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G的特点

DAG的特点,第1张

·对Windows故障转移群集的有限依赖:DAG仅使用了Windows故障转移群集组件提供的有限的一部分群集功能。DAG使用群集数据库、群集心跳(Cluster heartbeat)及文件共享见证(File Share Witness,FSW)功能。在Exchange 2007及早期版本中,Exchange是一个由Windows故障转移群集 *** 作的应用程序。而在Exchange 2010中,情况发生了变化,Windows故障转移群集注册时所创建的Exchange群集资源DLL及所有群集资源,已从Exchange 2010代码中移除。
·增量部署:DAG仍使用Windows故障转移群集组件(如群集数据库、心跳和文件共享见证功能),因此需要Windows Server 2008 SP2版或R2企业版环境,以便能够对DAG中的Exchange 2010邮箱服务器进行配置。但Exchange 2010支持增量部署方式,也就是说不需要在安装Exchange 2010之前形成群集。用户可以安装Exchange 2010邮箱服务器,然后创建一个DAG并在必要时将数据库和服务器添加到其中。
·与其他Exchange角色共存:使用CCR时,用户不能在邮箱服务器(群集节点)上安装受CCR保护的Exchange服务器。使用DAG时,DAG中的邮箱服务器还可以安装其他Exchange角色。这个特点对于小型组织非常有利。这是因为受DAG保护的邮箱服务器可以与其他Exchange角色并存。这也意味着用户可以使用两台机器作为专用Exchange服务器,以提供一个完全的冗余解决方案。当然,这需要配置文件共享见证,这一点在用户环境中很容易实现。文件共享见证不需要运行相同版本的Windows,只要运行Windows Server 2003或更高版本即可。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户使用两台Exchange 2010服务器,并且希望得到一个完全的冗余解决方案,则必须使用基于负载均衡解决方案的外部硬件或软件,以便提供客户端访问服务。
·完全通过Exchange工具管理:在Exchange 2007中使用CCR时,必须使用Exchange和群集管理组合工具来配置和管理CCR群集。在Exchange 2010中使用DAG时,不必使用群集管理工具进行任何初始配置和管理,企业内部的Exchange管理员也不再需要有群集管理的经验。
·数据库级的复制:为了支持DAG的新功能,Exchange 2010数据库已迁移到组织级,而不是Exchange 2007或早期版本的服务器级。Exchange 2010中不存在存储组的概念。现在,每个数据库都有一个日志流与数据库相关联。CCR的一个缺点是:如果主动节点的一个数据库出现故障,群集邮箱服务器上现有的所有活动数据库的故障都将转移到被动CCR节点。如果这个节点上的用户有邮箱存储于各自的群集邮箱服务器(Cluster Mailbox Server,CMS),他们都将受到影响。
·每个DAG支持多达16个成员:同Exchange 2007相比,Exchange 2010可以支持更多的邮箱数据库,用户最多可以添加16个邮箱服务器到一个DAG,并可能保存16个邮箱数据库副本。因此,Exchange 2010企业版支持的邮箱数据库最高限额已从50个上调至100个。但标准版目前仍然只支持每个邮箱服务器最多5个数据库。
·切换/故障转移较以前更为快速:有赖于Exchange 2010 DAG的改进,现在,邮箱数据库副本间的切换/故障转移更为快速。同Exchange 2007下采用CCR动辄就需要数分钟相比,目前所用时间往往在30称之内。此外,由于Outlook MAPI客户端连接客户端访问服务器的RPC客户端访问服务,因此最终用户很少会注意到切换或故障转移的发生。
