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ABS757物性表

奇美ABS757物性表,第1张

镇江奇美PA-757K物性表:
向左转|向右转。

奇美电子,于1998 年由奇美实业投资创立,2002年8月成为台湾股票上市公司,现有台湾地区同仁17,000人,全球同仁29,000人(2007年10月),产品以液晶电视用面板、显示器与笔记本电脑用面板为主,供应全球信息及家电大厂,为世界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领先厂商。

奇美电子以推动全球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普及化为目标,立志成为受信赖与尊敬的世界级显示科技产品制造服务公司。生产基地主要位于台湾南部科学工业园区内,现有35代厂、4代厂、55代厂、75代厂各一座及两座5代厂。

各生产线产能完整且具d性,可高效地生产全尺寸产品。奇美电子总部设于台湾台南,目前在日本、美国、荷兰、英国、德国、新加坡均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并在中国大陆宁波、广东佛山南海区设有后段模块工厂。

丹阳市属太湖流域,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腹地,属苏南经济板块,东邻常州市武进区、新北区,西接句容市、镇江市丹徒区,南与金坛市接壤,北接镇江新区,并与扬中市隔江相望,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被列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是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之一。丹阳的经济发展迅猛,产业特色鲜明。丹阳是一座现代化工贸城市,眼镜、五金工具、汽车零部件、木业、医疗器械等产业规模较大,是“中国眼镜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铝箔、钻头、人造板制造基地。建有国家级眼镜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眼镜城、灯具城、汽配城等专业市场全国知名。全市拥有上市企业5家,今年有望突破10家;拥有32个国家级品牌产品,在全省县级市中名列第4位,在全国县级市中名列第16位。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一批引领丹阳未来发展的新兴产业崭露头角。一是新材料产业。2002年,丹阳被国家科技部评审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新型复合包装材料、高性能合金材料、精细化工、新型建筑和装饰材料四大门类,销售收入超180亿元的规模,占全市销售收入的34%。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丹阳将大力发展以醋酐、乙二醇为领军的精细化工产业,以高温合金、高速工具钢为领军的特种金属材料产业,以碳纤维、玻纤为领军的非金属功能材料产业,形成具有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新材料产业群。二是新型电子元器件与网络通信产业。该产业年销售收入已突破20亿元,主要产品有ADSL宽带接入器、无线宽带接入器、磁卡、IC智能卡、非接触IC卡、电子接插件、数字线缆等。大亚科技是全国最大的ADSL宽带接入器生产供应商,江苏恒宝股份现已成为全国六大磁卡、IC智能卡生产基地之一。目前丹阳正在引进和开发下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技术,新型显示器件、新型光电子器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等关键生产技术,争取到2010年,形成年销售65亿元的产业规模。三是新医药产业。该产业不仅形成肽系列制品等高端医药产品,而且针灸针、药玻瓶及血压计、听诊器等护理器材产品在全国也拥有较高知名度。江苏鱼跃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医疗护理器材企业,血压计、听诊器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70%以上。位置、面积丹阳市地处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南部,东经119°23′~119°54′,北纬31°44′~32°08′,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325公里。东邻武进市,南毗金坛市,西北与丹徒县交界,东北与扬中市隔江相望。全市总面积10473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850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112%;水域面积1968平方公里,占1888%。 气候:冬季偏暖,夏季偏热,春季雨水多,秋季雨水少,全年日照偏少。

