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主机租用哪家好?

云主机租用哪家好?,第1张

国内IDC市场,由于自身技术和公司实力不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很多站长在选择时,看的是眼花缭乱,更是无从下手。特别是随着技术的不断深入,从概念走向实战,得到了不少企业的青昧,这也让企业犹豫不决。    

云主机:云 计算,具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超强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优势是很明显的。在安全方面,云主机从硬件级别上实现故障和安全性的隔离,平台内置ARP 攻击防护能力,分布式和规模化提升防DDOS攻击能力。

另外,云主机配置灵活,客户可以按需购买,价格优势也比较明显,已经成为很多中小企业主力热捧的产品。

服务器租用:用户自己不用购买服务器,只需要根据自己业务需求,提示对硬件配置要求,服务商提供 配置服务。

服务器租用服务的主机类型主要是基于IntelCPU的服务器,用户可以自行安装 *** 作系统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并完全自行管理,也可由公司代 用户安装系统、应用软件,免费提供服务器监测服务。主要优势在于前期,用户投资减少,更专著于自己业务的研发。

服务器托管:需 要企业自行购买产品然后托管到机房,企业只需要支付带宽托管费用。托管的优势在于,服务器是企业自行配置,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选择合适自己的配置, 更好的匹配企业所选购的软件。

一般情况下,托管企业都以中大型企业较多,品牌服务器是这类企业选择的重点,该类客户更侧重于服务器的稳定性和数据安全性。

企业可根据自己企业规模,选择适合自己企业需求的服务器或者云主机。

Intel 奔腾E 2140(盒) 基本参数
适用类型 台式CPU
CPU系列 奔腾E
Intel 奔腾E 2140(盒) CPU内核
封装模式 PLGA
核心数量 双核心
工作功率(W) 65W
内核电压(V) 135V
制作工艺(微米) 0065 微米
Intel 奔腾E 2140(盒) CPU频率
主频(MHz) 1600MHz
总线频率(MHz) 800MHz
倍频(倍) 8
外频 200MHz
Intel 奔腾E 2140(盒) CPU插槽
插槽类型 LGA 775
针脚数 775pin
Intel 奔腾E 2140(盒) CPU缓存
L1缓存(KB) 32KB
L2缓存(KB) 512KB2
Intel 奔腾E 2140(盒) CPU指令集
指令集 支持MMX/SSE/SSE2/SSE3/Sup-SSE3/EM64T
AMD Athlon64 X2 48参数

