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需求分析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

网络需求分析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第1张

从分析的内容来看,主要应该包括网络需求分析、网络规划与结构分析和网络扩展性分析三个内容。

1、网络需求分析

包括环境分析、业务需求分析、管理需求分析、安全需求分析。

(1)环境分析是指对企业的信息环境基本情况的了解和掌握,例如办公自动化情况、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数量配置和分布、技术人员掌握专业知识和工程经验的状况,以及地理环境(如建筑物)等等。通过环境分析,可以对建网环境有个初步的认识,便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2)业务需求分析的目标是明确企业的业务类型、应用系统软件种类以及它仍对网络功能指标(如带宽,服务质量Qos)的要求。

业务需求是企业建网中首要的环节,是进行网络规划与设计的基本依据。那种为了网络而建网络,缺乏企业业务需求分析的网络规划是盲目的,会为网络建设埋下各种隐患。

通过业务需求分析,可为以下方面提供决策依据:

需实现或改进的企业网络功能有哪些。

需要技术的企业应用有哪些。

需要电子邮件服务吗?

需要Web务器吗?

需要上网吗?

需要什么样的数据共享模式。

需要多大的带宽范围。

需要网络升级吗?

网络的管理需求是企业建网不可或缺的方面,网络是否按照设计目标提供稳定的服务主要依靠有效的网络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也是网络工程的真理。

(3)网络管理需求是建设网络不可或缺的方面,网络是否按照设计目标提供稳定的服务主要依靠有效的网络管理。网络管理包括两个方面:

人为制定的管理规定和策略,用于规范人员 *** 作网络的行为。

网络管理员利用网络设备和网管软件提供的功能对网络进行的 *** 作。通常所说的网管主要是指第二点,它在网络规模较小、结构简单时,可以很好地完成网管职能。

好点随着现代企业网络规模的日益扩大,逐渐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尤其是网络策略的制定对网管的有效实施管理和保证网络高效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网络管理的需求分析要回答以下类似的问题:

是否需要对网络进行远程管理。

谁来负责网络管理。

需要哪些管理功能。

选择哪个供应商的网管软件,是否有详细的评估。

选择哪个供应商的网络设备,其可管理性如何。

怎样跟踪分析处理网管信息。

如何更新网管策略。

(4)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开放程度的提高,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先前那些没有考虑网络安全性的企业网络不仅遭受重大经济损失,还使企业形象受到了破坏。

安全性设计是网络设计中极其重要的方面之。安全性设计的任务是分析威胁和开发需求,众多技术设计都要求这点,获取安全性目标意味着要做出权衡。安全性实现可能增加使用和运行网络的成本,严格的安全性策略还会影响用户的生产率,甚至会因为保护资源和数据而导致损失。而安全性过差会导致用户想出绕过安全性策赂的方法。如果所有通信都必须全部通过加密设备,那么安全性还会影响网络设计的冗余。

客户基本的安全性要求是保护资源以防止其无法使用、被盗用、被修改或被破坏。资源包括网络主机、服务器、用户系统、互连网络设备、系统和应用数据、以及公司形象等。

其他更特殊的需求包括以下个或多个目标:

允许外部用户访问公共Web或FTP服务器上的数据,但不允许访问内部数据。

授权并认证分支部门用户、移动用户和远程用户。

检测入侵者并隔离他们所做的破坏。

认证从内部或外部路由器接收的路由选择列表更新。

保护通过侧传送到远程站点的数据。

从物理上保护主机和网络互连设备(例如将设备锁在屋内)。

利用用户账号核对目录及文件的访问权限,从逻辑上保护主机和互连网络设备。

防止应用程序和数据感染软件病毒。

就安全性威胁及如何避免安全性问题培训网络用户和网络管理员。

通过版权或其他合法的方法保护产品及知识产权。

2、网络规划与结构分析

包括确定网络规划、拓扑结构分析、与外部网络互联方案。

(1)确定网络的规划即明确网络建设的范围,这是通盘考虑问题的前提。

网络规模般分为以下几种:

