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CPU是至强系列好还是酷睿系列好?

英特尔CPU是至强系列好还是酷睿系列好?,第1张

用途不一样,至强是服务器,酷睿是家用的。至强处理器部分接口与现在家用的主板是不一样的,选用至强系列要注意。至强的cpu是不能超频的,酷睿的可以超频,且存在带K的不锁频版本的cpu。在不超频的状态下,至强E31230V3比上一代的I73770的性能差10%,但是价格你懂的,差的就大了。如果不在乎超频至强是好选择。

至强系列和酷睿系列我还是没弄懂,哪个更加好用

酷睿和志强的关系

115x的酷睿和志强,这个系列e3志强和酷睿基本没有区别,同样20条pcie汇流排,最大四个记忆体槽,也有4c4t和4c8t(c是核心,t是执行绪),就像i5和i7,而且也有带核心显示卡的的型号,比如1265,这个系列的志强可以说不如同期酷睿,因为主要引数一致,而酷睿还有带K的版本,不锁倍频的超频版最大效能肯定是同期的i7 K;

2011的酷睿和志强,这个系列的比较复杂,分e5,e7,而e5又分为e5 16xx,e5 26xx,e5 4xxx,e7分为,e7 4xxx,e7 8xxx,第一位的意思就是可以组建几路CPU,16xx是一路,26xx是两路,4xxx是四路,8xxx是八路,而2011的酷睿,就是所谓的extreme系列,实际上就是16xx改名的产品,最典型的,1650v3=5930K,1680v3=5960x,而且16xx搭配对应的超频主机板可以跟extreme i7 一样的超频,也可以使用伺服器用的rdimm记忆体,其余组建多路CPU的就不能超频;

所以说,要看具体型号,不能一概而论,而且,要看你的用途,比如玩游戏,i7肯定比一颗低主频但却有十几甚至二十几核的e5要强,因为游戏更看重单执行绪效能,十核心以上的e5一般主频只有2x甚至1x,但是,如果你渲染用的话,这种十几二十几核心的e5就比i7要强了,因为最强的i7 6950x也只有10核心,而e5最多22核心,e7最多24核心,这种还可以组多CPU

至强系列cpu和酷睿i7相比哪种更好用

至强系列是英特尔公司配置伺服器,工作站用的CPU
酷睿是英特尔用于配给个人PC机用的CPU
两个的定位不同,运算速度也不同,家用酷睿就够了。
专业做图和计算就买至强,不过相应主机板,记忆体,显示卡也要配套。

CPU 至强E3110和酷睿2Q系列的四核 哪个更好

E3110=E8400,然后就可以知道,Q8x00不如E8400Q9xx0就好于E8400

处理器i系列和至强系列哪个更好

在游戏伺服器中双AMD和双至强CPU哪个更好更稳定呢请高手说说哪个更好并当然是至强的更好了,因为至强是专为伺服器设计的CPU,有很强的运算能力,而

酷睿双核有T系列和P系列,哪个更好

酷睿双核叫T
老早的老双核有PD的(伪双核)
当然T的好的多,架构不是一个等级的
不能光看主频的

inter酷睿p系列好还是T系列好

P比T好P的前端汇流排主频都比T要大而且是P系统的核心``比T系统的好
如果是学习用就买T系统吧``价效比高``

奔腾D系列和酷睿E系列哪个好

一般来说酷睿E好

cpu酷睿I系列好还是T系列好?