江苏省丹阳市是江苏省下辖的县级市,现暂由镇江市代管。“丹阳”是现今江苏地域在公元前221年秦朝设置的15个县份之一,当时称曲阿,后改名云阳。唐天宝元年(742年),因当时境内生长着众多的“赤杨树”,“赤”与“丹”同义,“杨”与“阳”谐音,故名“丹阳”,后取“丹凤朝阳”之意,定名丹阳。丹阳是齐梁故里在历史上曾是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两代开国皇帝的故里,现境内文物遗迹丰富,存有南朝帝陵石刻11处26件,散布在胡桥、荆林、前艾、建山、陵口等地,20只石兽是我国石刻艺术中罕见的珍品,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季子碑刻相传为孔子唯一存世手书;公元883年铸造的唐中和铜钟被誉为“江南第一钟”;丹阳是“董永和七仙女”故事的源发地;行宫九里村是“吴”姓祖始地;也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境区存有距今3000年前的葛城、珥城遗址、季子庙、沸井、明万善古塔、通泰桥、开泰桥、玉乳泉井、海会寺、嘉山寺等名胜古迹,地方戏曲以丹剧为代表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 丹阳是人文荟萃之地,名人志士,贤臣良将,代不乏人。如唐代大诗人许浑,近现代丹阳孕育了著名教育家、上海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著名社会科学家、教育家戴伯韬,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吕凤子,语言学泰斗吕叔湘,以及对革命事业作出过贡献的***人夏霖、黄竞西、管文蔚和匡亚明等一大批名人志士。抗日战争时期,陈毅、粟裕领导新四军在丹阳及邻县建立了茅山抗日根据地。解放前夕,《解放日报》在丹阳创刊。1949年4-5月,丹阳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前委、华东军区和中共华东局临时驻地,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丹阳运筹帷幄,指挥了解放大上海的战役,培训干部、准备物资,为接管上海作了大量准备。 丹阳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距上海200公里,西距南京68公里,京沪铁路、沪宁高速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和已经开通运营的京沪高速铁路横贯市区;常州机场坐落市境,西距南京机场80公里,东距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2小时车程,班机直航世界各地;对外开放的长江第三大港──大港港口离市区18公里,全市已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丹阳历史悠久,城市个性独特。丹阳有2400多年建城史,是现今江苏地域内在公元前221年秦朝设置的15个县份之一,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既有江南水乡的宁静情趣,又有现代城市的繁荣景象。丹阳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江苏省生态农业市”。2007完成农业增加值1810亿元,增长22%;粮食总产4325万吨,增长26%;水产346万吨,增长48%。在城市建设中,丹阳集中彰显两个特色:一是工贸名城。目前,丹阳正以开发区为核心、专业园区为支撑、工业集中区为基础,积极构筑承载国内外产业、资本转移的园区体系。 “三区四园”(“三区”即:开发区、云阳高新区和滨江工业园区,“四园” 即眼镜工业园、汽配产业园、化工集中区和出口加工区)建设重点推进,块状特色经济正加速形成。二是文化名城。丹阳被称为江南文物之邦,当前正在致力于开发季子庙文化旅游区,弘扬春秋时期先贤季子的诚信文化;开发嘉山寺和六朝石刻旅游区,挖掘南朝齐梁文化;开发练湖、泰山水库、水晶山等自然资源,发展丹阳的生态文化。
丹阳的经济发展迅猛,产业特色鲜明。丹阳是一座现代化工贸城市,眼镜、五金工具、汽车零部件、木业、医疗器械等产业规模较大,是“中国眼镜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铝箔、钻头、人造板制造基地。建有国家级眼镜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眼镜城、灯具城、汽配城等专业市场全国知名。全市拥有上市企业5家,今年有望突破10家;拥有32个国家级品牌产品,在全省县级市中名列第4位,在全国县级市中名列第16位。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一批引领丹阳未来发展的新兴产业崭露头角。一是新材料产业。2002年,丹阳被国家科技部评审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新型复合包装材料、高性能合金材料、精细化工、新型建筑和装饰材料四大门类,销售收入超180亿元的规模,占全市销售收入的34%。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丹阳将大力发展以醋酐、乙二醇为领军的精细化工产业,以高温合金、高速工具钢为领军的特种金属材料产业,以碳纤维、玻纤为领军的非金属功能材料产业,形成具有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新材料产业群。二是新型电子元器件与网络通信产业。该产业年销售收入已突破20亿元,主要产品有ADSL宽带接入器、无线宽带接入器、磁卡、IC智能卡、非接触IC卡、电子接插件、数字线缆等。大亚科技是全国最大的ADSL宽带接入器生产供应商,江苏恒宝股份现已成为全国六大磁卡、IC智能卡生产基地之一。目前丹阳正在引进和开发下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技术,新型显示器件、新型光电子器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等关键生产技术,争取到2010年,形成年销售65亿元的产业规模。三是新医药产业。该产业不仅形成肽系列制品等高端医药产品,而且针灸针、药玻瓶及血压计、听诊器等护理器材产品在全国也拥有较高知名度。