·3个以上数据库副本时无需备份:当一个邮箱数据库拥有3个或更多副本时,程序设计为无需用户备份。也就是说当依次循环登录受DAG保护的邮箱数据库时,不再需要执行备份 *** 作。
·支持位于不同活动目录站点的DAG成员:与CCR群集节点不同,DAG成员服务器可以位于不同的活动目录站点。但是应当注意,不能把受同一个DAG保护的邮箱服务器放置在活动目录森林的不同域内。
·通过TCP传送日志:在Exchange2007中,Microsoft Exchange复制服务通过服务器消息块将日志文件复制到被动数据库副本(LCR)、被动群集节点(CCR)或SCR目标,这就意味着用户需要打开CCR群集节点(通常是在部署多站点CCR群集时)与SCR源或SCR目标之间防火墙的445端口。利用Exchange 2010 DAG,异步复制技术不再依赖服务器管理块。Exchange 2010使用TCP / IP协议进行日志文件复制和播种(注:播种,即Seed。在 CCR 环境中安装被动节点时,每个存储组及其数据库都将从主动节点复制到被动节点,该 *** 作称为播种),甚至可以指定端口用于日志文件复制。默认情况下,DAG使用64327端口,当然,也可另外指定其他端口。
·日志文件压缩:利用Exchange 2010 DAG,在一个DAG内的一个或多个网络间播种或复制时可以启用压缩功能。这是DAG本身的特性,而不是DAG网络的特性。默认设置为InterSubnetOnly,进行网络加密属性设置时也使用相同的值。
·日志文件加密:Exchange 2010 DAG增加了对加密的支持,而在Exchange 2007中,除非已配置IPsec,否则日志文件将通过一个非加密通道复制。具体地说, DAG使用Windows Server 2008的加密功能,也就是说,DAG使用每个邮箱服务器成员之间的Kerberos身份验证。网络加密是对DAG本身而言的,而不是针对DAG网络。DAG网络加密属性选项有:禁用(不使用网络加密),启用(网络加密用于DAG中所有网络的播种和复制),InterSubnetOnly(默认设置,网络加密用于同一子网内的DAG网络),以及SeedOnly(网络加密用于DAG中所有网络的播种)。
·副本最多允许滞后14天:Exchange 2007 SP1的备用连续复制引入了滞后数据库副本的概念。有了这项功能,用户可以指定在重播已复制到 SCR 目标计算机的日志文件之前,Microsoft Exchange 复制服务应等待的时间。用户还可以使用另一个参数截断滞后时间 (Truncation Lag Time),用于指定在截断已复制到 SCR 目标计算机并已重播到数据库副本的日志文件之前,Microsoft Exchange 复制服务应等待的时间。利用这两个选项,我们可以指定一个长达7天的时间差距。而通过Exchange 2010 DAG,用户可以指定最多14天的截断滞后时间。
·从数据库副本播种:与Exchange 2007中的CCR不同,现在,用户可以通过指定一个数据库副本作为源数据库来执行播种。这就意味着,现有邮箱数据库的播种或重播 *** 作不再对活动数据库副本产生影响。
·公用文件夹数据库不受DAG保护:与Exchange 2007的CCR不同,用户不能使用DAG保护公用文件夹数据库,而必须使用传统的公共文件夹的复制机制对其加以保护。但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改进:如果公用文件夹存储于DAG成员服务器上,Exchange 组织中只有一个公用文件夹存储的限制被取消。
·改进的传输转储程序:传输转储程序也有所改进,甚至受损数据库在位于不同活动目录站点的数据库副本间进行故障转移时,信息都可以重新递送。除此之外,当所有信息都被复制到数据库副本时,它们将从传输转储程序中被删除。

