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柑橘产业的特点是什么?正确的选择品种太重要

我国柑橘产业的特点是什么?正确的选择品种太重要,第1张

中国柑橘产业现状如何?中国柑橘产业发展前景如何?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严正专业的分析。柑橘优缺点及前景可能需要市场考验,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未来的品种到底怎么样、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差的将会更加精确。

一、我国柑橘产业现状

⑴产量

我国柑橘产量、面积已居世界第一(全世界4个柑橘中就有一个是中国生产的)。我们国家去年柑橘产量是三千六百多万吨,人均消费量约50斤,所以已经接近饱和。

⑵流通

近年来随着生产、流通环节中标准化程度逐渐完善提高,整个环节打通了。品种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尤其在2000年农业部做了一个优势产业链规划,在我国列了一些优势区域,有哪些地方适合比如华北脐橙,哪些地方适合温州蜜柑。经过10多年的发展,比如广西、湘南,生产脐橙、沃柑、杂柑、砂糖橘等都非常具有市场竞争力,这就是当时农业部做了一个前瞻式的规划最好的体现。

⑶新现象

柑橘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涌现了一批区域性品牌。互联网电商、新兴媒体等拓展了柑橘营销渠道。

二、我国柑桔品种分布及结构特点

柑橘优势区域规划对品种布局具有重要影响。果园在哪个地方需要选择适合当地的品种,不同地区生态自然条件、栽培历史导致我国适栽品种多样化。我国的生态气候比较复杂,不同地方也要选择品种,建议做一些小规模的趋势品种,不要盲目的大规模的发展。现在有个很恐怖的事情是听说沃柑很好,所以到处都在种,其实很多地方不太适合种砂糖、沃柑,所以当时市场拦不住,结果可能会吃亏的。

⑴南丰蜜桔

南丰蜜桔在江西南丰种的,这里的土壤、气候更适合。如果南丰蜜桔拿到广西柳州,柳城蜜桔的品质也可以的,但是拿到四川总是感觉不太化渣,这就是气候、土壤、日照、降雨等对品质的影响。

⑵宽皮柑橘

我国的宽皮柑橘还是大头,气候、栽培历史等原因,目前我国是宽皮柑橘的原产中心,历史上宽皮柑橘的种类比较多,对栽培习惯的认识比较充分,脐橙、柚子都是一些外来品种。脐橙是从巴西、美国引进,所以这些品种适应性可能更窄一些,需要热量比较高。宽皮柑橘:甜橙:柚:其它类柑橘比例为69:18:11:2。目前宽皮柑橘受市场欢迎,做橙汁的话气候在中线重庆不是很好,重庆是雾都光照不足,冬季低温,所以发展品种不好,固形物也不高,要因地制宜选择品种。

⑶中熟品种

90年代中熟品种很多,当时出现卖果难的问题,因为没有电商平台,线下销售、流通渠道也有问题,所以中熟品种出现很大的卖果难问题。早熟和晚熟品种的发展比例加大,现在看来也确实这样,尤其是晚熟柑橘在四川眉山发展比较好。

⑷晚熟品种

广西砂糖橘也是偏晚熟产品,在12月中下旬成熟,正好在春节前后上市,效益比较好,消费量比较大,砂糖橘、杂柑比例上升。适宜于物流加工和储运的宽皮柑橘品种比例在逐步扩大。甜橙、脐橙和纽荷尔虽然比较好吃,但是剥皮不好剥,需要用刀削,包括一些普通的甜橙可能口感也不是太好。甜橙面积受黄龙病缩减。这也是去年果品这么好卖,价格这么高的原因,因为砍了不少树,产量降低。

⑸甜橙品种

甜橙品种主要集中于脐橙、血橙、低酸甜橙、湖南冰糖橙。橙汁消费量在扩大,但种植效益不高,每年从巴西进口的原汁做原料的量比较大,但是橙汁加工成本最重要,它考量的不是品质是成本,所以甜橙在我国做橙汁加工不是太好,因为我国10多年的历程感觉是一个失败的教训。