适用类型 台式CPU
CPU系列 Athlon64 X2
CPU内核
CPU内核 Brisbane
核心数量 双核心
工作功率(W) 65W
内核电压(V) 13V
制作工艺(纳米) 65 纳米
晶体管(万) 1亿5380万
核心面积(mm2) 126MM2
CPU频率
主频(MHz) 2500MHz
总线频率(MHz) 1000MHz
倍频(倍) 125
外频 200MHz
CPU插槽
插槽类型 Socket AM2
针脚数 940pin
CPU缓存
L1缓存(KB) 256KB
L2缓存(KB) 512KB2
CPU指令集
指令集 支持MMX+、3DNow!+、SSE、SSE2、SSE3、X86-64
CPU技术
超线程技术 不支持
HyperTransport 支持
其他参数
其他性能 支持“Cool and Quiet”技术,具备温度及智能调节技术
其他特点 支持AMD64双核技术、高速HT总线设计、三年质保服务、冷而静节能技术
总体上来讲AMD4800+比较占优势,主频有25GHz,酷睿E2140主频只有16GHz,我家就用的AMD4400+,性价比非常高,酷睿的处理器大多数价格太贵,一般来说没必要买
双核的定义
双核就是2个核心,核心(Die)又称为内核,是CPU最重要的组成部分。CPU中心那块隆起的芯片就是核心,是由单晶硅以一定的生产工艺制造出来的,CPU所有的计算、接受/存储命令、处理数据都由核心执行。各种CPU核心都具有固定的逻辑结构,一级缓存、二级缓存、执行单元、指令级单元和总线接口等逻辑单元都会有科学的布局。
从双核技术本身来看,到底什么是双内核?毫无疑问双内核应该具备两个物理上的运算内核,而这两个内核的设计应用方式却大有文章可作。据现有的资料显示,AMD Opteron 处理器从一开始设计时就考虑到了添加第二个内核,两个CPU内核使用相同的系统请求接口SRI、HyperTransport技术和内存控制器,兼容90纳米单内核处理器所使用的940引脚接口。而英特尔的双核心却仅仅是使用两个完整的CPU封装在一起,连接到同一个前端总线上。可以说,AMD的解决方案是真正的“双核”,而英特尔的解决方案则是“双芯”。可以设想,这样的两个核心必然会产生总线争抢,影响性能。不仅如此,还对于未来更多核心的集成埋下了隐患,因为会加剧处理器争用前端总线带宽,成为提升系统性能的瓶颈,而这是由架构决定的。因此可以说,AMD的技术架构为实现双核和多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AMD直连架构(也就是通过超传输技术让CPU内核直接跟外部I/O相连,不通过前端总线)和集成内存控制器技术,使得每个内核都自己的高速缓存可资遣用,都有自己的专用车道直通I/O,没有资源争抢的问题,实现双核和多核更容易。而Intel是多个核心共享二级缓存、共同使用前端总线的,当内核增多,核心的处理能力增强时,就像现在北京郊区开发的大型社区一样,多个社区利用同一条城市快速路,肯定要遇到堵车的问题。
HT技术是超线程技术,是造就了PENTIUM 4的一个辉煌时代的武器,尽管它被评为失败的技术,但是却对P4起一定推广作用,双核心处理器是全新推出的处理器类别;HT技术是在处理器实现2个逻辑处理器,是充分利用处理器资源,双核心处理器是集成2个物理核心,是实际意义上的双核心处理器。其实引用《现代计算机》杂志所比喻的HT技术好比是一个能用双手同时炒菜的厨师,并且一次一次把一碟菜放到桌面;而双核心处理器好比2个厨师炒两个菜,并同时把两个菜送到桌面。很显然双核心处理器性能要更优越。按照技术角度PENTIUM D 8XX系列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双核心处理器,只是两个处理器集成,但是PENTIUM D 9XX就是实际意义上双核心处理器,而K8从一开始就是实际意义上双核心处理器。
双核处理器
双核处理器(Dual Core Processor):
双核处理器是指在一个处理器上集成两个运算核心,从而提高计算能力。“双核”的概念最早是由IBM、HP、Sun等支持RISC架构的高端服务器厂商提出的,不过由于RISC架构的服务器价格高、应用面窄,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
最近逐渐热起来的“双核”概念,主要是指基于X86开放架构的双核技术。在这方面,起领导地位的厂商主要有AMD和Intel两家。其中,两家的思路又有不同。AMD从一开始设计时就考虑到了对多核心的支持。所有组件都直接连接到CPU,消除系统架构方面的挑战和瓶颈。两个处理器核心直接连接到同一个内核上,核心之间以芯片速度通信,进一步降低了处理器之间的延迟。而Intel采用多个核心共享前端总线的方式。专家认为,AMD的架构对于更容易实现双核以至多核,Intel的架构会遇到多个内核争用总线资源的瓶颈问题。
双核处理器技术
简而言之,双核处理器即是基于单个半导体的一个处理器上拥有两个一样功能的处理器核心。换句话说,将两个物理处理器核心整合入一个核中。企业IT管理者们也一直坚持寻求增进性能而不用提高实际硬件覆盖区的方法。多核处理器解决方案针对这些需求,提供更强的性能而不需要增大能量或实际空间。
双核心处理器技术的引入是提高处理器性能的有效方法。因为处理器实际性能是处理器在每个时钟周期内所能处理器指令数的总量,因此增加一个内核,处理器每个时钟周期内可执行的单元数将增加一倍。在这里我们必须强调一点的是,如果你想让系统达到最大性能,你必须充分利用两个内核中的所有可执行单元:即让所有执行单元都有活可干!
双核与双芯
双核与双芯(Dual Core Vs Dual CPU):
AMD和Intel的双核技术在物理结构上也有很大不同之处。AMD将两个内核做在一个Die(晶元)上,通过直连架构连接起来,集成度更高。Intel则是将放在不同Die(晶元)上的两个内核封装在一起,因此有人将Intel的方案称为“双芯”,认为AMD的方案才是真正的“双核”。从用户端的角度来看,AMD的方案能够使双核CPU的管脚、功耗等指标跟单核CPU保持一致,从单核升级到双核,不需要更换电源、芯片组、散热系统和主板,只需要刷新BIOS软件即可,这对于主板厂商、计算机厂商和最终用户的投资保护是非常有利的。客户可以利用其现有的90纳米基础设施,通过BIOS更改移植到基于双核心的系统。
计算机厂商可以轻松地提供同一硬件的单核心与双核心版本,使那些既想提高性能又想保持IT环境稳定性的客户能够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升级到双核心。在一个机架密度较高的环境中,通过在保持电源与基础设施投资不变的情况下移植到双核心,客户的系统性能将得到巨大的提升。在同样的系统占地空间上,通过使用双核心处理器,客户将获得更高水平的计算能力和性能。
Intel的双核处理器分成PentiumD和酷睿系列
PentiumEE只有840
也是PentiumD的一部分
PentiumD又分800系列和900系列
但是都是Netburst架构
PD800系列 代号:Smithfield
就是两个Prescott整合在1个CPU内核里啊
每个CPU集成1M缓存,制程90nm,没有超线程技术
用北桥承担仲裁器
所以只有945以上的芯片组支持PentiumD处理器
FSB分为533MHz和800MHz两种
编号方法:
PD8x5(如805)都是533MHz FSB
PD8x0(如820)都是800MHz FSB,支持64位(EM64T)技术
PentiumD 900系列 代号:Presler
使用2个Cedar Mill处理器(就是65nm P4的处理器家族)
制程65nm,都支持64位(EM64T)技术
每个CPU独享2M缓存
也只有945以上的主板支持PentiumD 900系列
比PentiumD 800系列强的是
PentiumD 900系列支持HT超线程技术
而且PD9x0系列还支持VT(Virtualization Techlonogy)虚拟化技术
可以虚拟1个系统
PentiumD 900的功耗比PentiumD 800低很多
同样3GHz频率:
PD900系列只有214W
PD800系列要252W!
Core酷睿是Intel的新一代双核CPU
现在包括双核和四核处理器!
酷睿只有14级流水线
相对于P4 Northwood 的20级和P4 Prescott的31级减少了很多
酷睿的架构是类似PentiumM Banias的低功耗高效率设计
比PentiumD 系列效率高出40%
同时酷睿保留了EM64T技术
E6000系列的FSB升级到1066MHz
E4000系列都是800MHz FSB
同时,酷睿采用共享二级缓存的方式,减少使用前端总线进行数据交换
效率更高
酷睿的编号方法:
1开头为T的系列都是笔记本CPU,T系列的CPU中,T2xxx都是Yonah
T5xxx/T7xxx是Merom
T20xx、T2xxxE是533MHzFSB,其他是667MHz FSB
2开头为E、X的系列都是台式机CPU
其中E开头是双核,E6000系列的FSB是1066MHz,E4000系列是800MHz FSB
X、Q开头是四核处理器
至于L1,L2缓存,就相当于小内存一样,容量当然越大越好了
我说这么多也不是为了得分,只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一下,有不全的地方我也没办法,我实在写不动了!!!