工作组或小型办公室局域网。

部门局域网。

骨干网络。

企业级网络。

明确网络规模的大好处是便于制定适合的方案,选购合适的设备,提高网络的性能价格比。

确定网络规模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

哪些部门需要进入网络。

哪些资源需要上网。

有多少网络用户。

采用什么档次的设备。

网络及网络终端的数量。

(2)网络拓扑结构受企业的地理环境制约,尤其是局域网段的拓扑结构,它几乎与建筑物的结构致。所以,网络拓扑结构的规划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地理环境,以利于后期工作的实施。

拓扑结构分析要明确以下指标:

网络的按入点数量。

网络的接入点的分布。

网络连接的转接点分布位置。

网络设备间的位置。

网络中各种连接的距离参数。

其他结构化布线系统中的基本指标。

(3)建网的目的就是要拉近人们的交流信息的距离,网络的范围可以说是越大越好。电子商务、家庭办公、远程教育等互联网应用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互联成为企业建网的个必不可少的方面。与外部网络的互联涉及是否需要上网以及采用什么技术上网等。

3、网络扩展性分析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能够取得用低的成本建立佳的网络,达到高的性能,提供优的服务等完美效果。

可扩展性有两层含义,其是指新的部门能够简单接入现有网络;其二是指新的应用能够无缝地集成到现有的网络中来。可见,在规划网络时,不但要分析网络当前的技术指标,而且还要估计网络未来的增长,以满足新的需求,保证网络的稳定性,保护企业的投资。

扩展性分析要明确以下指标:

(1)企业需求的新增长点有哪些。

(2)网络结点和布线的预留比率是多少。

(3)哪些设备便于网络扩展。

(4)带宽的增长估计。

(5)主机设备的性能。

(6) *** 作系统平台的性能。

从行业角度来看,随着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站规模越来越来大、架构越来越复杂,对专职网站运维工程师、网站架构师的要求会越来越急迫,特别是对有经验的优秀运维人才需求量大,而且是越老越值钱。
从个人角度,运维工程师技术含量及要求会越来越高,同时也是对公司应用、架构最了解最熟悉的人、越来越得到重视。
互联网运维是一个融合多学科(网络、系统、开发、安全、应用架构、存储等)的综合性技术岗位,给运维工程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个人能力与技术的发展空间。
运维工作的相关经验将会变得非常重要,而且也将成为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优秀的运维工程师具备很好的各层面问题的解决能力及方案提供、 全局思考的能力等。
由于运维岗位所接触的知识面非常广阔,更容易培养或发挥出个人某些方面的特长或爱好,如内核、网络、开发、数据库等方面,可以做得非常深入精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不太清楚您是租用云服务器,还是购买服务器硬件!!

租用服务器:

租用服务器的价钱除了机器本身的硬件价格之外,还会受一个重要因素的影响,那就是网络环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托管的部分)。这部分可以综合以下几点来进行考虑。机房:不同级别的机房,采用的网络设备都是不一样的。不要小看一台交换机,好的和差的价钱相差的可不是一点点,自然会影响价钱。一般比较大型的机房采用的都是比较好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网络环境:就目前,IDC数据中心业务全国遍地开花,大小机房全国也比比皆是。而网络带宽回主要分为骨干节点带宽和IDC业务专区带宽两块。像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的机房,直连中国电信骨干路由器,线路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二三级地市的机房价钱也就相对便宜了,与此同时,带宽质量也有所不同。地理位置:机房的地理位置,建筑成本,电力成本都会对价钱造成一答定的影响的。IDC的业务成本会间接影响到了租用服务器的最终价格。

购买服务器硬件:

一般来讲,买服务器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首先需要考虑服务器的应用场景:企业采购服务器,首先需要确定服务器是用来做什么的,上面需要跑什么软件。我们常见的服务器可以分为文件服务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等。