⑹柚类

柚类稳步发展(首栽品种:沙田柚和?溪蜜柚),品种单一化趋势明显。琯溪蜜柚在福建平和有60万亩,其他地方包括四川彭县,通过不同地方栽植,可能是品种的上市时间更长。

还有品种比较单一的,从分类来看,国内柚类大概有三个类型,沙田柚、琯溪蜜柚还有一个是东南亚这一片,越南、西双版纳、泰国的柚子比较类似,这些柚子品种比较好,但是对热量要求比较高。

柠檬在全国发展面积有限,包括四川安岳柠檬和云南瑞丽柠檬。现在柠檬出现新的病害,黄脉病毒类似于黄龙病的新的病毒,对柠檬产业可能造成比较大的冲击。预计未来柠檬的价格将会提高。

三、全产业链对品种的要求

选择的品种一定要好吃、好栽、好管、好卖。

⑴生产者

好种、丰产性强、成本低、品质优、效益突出(沃柑,丰产性好,栽培容易,幼苗2年内可以挂果。春见、大雅都是这种类型,生产力很强,栽培管理很容易。有的品种可能品质最好,但是很难种)。

⑵流通环节

采后能加工储运、销售期长或者淡季销售。温州蜜柑完熟后不好运输。浙江黄岩种的温州蜜柑可以留存到4月,但是4月后储运就有问题,所以只能在当地销售。现在做电商的也考虑果皮硬、外观漂亮、颜色鲜艳来吸引消费者。

⑶消费者

品质优、外观美、多样化,3、4月水果淡季,这时有新鲜水果上市效果就比较好。果皮硬、外观好看能吸引消费者。

⑷特殊生态气候、设施栽培环境下对品种的要求

采用设施栽培,在设施大棚里栽培可能要求对花期的控制和后期果实正确的管理,包括水分的管理都有一系列的要求,比如温州蜜柑需要加温以提早开花。

四、柑橘品种研发现状

我国对品种登记开放后,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注册商标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通过申请注册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对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秭归县是全国著名的柑桔之乡,柑桔种植历史悠久,属全国柑桔生产最佳生态区,并享有"中国脐橙之乡"的美称,是首批国家无公害脐橙生产示范基地县,柑桔种植已成为秭归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近几年来,我们秭归县工商局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实施"商标工程",努力打造知名品牌,提高了入世后的市场竞争力;严厉查处生产流通领域中的柑桔商标侵权违法行为,保护了商标注册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开拓了脐橙市场,促进了柑桔产业的发展。目前,秭归柑桔已经有桔颂、长佳红和裕兴三个注册商标,"秭归脐橙"集体商标经多方努力、几经曲折,已被国家商标局正式受理。成绩是显著的,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作为秭归支柱产业的柑桔品牌离实现品牌兴县的目标还存在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方面造成的:

1、观念落后,不注重抓品牌。一些柑农和柑桔销售经营

单位小农经济思想作怪,囿于传统经营理念,仅仅满足于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没有创建品牌的眼光和胆略。虽然拥有了商标,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制定和实施商标战略。

2、经济落后,商标法律意识较淡薄。 秭归柑桔都是在进入市场被消费者所认识后才申请注册商标的,加之对商标的宣传滞后,知名度不高。如泄滩夏橙虽然质美价康,且在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而且她弥补了夏季柑桔的需求,但至今没有一个响亮的注册商标品牌,难以向省外推销,一旦其他地方培育出好的夏橙品牌,秭归夏橙就面临着销售甚至淘汰的危机。

3、管理落后,商标使用和管理水平不高。 秭归柑桔在使用商标时,没有把商标、商品的名称、包装、装潢把握好,一度使伪劣商品冲击市场,柑农蒙受巨大损失。每年有不少外省市的脐橙就是打着"秭归脐橙"的牌子上市的。

4、各行其是,柑桔商标没有发挥应有效率。 我县注册和正在注册中的柑桔商标:秭归脐橙、桔颂、长佳红和裕兴四件商标效率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各乡镇为本地的柑桔销售投入不少,在国内大中城市进行宣传。这样可以看出由于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品牌效应,形成规模优势,使之市场竟争力不强。如归州镇政府到东北三省进行宣传,虽然花了很大气力,但效果并不明显。。

