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白测评最不客观,还有近90w粉丝?

为什么小白测评最不客观,还有近90w粉丝?,第1张

小白测评并没有声称自己是客观测评,在这点上,人家在微博简介清楚地写出了“不客观,真体验”,在绝大多数视频中小白也都会说“不客观,真体验”。

其实主观的测评恰恰能表明使用者最直接的体验和感受,每一样东西都有它的可取之处和缺陷,若是处处追求客观,那么每一样东西都是有好处的,每样东西都应该保留,没有取舍,那么这样如何能给看视频的观众一个参考的意义呢?

举个例子:一只声音在高频调的特别高的音乐耳机,从客观上来讲,声音会更加高昂通透,更具有穿透力,但是在较多乐器的音乐里会略显嘈杂。

像这样的“客观”评判,每一样东西都有它的好与坏,怎能给观众一个合理的建议?而且“建议”这种东西,本身就是由他人给出的,本身就是属于他人的“主观”判断,又如何能处处要求“客观”?

“主观”正是以一个使用者的标准,做出属于一个人的评判。这样观众能看多个视频,听取各人的建议,自己取舍,最后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

再说到“测试结果与他人有明显差异”的问题,根据测试环境、测试仪器、测试方式的不同,结果肯定会有差异,而且这些科技媒体,测试用的大部分都是工程机或者媒体机,一般都不是零售版,机器的不稳定也会导致结果的不同。

粉丝的数量受营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相信这个不需要过多说明。

现如今各种各样的智能机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厂商之间的竞争,对消费者来说既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 好的是厂商能够在竞争中不断改进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让人们买得起好手机;坏的是 机海营销让小白消费者不知所措 ,无从选择,想给自己买一部新手机,挑来拣去却难以满足需求。即便买到了机子,也和自己想象中的产品相去甚远。

俗话说, 换机还是图个省心。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机子,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小白消费者并不想去理解SOC(手机上的CPU)、内存、系统、CMOS(图像传感器)等等繁复的专业名词,他们只是想买一台符合自己需求的手机。 作为一个伪数码科技爱好者,我整理了一些自己常看的手机评测节目,供大家参考。

依我自己的经验,国内的手机测评节目主要分为 老牌强队和新生鲜肉两派。 老牌强队底子好,在内容制作方面经验老道,能给消费者许多独到的见解。新生鲜肉风格多变,在节目中往往能看到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希望大家看过节目后,都能成为朋友圈搞机小能手。

Tips:以下评价仅代表作者个人主观意见,排名不分先后。

这里的老司机都是中国手机测评界的开拓者,其中 Zealer、科技美学、Fview三巨头更是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引导着消费者的购买导向。

关键词:专业、极客范、高质量

CEO:王自如

Zealer是我 入门数码坑的启蒙老师, 当时看到王自如评测魅族MX2,被他的专业态度、细致的讲解和高质量的视频所折服,瞬间路转粉。从我大一到现在,Zealer经历了不少波折,其中著名的就是 2014年那场“罗自翔大战” ,罗永浩因不服王自如对锤子T1的评测,公开在优酷上和王自如展开辩论,最终Zealer删除了锤子T1的评测视频并公开致歉。可以说, 这是Zealer创建以来最大的一次公关危机。

虽然这次事件给Zealer造成了很大影响,但在我心目中, 自如的评测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有的人更新比它勤快,但是没它质量高,有的人讲解比它专业,但却没有它如此深入浅出,有的人评测比它全面,但却没有它的科技范。

经过裁员风波之后,Zealer转型成为「科技生活第一站」。 以科技数码知识普及内容为主,辅以少量手机评测。 想看新机评测的同学,可能会比较失望,因为 Zealer的手机评测并不重视时效性, 往往新机发布1~2个月左右才会推出评测,而且并非每台手机都会专门进行评测。但是,Zealer的 科技知识视频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有「Zealer Tips」这样的实用技巧,还有深度的「科技相对论」 ,如果你想成为朋友圈中的数码小极客,这些内容不可错过。

关键词:青年画家、SQ(色情)男主播、二次元

CEO:那岩

科技美学是我入门数码坑的好老师,其创始人那岩稳重又略调皮的性格非常吸引人, 常被网友们戏称为「钠盐」 。该团队于2012年创建, 一开始那岩完全靠自己的积蓄和网友打赏做评测,精神非常可嘉。 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科技评测团队,B站每期视频播放量平均有10万以上。