江苏鱼跃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医疗护理器材企业,血压计、听诊器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70%以上。 丹阳科教发达,社会事业兴旺。丹阳积极实施 “科技兴市”战略,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工作先进县(市)、科技进步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市)。教育事业持续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两基”水平荣获全国先进县(市)称号,教育现代化工程成效显著,被批准为江苏省首批“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市”,全市中小学均通过省级教育现代化达标验收。文化、卫生、体育、新闻、计划生育、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并进,先后获得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先进县(市)、全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示范县(市)。2007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失业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68%、97%、984%,农村农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877%、90%,城镇职工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以内。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位置、面积丹阳市地处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南部,东经119°23′~119°54′,北纬31°44′~32°08′,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325公里。东邻武进市,南毗金坛市,西北与丹徒区交界,东北与扬中市隔江相望。全市总面积10473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850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112%;水域面积1968平方公里,占1888%。
地貌丹阳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低山丘陵和平原,以平原为主。西部和北部是宁镇丘陵余脉的低山丘陵岗地,其地形较为复杂,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和洼地交替分布。低山群中最高峰为水晶山,主峰海拔166米。东部和南部属太湖平原湖西部分,地形低平,一般在海拔7米左右。 资源土地资源:在全市陆地面积中,平原612万公顷,占陆地的72% ;低山丘陵岗地238万公顷,占28%。2002年底,全市耕地面积569万公顷,其中农田保护区538万公顷。 水资源:(一)地表水。全市共有河道96条,计长464公里,其中以京杭运河、鹤溪河、九曲河、丹金溧漕河为主脉,沟通全市水系,形成全市水系网络,为水资源的蓄、引、提、调、排发挥巨大作用。另有大小水库9座,库容688万立方米;大小塘泊近万个,蓄水1500万立方米。(二)过境水。水资源丰富,北可引长江水,西南有句容、丹徒的客水。可利用过境水主要是长江水,沿江有主要引排涵闸10余座,引排流量500多立方米/秒,每年可引水5亿立方米左右。(三)地下水。一般在200米~300米深处,部分地下浅层在30米~100米处。地下水储藏量约4亿立方米,可供开采量约12亿立方米/年。目前因地表水丰富,地下水极少利用。 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北部低山丘陵区。金属矿种主要有铁、锰、方铅,但质低量少。非金属矿种主要有石英、陶土、泥炭、煤炭、砾石、斧劈、奇石、白云质灰岩和石灰岩,其中斧劈和奇石质量优良,蕴藏量达亿万吨。 气象2002年的基本气候特点是:冬季偏暖,夏季偏热,春季雨水多,秋季雨水少,全年日照偏少。年平均气温165℃,比常年偏高15℃,是丹阳自195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全年12个月的平均气温均比常年值偏高。冬季(12月~2月)平均气温59℃,比常年偏高25℃,是历史最高值,也是自1986年以来的第16个暖冬年,最低气温≤0℃的日数共26天,极端最低气温-46℃,出现在2001年12月25日和26日;春季(3月~5月)平均气温158℃,比常年偏高20℃,其中3月份平均气温120℃,比常年偏高40℃,是历史的最高值;夏季(6月~8月)平均气温268℃,比常年偏高06℃,≥350℃的日数为8天,极端最高气温达386℃,出现在7月15日,仅次于1959年的388℃;秋季(9月~11月)平均气温174℃,比常年偏高08℃。2002年的终霜日为2月24日,初霜日为11月2日,无霜期250天,比常年长29天。 年降水量12433毫米,比常年多1849毫米,偏多175%,属正常略偏多年份,但降水的多寡,在时空分布上不均匀。冬季降水量1534毫米,比常年多411毫米,偏多366%;春季降水量407毫米,比常年多1445毫米,偏多55%,其中5月份明显偏多,偏多1117%,属特多月份;夏季降水量5073毫米,比常年多382毫米,偏多81%,属正常年份,但7月份特少,降水量仅为754毫米,为常年同期的423%,由此造成了明显的伏旱现象,对秋熟作物的生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秋季降水量1740毫米,比常年少432毫米,偏少187%,其中11月份特少,为105毫米,仅占常年的196%。全年总降水日数111天,比常年少10天。降水日数最多的月份是4月份和12月份,降水日数均为15天,降水日数最少的月份是9月份和11月份,降水日数均为4天。最长连续降水日数9天,出现在12月17~25日,降水量574毫米;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25天,出现在1月27日~2月20日;一日最大降水量为825毫米,出现在6月20日。全年≥500毫米的暴雨日为6天,比常年多3天,其中6月份两次暴雨,5月、8月、9月、10月各有一次暴雨。6月19日入梅,7月8日出梅,梅雨长度为20天,梅雨量2436毫米,梅雨情况基本正常,但梅雨量略偏多(偏多166毫米)。