5、产品品种零乱,不成规模。 全县在开发柑桔产品品种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发性高,随意性强,不进行品种和技术统一,导致品种花色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偶有精品,也达不到基地化、专业化、区域化的标准,不成规模,形不成精品名牌。

6、柑桔销售方式落后。 我县的柑桔销售以商贩贩运为主,没有形成稳定的营销网络。市场建设和对外销售窗口建设滞后,流通增效潜力和产业化的综合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商标的'管理机构,在实施品牌兴县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就如何发挥职能,打造柑桔品牌,推动秭归支柱产业的发展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政府重视,部门参与,工商指导,在共筑"品牌兴县"工作中成合力

(1) 是要加强部门配合。在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建立柑桔商标注册联络员制度,指导涉农企业及柑农及时注册商标,正确使用注册商标,充分运用商标创立自己的产品品牌,让"创著名、驰名商标"的观念深入家家户户。

(2) 是加强重点指导。树立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就是发展农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意识,运用登记注册职能,有意识地指导柑桔种植、经营企业走强强联合之路,推行"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把千家万户的柑桔通过农业龙头企业联结,推向国内外市场。

(3) 是加强舆论引导。利用报纸、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对我县柑桔品牌的发展进行综合报道,广泛宣传商标品牌助推农业经济方面的作用;同时,与电视台联合制作专题片,通过个案分析,点评企业在商标品牌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

二、因地制宜,突出"秭归"特色,在秭归脐橙上求突破。

农业要发展,离不开农产品品牌和特色产品。结合秭归的实际。我们应该把"秭归脐橙"集体商标注册作为"品牌兴农"战略的突破口,力求通过"秭归脐橙"的品牌运作,带动和促进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柑橘种植及品种结构调整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坚持品种定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环境养一方作物”。任何作物离不开土壤、大气、温度、水分这些基本要素。宜都是柑橘的北缘地带,温州蜜柑这个品种也是经过50多年的发展,没有被淘汰掉,有它自身的优势,说明还是有市场竞争力的。从宜都的情况看,柑橘品种可调的空间很小,可调的品种也不多,重点是提高品质。我市柑桔品种特早熟只能以“大分、日南1号、肥之薯”为主,早熟以“国庆1号、鄂柑2号”为主,不要盲目引进其他品种搞品改。

(二)熟期结构调整需要不断延伸。我市柑橘的熟期结构应向早熟和晚熟两端延长,特早熟、早熟、中熟、晚熟理想的比例为10:30:40:20(目前为6.4:43.3:46.1:4.1),调整的任务还很重,最终实现错峰销售、均衡上市。

(三)以提升品质为重点,推广科学种柑水平。要通过设施栽培、完熟栽培技术、延迟采收技术、双减绿色栽培技术、交替结果技术、高品质集成栽培技术、采后现代分级技术等把柑橘的优异品质、差异化品质做出来,尤其在生产环节中不要使用多菌灵等残留的药物,实现优质优价。特别是要大力推进设施栽培,要学习日本,让20%的设施栽培挣了产业80%的钱。要大力推动采后红外分级生产线的建设,确保同级果品品质稳定。

(四)集中打造品牌,在营销增值上增加效益。无论是品种结构调整,还是品质提升,都要注意市场开发。整个产业要形成适度短缺、市场隔断,保证种植者效益的格局。要注重品牌集中打造,包括电商,也要统一品牌。把重点放在柑橘下树后的增值上,如采后处理,品牌销售,电商销售,家庭农场、旅游休闲农业,精致农业,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到全产业链发展中。

(五)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出台保障措施。充分发挥好政府这只手的推动作用。组建一套行政体系、行政机构去抓,明确短期、长期目标,出台支持发展多少条线,发展多少面积的设施栽培、多少面积的良种改造、投入多少资金等政策措施。同时要加大技术体系的投入,安排专人去研究设施栽培、高品质栽培、绿色生态栽培、品种适应性、采后处理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83675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