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聊斋志异》和《搜神记》?

如何评价《聊斋志异》和《搜神记》?,第1张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有短篇小说431篇。其内容大致有四部分:1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刺向封建政治制度。这类作品以《促织》、《席方平》、《商三官》、《向杲》等篇最有代表性。2蒲松龄对腐朽的科举制度有切身的体会,通过《司文郎》、《考弊司》、《书痴》等篇,无情地揭开了科举制度的黑幕,勾画出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剖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禁锢与腐蚀,谴责了考场中营私舞弊的风气。3对人间坚贞、纯洁的爱情及为了这种爱情而努力抗争的底层妇女、穷书生予以衷心的赞美。代表作品有《鸦头》、《细侯》等。《聊斋志异》中还有相当多狐鬼精灵与人的恋爱故事,颇具浪漫情调。在这些故事里,塑造了很多容貌美丽、心灵纯洁的女性形象,如红玉、婴宁、香玉、青凤、娇娜、莲香等。4有些短篇是阐释伦理道德的寓意故事,具有教育意义,如《画皮》、《崂山道士》等。
《聊斋志异》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和惊人的想象力,这主要表现在对正面人物的塑造上,特别是表现在由花妖狐魅变来的女性形象上。另外,作者善于运用梦境和上天入地、虚无变幻的手法营造情节,冲破现实的束缚,表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搜神记》
《搜神记》,笔记体志怪小说集,晋干宝撰,《隋书·经籍志》著录为三十卷,今本凡二十卷,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
干宝,晋新蔡人,初为著作郎,以平杜弢功,封关内侯,是一个有神论者,他在《自序》中称,“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就是想通过搜集前人著述及传说故事,证明鬼神确实存在。故《搜神记》所叙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不少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杂糅佛道。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搜神记》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关汉卿的《窦娥冤》,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神话戏《天仙配》等许多传奇、小说、戏曲,都和它有着密切的联系。
虽然很多人不一定信鬼神,但是鬼怪故事一直很有市场。人们对另一个世界的同行者都颇为好奇,在现实中看不见的、得不到的,不妨把他们安排在另一个世界实现,就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于是往往奇幻,全能,甚至残忍。《搜神记》有一则《韩凭妻》,比较著名,说夫妻俩人不畏强权,抵死相守,嗣后遂不能合葬,但是两个人得坟上长出一棵大梓树,盘根错节在一起,树上又有鸳鸯交颈悲鸣,让人心生悲慨,借用一个滥俗的套语,就是“柔情也疯狂”,背后一阵凉风,胸中一阵蜜意,不知如何是好。不过,变孔雀也好,变蝴蝶也罢,人间若真有是情,何苦化去?

区别非常大,首先,搜神记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志怪小说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看作是小说真正的萌芽,《聊斋志异》是由蒲松林搜集得来。两部作品的时代相距甚远。另外,《搜神记》只是书写神仙法术,反应的是当时民众迷信或是对生活的一种幻想,是对社会的一种描述,《聊斋志异》更多的是对社会的讽刺。

1、《搜神记》所叙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不少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聊斋志异》讲的故事则大致分为人与人或非人之间的友情故事、是不满黑暗社会现实的反抗故事、讽刺不良品行的道德训诫故事、记录各地奇闻怪事。所以《聊斋志异》的内容范围可能更广一点。
2、《搜神记》是东晋初年史学家干宝编撰的,志怪小说;《聊斋志异》是清朝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发展更为纯熟。
3、《搜神记》内容丰富,语言也雅致清峻、曲尽幽情,是"直而能婉"的典范;《聊斋志异》则多数小说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但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聊斋志异》的现实性就比《搜神记》要强的多,蒲松龄在寄书中托了他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深沉和孤
愤。

大约就是这样了,希望可以帮到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133004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 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