主流应用的服务器容错技术有三类,它们分别是:服务器群集技术、双机热备份技术和单机容错技术。它们各自所对应的容错级别是从低到高的,也就是说服务器群集技术容错级别最低,而单机容错技术级别最高。由此可知它们各自应用的行业容错级别需求也是从低到高的。本文主要介绍后两种容错技术,先来看一下双机热备份容错技术。双机热备份技术是一种软硬件结合的较高容错应用方案。该方案是由两台服务器系统和一个外接共享磁盘阵列柜(也可没有,而是在各自的服务器中采取RAID卡)及相应的双机热备份软件组成。

在这个容错方案中, *** 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安装在两台服务器的本地系统盘上,整个网络系统的数据是通过磁盘阵列集中管理和数据备份的。数据集中管理是通过双机热备份系统,将所有站点的数据直接从中央存储设备读取和存储,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极大地保护了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用户的数据存放在外接共享磁盘阵列中,在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备机主动替代主机工作,保证网络服务不间断。

双机热备份系统采用“心跳”方法保证主系统与备用系统的联系。所谓“心跳”,指的是主从系统之间相互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发送通讯信号,表明各自系统当前的运行状态。一旦“心跳”信号表明主机系统发生故障,或者备用系统无法收到主机系统的“心跳”信号,则系统的高可用性管理软件认为主机系统发生故障,主机停止工作,并将系统资源转移到备用系统上,备用系统将替代主机发挥作用,以保证网络服务运行不间断。

双机热备份方案中,根据两台服务器的工作方式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即:双机热备模式、双机互备模式和双机双工模式。下面分别予以简单介绍。

双机热备模式即通常所说的active/standby方式,active服务器处于工作状态;而standby服务器处于监控准备状态,服务器数据包括数据库数据同时往两台或多台服务器写入(通常各服务器采用RAID磁盘阵列卡),保证数据的即时同步。当active服务器出现故障的时候,通过软件诊测或手工方式将standby机器激活,保证应用在短时间内完全恢复正常使用。典型应用在证券资金服务器或行情服务器,这是采用较多的一种模式,但由于另外一台服务器长期处于后备的状态,从计算资源方面考量,就存在一定的浪费。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双机热备份技术所采用的是两台配置完全一样的服务器系统,其实服务器群集方案中的容错技术也是一种多服务器容错技术。而本节所要介绍的单机容错技术则是在一台服务器实现高性能容错的,它的容错能力要远比服务器群集和双机热备份中容错能力要高,所以更加适合那些如证券、电信、金融、医疗等对容错能力特别苛刻的行业。

以往的集群系统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需要中断服务器的运行,然后用一定的时间切换至备用的服务器上面进行运行,才能进行维修和恢复,这其中所付出的成本和带来的损失是用户最不愿意看到的。具有容错技术的容错服务器,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能够自动分离故障模块,在不中断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模块调换,对损坏的部件进行维护,并且在一切物理故障消除后,系统会自动重新同步运行,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客户的后顾之忧。正因如此,具有容错技术的容错服务器,正在冲击前几年兴起的双机热备份和集群技术,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同时,更为难得的是它可以在采用符合工业标准部件的服务器中实现(IA架构服务器),极具竞争力的成本优势,更使得容错服务器令人刮目相看。

容错服务器是通过CPU时钟锁频,通过对系统中所有硬件的备份,包括CPU、内存和I/O总线等的冗余备份;通过系统内所有冗余部件的同步运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容错。系统任何部件的故障都不会造成系统停顿和数据丢失。很多容错系统是基于IA架构的服务器,与Windows2000完全兼容,实现以前只有在RISC系统上才能实现的容错。这种容错技术在IA服务器上的实现,将IA服务器的可靠性提高到了99999%,同时服务器的运行是不间断的。

双机热备份和容错服务器的定位稍微有些不同,这是由两者实现的可用性差别决定的。双机热备份一般可以实现999%的可用性,容错服务器却可以实现99999%的可用性。这样,双机热备份大多应用在业务连续性不是很严格的行业,比如说公安系统、部队系统或者个别的制造企业,这些行业的应用允许数据有一小段时间的中断。而如电信、金融、证券和医疗等要求高的行业则是容错服务器的天下。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双机热备份与服务器群集并不一样,双机热备份通常要求两对路服务器的配置完全一样,而服务器群集则没有这方面的严格要求,这也是许多读者容易混淆的。

另外,双机热备份方式由于需要至少2台服务器,导致在软件采购( *** 作系统、中间件、双机备份软件等)、软件维护升级、系统硬件升级都需要比单机容错方式多1倍的额外投入,而且在双机备份软件出现故障后,其维修的难度较高,对客户会带来较大困难。因此虽然单机容错服务器的硬件成本高于双机备份方式的硬件投入,而其总成本(TCO)却远远低于双机备份方式的成本。但是就其灵活配置方面,双机热备份方案更具优势,许多热备份方案都是由一些系统集成商组合不同厂家服务器产品进行的,可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但总体来说,容错服务器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是 TCP/IP 协议组中的协议之一。FTP协议包括两个组成部分。