呵呵~除非是T9x00系列,如T9900能赶上I5-520以外剩下的比如P8700等在多核情况在都是不如I3-330的(别惊讶)。I系列都有超执行绪技术,就是将2个核心虚拟为4个,在多工是优势明显。这一切都得异于I系列32NM的制作工艺,新架构的效能肯定有值得飞跃,所以说,现在购机首选I系列。。。。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大们,至强系列与酷睿系列有什么区别

至强是伺服器,酷睿是家用的。至强处理器部分介面与现在家用的主机板是不一样的,选用至强系列要注意。
至强的cpu是不能超频的,酷睿的可以超频,且存在带K的不锁频版本的cpu。
在不超频的状态下,至强E3 1230V3比上一代的I7 3770的效能差10%,但是价格你懂的,差的就大了。如果不在乎超频至强是好选择。

至强系列都是没有集成显卡的,早期的至强系列都用在服务器上,是771针,而现在某宝很多奸商771硬改775强行上到G41G45等主板上,容易埋雷,而小白并不懂这些,看到六核八核就高潮了,虽然便宜但是真的不能用。某宝上这些硬改775的U不知道在哪块服务器上被 *** 了多久。我也劝了好多小白弃坑,但是有一部分还是觉得性价比高,开心就去买喽。

还有,intel第三代第四代的至强分别是1155和1150针的U,兼容B75,B85等系列的主板,也就是我用I5 4590不想用了可以直接换E31231V3,所以到第四代用E3 1231V3的用户有很大一批人,有了E3神教这个称呼。

但是后来intel发布第六代酷睿和E3的时候,虽然都是1151针(X系列除外),但是intel强行把酷睿和至强划了一道墙,主板并不能同时兼容第六代的E3 1230 V5和酷睿,酷睿全系(X系列除外)能上H110,B150,Z170等主板,而E3用不了,只能用intel专门给E3搞了个主板,C232,C236等来用E3 V5。intel这么搞可能感觉触犯了自己的利益,更是导致了一大批用户脱离了E3神教。因为后期改装可玩性并没有之前高。

至强系列就是intel定位服务器用的CPU,价格高,稳定性好,没有集显,核心多,线程多,三缓大,但是主频相对较低,一般用来做动画渲染,图形工作站,服务器,等,家用除了数框框满足一下自己的激情,不适合普通家用。服务器U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普遍比家用酷睿价格高。
至强定位也分低中高端,低端E3,中端E5,高端E7,其实intel之前的定位还有比至强系列更高端的一个系列叫做安腾,不过已经死掉了。

纯手打,如有误请谅解。有问题可在留言区讨论,欢迎关注。

Haswell系列至强E3V3处理器可以在B85主板上使用, 一度让E3处理器成为了很多玩家的选择,一度风头盖过了i5但后来Intel感觉到不对,所以在Skylake之后就需要使用专门的C232芯片组了。虽然一些主板厂商也推出过C232芯片组的消费级主板,但是由于处理器和主板的价格都相当高,性价比相对酷睿已经完全失去了优势。

再往后,E3处理器就基本上退出了消费级市场,主要的原因就是性价比已经没有优势了。

到了2017年,AMD锐龙系列处理器的出现,让E3彻底告别了消费级市场。

玩 游戏 ,日常使用选酷睿没问题,性价比高,相同价位的处理器,志强相对来说性能更低,因为志强定位为服务器cpu,主要追求稳定性,多任务,所以志强的处理器主频低,不易发热,多核多线程,目的就是让处理器更稳定能够同时处理更多任务,酷睿主频高,能够根据任务强度自动调整频率,一方面在低任务的时候降低功耗,减少发热量,同时在处理大型任务像3d次时代 游戏 ,vr 游戏 等,也能够胜任,很适合日常使用,它的缺点就是不稳定,cpu如果长时间高负荷运行,就会变得很卡,甚至崩溃,死机。

志强CPU的指令一般是采用的RISC(精简指令集)。这种设计的好处就是针对性更强,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专门的优化,能效更高。而家用版cpu酷睿一般为CISC复杂指令集,追求指令集的大而全,尽量把各种常用的功能集成到一块,但是调用速度和命中率较低。

服务器要求数据吞吐量要高,总线带宽比家用的同一时期的CPU高。并且服务器处理器上所用的技术更强,花费的成本更高,价格自然就高了

至强性价比高这个来源于1230v2 1230v3 1231v3

那个时候这几款cpu支持和酷睿同时代一样的主板,用着i5 的钱买到了i7的性能,那个时候是装机必备。很火很火

当然英特尔公司也不是傻逼,知道这个相当于bug的存在后,在后代的至强处理器中不在支持同代主板(单独买对应针数主板,价格高些),这样因为主板的价格上去了。至强的装机性价比就下来了,所以现在又回到了酷睿的时代!