1、邮件服务器以及FTP服务器侧重硬盘的存储能力和响应能力,需要重视硬盘的容量和内存的性能;

2、文件服务器比较看重存储性能,也就是在购买服务器的时候要重视硬盘的大小,硬盘托架的多少;

3、数据库服务器则比较均衡,需要处理性能、缓存支持、内存支持、存储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

4、web服务器看重对响应的支持,看服务器内存对驻留在其中的响应容纳多少,会不会因为无法支持高峰的大量访问而导致瘫痪,一些网站的瘫痪很多情况下是由同一个时刻的访问量过大,导致网页长时间打不开的情况。

二、其次,要考虑服务器的性能以及兼容性。一般来说,购买服务器之前,都会确定好要运行什么软件,负载有多大,这样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服务器的大概配置,cpu、内存、硬盘等分别用怎样的最好,另外就是要注意软件运行在什么 *** 作系统上。

三、稳定性及售后服务很重要。服务器不同于PC机,大部分企业应用要求24小时不间断的运行,这就是要求服务器必须要高度稳定,尽量减少宕机时间。

现在越来越多企业选择云服务器主要是因为云服务器有以下几点优势:

1、成本投入降低

这个是相对于之前的传统服务器租用业务来说的,之前的成本投入比较高,是很多朋友非常介意的。但是云服务器为我们实现了按照需求付费,大大降低了网站的成本投入。企业独自购买大量的物理服务器成本非常高,并承担不确定的额外成本。随着服务器技术的升级换代,企业还要承担技术迭代,更新设备的费用。

2、业务比较灵活

云服务器资源灵活伸缩,已经突破了传统服务器业务d性较低的缺点,能够让我们的网站业务进行有效灵活地扩展,所以这也是它的一大优势。

3、产品性能优秀

云服务器性能非常优秀,不仅能够使用持续可控,还能够提供集中的高效管理系统和优秀高效的硬件资源,同时还能够有独享的宽带系统,非常方便高效。西部数码d性云服务器在整体性能上,全面胜过传统服务器。利用d性计算优势,客户的业务,自由、无缝的切换到云端,可以获取更强大的计算能力。

相较之下,传统服务器的性能则受制于固有硬件参数,无法对计算能力进行无限扩充、自由升级。与此同时,云服务商为保持自身竞争优势,会持续不断的运用最新技术和硬件设备对云服务器进行升级,不论是从成本角度、技术角度、还是安全角度来看,这些都是传统IT系统难以比拟的。

4、运维管理轻松省心

传统的企业IT架构,需要大量技术人员运行、维护,还有应对网络安全的威胁,这些日常成本是非常高的。即使这样,面对网络攻击,也常常是手足无措。而云服务商不仅拥有专业的技术能力,还有更强、更专业的网络安全能力。云服务器租用,企业就无需为技术管理和网络安全防御头疼,还省下了大量的日常成本。

从人与人相连接,到万物互联,互联网技术的演进正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革。随着物联网在近几年的爆炸式发展,IP地址变为稀缺资源,多国开始参与建设根服务器,以IPv6协议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正快速改变现有互联网的面貌与格局,全球已经进入了互联网发展的“拐点”,本文将分析IPv6的发展以及各种影响因素,对于5年后全球IP地址的需求量进行预测。

网际协议IP是TCP/IP的心脏,也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 IP层接收由更低层(网络接口层)发来的数据包, 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更高层——TCP或UDP层;相反,IP层也把从TCP或UDP层接收来的数据包传送到更低层。IP数据包中含有发送它的主机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机的地址(目的地址)[ [1] ]。

为了实现TCP/IP,网络中的每个设备都需要根据恰当的信息正确地配置。特别是,每个设备都需要分配一个本地的IP地址,以便让网络来认识这个设备。一个IP地址就是一个数字的标签,类似街道门牌号码,用一种“点+地址”的方式表述,每个十进制数字代表一串八个二进制数字——0和1。一个路由器如果要明白需要将哪个数据传输到哪个设备上,就必须用到IP地址。TCP/IP向路由器广播数据,用特定的IP地址来区分数据的接收者。路由器读到IP地址然后转发这个数据到这个地址的计算机上。