1、FTP服务器。

2、FTP客户端。

其中FTP服务器用来存储文件,用户可以使用FTP客户端通过FTP协议访问位于FTP服务器上的资源。在开发网站的时候,通常利用FTP协议把网页或程序传到Web服务器上。

扩展资料

FTP屏蔽了各计算机系统的细节,因而适合在异构网络中任意计算机之间传送文件。FTP只提供文件传送的一些基本服务,它使用TCP可靠地运输服务,FTP主要功能是减小或消除在不同系统下处理文件的不兼容性。

FTP使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型,一个FTP服务器进程可以为多个客户进程提供服务。FTP服务器有两大部分组成:一个主进程,负责接受新的请求;还有若干从属进程,负责处理单个请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FTP协议

DHCP 是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分配协议)缩写,它的前身是 BOOTP。BOOTP 原本是用于无磁盘主机连接的网络上面的:网络主机使用 BOOT ROM 而不是磁盘起动并连接上网络,BOOTP 则可以自动地为那些主机设定 TCP/IP 环境。但 BOOTP 有一个缺点:您在设定前须事先获得客户端的硬件地址,而且,与 IP 的对应是静态的。换而言之,BOOTP 非常缺乏 "动态性" ,若在有限的 IP 资源环境中,BOOTP 的一对一对应会造成非常可观的浪费。 DHCP 可以说是 BOOTP 的增强版本,它分为两个部份:一个是服务器端,而另一个是客户端。所有的 IP 网络设定数据都由 DHCP 服务器集中管理,并负责处理客户端的 DHCP 要求;而客户端则会使用从服务器分配下来的IP环境数据。比较起 BOOTP ,DHCP 透过 "租约" 的概念,有效且动态的分配客户端的 TCP/IP 设定,而且,作为兼容考虑,DHCP 也完全照顾了 BOOTP Client 的需求。 DHCP 的分配形式 首先,必须至少有一台 DHCP 工作在网络上面,它会监听网络的 DHCP 请求,并与客户端搓商 TCP/IP 的设定环境。它提供两种 IP 定位方式:
Automatic Allocation
自动分配,其情形是:一旦 DHCP 客户端第一次成功的从 DHCP 服务器端租用到 IP 地址之后,就永远使用这个地址。
Dynamic Allocation
动态分配,当 DHCP 第一次从 HDCP 服务器端租用到 IP 地址之后,并非永久的使用该地址,只要租约到期,客户端就得释放(release)这个 IP 地址,以给其它工作站使用。当然,客户端可以比其它主机更优先的更新(renew)租约,或是租用其它的 IP 地址。 动态分配显然比自动分配更加灵活,尤其是当您的实际 IP 地址不足的时候,例如:您是一家 ISP ,只能提供 200 个IP地址用来给拨接客户,但并不意味着您的客户最多只能有 200 个。因为要知道,您的客户们不可能全部同一时间上网的,除了他们各自的行为习惯的不同,也有可能是电话线路的限制。这样,您就可以将这 200 个地址,轮流的租用给拨接上来的客户使用了。这也是为什么当您查看 IP 地址的时候,会因每次拨接而不同的原因了(除非您申请的是一个固定 IP ,通常的 ISP 都可以满足这样的要求,这或许要另外收费)。当然,ISP 不一定使用 DHCP 来分配地址,但这个概念和使用 IP Pool 的原理是一样的。 DHCP 除了能动态的设定 IP 地址之外,还可以将一些 IP 保留下来给一些特殊用途的机器使用,它可以按照硬件地址来固定的分配 IP 地址,这样可以给您更大的设计空间。同时,DHCP 还可以帮客户端指定 router、netmask、DNS Server、WINS Server、等等项目,您在客户端上面,除了将 DHCP 选项打勾之外,几乎无需做任何的 IP 环境设定。 DHCP 的工作原理 根据客户端是否第一次登录网络,DHCP 的工作形式会有所不同。 第一次登录的时候:
