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除了热干面,还有什么风味小吃?

武汉除了热干面,还有什么风味小吃?,第1张

无论多挑剔的人,都能在武汉找到自己挚爱的灵魂美食。武汉位于长江中游,长江汉江在此交汇,穿城而过,形成了武汉三镇。发达的交通为武汉赢得“九省通衢”的美誉,也形成了颇具江湖气息的武汉码头文化。四面八方的工人汇聚在这“不夜港”中,带动了武汉商埠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南北各地不同风味的饮食文化。

北方的饺子,南方的滚粥,川渝的火锅、苏杭的甜品……如今在武汉饮食文化体系中都能找到他们的影子。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聪明的武汉人用自己的方式将各方菜系融合在一起,化干戈为玉帛,形成具有城市特色的经典美味。

到武汉,别着急去景点打卡。静下心来,穿街过巷,去体验一把当地人的“过早”生活;去逛挂满腊味的菜市场;去搭乘“飞驰”的公交车;去感受让人“爆舔手指”宵夜江湖……顺流而下,沿着长江边,今天和风物君一起来体验武汉小吃中的热辣人生吧!

武汉的烟火气息,从清晨的“过早”开始。

从早上五六点,到七八点,甚至赖床到了九十点,依然可以享受“过早”的美味,可以这样说,只要是睡醒后的第一餐,都可以称之为“过早”。“Niá过早了冇?”一手端着热干面,一手溜着狗的街坊大爷热情问候,是武汉没错了。美食家蔡澜对于武汉的“过早”有着极为深刻的印象,他写道“处处的早餐文化,因生活优裕而消失之中,武汉的街头巷尾还在卖,我将之冠上早餐之都。”

早餐之都的“过早”,坊间流传能吃一个月不重样儿,这绝对不夸张,甚至可能还有点谦虚了。

过早“头牌”:热干面

说起武汉,最有代表性的食物,还是热干面。

热干面和武汉人一样,外面看似粗犷但内心却极其细腻。看似简单快速的热干面其实每一步制作都饱含了手艺人的用心。压面、掸面、烫面和加作料四个环节的熟练程度,萝卜丁、芝麻酱、面的口感、牛肉汤汁等多种配料的好坏,都考验着店家的良心和手艺。越是看上去简单的食物,是否在看不见的环节里偷工减料,在入口的瞬间,便能立见高下。

除了师傅的手艺,在热干面的评价体系中,个人的修为同样重要。拌面的手法和吃面的速度也是衡量热干面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料放好,立刻拌匀,时间和手法立刻就会出卖你是不是一个地道的武汉人。武汉人拌得匀、吃得快,看你细嚼慢咽,眼瞅着“面都憨干了”,他们会满脸嫌弃的说“搞这慢”。

曾经的码头生活造就了这里的人们形色匆忙,走路吃,追公交吃……“过早”可以迟、可以赶,但决不能没有。反正哪怕是迟到,也不能耽误武汉人“过早”。

糯米的“36变”

一碗面在武汉人的智慧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而糯米更是在“过早”的舞台上包容兼并,尽情展示自己的“36变”。

比如烧麦,人们对烧麦的刻板印象就是加肉和香菇,可武汉人偏偏用黑胡椒做出了另一种独特的口感。

这只是开始,重油烧麦、油煎烧麦、油饼夹烧麦……烧麦超越了“蒸”的单一形态,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还别说,当软糯的糯米馅儿碰上酥脆的油饼,真就激发出了不一样的口感,吃过之后,让人倍感想念。

还有更具武汉特色的“豆皮”,它不是我们下火锅时候点的“豆腐皮”,而是一种用糯米和绿豆制成的湖北名小吃。如何分辨一家豆皮店的好坏呢,一看人流,二要看师傅的“舞姿”。长期在铁锅的“磨炼”下,一般的豆皮师傅都会有一种朋克的舞姿,做豆皮的时候不自觉地摇摆起来。这不是营销手段,而是他们对食物的热爱在身体上的反应。

油条与糯米结合而成“糯米包油条”也产生了别具风味的化学反应,油条在内糯米在外,咬在嘴里先是糯米的软糯,油条却依然香脆,配上酸豆角和芝麻,可盐可甜,唇齿留香。

糯米鸡不是鸡,是将“秘制”的食材拌入蒸熟的糯米,攒成小圆形,裹上面糊入锅炸至金黄,因为看上去凹凸不平,吃起来外焦里嫩,神似炸鸡,所以称为“糯米鸡”。

还有糯米粉滚成团,裹上一层白芝麻炸制而成的欢喜坨;还有将大米磨成米浆后加入醪糟发酵,在特定形状的锅中烙成夹子形状的汽水粑粑,都是武汉“过早”中随处可见的美味。一粒米,也能在武汉人的手中化“腐朽”为神奇。

老板,冲碗蛋酒

“老板,冲碗蛋酒!”

伴随着中气十足的一声吆喝,话音刚落,蛋酒就上桌了,一起的还有百吃不厌的热干面、刚炸出来的金黄色的面窝……有汤有水,有面有饭,这样的“灵魂搭配”才是完美的“过早”!

除了蛋酒,在武汉“过早”的舞台上,鲜掉舌头的“糊汤粉”也绝对可以占有一席之地。

江河湖泊是武汉天然的优势,这里的鱼要多少有多少。把其中最不起眼的猫鱼剖洗干净之后,文火熬制一晚,鱼骨和鱼肉在时间的作用下将全部的鲜嫩都奉献在汤中。烫好的米粉一丢,撒上葱花,再掰上酥脆的油条,美的让人流连忘返。

还有牛肉面、牛肉粉、牛杂汤……伴随着热乎乎的嗦汤声,充满朝气的一天开始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74242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5
下一篇 2023-04-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