏木棺变成了畅销货.(三)唐朝僧侣的"唱卖"活动隋唐统治者都重视宗教对麻痹人民思想的作用,于是佛经广泛传播于民间,隋文帝和武则天时期,全国广建庙宇,大造佛像.这一时期,统治者对外来宗教的态度也比较开明,无论佛教,道教和其它外来宗教,都受到重视,得以兴盛发展.这些大大小小的佛寺,一般都拥有大量财物,包括钱,粮,布帛等,除了主要用来消费及继续盘剥生利外,其中一部分衣物等日用品,有时会拿出来"分卖"以牟利,"分卖"时要唱出所卖物品的名目.在唐代寺院里,有所谓"分卖"衣物的制度,而且相当盛行,所以又叫"唱卖","唱衣","估唱"等.在敦煌遗书中,就可以找到不少关于"唱衣"的史料.其中,又有不少"唱衣"的"布"的记载(布,指货币).僧侣们边唱边卖,其内容大多是衣物的样式,质料,价格及质量等等,详细地唱出了所卖之物的特征,是很到位的口头广告.二. 招贴广告(一)现存最早的广告实物在20世纪初,新疆吐峪沟(吐鲁蕃)遗址出土了一张隋初时期公元594年(高昌国延昌卅四年)的告白残纸,纸上写有"……白官私……延昌卅四年甲寅,……家有恶狗,行人慎之"等字样.这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广告实物.有人据此而认为此残纸也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广告,但我国历史学者经过考证,认为此残纸片上文字是麴氏高昌国时期毛笔楷书,是民家张贴于户外的告白,因此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印刷广告.(二)唐朝的招工广告唐代有的商人还贴出招佣的"纸榜子",类似今天的招贴式招工广告.据唐人李公佐写的著名传奇小说《谢小娥传》中记载:谢小娥为了报杀父杀夫之仇,女扮男装,"为男子服,佣保于江湖间".年末,她到了浔阳郡(今江西九江),看见竹门上有招贴写着:"召佣者",小娥便应招受聘了.(三)唐朝的戏剧演出海报中国的戏剧艺术,到唐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出现了固定的演出场所——戏台(寺庙演出时的"庙台").同时,其他市井闾里演出则出现了"勾栏",也出现了做宣传用的戏剧海报.后来明朝人张宁《唐人勾栏图》诗中就提到此事:"天宝年中乐声伎,歌舞排场逞新戏.教坊门外揭牌名,锦绣勾栏如鼎沸".从"教坊门外揭牌名"看,"教坊"指的是民间表演机构,不是朝廷里的教坊,而是官称的民称化,如唐代的"和尚教坊"一类"牌名"指的是戏码"揭"则是有张挂,张贴的意思,也有公布,宣传的意思.现可见这张贴的戏码便是早期的海报,也就是它吸引着众多的戏迷入场看戏.(四) 店铺的招贴岭南及苏杭一带的人,喜爱色彩鲜艳,款式新颖的巾,称"语儿巾",意思是:小孩儿看见了,也会咿哑学语索要.元稹诗中写道:"贡兼蛟女绢,俗重语儿巾","南方去京华绝远,冠冕不到,唯海路稍通.吴中商肆多榜云:'此有语儿巾子'".既然那么多人喜欢"语儿巾",那么写在商店招贴上的这类广告语言,就能很好的吸引顾客,引起他们的购买欲望.三. 招幌广告唐朝的招幌广告以酒旗的使用最多.酒旗是中国古代酒家用来招徕酒客的一种招幌,有的酒幌高高挑起像面旗,迎风招展,有的则把布挂在竿上,悬于门首,成为酒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酒旗又称"酒帘"(图13021),"酒旌","酒旆","酒幔","酒标","青帜","青帘","青旗","彩帜"等等,是周围呈锯齿状的长条旗子.后来又叫"酒家望子",《广韵·盐韵》中有:"帘,青帘,酒家望子"的记载.最初的酒旗用青白二色布制作,后来发展到用五彩酒旗绣上图案或店名.图13021 酒帘酒旗广告在唐代时多用于酒店,并在许多文人的诗句中得到大量反映:张籍《江南曲》:"长干午日沽春酒, 高高酒旗悬江口."刘禹锡《堤上行》:"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春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杜牧《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入茶山下题水口草市绝句》:"依溪侵岭多高树,夸酒书旗有小楼."《送沈处士赴苏州李中丞招以诗送行》:"酒旗夸酒美".陆龟蒙《怀宛陵旧游》:"陵阳佳地昔年游,谢眺青山李白楼.惟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宛陵,安徽宣城县)皮日休有一篇专门咏"酒旗"的诗,对古代酒旗的样式,颜色作了更具体,更生动的描绘:"青帜阔数尺,悬于往来道.多为风所飏,时见酒名号.拂拂野桥幽,翻翻江市好.双眸复何事,终竟望君老."酒旗又叫"酒旆".