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知名旅游景点 丹霞山

广东知名旅游景点 丹霞山,第1张

话说广东省可是中国经济发展较迅速的地区,旅游业当然也不会太次,有许多知名景点都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的青睐。那么去广东旅游必去的景点有哪些呢?且随 城市文化 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丹霞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基地、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座落于粤北仁化县城南约9公里处,距韶关市区56公里。丹霞山与南海罗浮山、博罗罗浮山、肇庆鼎湖山并列为广东四大名山,1988年被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丹霞山全山均为红色砂砾岩,远眺全山,“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因而又有人称之为“红石花园”。它的地质岩层是由碎屑红岩,砾石岩和粉状沙岩所组成,含有钙质,氧化铁和少量石膏,呈丹红色,是砂岩地势的代表。这种地形和福建的武夷山、韶关的金鸡岭等同属丹霞地貌。

丹霞山古称烧木佛旧地,又称长老寨。据《广东省通志》记载,丹霞山在残唐五代时期已有佛教居士法云在山上之锦石岩憩。作为广东省四大名山之一,丹霞山以“奇,险,美”着称,因“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而得名。“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广东一丹霞。”这是人们对丹霞山的赞美之语。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对青年男女为了寻找一个理想的地方安家立业,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骏马,乘风驾云。一天,他们来到洞庭湖上,忽见五岭之南,浈水之畔,树绿天碧,奇花似锦,百鸟翔集,彩蝶飞舞,景色甚为美丽,于是策马南行,在一株高若苍天的丹桂树下停了下来。

他们被这儿的奇山异水迷住了,于是便在这里安居下来。这匹神马也很留恋这儿,终日畅饮着这儿的澄澈悠悠的江水,年长月久,便化为一座峻秀壮丽的山峦,这山峦便是丹霞山。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形以广东北部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构成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是形成于距今约7至9千万年前的晚白垩纪时期的红色河湖相砂砾岩。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地质公园所在地区受地球构造运动的影响,产生许多断层和节理,同时也使整个丹霞盆地变为剥蚀地区。

在距今约2300万年开始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得本区迅速抬升。在漫长的岁月中,间歇性的抬升作用使得本区的地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将丹霞山区塑造成680座山石错落有致,形象万千。

交通线路
航空
韶关国际机场计划预计2019年建成 ,在机场建成之前,远途旅行者需要先坐飞机到广州、长沙再转到韶关。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到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后,如转乘高铁,可以在机场直接乘坐地铁三号线(机场南-体育西)到嘉禾望岗站转乘地铁二号线,在地铁广州南站F出入口下,车程约15小时。高铁广州南-韶关车程约1小时。到达白云机场后,如转乘普通火车,可以在机场乘坐1线机场大巴(每20分钟一班),直达广州火车站,车程约50分钟。也可以乘坐地铁三号线(机场南-体育西)到嘉禾望岗站转乘地铁二号线,到广州火车站A口,时间也差不多50分钟。乘坐普通列车到韶关约需2个多小时。

铁路
韶关市区内有两个火车站,高铁动车主要停靠韶关站,普通列车主要停靠韶关东站。乘坐火车到达韶关后,在两个火车站旁边都有前往丹霞山景区的大巴。

韶关站
主要停靠从各地出发的高铁和动车,是武广高铁进入广东的第一站。到达韶关站的游客出站后,在左手边的公交车站有直达丹霞山景区-仁化县城的旅游大巴。需注意的是,大巴车是从仁化县城经丹霞山到韶关站,然后再返程。因此,返程(韶关站-丹霞山-仁化)的发车时间就不是很准确,包括首班车和末班车。

韶关东站
接待乘坐普通火车到达韶关东站的游客,出站后在左手边的广场上有直达丹霞山景区的旅游大巴,全程约50分钟。
韶关东站到达丹霞山首班车是06:50分,之后每15分钟一趟,末班车是20:30分。

丹霞山站
丹霞山站位于广东省仁化县周田镇境内,距离丹霞山景区仅有13公里,下了火车后、乘坐大巴车前往只需10多分钟,相较从韶关至丹霞山节省了1小时车程。该站是赣韶铁路最大的中间站,建筑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景观绿化面积为4986多平方米,距离仁化县城18公里,是仁化县和丹霞山对外接洽的第一站。

