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浏览器中输入了域名后计算机做了什么

当你在浏览器中输入了域名后计算机做了什么,第1张

输入域名以后回车,浏览器会从主机的Hosts文件中查看是否有域名和IP的映射关系。

如果没有会先通过DNS查域名对应的IP地址,获取到该域名所对应的IP地址之后,与IP地址建立连接,浏览器会再发送请求访问IP地址对应的服务器。

服务器根据请求的内容,做数据处理,返回对应的页面和内容。

简单的解释一下,当你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域名后,网络做了如下处理:
1、首先是DNS服务器解析,分析出这个域名对应的ip地址。
2、浏览器提取对应ip地址的文件信息,即返回网页浏览或者是异常。

现在是互联网的世界,大家从各种网站中获取各类资源和信息,通常我们只需要牢记一个网站地址即可,至于这个网站后台的服务器在什么地方,我们并不需要关心。当我们的请求指向这个网址之后,接下来就只需要等待请求被转发到该网址的后端服务器上,得到返回的处理结果即可。

这个将网站名称解析成为服务IP地址的服务就是DNS服务,它的全称是Domain Name System,也就是域名解析服务。

那么DNS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

有聪明的小伙伴可能会说了,那还不简单,搞一个统一的服务器,把世界上所有的域名对应的IP都存起来,每次需要解析的时候从这个服务去取就行了。确实,在互联网的初期就是这么干的,那时候网站还不多,域名维护的成本还不高,并且最开始还没有域名系统。

作为互联网的技术基础的ARPANET(Th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是第一个具有分布式控制的广域分组交换网络,也是最早应用 TCP/IP 协议的网络设施。

在ARPANET网络中,每个主机都有一个数字地址,但是这个数字地址明显是反人类记忆模式的,所以科学家们希望能够给这些主机起一些好记的名字,那么就需要维护这些名字和主机之间的映射关系,在这个时候斯坦福研究所(现在被称为SRI International)接下了这个任务,他们维护了一个HOSTSTXT 的文本文件,在这个文件中描述了主机地址和主机名字之间的映射关系。

如果有人想要更新这个HOST文件,那么需要在工作时间打电话给SRI网络信息中心,由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将主机名和地址添加到HOSTSTXT文件中。当然这样的 *** 作对少量的数据更新来说还可以,但是如果数据量太大的情况下就有问题了。

后面一个叫做Elizabeth Feinler的人在SRI网络信息中心的基础上搭建了WHOIS目录,用于检索有关资源、联系人和实体的信息,并且提出了域名的概念

最开始的维护都是在一个单一的服务器上进行集中式管理,但是这种维护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需求,于是在1983年Paul Mockapetris在南加州大学创建了DNS系统,并在1983年11月于RFC 882 和 RFC 883发布了相关的原始规范。

后面DNS经过一系列的发展,于1987年11月,RFC 1034和 RFC 1035取代了1983年的DNS规范。

前面我们也提过了,DNS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将用户提供的域名转换成为服务器的地址。

比如我们现在有个域名叫做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133865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6
下一篇 2023-07-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