寻找 Server。当 DHCP 客户端第一次登录网络的时候,也就是客户发现本机上没有任何 IP 数据设定,它会向网络发出一个 DHCP DISCOVER 封包。因为客户端还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个网络,所以封包的来源地址会为 0000 ,而目的地址则为 255255255255 ,然后再附上 DHCP discover 的信息,向网络进行广播。 在 Windows 的预设情形下,DHCP discover 的等待时间预设为 1 秒,也就是当客户端将第一个 DHCP discover 封包送出去之后,在 1 秒之内没有得到响应的话,就会进行第二次 DHCP discover 广播。若一直得不到响应的情况下,客户端一共会有四次 DHCP discover 广播(包括第一次在内),除了第一次会等待 1 秒之外,其余三次的等待时间分别是 9、13、16 秒。如果都没有得到 DHCP 服务器的响应,客户端则会显示错误信息,宣告 DHCP discover 的失败。之后,基于使用者的选择,系统会继续在 5 分钟之后再重复一次 DHCP discover 的过程。
提供 IP 租用地址。当 DHCP 服务器监听到客户端发出的 DHCP discover 广播后,它会从那些还没有租出的地址范围内,选择最前面的空置 IP ,连同其它 TCP/IP 设定,响应给客户端一个 DHCP OFFER 封包。 由于客户端在开始的时候还没有 IP 地址,所以在其 DHCP discover 封包内会带有其 MAC 地址信息,并且有一个 XID 编号来辨别该封包,DHCP 服务器响应的 DHCP offer 封包则会根据这些资料传递给要求租约的客户。根据服务器端的设定,DHCP offer 封包会包含一个租约期限的信息。
接受 IP 租约。如果客户端收到网络上多台 DHCP 服务器的响应,只会挑选其中一个 DHCP offer 而已(通常是最先抵达的那个),并且会向网络发送一个DHCP request广播封包,告诉所有 DHCP 服务器它将指定接受哪一台服务器提供的 IP 地址。 同时,客户端还会向网络发送一个 ARP 封包,查询网络上面有没有其它机器使用该 IP 地址;如果发现该 IP 已经被占用,客户端则会送出一个 DHCPDECLINE 封包给 DHCP 服务器,拒绝接受其 DHCP offer ,并重新发送 DHCP discover 信息。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 DHCP 客户端都会无条件接受 DHCP 服务器的 offer ,尤其这些主机安装有其它 TCP/IP 相关的客户软件。客户端也可以用 DHCP request 向服务器提出 DHCP 选择,而这些选择会以不同的号码填写在 DHCP Option Field 里面:
换一句话说,在 DHCP 服务器上面的设定,未必是客户端全都接受,客户端可以保留自己的一些 TCP/IP 设定。而主动权永远在客户端这边。
租约确认。当 DHCP 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的 DHCP request 之后,会向客户端发出一个 DHCPACK 响应,以确认 IP 租约的正式生效,也就结束了一个完整的 DHCP 工作过程。 如上的工作流程如下图:
DHCP 发放流程第一次登录之后: 一旦 DHCP 客户端成功地从服务器哪里取得 DHCP 租约之后,除非其租约已经失效并且 IP 地址也重新设定回 0000 ,否则就无需再发送 DHCP discover 信息了,而会直接使用已经租用到的 IP 地址向之前之 DHCP 服务器发出 DHCP request 信息,DHCP 服务器会尽量让客户端使用原来的 IP 地址,如果没问题的话,直接响应 DHCPack 来确认则可。如果该地址已经失效或已经被其它机器使用了,服务器则会响应一个 DHCPNACK 封包给客户端,要求其从新执行 DHCP discover。 至于 IP 的租约期限却是非常考究的,并非如我们租房子那样简单, 以 NT 为例子:DHCP 工作站除了在开机的时候发出 DHCP request 请求之外,在租约期限一半的时候也会发出 DHCP request ,如果此时得不到 DHCP 服务器的确认的话,工作站还可以继续使用该 IP ;然后在剩下的租约期限的再一半的时候(即租约的75%),还得不到确认的话,那么工作站就不能拥有这个 IP 了。至于为什么不是到租约期限完全结束才放弃 IP 呢?,对不起,小弟也是不学无术之人,没有去深究了,只知道要回答 MCSE 题目的时候,您一定要记得 NT 是这么工作的就是了。 要是您想退租,可以随时送出 DHCPLEREASE 命令解约,就算您的租约在前一秒钟才获得的。