全年日照总时数15483小时,比常年19926小时少4443小时,偏少223%;除1月和9月略有偏多外,其余月份均偏少,最少的4月份,仅为常年值的409%。冬季日照时数3407小时,比常年少756小时,偏少182%;春季日照时数2445小时,比常年少2310小时,偏少486%;夏季日照时数5013小时,比常年少1006小时,偏少167%;秋季日照时数4929小时,比常年少60小时,偏少12%。由于全年日照偏少,对农作物的热量吸收、光合作用及水稻的分蘖、发棵带来不利的影响。 全年以偏东风占主导,其风向频率为16%,其次为东北风,其风向频率为8%。十分钟平均最大风速103米/秒,风向为西北偏北风,出现在3月21日,另一次是出现在8月26日的西风;8级以上瞬间大风日数为3天,是常年的698%。全年雷暴日数共22天,比常年(32天)少10天。全年大雾数为26天,比常年(39天)少13天。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2009年末,丹阳市总面积1047平方千米、总人口2814万户、8082万人。其中司徒镇面积12129平方千米、人口62442人,延陵镇面积11543平方千米、人口69897人,珥陵镇面积8371平方千米、人口52157人,导墅镇面积8056平方千米、人口50546人,皇塘镇面积8054平方千米、人口58005人,吕城镇面积6789平方千米、人口51004人,陵口镇面积6445平方千米、人口45049人,访仙镇面积7384平方千米、人口51574人,界牌镇面积2371平方千米、人口41520人,新桥镇面积2618平方千米、人口31025人,后巷镇面积6387平方千米、人口53254人,埤城镇面积7322平方千米、人口37144人,云阳镇面积10310平方千米、人口98584人。 [1]
丹阳方言
以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为主:丹阳位于吴语和江淮官话的交界处,但大部分地区仍然属于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西北个别镇的一些村落存在典型的江淮官话。东南部吕城等诸镇属于典型吴语,而市区一带则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特点,与其他吴语地区通话有一定难度,但不排除通话的可能性(词汇仍主要为吴语词)。全境吴语有明显的浊音清化现象,但这是毗陵小片的广泛现象,不为丹阳话所独有。目前丹阳方言在青少中影响力逐年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邻近地区交流日渐频繁,受外来强势方言影响所致。未来几十年内丹阳话有消亡之虞,希望引起丹阳人的重视。 历史文化
建置沿革丹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丹阳境内就有人类活动。丹阳建置始于战国时期,初为云阳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实行郡县制,改云阳邑置云阳县。不久又更名为曲阿县。新莽始建国元年(9)改曲阿县为凤美县。东汉初复名曲阿县。吴嘉禾三年(234)改曲阿县为云阳县。晋太康二年(281)复名曲阿县。唐天宝元年(742)改润州为丹阳郡,曲阿县为丹阳县,丹阳县属丹阳郡。乾元元年(758)改丹阳郡为润州,丹阳县属润州。后经历朝,丹阳均属镇江。民国元年(1912)丹阳县直属江苏省。1949年4月丹阳全境解放,属镇江专区。1958年9月改镇江专区为常州专区,丹阳县属常州专区。1959年9月又改常州专区为镇江专区。1983年实行市管县后,丹阳县属镇江市。1987年12月,丹阳撤县设市,为丹阳市,仍属镇江市。 文化、文物丹阳有6000年的文明史。历史上人文荟萃,三国吴的韦昭,南朝的萧衍、萧统、萧刚、萧子显,唐代的皇甫冉、曾昆仲、许浑、张潮,宋代的吴淑、蔡肇、高述,明清时的姜绍书、吉梦熊等,他们分别以文学、史学、书画等名垂史册。近、现代,则有美术教育家吕凤子、语言学家吕叔湘、史学家唐邦治、文学家束纫秋、孔学家匡亚明,以及彭炎、束沛德、梅朵、尚丁等,他们均对中国文化作出了贡献。丹阳的民间文化艺术亦丰富多彩,民歌民谣、民间传说、曲艺戏剧等,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广为流传。具有地方特色的丹剧,就是取之民间艺术精华,为优秀地方剧种。 丹阳境内的文物众多。南朝齐梁陵墓石刻有11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朝延陵季子墓碑及碑亭、江南第一梵钟——唐中和铜钟、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总前委旧址等4处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朝玉乳泉井、明朝万善塔等60处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他还有古文化遗址多处,并从中发掘大量历史文物,其中有良渚文化遗物——黑陶弧腹罐、新石器时代晚期遗物——黑陶宽把盖杯、湖熟文化遗物——鬲、马家浜文化遗物——腰沿釜、西周青铜凤纹尊等。丹阳故有“江南文物之邦”之美称。