连接到今天的互联网上的每个服务器或设备都会被分配一个自己的IP地址。在未来的物联网世界里,每个单一的设备,不管多小,也必须要被分配IP地址。所以产生了由于需要联网的设备数量巨大,很容易超过可用的IP地址数量的问题——至少在当前的IPv4中。IPv4提供了大约43亿的唯一地址,其中的大部分已经被分配给了已有设备。

按照工信部在2010年的预估的5年间,我国IP需求量会增至345亿,包括移动互联网为10亿,物联网预计需求量为100亿,固定互联网为5亿(考虑IP地址33%的利用率)。而再要考虑到2025年,需求的增加将更将随着5G的部署和智能设备的普及而翻倍。尽快普及下一代互联网协议是一种解决方案,IPv6协议理论上扩充到了多达340个100万的11次幂的地址,远远超过所有可能的物联网设备所需要的地址。但是要预测5年后的全球IP地址数量还需要考虑诸多因素。

工程师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尝试通过各种办法为IPv4 协议续命延缓 IP 资源耗尽的时间。比如NAT 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 IPv4 的地址短缺问题并且能够保护私有内部的网络,提供防火墙的功能;IPv4 与 IPv6 协议完全不兼容,我们需要引入双协议栈、隧道技术或者 NAT64 解决兼容性问题,而应用这些技术也需要额外的成本;通过对资源的细粒度管控,并回收不再使用的 IP 地址,延缓 IP 地址耗尽的时间等。

但是,发展IPv6成为全球公认的下一代互联网解决方案,全球你追我赶普及IPv6的竞争态势正在形成。IPV6是一个网络拓扑的革命。不需要二手中转,也不需要P2P打洞,两个物联网的设备之间就可以非常好地自由地通讯。每一个设备也不需要躲在网关后面,就可以升级到网络世界的一等公民。而且因为都是直接IP, Ipv6网络可以降低10~30%的网络延时。在可预见的未来 IPv4 协议也终将被 IPv6 替代。而在接下来的5年,IPv6发展趋势依旧,到2025年,IPv6将占据大部分市场,5G使得万物互联成为可能,预测结果将基于IPv6。

根据APNIC Labs提供的全球IPv6 用户数及IPv6用户普及率的数据(该机构的测量工具对中国数据的测量可能不准确),截至2020年6月,全球IPv6用户数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地区依次是印度(358亿)、美国(143亿)、中国(12亿)、巴西(5千万)、日本(4千万)。

在域名系统方面,根据Hurricane Electric提供的数据,截止2020年6月,在全球1511个顶级域中,有1489个支持IPv6,占总量的985%,在这1511个顶级域中,有1485个权威服务器支持IPv6,占顶级域总量的983%。另外,经测试全球共有至少15114074个拥有AAAA记录的域名,占总域名量的59%。在Alexa排名前100万的网站中,共有203197(203%)个网址在AAAA记录中提供IPv6地址。同时,全球共有5万1千多个网址可以通过IPv6起始的域名提供IPv6访问。

根据We Are Social的全球数字报告数据,近五年全球联网的网民数量以稳定速度增加,2015年全球网民为342亿人;2016年全球网民达到377亿人;2017年全球网民达到402亿人;2018年全球网民达到439亿人;2019年全球网民达到454亿人。网民占全世界的总人口数量从46%增长到59%。从增长的趋势上看,全球的网民的增长速度稳定且逐渐增加。