而且, 那岩的才华指数更是爆表。 在2014年,那岩在一段视频中展示自己用Galaxy Note3画「来自星星的你」的两位主角,先让你们来感受一下他的画功。

虽然能明显看出绘画的痕迹,但在人物表情刻画上,已经逼近了照片级别, 而且别忘了,这是在5.7寸的小屏幕上完成的手绘画,怎一个牛字了得。那岩还透露说, 他一共用了3万次描绘才完成 ,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科技美学初期的的路非常坎坷,曾因资金收入问题停摆过一段时间。 后来那岩受到大批粉丝感召,组建专业团队再度回归,在内容上重新进行了一次升级。

科技美学的视频在包装上,都不会太精致,但 胜于内容实在,其主打的「多机横评」覆盖产品很广,能够很好的击中消费者痛点, 给用户一个比较客观真实的购机参考。

关键字:奔奔、奔姐

CEO:王奔宏

王奔宏在去年年初新创立的科技评测媒体,视频短小,以体验感受为主。 CEO王奔宏因其神似女性的声线,被粉丝们戏称为“奔姐”, 其在2013年曾创立猫眼分享网,主打科技产品体验评测。视频产出速度非常快,一般新品发布1周左右,你都能在猫眼分享网上找到相关评测。伴随着当时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也笼络到了不少粉丝。

2015年, 猫眼分享网不再更新视频,宣告关闭。 轻电科技继承了猫眼的衣钵,产品视频以体验评测为主。 相对于科技美学和ZEALER来说,在专业度和内容包装上仍欠缺一定的实力。 不过相较于猫眼分享网时代,轻电的内容质量还是略胜一筹,文案实力也有所提升。

对于一个刚建立不到一年的科技媒体,我还是很看好轻电的未来的。

关键字:尾巴、文艺范、有温度

CEO:彭林

前身为 杀价帮 ,由创新工场投资,当时和Zealer、科技美学、猫眼分享网等群雄逐鹿,好不痛快。但 随后资金耗尽停摆,暗淡收场。

后接受网易投资,重整兵马重新杀入市场,成为评测界的一匹新兴黑马。 主编彭林是产品经理出身,对好产品和坏产品都有自己独特见地,个人最喜欢看的就是评测最后的「尾巴」, 彭林总能够深入浅出的解读出产品的特点。

爱否团队文案功底非常强,是评测机构中的文艺青年。 每每听到主讲读出视频中精致的文字,总会不知不觉融入到视频中,和主创一起感受产品的优美、感受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人文关怀。

在内容包装上,Fview发挥还不太稳定。 每位主笔都要独立负责文案、配音、出镜等等环节,不像Zealer那样独立分开几个部门,专人专岗。所以最后的出品偶尔略显粗糙,不过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目前爱否也在不断往多元化跨界的道路发展,不仅限于手机评测,还推出了不少兼具创意的实用的内容。 除了有「宜家什么不能买?」这类生活技巧视频,也有「2016 年度星辰奖评选」这种科技圈集体盘点,还有「净水器消费者报告(原理篇)| 关于净水你需要知道的一切」这样的科技知识普及。

除了上述所说的老牌强队,近年来评测圈也涌现了不少实力强劲的鲜肉, 有娱乐节目TESTV、有主打个人体验的小白和大米,也有主打现场上手的吴阳。 如果说Zealer是中国测评行业的拓荒者,那么这些小鲜肉们则扮演的是搅局者的角色,为评测圈增添了不少人气。

关键字:逗比、段子、不正经

CEO:菜刀老板

这是一个 披着科技媒体外衣的娱乐节目, 它里面有令人难忘的魔性祖传BGM、一流的后期特效、演员夸张随意的表演、精巧构思的神段子、唯美的航拍、老板的菜刀以及色影师的口罩......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记得第一次看到TESTV的那个下午, 一下子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花了一晚上把他们的视频全部刷完,从此就爱上了这个有点逗比的科技媒体。

看到TESTV节目,我有理由相信, 这家和外面的妖艳贱货完全不一样。 一般科技评测都注重向观众传递产品信息、技术理论等等严肃话题,TESTV则反其道而行之,注重使用者日常体验感受。正如TESTV团队所强调的一样, 他们做的是「体验节目」而非「评测节目」。

