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万维网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综述?

基于万维网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综述?,第1张

下面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关于万维网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综述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前言
工程项目的成功受到项目自身特点、项目合同、项目参与方和交互过程等4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当前,项目复杂程度的增加和范围的变化以及合同工期的缩短对项目参与方之间交互过程的效率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加之因特网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支持同步和异步通信,近年来,基于万维网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Web-basedProjectManagementSystem,WPMS)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据有关资料,在发达国家,通过这类系统建立虚拟项目团队的公司每6个月就会翻一番。而在国内,还很少有工程项目使用这类系统,即使用到这类系统,由于对系统不够了解或者系统本身与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存在脱节,应用范围十分有限。本文旨在阐述WPMS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文章首先对WPMS产生和演化的历史进行概述,并对WPMS的定义进行整理,对近年来出现的相关概念进行总结;然后,对系统的基本架构、关键技术和功能进行分析;接着,通过介绍3个典型的WPMS系统来阐述WPMS的现状;最后,对WPMS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1WPMS的产生、演化以及定义
11WPMS的产生与演化
最早的WPMS是1996年在美国贝尔通讯实验室进行的IITP(InternetworkInteroperabilityTestPlan)项目中产生的。项目参与方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多家电讯单位,参与方通过万维网浏览器和>1、万维网信息服务是基于客户/服务器方式进行工作的。
2、万维网>因特网和万维网的区别 1、因特网(Internet)又称国际计算机互联网,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网络。其 准确的描述是:因特网是一个网络的网络(a network of network)。它以TCP/IP网络协议将 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物理网络联接成一个整体。它也是一个国际 性的通信网络集合体,融合了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集各个部门、领域的各种信 息资源为一体,从而构成网上用户共享的信息资源网。它的出现是世界由工业化走向信息化 的必然和象征。 因特网最早来源于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s Agency,DARPA)的前身ARPA建立的ARPAnet。最初的ARPAnet主要用于军事研究目的。1972 年,ARPAnet首次与公众见面,由此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 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使用。ARPAnet试验并奠定了因特网存在和发展的基 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计算机网络之间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同时,局域网和其他广域网的产生和发展对因特网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其中,最有 影响的就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建立的美国国家科学 基金网NSFnet。它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因特网的主干网,但NSFnet对因特 网的最大贡献是使因特网向全社会开放。随着网上通信量的迅猛增长,1990年9月,由Merit 、IBM和MCI公司联合建立了先进网络与科学公司ANS(Advanced Network & Science,Inc)。 其目的是建立一个全美范围的T3级主干网,能以45Mb/s的速率传送数据,相当于每秒传送14 00页文本信息,到1991年底,NSFnet的全部主干网都已同ANS提供的T3级主干网相通。 近十年来,随着社会、科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大发 展,人们对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越来越重视,强烈刺激着因特网的发展。在因特网上,按从 事的业务分类包括了广告公司、航空公司、农业生产公司、艺术、导航设备、书店、化工、 通信、计算机、咨询、娱乐、财贸、各类商店、旅馆等等100多类,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 面面,构成了一个信息社会的缩影。 2、什么叫万维网? 万维网(World Wide Web:)与超文本传输协议>万维网
的内核部分是由三个标准构成的: URL/>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133545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0
下一篇 2023-07-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