跨网络的 DHCP 运作 从前面描述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DHCDISCOVER 是以广播方式进行的,其情形只能在同一网络之内进行,因为 router 是不会将广播传送出去的。但如果 DHCP 服务器安设在其它的网络上面呢?由于 DHCP 客户端还没有 IP 环境设定,所以也不知道 Router 地址,而且有些 Router 也不会将 DHCP 广播封包传递出去,因此这情形下 DHCP DISCOVER 是永远没办法抵达 DHCP 服务器那端的,当然也不会发生 OFFER 及其它动作了。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 DHCP Agent (或 DHCP Proxy )主机来接管客户的 DHCP 请求,然后将此请求传递给真正的 DHCP 服务器,然后将服务器的回复传给客户。这里,Proxy 主机必须自己具有路由能力,且能将双方的封包互传对方。 若不使用 Proxy,您也可以在每一个网络之中安装 DHCP 服务器,但这样的话,一来设备成本会增加,而且,管理上面也比较分散。当然喽,如果在一个十分大型的网络中,这样的均衡式架构还是可取的。端视您的实际情况而定了。 DHCP封包格式
以下为各字段的简要说明: OP
若是 client 送给 server 的封包,设为 1 ,反向为 2 。 HTYPE
硬件类别,Ethernet 为 1 。
HLEN
硬件地址长度, Ethernet 为 6 。
HOPS
若封包需经过 router 传送,每站加 1 ,若在同一网内,为 0 。
TRANSACTION ID
DHCP REQUEST 时产生的数值,以作 DHCPREPLY 时的依据。
SECONDS
Client 端启动时间(秒)。
FLAGS
从 0 到 15 共 16 bits ,最左一 bit 为 1 时表示 server 将以广播方式传送封包给 client ,其余尚未使用。
ciaddr
要是 client 端想继续使用之前取得之 IP 地址,则列于这里。
yiaddr
从 server 送回 client 之 DHCP OFFER 与 DHCPACK 封包中,此栏填写分配给 client 的 IP 地址。
siaddr
若 client 需要透过网络开机,从 server 送出之 DHCP OFFER、DHCPACK、DHCPNACK 封包中,此栏填写开机程序代码所在 server 之地址。
giaddr
若需跨网域进行 DHCP 发放,此栏为 relay agent 的地址,否则为 0 。
chaddr
Client 之硬件地址。
sname
Server 之名称字符串,以 0x00 结尾。
file
若 client 需要透过网络开机,此栏将指出开机程序名称,稍后以 TFTP 传送。
options
允许厂商定议选项(Vendor-Specific Area),以提供更多的设定信息(如:Netmask、Gateway、DNS、等等)。其长度可变,同时可携带多个选项,每一选项之第一个 byte 为信息代码,其后一个 byte 为该项数据长度,最后为项目内容。 CODE LEN VALUE 此字段完全兼容 BOOTP ,同时扩充了更多选项。其中,DHCP 封包可利用编码为 0x53 之选项来设定封包类别:项值 类别
1 DHCP DISCOVER
2 DHCP OFFER
3 DHCP REQUEST
4 DHCPDECLINE
5 DHCPACK
6 DHCPNACK
7 DHCPRELEASE DHCP 的选项非常多,有空请查阅 RFC 或相关文献,并好好理解,这里不再叙述了。
DHCP 协议之 RFC 文件 RFC-951、RFC-1084、RFC-1123、RFC-1533、RFC-1534、RFC-1497、RFC-1541

