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对等网和服务器-客户机模式?

什么是对等网和服务器-客户机模式?,第1张

对等网和服务器-客户机模式。
对等网采用分散管理的方式,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既作为客户机又可作为服务器来工作,每个用户都管理自己机器上的资源。
对等网适合家庭,校园或比较小型的办公网络,连接的电脑数最好不超过10台。如果连接到对等网的电脑超过10台,这个网络系统的性能会有所降低,请改用客户/服务器结构的Win NT网络或Novell网络。
服务器-客户机,即Client-Server(C/S)结构。C/S结构通常采取两层结构。服务器负责数据的管理,客户机负责完成与用户的交互任务。

iperf,具体要纤细直接去看文档,简单给你列条测试:(TCP和UDP知只是两种传输数据的协议)1)TCP测试服务器执行:/iperf-s-i1-w1M'这裏是指定windows如果是iperf-s则windwos默认大小为8kbyte/s客户端执行:/iperf-chost-i1-w1M其中-w表示TCPwindowsize,host需替换成服务器地址。2)UDP测试服务器执行:/iperf-u-s客户端执行:/iperf-u-c10255255251-b900M-i1-w1M-t60其中-b表示使用多少带宽,1G的线路你可以使用900M进行测试。不给分不给力

0、软件工程知识是基础,不过可以不断学习掌握,因为进入性能测试领域后,有很多成分是开发层面的事,您对自己的工作也要从测试或质量角度看待,这样测试过程和结果才是可控的;

1、先找一个性能测试工具体会一下,我推荐微软的,很简单的,不建议上来就LR,搞得晕头转向;

2、一定要学习一种开发工具,和一种脚本技术,能够自己开发一些小的应用程序(比如闹钟、记事本、计算器、通讯录等);

3、学习数据库、网站技术,至少应当知道通过开发工具怎么连接、怎么使用;

4、学习网络技术,最好能到CCNP的级别,实在不行也要掌握到CCNA,重要的是协议;

5、学习计算机 *** 作系统知识和硬件体系知识,这一点非常重要,您要做性能测试,就要知道您设计的测试主要在测试整套系统的哪个方面:网络、服务器、客户端、内存、硬盘、交换机;

6、学习一点网络安全技术,对测试很有好处的,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碰到这方面的问题。

其实,性能测试本身并不难,但是关键需要您有比较全面的思考和问题分析基础,特别是出现性能问题时怎么分析,需要有较广泛的知识基础。

祝您成功!

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不能正常测试的原因是网络质量差。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进行测试时需要保持网络畅通,在网络畅通的情况下,信号可以从输出端口传输到各个网段,网络质量差会导致传输超时,无法进行测试。

网络平台搭建好了,服务器买好了,如何验证网络的吞吐量、时延、丢包率能够满足设计需求呢?如何确认购买的服务器能够满足日后的应用需求呢?可以使用fluk这样的测试仪,但是fluk价格动辄就是上万、几十万。有没有一款小巧的工具可以完成这个功能呢?这篇文章介绍一个开源的软件,iperf。
惯例,下面一张思维导图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1 什么是iperf
iperf是一款开源的网络性能测试工具,可以用来测试网络性能以及服务器的性能。
iperf可以测试网络的吞吐量、丢包率、时延、抖动等性能参数,测试的结果可以用来检验网络建设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业务需求。
iperf支持windows和linux,linux可以发挥iperf的最大性能,windows版本是后期移植的,建议使用linux版本。LInux的最新版本是30,windows的最新版本是17
windows平台上有图形化的iperf,名称为jperf。
下图是iperf的官网,还好,国内可以访问。
2 iperf能做什么事
iperf主要是用来测试网络性能的,也可以用来测试服务器的的性能、比如吞吐量、时延、丢包率、抖动等性能参数。可以发送TCP包和UDP包,主要功能如下所示
TCP
测量网络带宽
报告MSS/MTU值的大小和观测值
支持TCP窗口值通过套接字缓冲
当P线程或Win32线程可用时,支持多线程。客户端与服务端支持同时多重连接
UDP
客户端可以创建指定带宽的UDP流
测量丢包
测量延迟
支持多播
当P线程可用时,支持多线程。客户端与服务端支持同时多重连接(不支持Windows)
3 iperf如何安装
windows的安装
下载即可,绿色的,不需要安装,解压之后有两个文件
linux的安装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4 iperf如何使用
41 TCP性能测试
服务器端命令:iperf3 -s
客户端命令:iperf3 -c 19216815 -b 200M
测试结果:
从图中可以看出测试的吞吐量、丢包率等参数。
42 UDP性能测试
带宽测试通常采用UDP模式,因为能测出极限带宽、时延抖动、丢包率。在进行测试时
step1:以链路理论带宽作为数据发送速率进行测试,例如,从客户端到服务器之间的链路的理论带宽为100Mbps,先用-b 100M进行测试
step2:根据测试结果(包括实际带宽,时延抖动和丢包率),再以实际带宽作为数据发送速率进行测试,会发现时延抖动和丢包率比第一次好很多,重复测试几次,就能得出稳定的实际带宽。
服务端命令:iperf3 -s
客户端命令:iperf3 -u -c 19216815 -b 200M
测试结果:

以前软件开发,通常分为服务器端软件和客户端软件,即CS架构,也就是用户的计算机上必须安装客户端的专用软件,实时与服务器调取数据交换,为了满足这样的应用结构,网络通常考虑是如何保障服务器到诸多客户端的带宽如何保障,响应如何及时。后来随着WEB应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应用采用了浏览器方式替代了传统客户端软件,即BS架构,这时候网络面对的终端适用性更好了,不需要维护客户端软件,成本也更低了,网络对WEB的应用进行优化和加速,同样一台服务器可以响应的比CS时几倍、十几倍、甚至几何级数的需求响应。简单地说,BS替换CS是互联网时代的体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133559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0
下一篇 2023-07-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