在近五年中,非洲和南亚地区网民的增长数量极为显著,而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呈现小的增幅。整体来看,互联网用户并不是均匀的分布在全球各地,在非洲和南亚的大部分地区仍然数量较少。所以虽然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在网民数量上将要达到瓶颈峰值,但是在全球范围,增长的趋势在接下来的5年也将基本保持。随着社会制度的完善,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使用互联网,也是网民数量增长的一方面,预计2025年网民数量将可能突破60亿。考虑私人联网以移动设备的社交等基本需求为主,以人均一个IP地址作为基数,就至少需要60亿IP地址。

自2008年“智慧地球”提出以来,物联网概念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被认可,并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如今,物联网连接数量实现爆发式增长,物联网的商业化应用已经占据了整个市场的半壁江山,在物流、交通、建筑、医疗等行业应用已得到发展,但在对智能化要求较高的领域如智慧交通、制造、能源等,仍处于分散的、小规模的状态。

从全球角度出发,物联网产业正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物联网行业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5G、AI、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行业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各国为了抢占新一轮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先机,纷纷出台政策进行战略布局。美国的“SMART物联网法案、欧盟的十四点行动计划、日本的“i-Japan战略”、韩国的“u-Korea”策略规划、新加坡的“下一代I-Hub”计划等都将物联网作为当前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据市场分析公司高德纳(Gartner)估计,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达到260亿个,物联网市场规模达19万亿美元。

各大机构对全球物联网未来发展的预测如下表:

综合各大机构的预测数据,以全球各国物联网的增长速度,智能设备在2025年可突破750亿,万物互联要每一个智能设备可以拥有一个自己的IP地址,全球对于IP地址的需要也达750亿。

物联网发展技术壁垒可能导致智能设备在普及用户方面受到限制而影响智能设备对于IP地址的需求量。根据《2014-2019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物联网需要多行业、多学科知识和技术的协同配合,物联网企业特别是从事跨越多层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的企业,需具备较强的通信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专业研发能力,还需要拥有较强的底层协议、微 *** 作系统、与硬件紧密结合的嵌入式软件和信息处理应用平台软件开发能力。这样的要求在5年完成也是较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NAT可以避免内部IP的频繁修改,可以当做防火墙,保护内部网络,在IPv6快速部署中也有存在的空间,这样对于大量的智能设备而言,可能不需要独立的IP地址。

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正快速改变现有互联网的面貌与格局,在未来将成为支撑前沿技术和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石,有力支撑起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5G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催生出更多新业态、新应用、新场景,最终惠及到每一个网民。全球产业界已经为快速普及IPv6做好准备。通过之前各项因素的考虑,预计5年之后,全球IP地址的需求量在500亿左右,考虑到IP地址的利用率不是100%,全球IP地址的需求量超过650亿。

[[1]] 叶舟IPv4向IPv6过渡关键技术研究[D]江苏:扬州大学,2009 DOI:107666/dy1702450

linux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大型企业如腾讯、阿里、华为等企业服务器都是linux,现在的新互联网公司上的服务器都是linux,因此linux需求量非常大,职业发展前景很好。

现在国内是缺少新型网络技术人才的,对于网络人才方面缺少达到三十万以上的,想要拿到丰厚的工资是必然的。它的就业方面广、专职多能、实践经验适用于各个领域,并且是具有很大的增加潜力的,它会随着自身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逐渐成熟掌握项目运作,升值空间是可想而知的;Linux工程师职业发展前景广阔,Linux工程师到项目经理仅仅是一步之遥,从容晋升Manager。Linux工程师可以从中小企业的网络管理员进行入职的,在入职之后,还能够同时从事网络管理管理工作,工资待遇与财力会有明显的增加。

随着网站业务的发展和用户的增加一台服务器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大量用户的访问导致访问速度越来越慢,数据越来越多也会导致存储空间不足。有必要将应用程序与数据分开。将应用和数据分离后,整个网站使用三个服务器,即应用服务器、文件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

这三种服务器对硬件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们需要更强大的CPU、更快的磁盘和更大的内存来支持这些服务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133756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4
下一篇 2023-07-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