杜牧《代人寄远》(六言诗):"河桥酒旆风软,候馆梅花雪娇.宛陵楼上瞪目,我郎何处情饶 "酒旗又叫"青旗","青帘".元稹《和乐天重题别东楼》诗:"唤客潜挥远红袖,卖垆高挂小青旗."白居易《杭州春望》诗:"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酤酒趁梨花."刘禹锡《鱼腹江中》:"风樯好住贪程去,斜日青帘背酒家."酒旗又叫"酒幔","幌","帜".王建《宫前早春》诗:"酒幔高楼一百家,宫前杨柳寺前花.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陆龟蒙《和袭美初冬偶作》:"小垆低幌还遮掩,酒滴灰香似去年."李中在《江边吟》中也有:"闪闪酒旗招醉客,深深绿树隐啼莺."当时的酒楼店家,除以旗帜做幌子招徕顾客外,还讲究环境的幽雅,这为来店畅饮频添了几分情趣.韦应物的《酒肆行》写道:"碧流玲珑含春风,银题彩帜邀上客."显然,这是一处为上流社会开设的酒店,在五颜六色的"彩帜"上醒目地绣着白色的"酒"字,既显示了行业的特征,又突出了广告的艺术性.四. 灯笼广告唐代繁荣的"夜市"带来了灯笼广告(图13022)的兴起.用灯笼做广告,是唐代及以后酒楼,饭馆的特色之一.它一般夜间悬挂在店铺的门前,灯笼上用文字表明其商号的商业性质,如写上"酒楼","茶馆"或"客栈"等字样,在夜间点烛放亮十分引人注目,起到了招牌广告和悬帜广告的作用,也有现在霓虹灯广告的效果.而且各行业灯笼造型也略有区别,如酒楼悬挂的灯笼形如酒瓮,药店悬挂的灯笼状如葫芦,都是为了便于识别.图13022 灯笼广告中唐时期,王建在描写"夜市"的诗中也提到了"千灯"——"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其《江馆》诗中也有"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的诗句.灯笼广告的兴起,首先是由于商业贸易的发达而出现了夜市.在江南繁华的商业夜市里,不但叫卖声不绝,而且轻歌曼舞通宵达旦,万盏红灯照耀夜空,这给灯笼广告的产生,创造了重要的条件.其次是此时灯笼的制作技术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为商人做广告宣传提供了物质基础.直到现在,许多店铺还都用灯笼作为广告标志,并把灯笼的数目及颜色作为传递广告信息的要素.灯笼数目的多少代表饭店的等级(如普通饭店,或可承办宴席的饭店)而颜色的不同则是代表饭店经营内容的差别(如北京莱,上海菜,四川菜等).五. 演示广告演示广告主要包括陈列展示广告和表演广告两种,属于现在说的铺货和售点促销广告的范畴,直到现在很多卖场仍采用陈列,堆头,表演等方式招揽顾客.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刘禹锡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观市》,其中描绘了沅州(今湖南黔阳一带)西南一个新开张集贸市场的热闹情景:集市上陈列着"榜"——大牌子,榜上标明货物价格织锦和生绢直接摆放在打开盖的箱笼里陈列出来精雕细磨的工艺品放在搁板上,让人观看,选购"白黑巨细"的各种土特产被摆放在方形或圆形的盛物竹器里热气腾腾的饼饵层层叠起,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市场上有如此多的商贩将商品陈列出来吸引顾客,既反映出当时市场的繁荣景象,也反映出陈列广告在当时已经相当普遍,不失为宣传商品的好方法.除陈列广告外,还有人卖药时耍弄刀q,用表演来招徕顾客.《太平广记》卷八十五"蜀城卖药人"条记载:成都"市内有一人弄刀q卖药".这是典型的表演广告.六. 传单广告自东晋起,纸的使用已经相当广泛,很少用竹作为传播工具.这为广告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唐朝时佛教兴盛,再加上印刷术的发明与普及,唐太宗时,高僧玄奘取经(图13023)归来后曾印刷了大量的普贤菩萨像(图13024)散发给普通民众,将佛教之根本传播到全国各地.图13023 玄奘取经图图13024 普贤菩萨像七. 为政治服务的广告(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露布"这一时期的政治广告及社会广告中,最重要的是"露布".所谓露布,指的是不加检封而公开发布的官方文书."露布"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出师讨伐时,用来暴露,宣布,声讨敌人罪恶的文书,属"军书"性质,也叫"檄文".这一词我们现今仍在使用,一般将文字书写在一尺多长的木板上.