DHCP协议详解 在常见的小型网络中(例如家庭网络和学生宿舍网),网络管理员都是采用手工分配IP地址的方法,而到了中、大型网络,这种方法就不太适用了。在中、大型网络,特别是大型网络中,往往有超过100台的客户机,手动分配IP地址的方法就不太合适了。因此,我们必须引入一种高效的IP地址分配方法,幸好,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 DHCP的优缺点 DHCP服务优点不少:网络管理员可以验证IP地址和其它配置参数,而不用去检查每个主机;DHCP不会同时租借相同的IP地址给两台主机;DHCP管理员可以约束特定的计算机使用特定的IP地址;可以为每个DHCP作用域设置很多选项;客户机在不同子网间 2提供阶段,即DHCP 根据专家观察,这样的理论和现象都是值得各位站长深思的,所以希望大家多做研究学习,争取总结出更多更好的经验! 3选择阶段,即DHCP客户机选择某台DHCP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4确认阶段,即DHCP 。 5重新登录。以后DHCP客户机每次重新登录网络时,就不需要再发送DHCP discover发现信息了,而是直接发送包含前一次所分配的IP地址的DHCP request请求信息。当DHCP服务器收到这一信息后,它会尝试让DHCP客户机继续使用原来的IP地址,并回答一个DHCP ack确认信息。如果此IP地址已无法再分配给原来的DHCP客户机使用时(比如此IP地址已分配给其它DHCP客户机使用),则DHCP服务器给DHCP客户机回答一个DHCP nack否认信息。当原来的DHCP客户机收到此DHCP nack否认信息后,它就必须重新发送DHCP discover发现信息来请求新的IP地址。 6更新租约。DHCP服务器向DHCP客户机出租的IP地址一般都有一个租借期限,期满后DHCP服务器便会收回出租的IP地址。如果DHCP客户机要延长其IP租约,则必须更新其IP租约。DHCP客户机启动时和IP租约期限过一半时,DHCP客户机都会自动向DHCP服务器发送更新其IP租约的信息。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把DHCP客户机比做餐馆里的客人,DHCP服务器比做服务员(一个餐馆里也可以有多个服务员),IP地址比做客户需要的食物。那么可以这样描述整个过程:客人走进餐馆,问:“有没有服务员啊?”(DHCP discover),多个服务员同时回答:“有,我这有鸡翅”“有,我这有汉堡”(DHCP offer)。客人说:“好吧,我要一份汉堡”(DHCP request,这个客人比较死板,总是选择第一次听到的食物),端着汉堡的服务员回应了一声:“来啦”(DHCP ack),并把食物端到客人面前,供其享用(将网卡和IP地址绑定)。客人下次来的时候,就直接找上次那个服务员点自己喜欢的汉堡了(DHCP request),如果还有汉堡,服务员会再次确认并上菜(DHCP ack),而如果已经卖完了,服务员则会告诉客人:“不好意思,已经卖完了”(DHCP nack)。当然,服务员隔一段时间会来收拾一次桌子,除非客人特别说明这菜还要继续吃的,服务员会将剩菜端走。 。 [page] 上期我们详细介绍了DHCP的工作原理,接下来,我们就向大家说明如何在服务器上配置DHCP服务,我们选取了两种最为常见的服务器 *** 作系统 Windows 2000 Server和Linux作为讲解实例,另外我们还会介绍如何在常见的网络设备上配置DHCP。 Windows 2000 Server Windows 2000 Server在DHCP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不仅解决了NT 40中的种种问题,而且还增加了许多新的特性。例如和DNS的集成,加强的DHCP监视和管理,DHCP集群服务器,DHCP目录授权等等。 下面是在Windows2000中配置DHCP服务的实例 1安装DHCP服务。用管理员账号登录,在控制面板中双击“添加/删除程序”,选择“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启动Windows组件向导,选中“网络服务”,单击“详细信息”,选中“动态主机分配协议”,单击“确定”,即可在该服务器上安装DHCP服务。 2要想使刚安装的DHCP服务器能为客户机分配IP地址,必须首先在域中为该服务器授权。使用管理员账号登录计算机,在“管理工具”菜单中打开DHCP控制台;在控制树中,右键单击想要授权的服务器,在d出菜单中,单击“授权”,即可完成对该服务器的授权。