至强处理器是一款非常优秀的处理器,最初设计的是用于服务器,服务器对处理中的cpu性能要求较高,首先是稳定,其次是持续工作的能力,发热量少,为了防止gup在使用过程中也产生大量的热,所以英特尔在设计初期就没有在处理器里植入gpu,同时把芯片的处理能力控制在80%以内,我们接触到的e3,e5,e7处理器的主频相对酷睿同类产品较低,很多懂电脑的都喜欢用至强处理器超频,目前主要用户是专业设计公司,影视公司。
同时适合至强处理器主板不多(e5,e7均为2011针脚),很多是寨板,质量得不到保证,性能很不稳定。
再则就是因为至强处理器没有gpu,对显卡要求很高,特别是作图的显卡,加上一般显卡很难兼容。全新的至强处理器单价很高,远远高于同类产品,

国内市场流通的至强处理器基本上都是国外服务器淘汰下来的,价格虽然便宜,但质量没有保证。最后就是至强处理器对 *** 作系统要求也相当严格,每次开机都要自检,开始时间很长,内存要求也很高,功耗大,散热器要求很高,同时机箱、电源要求都很高,组装成本很高。

对CPU稍微懂行的朋友都一定听说过E3 1230 V3这款神U,E3至强系列处理器定位于服务器级别,在intel 8系主板那个年代因为E3 1230 V3和酷睿是通用的,然后E3的性能又等同于不带K的i7,但是价格却跟i5差不多,所以E3至强系列十分受追捧。但这么大一个便宜为什么很少有人捡呢?
因为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来说,很多人其实连至强E3系列的名字都没有听过,Intel对它的宣传方面远不如酷睿强烈,所以它本身的名气并没有酷睿大。另外价格方面,我们说它跟i5一样是指水货的价格跟i5是一个级别的,但行货价格其实是跟i7没差太多。而有一些涉水不深的玩家,担心买到假货或者售后问题所以也不敢买水货E3。从适用角度来说,E3不支持超频,它的优势是多核心超线程,它的单核能力比不了能超频的i5,综合能力更比不了能超频的i7,所以它的定位还是有些尴尬。综合来说买E3的玩家需要对电脑硬件有一定的了解,又有比较靠谱的购买渠道同时自身需要又比较符合E3的定位。

所以E3性价比虽然高,但买的人却并不多。而随后至强和酷睿主板不再通用,它也就慢慢淡出了普通消费者的眼中。
因为Xeon强调的是并发型和多线程能力,所以虽然能支持4核8线程以上,但是主频并不高。Xeon的设计更多的是为了满足服务器的要求。Core系列是针对日常装机的要求,线程数不是很多,但是主频高。日常用的很多软件比如 游戏 之类的都没怎么对多线程进行优化,更多的还是要求CPU高主频。

i5跟e3比起来,e3真的是完爆i5,因为日常使用很多人都会同时开QQ听音乐 挂 游戏 平台,甚至挂多个 游戏 ,或者开直播什么的,这点i5 那四线程真做不到,我有个 游戏 群里有很多个直播代练 游戏 的主播他们都说i5开直播卡的一比,后来都换了e3的。