据南北朝宋,齐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檄移》篇中考证:"檄"这种文体源于上古三代的"誓","暨乎战国,始称为檄"到了汉末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很流行了,著名的檄文有隗嚣《移檄告郡国》,陈琳《为袁绍檄豫州》,钟会《檄蜀将吏士民》,桓温《檄胡文》等等."露布"的另一种形式是"捷报",一般将克敌制胜的经过,俘获的人数和立功将士的姓名等书写在"长缣"(长幅的绢帛)上.据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记载:"'露布',捷书之别名也.诸军破贼,则以帛书建诸竿,上兵部,谓之'露布',盖自汉以来有其名.所以名'露布'者,谓不检封露而宣布,欲四方速知.亦谓之'露板'".另据宋代高承《事物纪原》记载:"《隋书志》曰:'后魏每征战克捷,欲天下闻知,乃书帛建于漆竿之上,名为露布,露布自此始也.其后相因施行.'《通典》亦云尔." 当擎送奏报的将士换马,休息或住宿时,露布就像旗帜一样插在地上,周围群众便聚到一起观看,并将其上所书的信息四处传播.露布这种宣传工具不仅公开性和时效性强,传播面也较广,是报纸诞生以前,中国最有影响的政治广告形式之一.(二)科举榜文榜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由政府部门发布的,以张贴单状的方式公布信息的新闻传播手段.政府通常用"榜"来公布法令和某些急需向公众宣布的诏书,奏章和赏功罚罪等方面的事情.在非常时期,也用"榜"来通告战讯及人民群众关心的军国大事."榜"的本义是指木片,木板,后引申为写了字的木牌也叫"榜",再引申为公开张贴的文书,告示也叫"榜".榜通常"揭之通衢",张贴于"州县城郭乡村要会处",其中以皇帝名义发布的则称为皇榜.大部分的榜是用笔书写的,也有一部分是用雕版印刷的.图13025 河南大学内仿造的科举考场图13026 清代科举考试夹带鞋科举榜是榜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独特的广告宣传方式.中国科举(图13025)制度产生于隋代,到唐高祖武德年间逐渐完善.科举制度奠定了中国文官制度选拔人才的基础.因此受到历朝的高度重视.当然,历朝也有因科考而导致的众多徇私舞弊(图13026)的事情.唐朝科举(图13027)制度逐步完善,放榜(图13028)也步入正轨,有一套完整的模式.唐代会试二月"放榜",可谓盛况空前."金榜"张贴于礼部南院,只书写及第人姓名有的还写有将同榜人姓名,籍贯,并注上主司衔名字,汇集在表面贴有金花的册子里,四处传阅,称为"金花帖子"或"榜帖".与此同时,新科进士及第后,就用泥金书帖向家乡亲友报喜(图13029),称为"喜信".因此自古以来就把"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当作喜庆之事.刘禹锡的诗《寄刘侍郎放榜》也描写了这样的情景:"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立马看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图13027 河南大学内的贡院碑图13028 清代进士公布名单图13029 清光绪年间科举喜报后来到了清代,殿试结束后,礼部尚书手捧黄榜,用云盘托着,由撑着黄伞的校尉等鼓吹引导送出太和中门,将殿试黄榜张挂到东长安门外的长安街上.清末还会在报纸上公布.公元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八月,清廷宣布:"停科举以广学校".从此,这种特殊的广告形式绝迹.这种特殊的广告,宣传面广,而且由于所宣传的内容与人们息息相关,因此达到了很好的效果.现今一些地方的高考"状元"榜,与此有一脉相传的"遗风".(三)广发诏书隋文帝为统一江南,大规模攻打陈.在大军出发前,"送玺书,暴(揭露)帝 (陈后主)二十恶,下令散写诏书三十万张,遍谕江外."隋文帝用强大的政治宣传攻势,瓦解陈的民心和军心,次年便一举消灭了陈.大量发放诏书,不但所要传达的信息详尽明确,可以传阅,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条信息,而且传单便于保存信息,不像口头信息那么转瞬即逝.这样的高招是隋文帝制胜的关键.八. 路标,牌坊广告(一)警示性路标当时道路上没有今天记里程的路碑,而是每隔一里堆一堆土来记里程.但久经风雨之后,土堆常要塌毁,官府为此花费不少修理费.到了五代后周时,韦孝宽任雍州刺史后,在原来每个土堆的位置上种一棵槐树,这样就节省下了经常修理的人力财力,又使行人有蔽荫之处.后来周文帝得知这一举动,大为褒奖,并下令"天下同之".