主要是对CPU的功耗进行区分,功耗越高规格越高
低功耗的L系列:TDP功耗为60W;
标准功耗的E系列:TDP功耗为80W;
高功耗的X系列:TDP功耗为95W;
超高功耗的W系列:TDP功耗为130W。

服务器租用客户无须自己购买服务器,只需根据自己业务的需要,提出对硬件配置的要求。主机服务器由我们配置。用户采取租用的方式,安装相应的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以实现用户独享专用高性能服务器,实现WEB+FTP+MAIL+DNS全部网络服务功能,用户的初期投资减轻了,可以更专著于自己业务的研发。目前我们提供的主机租用服务的主机类型主要是基于IntelCPU的服务器,用户可以自行安装 *** 作系统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并完全自行管理。

intel
cpu的极限保护温度一般都在85度左右<民用>,军用级:120度以上
服务器级:100以上
民用级:80度左右
家用的CPU重启的保护温度一般都在80-90度左右,一般CPU在超过百分之六十才会达到这个温度,如果在百分之0-50之间就到这个温度的话
,那你就要考虑对主机散热系统的改装了一般都是换散热片和风扇

本文主要介绍服务器的概念、常见的服务器技术和架构组成,此外将详细介绍磁盘、RAID知识,网卡概念、分类和主流厂商和产品,内容大致分为3部分。

第1章、服务器通用基础知识

简单来说,服务器就是在网络中为其他客户机提供服务的计算机;具有高性能、高可靠、高IO数据传输能力等特点,企业从基础的邮件、打印到核心应用如ERP、数据库等业务,再到我们所熟悉的互联网业务,创新大数据服务、天气预报HPC高性能计算等都离不开大规模服务器的支持。


服务器主要由CPU、内存、硬盘、模组、RAID卡组成,配合电源、主板、机箱等基础硬件组成。



CISC :主要是两家,包括IntelCPU(非安腾系列)、AMD CPU。

RISC: 服务器领域主要是IBM Power系列、Sun Spark系列,消费级的代表是ARM架构的CPU。


2017年7月,Intel正式发布了代号为Purley的新一代服务器平台,包括代号为Skylake的新一代Xeon CPU,命名为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Intel Xeon Scalable Processor,SP),也宣告了延续4代的至强E5/E7系列命名方式的终结。