E3V5先滚粗,I7的价格,I5的性能

我们来谈谈E3-1231V3和4790K,
目前E3-1231V3价格从15年稳定的1350涨到现在的1450,15年初出现 历史 最低价1330,14年六七月份开始大量销售,那时候售价1450,比同期的E3-1230V3贵100,14年下半年1230V3渐渐下市,被1231v3完全替代。
应该说现在E3近期肯定还是有跌价的空间,但是跌到1200以下没可能,因为还有个性能全方面落后 E3-1231v3的I5-4590在苦苦支撑。

顺便鄙视一下那些说E3V3以前卖1000的朋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14年E3V3初或者13年末E3V3开始在淘宝上大量销售,并逐步替代E3V2,那时候E3V3价格就是接近1400,从来没有掉到1300以下。
你们接到消息,你们本身也要判断,明白这意思吗? 不要人云亦云。 把一代E3的事情套用到三代E3,这种脑补,我给0分。

二者价格差600,不超频的情况下,按照频率算,理论性能差24%,无论是否锁频,二者Fritz Chess的跑分差距基本也是24%

在CPU性能挤牙膏的年代,对于中高端消费级CPU而言,我认为24%的性能值600

频率越高性能的确越好,虽然我们经常会听到“ CPU性能过剩论”,但是我认为这个观点即是相对正确,又是完全错误的。
正确表现在即使像刺客信条枭雄, 巫师3这样的 游戏 ,也不能让八线程的E3或I7满载。

完全错误表现在,E3虽然八线程不能满载,但是这并不代表E3玩 游戏 是绰绰有余,因为多核未满载的同时单核却性能不足,好比一个厨房在烧一些非常复杂的菜,两位大厨根本忙不过来,但是切菜和端盘子的人却等在一旁没事干,即使他们想去帮主厨也帮不了,只好站在边上聊天嗑瓜子。这时候,我们能说这个厨房人手过剩吗? 实际上,这个厨房显然人手不够用。同样的道理,CPU到底是性能过剩还是性能不足呢?
一个真实的案例,玩魔兽世界,高特效下,团队副本中E3V3和4790K的帧数差距能达到10%-20%,魔兽世界并不是单核 游戏 ,请大家更新下观念,60的魔兽对多线支持有了明显的提升。

还要补充一点,散片不等同于二手,二手是二手,散片是散片,完全两个概念。

E3散片绝对不是服务器拆机的洋垃圾,或许一代E3应该是服务器拆机的洋垃圾无疑,但是E3V3一定不是,首先,据我所知,现在没有哪家服务器会用E3这种级别的U,其次,E3V3是HASWELL架构,HASWELL系列CPU是13年上市,而E3V3不是首批的HASWELL,至少在2013年6月份的时候,E3VE还没有上市。然而,E3V3散片在13年末就大量出现在淘宝上,难道洋大人们傻到把刚买的CPU用几个月就变成垃圾卖到中国吗?我就是要把你们都得罪了,那些口口声声说E3V3是服务器拆机洋垃圾的人,我觉得我和你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生活在这个地球上!

其实,我并不想帮题主做决定,E3还是4790K,我认为二者都是值得买。我要强调的是,买E3的理由应该是相对I7的那微小的性价比而不是E3完全够用,不买I7的理由也绝不应该是什么I7性能过剩。所以,买E3还是买I7,题主自己根据需求和钱包来决定。
至强cpu主要面向企业用户和高性能电脑产品上,像最新的苹果iMac Pro就是使用的志强处理器,顶级版拥有十八核志强处理器性能十分强大。而酷睿处理器经常是用在普通电脑上。严格意义上讲酷睿是英特尔cpu的架构的名称,而志强则是处理器的商品名,很多志强处理器同样基于酷睿架构,通常都认为酷睿处理器就是普通pc处理器。
通常每代志强处理器基本和酷睿都是采用了相同的核心架构。但两者的应用领域不同,所以还是存在一些区别:

1、志强处理器通常用于服务器领域,而酷睿处理器通常用于普通PC市场。

2、至强处理器一般不支持高频内存,但酷睿处理器可以支持更高主频内存;