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谢谢!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企业的网络规模越来越大,面对不断增加的客户机,你发怵吗你会奔走于不同的客户端手工为每台机器逐一进行TCP/IP配置、软件安装吗其实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有自己解放自己,才能从繁琐的网络配置和软件安装中解脱出来。 一、优化和扩展DHCP服务器 1捆绑IP地址和MAC地址 为防止非法盗用IP地址造成网络的混乱,减轻网络管理员的的维护困难,必须采取多种手段,实现IP地址和MAC地址的捆绑。 第一步:查找客户MAC地址。一个有经验的网络管理员应该有个客户端的MAC地址表,如果没有这个表就需要在客户端命令行中敲入ipconfig /all命令就可以得到。当然在路由器中也有客户端IP和其对应的MAC地址。 第二步:快速绑定。知道客户机的MAC地址后,就可以在DHCP服务器端进行IP地址和MAC地址的绑定了。打开DHCP管理器,展开客户机所使用的作用域,右键点击“保留”选项,选择“新建保留”,d出配置对话框。 第三步:在“保留名称”栏中为该项目起个名,然后在“IP地址”栏中输入客户机要使用的IP地址,“MAC地址”栏中输入该客户机的MAC地址,然后在“支持类型”框中选择“两者”选项,最后点击“添加”按钮,完成了客户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绑定。(图1) 2跨子网使用DHCP服务器 为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规模稍大的局域网通常要划分为多个子网。但DHCP服务器只能为本子网的机器提供服务,每个子网都配置DHCP服务器又会造成浪费,提高维护成本。如何让一台DHCP服务器能同时为多个子网提供TCP/IP配置服务呢 为了便于说明,假设某企业有A、B两个子网,A中配置了一台DHCP服务器,子网B中没有DHCP服务器,只要在子网B进行如下配置 *** 作就可以使用A的DHCP服务器: 第一步:配置路由 在子网B中选择一台Windows 2003机器,将其配置成路由器,用来连接A、B两个子网。进入“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运行“路由和远程访问”工具,右键点击本地服务器,选择“配置并启用路由及远程访问”,d出安装向导对话框,选择“自定义配置”,点击“下一步”后,选择“LAN路由”,最后点击“完成”。(图2) 第二步: 配置中继代理 在路由和远程访问窗口中,展开“本地服务器→IP路由选择→常规”,右键点击“常规”,选择“新增路由协议”,接着在新路由协议窗口中选择“DHCP中继代理程序”,点击“确定”按钮。(图3) 右键点击DHCP中继代理程序,选择“属性”,d出“DHCP中继代理程序属性”对话框,在“常规”标签页的“服务器地址”栏中输入子网A的DHCP服务器的IP地址,然后点击“添加”按钮,最后点击“确定”即可。(图4) 右键再次点击DHCP中继代理程序,选择“新增接口”,d出DHCP中继代理程序的新接口对话框,在“接口”框中选中可以访问子网A的那个接口,也就是连接子网A的网卡,点击“确定”按钮。接着在d出的“DHCP中继站属性”对话框中,确保选中“中继DHCP数据包”后,就启用了它的中继功能,最后点击“确定”按钮。完成以上配置,子网B的客户机就可以使用子网A的DHCP服务器了。(图5)

WAP网关是一个软件。它连接Internet或者Intranet,使得WAP电话可以来访问其中的资源。有些网关可能具有将HTML文件转换为WML页面的功能。WAP网关在WAP设备与Web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中有好多功能。这些功能基本上是:
将标记语言(WML)从文本转换成可以被WAP设备读懂的编码(二进制/压缩的)格式;
将WAP设备的请求转换成Web中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134993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 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