Xeon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不再以E7、E5的方式来划分定位,而代之以铂金(Platinum)、金(Gold)、银(Silver)、铜(Bronze)的方式。Skylake是新命名方式的第一代产品,Cascade Lake是是二代,共用Purley平台。




大型机 :普通人很少接触,用于大规模计算的计算机系统大型机通常用于政府、银行、交通、保险公司和大型制造企业。特点是处理数据能力强大、稳定性和安全性又非常高

小型机 :往往应用于金融、电力、电信等行业,这些用户看重的是Unix *** 作系统和专用服务器RAS特性、纵向扩展性和高并发访问下的出色处理能力。这些特性是普通的X86服务器很难达到的,所以在数据库等关键应用一般都采用“高大贵”的小型机方案。

x86服务器 :采用CISC架构处理器。1978年6月8日,Intel发布了一款新型的微处理器8086,意味着x86架构的诞生,而x86作为特定微处理器执行计算机语言的指令集,定义了芯片的基本使用规则。

ARM服务器 :ARM全称为Advanced RISC Machine,即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ARM是RISC微处理器的代表作之一,最大的特点在于节能。



C/S是Client/Server的缩写,服务器通常采用高性能的PC、工作站或小型机,并采用大型数据库系统,如Oracle、Sybase、Informix或 SQLServer,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

B/S是Browser/Server的缩写,客户机只要安装浏览器(Browser),如Netscape Navigator或Internet Explorer,服务器安装Oracle、Sybase、Informix或 SQLServer等数据库。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 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

















网卡在TCP/IP的模型中,工作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用来接收和发送数据。除了数据的收发,网卡还有一些其他功能:

1、代表固定的地址: 数据发送出去,发给谁,又从哪里接收。这都是通过IP区分的

2、数据的封装、解封: 比如寄一封信,信封里的信纸是data,信封是帧头和帧尾。

3、链路管理 :因为以太网是共享链路的,在使用时候可能会有其他人也在发送数据。如果同时发送,就会产生冲突,这就要求在发送的时候,检测链路的状态是否空闲;

4、数据的编码和译码 :在物理介质中,传送的是电平或光信号。这时就需要将二进制数据转换成电平信号或光信号。

5、发送和接收数据



我们再来说说网卡的分类。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了满足各种环境和层次的应用,出现了不同类型的网卡。

总线分类 :PCIe、USB、ISA、PCI,ISA/PCI等总线是比较早期的网络总线,现在已很少用了,USB接口的网卡主要用在消费级电子中。

结构形态:集成网卡(LOM)、PCIe标卡网卡、Mezz卡。

应用类型 :按网卡所应用的的计算机类型来区分,可以将网卡分为应用于工作站的网卡和应用于服务器的网卡。




电口,PC上常见到的那种网口接口,这种接口叫RJ45,使用的是普通的网线

光口,用于连接光模块,网卡上用于插光模块的接口,我们叫光笼子。

光模块按封装形式,可以分为SFP+、SFP28、QSFP+,其中SFP+和SFP28在结构外观上是一致的,可以相互兼容,只是SFP28支持的速率更高,可以达到25G,而SFP+一般只到10G。QSFP+在外观形态上与SFP+差异很大,两者不兼容。QSFP+应用在40G以上速率上。

DAC线缆是直连铜缆,这种铜缆的模块头是和线缆一体的,不需要再配置光模块。电缆的衰减大,一般只有1m,3m,5m长度的,但价格便宜,是短距离传输的最佳解决方案。

AOC叫做有源光缆,一根AOC线缆相当于两个光模块+光纤,也是一体的,这种线缆数据传输可靠性高,但价格贵。

服务器配置我不怎么懂的。
不过,Intel的8核一年前就出来了,以前的至强X6550就是8核16线程,最近又新增了至强X7550和7560,仍然是8核16线程,只是将三级缓存增加到了24M。这些CPU一颗就是16000块-24000块。中端服务器至少是双路。AMD今年也推出来了12核心服务器CPU,皓龙 6176 SE,价格在10000块左右,性能至少相当于Intel的至强8核。
有事。晚上再来看。说下哪个地方的,给你找单条4G内存的买家。
期待其它懂服务器和工作站配置的朋友来帮助探讨。
其实,象那些8核CPU,一般是很难吃饱的,因为最后运算的瓶颈很大程度仍然在存储硬件,主要是内存,象现在一些中端服务器都是32G或者64G ECC内存。服务器的4核,和I7 930、940是一样的,不过很多都是双至强四核。
厦门还没找到有卖单根4G内存的。北京、上海、湖北、安徽这些地方找到卖家了。上次给你的是北京的卖家电话。
现在Intel的服务器主板,1366针的大都是Intel 5520芯片组的。象华硕Z8PE-D18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134298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4
下一篇 2023-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