3、通常至强一般都不支持核心显卡,但大部分酷睿处理器都集成核心显卡;

4、志强处理器一般不支持超频,主频相比高端酷睿要低一些,而部分高端酷睿处理器主频相对较高,而且支持超频。

5、志强处理器安全性和稳定性较好,而酷睿更突出性能方面,而安全性和稳定性相比志强要差一些。

6、E3 1230 v3及以前志强处理器和普通酷睿处理器可以使用同样主板,但从E3 1230 V5开始,英特尔对志强E3处理器进行了封杀,无法使用普通主板。
以前志强E3处理器凭借接近i7的规格和性能和i5的价格,经常被电脑装机用户打造高性价比电脑主机,随之英特尔对志强处理器全面封杀,如今志强处理器性价比已经不是很高,而且普通主板无法使用,所以现在装机很少使用志强处理器。而苹果iMac Pro和Mac Pro由于考虑到性能和稳定性的因素都是采用的志强处理器,但是价格却高的惊人。

酷睿是英特尔处理器的一个系列,并不是两种具体的处理器品类 ,而是一个类似苹果手机和苹果iPhone5的关系如果是想了解英特尔旗下两款处理器的区别,下面我以 英特尔至强处理器 英特尔 酷睿处理器 做对比分析。

英特尔旗下另外一款主打处理器为至强系列,两者区别如下:

1、市场定位不一样,至强系列是服务器CPU,比酷睿系列拥有更为丰富的指令集,更为出色的性能和支持更多的并发连接数,特别是在需要多线程运行的场景中优势相比酷睿系列是很明显的(例如处理大量的数据交换,视频压制转码,处理网站大量的IIS连接请求)。

这类CPU一般主频比较低,也无法超频,最多是有个睿频加速功能。

这是因为服务器CPU一般都是需要长时间不关机全天候运行,所以功耗的控制必须要得当,而主频的高低是影响CPU功耗的一大因素。

而且服务器CPU并无超频的需求,只需要变态的稳定。

2、酷睿相对于至强来说,发热比较大,相对来说也没有至强系列稳定。

低端的赛扬甚至连虚拟化技术也 掉了。

相对于至强来说,酷睿系列CPU更为适用于用来玩游戏,市面上绝大部分游戏只会针对酷睿系列CPU优化游戏架构和性能而忽略了至强系列。

3、至强系列和酷睿系列的CPU有明显区别,至强系列是服务器CPU,比酷睿系列拥有更为丰富的指令集,更为出色的性能和支持更多的并发连接数,特别是在需要多线程运行的场景中优势相比酷睿系列是很明显的。

扩展资料:

酷睿处理器采用800MHz-1333Mhz的前端总线速率,45nm/65nm制程工艺,2M/4M/8M/12M/16ML2缓存,双核酷睿处理器通过SmartCache技术两个核心共享12ML2资源。

英特尔公司继使用长达12年之久的“奔腾”的处理器之后推出“Core2Duo”和“Core2Quad”品牌,以及最新出的Corei7,corei5,corei3三个品牌的CPU。

“奔腾”并没有被放弃,作为消费者所熟悉的一个品牌将逐渐转向经济型产品。

第七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也就是kabylake平台已经开始在笔记本平台上铺货,它有着远胜从前的超强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

特点主要有:

快如闪电的响应速度。

借助全新的第七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PC可以快速且无缝地满足每一项需求–英特尔®变速技术可以在05秒唤醒PC,以及迅速地在应用程序和网页之间切换。