以后沿道路种树就成为一种制度,并作为地方官政绩的评定依据之一.另外,今天的城市街道上,常有各种标记,如单行道,快车道,慢车道,横道线等标志,这是当时所没有的.但有钉立各种朱漆杈子来警示行人的,后来到了北宋时,汴梁城内的御道两边禁止行人通行,于是在路心钉立两行朱漆杈子,"杈子里有砖石砌御沟水两道,宣和间尽植莲菏,近岸植桃李梨杏,杂花相间,春夏之间,望之如绣."路标在现在看来广告的意义不大,但就当时而言,它提醒人们注意的功能正是现代意义上广告的作用之一,因此,路标也可以认为是我国早期的广告形式之一.(二)牌坊广告牌坊(图13030)也叫牌楼,历史上曾叫过绰楔,坊楔,华表等名称,是有价值的历史文物珍品,也是人们传递信息的载体.牌坊主要有功德坊,陵墓坊,桥梁坊,街巷坊等等.牌楼来源于坊,就像现在小区的大门,是一个街道的标志性建筑,牌楼不外乎是作为装饰性建筑,增加主体建筑的气势,表彰,纪念某人或某事,或作为街巷区域的分界标志等.唐朝时,牌楼是记录好人好事,公告的地方,比如谁中了状元,进士等等.随着坊市的繁荣,很多铺面也自己修建牌坊招徕顾客.后来贞节牌坊(图13031)类的也比较多.图13030 少林寺牌坊"祖源谛本"图13031 安徽歙县明代贞节牌坊九. 擅做广告的商人(一)长安西市的窦乂唐朝长安西市是个商业繁荣的地方,各种店铺的商品琳琅满目.其中有一个叫窦乂的大商人,尤其善于经营,开的窦家店生意红火.据《太平广记》卷243记载,窦乂用雇人收集来的破麻鞋和废弃碎瓦砾,加工制成一万多条长三尺,直径三寸的"法烛".等到"六月,京城大雨",家家户户缺柴烧时,窦乂高价出售这些"法烛",供人作柴烧,"与薪功倍,又获无穷之利".有了这一笔钱,窦乂便筹划开店.他见长安西市有十几亩低洼地积水很多,他便以三万钱的低价购入.这片低洼地俗名"小海池",填起来很费劲.窦乂便围绕小海池,开了六,七个煎饼铺,再在洼地中间竖起一根挂旗幡的标杆,并召集众多小孩用瓦砾片去砸幡,打中了的人就奖给他煎饼团子吃.不到一个月,这个"小海池"便被儿童用瓦片填平了.窦乂这才"造店二十间,当其要害,日收利数千,甚获其要".窦乂借用几乎免费的人力为自己的店铺打好地基,他应该算是一位有策略的商人.同时这一小孩掷瓦片填海池事件在当时可算是新闻,趣闻,他利用现在所谓的"事件营销",为自己做了免费的广告,获得了市场先机,迅速抢占了市场.这样看来,他也是一位精明的"广告人".(二)用图画做广告的"江淮贾人"据《唐国史补》记载:"江淮贾人,积米以待踊贵,图画为人,持钱一千,买米一斗,以悬于市.扬子留后徐粲杖杀之."这段记载也可在宋人王谠的《唐语林》中找到.这个"江淮贾人"是个米商,他囤积大量米,想乘机抬高物价,牟取暴利.于是,他画了一个人,手持标示着用一千钱才能买到的一斗米,以暗示人们日后米价将会上涨,怂恿人们赶快抢购,故意煽起顾客的恐慌心理.由于他的行为带有欺诈和暴力,所以扬州留后徐粲将他处死了.虽说这位商人的行为不值得提倡,但是他懂得挖掘消费者的心理,懂得做广告的时机,懂得用形象的手法吸引顾客,所以他也是一位精明的广告人,只不过是,过于精明反而被精明所累.总之,本时期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分裂动荡,但隋唐的建立结束了混战,为商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特别是唐朝,经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各民族高度团结,人们生活富足,有很多娱乐休闲活动,开放的文化促进了与其他各国的交流.可以说,唐朝是中国封建制度的鼎盛时期,当时的城市规模和消费水平已达到一个顶峰,雕版印刷的发明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技术条件,也为印刷广告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事物被当作广告媒体来使用了,包括由夜市的兴隆而产生的灯笼广告.商人兼广告人的新兴营销者也登场了,大型的广告宣传活动也频频出现.另外,从这一时期的现象来看,中国的城市,商业,市场,都启端于为官府的服务,后来才移入民间.对于广告而言,这个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先有官样广告,所谓政治广告,然后才有民间的商业广告.对比外国的广告发展历史,则先是商业发达,同时城市发达,但这都是民间自然形成的,与官府关系没有那样深.所以,从本时期看由官到民,沿着官本位发展的中国广告也算是具备了中国特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84353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