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营销模式归纳总结

中国古代营销模式归纳总结,第1张

官营手工业: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由官府经营,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私营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的作坊或工场,产品出售供民间消费

家庭手工业:一种家庭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上出售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民间手工业并存。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它凭借国家权力,拥有雄厚资金,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利于细密分工和协作,利于手工业技艺的提高,产品大多非常精美。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直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1)口头广告口头广告又称叫卖,是最原始最简单、也是至今仍最常见的广告形式。相传辅佐周文王建立霸业的姜太公在未被起用时曾隐居市井, *** 屠宰之业。他在铺子里“鼓刀扬声”,高声叫卖以招徕主顾。古希腊的奴隶市场和牲畜市场也是通过有节奏的吆喝作广告宣传。还出现过诗歌形式的口头广告。中国古代的叫卖广告也很发达,商贩叫卖时往往采用不同的腔调,使人一听便知小贩在卖什么东西。如今偶尔在大街小巷听到的具有特殊韵味的叫卖声,如扬州调的“磨剪子来锵菜刀”,大抵还是远古遗风。

(2)实物广告实物广告也是一种古代的广告形式,它是靠陈列商品样式来招徕顾客。为了出卖商品,商贩就摆出商品,让买者观看挑选。《诗经》里就有过对这种广告形式的描述:“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这说明了当时以物换物展示商品的形式。实物广告至今仍是商业广告中的最基本形式,只是在展示设计水平上比过去要高超得多。

(3)音响广告所谓音响广告,是利用工具所发出的音响来代替口头叫卖,如收破烂的人鸣锣为号,招徕顾客。这也是自古有之的广告形式。《诗经》中有商人在卖麦芽糖时吹箫为号的记载。南宋时茶摊子往往敲响盏唱卖,以响盏作为音响广告工具。在我国,旧时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音响工具,如布贩子摇拔浪鼓,货郎敲小铜锣,补锅的敲大铜锣,卖油的敲油梆子等等,不胜枚举。这种原始的音响广告至今偶尔还能见到。

(4)旗帜广告旧时用旗帜作广告,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曾经十分流行,尤以酒旗最多,以致诗人有“酒旗风”之说。这种旗帜又叫幌子。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即在其《外储说右上》中有过对酒旗的记载:“宋人有沾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可见远在春秋战国以前,即已出现旗帜广告,而时至今日,北方地区还有以酒旗作为小酒店招牌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62297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8
下一篇 2023-03-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