重量更轻,电池寿命更长。

充电一次可以支持更长时间的工作、娱乐和创造。

延长的电池寿命可让用户不受限制地使用长达10小时2,同时更轻、更薄的设备让移动性“更上一层楼”。

一个万能的端口。

可以连接到支持Thunderbolt™3技术的所有设备;屏幕或显示器、鼠标、键盘,甚至是交流电源适配器。

获得高达40Gbps的USB-C速度(相比之下,USB30只能达到5Gbps),提供可连接任何设备的最快、最通用的连接。

要看什么E3,什么i7,E3-1230v3和i7-3770相似,说和i7-4790一样的纯扯淡,而且至少单论性能而已,游戏性能表现,呵呵连和它同代的i5-4690K都比不过,i5的价格,i7的性能?小学生把E3捧上天了,一服务器的CPU被吹成这样,游戏在对超线程优化之前,E3游戏性能比不过i5

至强系列:至强Xeon是英特尔生产的微处理器,它用于"中间范围"的企业服务器和工作站。

酷睿系列:酷睿处理器采用800MHz-1333Mhz的前端总线速率,45nm/65nm制程工艺,2M/4M/8M/12M/16M L2缓存,双核酷睿处理器通过SmartCache技术两个核心共享12M L2资源。

注明:

至强和酷睿系列一直存在非常大的争议,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至强E3-1230 V2/3CPU与酷睿I7系列的对比。

至强厉害在CPU的技术非常成熟,给互联网服务器当CPU那肯定是非常稳定了,而且至强E3-1230 V3都是服务器淘汰下来的给电脑发烧友还是一款不错的CPU可见其的性能与可靠性。

酷睿则是一款完全为了游戏而生的游戏,从酷睿I3开始一直到酷睿I7玩家都可以见到其强大无比的功能,核显要比很多系列的独立显卡都要强,以及他的超频功能。

经过很多发烧友的证实之后,得出的准确结论是,E3-1230V2/V3=I7 2700K(在其不超频的情况下),如果是渲图或者工作室建议使用E3-1230V2/V3,工业级CPU200个小时很轻松达到,如果是发烧友建议购买酷睿I7系列CPU,毕竟超频的感觉很爽。

第一个区别就是市场定位不一样。至强系列是服务器CPU,比酷睿系列拥有更为丰富的指令集,更为出色的性能和支持更多的并发连接数,特别是在需要多线程运行的场景中优势相比酷睿系列是很明显的(例如处理大量的数据交换,视频压制转码,处理网站大量的IIS连接请求)。

是这类CPU一般主频比较低,也无法超频,最多是有个睿频加速功能。这是因为服务器CPU一般都是需要长时间不关机全天候运行,所以功耗的控制必须要得当,而主频的高低是影响CPU功耗的一大因素。而且服务器CPU并无超频的需求,只需要变态的稳定。

而酷睿系列,主要面向绝大部分的家用桌面级消费市场,这类CPU的主要特点是全系列集成GPU,也就是核显。主频一般都比较高,相当一部分型号具有超频能力(主要是表现在型号后缀带K)。甚至现在出现了G4560这样的比肩i3级别的CPU,拥有超线程技术,超频能力不俗,被称为廉价i3。

相对于至强系列CPU,酷睿系列简化了部分指令集只保留了大部分最常用的。相对于至强来说,发热比较大,因为主频高了,相对来说也没有至强系列稳定。低端的赛扬甚至连虚拟化技术也阉割掉了。相对于至强来说,酷睿系列CPU更为适用于用来玩游戏,市面上绝大部分游戏只会针对酷睿系列CPU优化游戏架构和性能而忽略了至强系列,因为至强系列就不是家用的。

;     简单来说至强系列注重于多任务处理性能,对于单个任务处理能力相对有较大限制,而i系列则注重于桌面性能,对于单个任务能尽可能占用掉CPU资源比如说i5,i7配合高端显卡可以特效全开的游戏,至强却难以实现,原因是游戏程序无法完全使用至强的性能,另外至强的芯片组基本上是不支持高端显卡的,因为没这必要。。。也比如至强平台能同时处理十万个以上的IIS连接,而i系列平台估计几千个就会罢工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134067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30
下一篇 2023-07-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