经济发展
2010年底,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767亿元,人均63881元,工业总产值154809亿元,财政总收入800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亿元,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54元。固定资产投资26094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30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446元。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062亿元,人均储蓄存款29210元。 1、视光学产业。丹阳市素有“中国眼镜之乡”的美誊,现拥有眼镜生产厂家60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年产眼镜架1亿多副,镜片25亿副左右,被授予“中国丹阳眼镜生产基地”称号。其中,镜片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70%左右,世界总产量的45%左右,成为世界最大的镜片生产基地和亚洲最大的眼镜产品集散地。2006年眼镜产业销售收入70亿元,并建有年营业额达10亿元的丹阳眼镜市场。国内最大的眼镜市场--中国眼镜城已投入使用,总营业面积达106万平方米;国家级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眼镜网相继落户丹阳,该市还参与了国际及国家眼镜的标准制定。 2、五金工具产业。现有生产厂家250多家,主要产品有高速工具钢、麻花钻、电动工具、金刚石锯片等系列。2006年销售收入达85亿元。目前,该市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金刚石锯片、钻头生产基地,年产麻花钻近30亿支,金刚石锯片6000多万片,涌现出天工、飞达、丹工、华昌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高速工具钢产量占全球的二分之一,国家级高速钢研究中心就落户在丹阳。江苏天工集团目前年产35万吨高速工具钢,居世界第一位。 3、汽车零部件产业。拥有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2006年完成销售收入75亿元,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现正在申报“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据不完全统计,该市现有汽摩零部件产品达到数百种,很多产品在国内外同行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形成了“华东汽车灯具城”和“中国汽配城”两大专业性市场,年营业额分别达到了28亿元和10亿元,现建有“华东灯城工业集中区”和“兴新工业集中区”,拥有省级灯具检测中心一个。世界500强的德国汉高公司、英国吉凯恩工业集团、日商独资的大赛璐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项目相继落户该市。 4、木制品加工产业。这个产业是该市近年来新崛起的产业,目前已形成从造林,到板材、地板、装饰板材,到板材专用胶、家具等相配套的一个较完整的产业链,成为亚洲最大的木业制品基地,中国最大的复合地板、实木地板生产基地。年创销售收入62亿元。“圣象”、“肯帝亚”、“双凤”均是我国地板行业的十大品牌和国家免检产品。江苏大亚木业有限公司是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江苏柯诺木业有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木业集团—奥地利克诺斯邦公司投资105亿欧元的独资公司。 5、包装印刷产业。该市现有包装印刷企业250家,从业人数1万多人,2006年创销售收入60亿元。主要产品有IC卡磁卡印制、铝箔、包装机械等。江苏大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属全国最大的烟用配套材料生产企业,江苏恒宝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苏省重点IT企业,属全国IC卡、磁卡六大生产基地之一,参与了我国税控卡COS系统等软件开发。
地方特产
丹阳眼镜城
丹阳眼镜市场始建于1986年,经过三期工程改造,总投资额近三千万元,现有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所处地理位置优越,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横贯丹阳,毗邻常州机场、禄口机场,区位优势明显。拥有门面房406间,摊位202个。目前市场有实际经营户522户,经营人员1000余人。经营品种:眼镜架、树脂镜片、成品眼镜、电脑验光、检测仪器、眼镜专用工具和眼镜零配件等几千个品种。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眼镜集散地之一,市场以华东地区为基地,辐射全国各地,并有10%的产品外贸出口。占全球眼镜产量的55%。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133152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3
下一篇 2023-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