其节目主要分为 「值不值得买」和「BBTime」两大类 ,「值不值得买」主要为各种消费数码产品体验,而「BBTime」是围绕他们为拍摄「值不值得买」而展开的开箱、 小故事、拍摄过程的周边视频,其拍摄创意借鉴了油管红人Casey Neistat的Vblog。

在此推荐 给小米无人机打10分那期节目 ,个人刷了三遍才罢休。

关键字:大学生、微博控、独立评测人

CEO:小白

小白是在校大学生,他靠自己的热爱撑起一间工作室,评测偏主观体验。 所以小白在自己的简介上强调:

在视频中看得出, 他的确非常热爱数码产品,并乐于把这种热情和粉丝共享。 工作非常勤奋,经常在工作室自己加班熬夜,只要有新机发布,一般会在10天以内产出测评。

在内容包装上,小白的测评质量都比较一般 ,无论是从镜头、背景、数据、文案都缺乏了一点精致感,这种以速度求胜的方法能帮助媒体在初期迅速积累粉丝,但到达一定程度会遇到瓶颈, 如果小白能够慢一点,精致一点,将来会更有发展前景。

关键字:独立评测人

CEO:大米

也是近期才关注的独立评测博主, 口号是「有态度的科技评测」。大米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好,看他的评测就像是在听朋友点评手机,比较亲切。

在内容产出方面,大米和频率和小白差不多,新机一般都会有上手评测,到手后会测试游戏跑分、响应速度、拍照等等功能体验, 消费者能够亲眼看到机子在日常场景中的表现,比较客观真实,在圈子中口碑也不错。 普通消费者看他的视频,还是能够绕过不少坑。

以几个机型为例:

从上面的语句不难看出, 大米的评测能够反映一定的市场声音,通过听他的讲解,用户都可以分辨出哪些机值得买,哪些不值得买。

在内容包装方面,大米评测的套路和小白差不多,每期视频都按照一定的套路评测,缺乏一定的精致感和仪式感。不过 其祖传菜刀开箱是一个比较好玩的环节。

关键字:现场开箱上手、祖传迷之对焦

CEO: 吴阳

一个名气很小的科技博主,我某天刷B站科技频道,无意中看到了这位UP主的华米手表现场上手视频。准确来说, 吴阳的视频不算是手机评测,而是第一时间现场上手体验。 他的视频在B站上播放量平均有5~7万,这个数字可以比肩爱否、TESTV这些专业团队,经常在B站科技区游荡的小伙伴可能都会注意到他。

吴阳做视频的热情很足, 如同一位数码记者,有发布会的地方,你可能都会见到他的身影。但是 在内容包装上,吴阳做得不算好,甚至差于上文提到的博主, 就拿上手诺基亚6那期视频来举例子,在视频的第一分钟,就出现了一些科技迷都不能理解的错误:

1.把 Windows Mobile 读作“Windows摸博”。

2.说诺基亚被 Lumia 收购。

3.说 诺基亚 6 是诺基亚第一款安卓手机。

一般稍微关注科技圈的数码粉,可能都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我估计是吴阳面对镜头比较紧张,没想好如何介绍一款手机,也没做好相关的背景功课。不过,能够感受一下现场发布会的氛围,何乐而不为呢?

一、老牌强队

ZEALER、科技美学、轻电科技、爱否科技Fview

二、新生鲜肉

TESTV值不值得买、小白测评、大米评测、吴阳出品

有这么强大的参谋团,大家购机是不是多了一分保障呢?在此祝各位新年搞机顺利啦~

可能网络不好,多试试。或者打开微信小程序看看。

一只声音在高频调的特别高的音乐耳机,从客观上来讲,声音会更加高昂通透,更具有穿透力,但是在较多乐器的音乐里会略显嘈杂。

以现代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为基础,通过心理测验、面试、情景模拟等科学方法对人的价值观、性格特征以及发展潜力等的心理特征进行客观的测量与科学评价。

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测评考核指标及标准的确定,要符合科学原理和规律,测评考核方法要尽可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手段。

2、完整性原则。测评考核结构与要素的设计要完整的反映岗位和劳动的要求和实际,结构、要素和标准要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3、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测评和考核,定性与定量测定结合,特别要注重定量分析,通过量化,充分反映岗位各劳动要素及员工劳动的差别。

4、群众性原则。测评和考核,既要有专业人员进行,也要充分发动群众,参与测评和考核工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83209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