公路
客车
韶关公路四通八达,有多条国道以及高速公路贯穿韶关市区。不过从广州、深圳、赣州、珠海、东莞等各大城市都有直达丹霞山的客车,而且丹霞山客运站就在景区大门口旁。

粤东罗浮山
罗浮山亦称东樵山,是我国十大名山之一,远在汉代罗浮山就已列为五岳之后的十大名山之首,又是我国道教名山,道教称它为第七洞天,第三十二福地。它也是广东省四大名山之一,素有“百粤群山之祖”、“岭南第一山”之称。罗浮山位于惠州市西北45多公里处,距广州90公里,广汕公路穿越其境,横跨博罗、龙门、增城三县,纵横广袤五百里,海拔1000多米,溪涧幽深,烟笼雾锁,山势雄伟奇特。
罗浮山形成始于中生代的白垩纪。它是罗山和浮山合成。大约在8000万年前,这一带的地壳发生断层,巨大的花岗岩体受挤压而隆起,再经过几千万年的风雨侵蚀,才逐渐形成奇峰突兀的罗浮山。而《后汉书·郡县志》载:“博罗有罗山,以浮山自会稽浮来傅之,故名罗浮”。因而民间有浮山泛海嫁罗山的传说。有诗记之:“浮山泛海自东来,嫁与罗山不用媒。合体真同夫与妇,生儿尽作小蓬莱”。
罗浮山有铁桥、玉女、骆驼等大小峰峦432座,有白石漓、黄龙洞等名泉瀑布980多处,有通天、罗汉等石室幽岩72个,有朱明、蓬莱等洞天奇景18处。
奇峰怪石、飞瀑名泉、洞天奇景是罗浮山的三大特色。
粤南西僬山[color=blue]
有一句话叫“不上西樵山,不算到岭南”,这里所说的西樵山位于广东省南海市西南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同时也是国家森林公园。
西樵山是一座沉寂了亿万年的死火山,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山上有72奇峰和42奇洞,更有各种湖泊、泉瀑和深潭点缀山间;不仅如此,西樵山林深苔厚,储存了极为丰富的水资源,因而被称为“固体水库”。
作为“珠江文明灯塔”的西樵山有着6000多年的文明史,勤劳聪慧的西樵山人创造了灿烂的“双肩石器”文明;到明清期间,有大批的文人学子曾隐居在这里,使西樵山获得了“南粤理学名山”的雅号;西樵山还是“南拳文化”的发源地,一代宗师黄飞鸿就出生在这里;西樵山民风淳朴、古韵犹存,到这里来旅游,在尽情吸纳山川灵气的同时还能观赏到山里百姓的婚嫁、生产习俗以及各种民间游艺活动。
粤西鼎湖山
鼎湖山位于广东肇庆市东北郊,是岭南著名的佛教名山和游览胜地。1980年正式加入世界自然保护区网,同时又成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于是鼎湖山以双重身份,成为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基地和旅游胜地,闻名海内外。这是举世罕见的。
从地理上看,鼎湖山位于东经112"34',北纬23"10',正好处于北回归线的南侧。如果看一下世界植被分布图,就可发现整条北回归带几乎全是沙漠或干草原、如有名的北非撒哈拉大沙漠、利比亚沙漠,阿拉伯沙漠以及伊朗、巴基斯坦、墨西哥的沙漠,因而北回归带被称为"回归沙漠带"。这是由于这些地区多处于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承受着阳光直射,副热带高压控制着上空,使得大气稳定;终年常吹的又是从大陆来的干燥的东北信风,所以这些地区雨量稀少,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带。而鼎湖山则占着别样的地利:它位于大陆东南部,濒临太平洋,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高高地树起屏障,海洋上吹来湿润的东南季风,给这个地区带来充沛的雨水,摆脱了回归干燥带的影响。因此,各种植物竞相争长,使这里成为茂密的常绿森林,被人誉为"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进鼎湖山的第一站是寒翠桥。一过桥,顿觉热气骤消,精神为之一爽。空清新鲜,湿度很大,树木的叶面会分泌水滴,形成林外无雨、林内小雨的奇观,不时发出滴滴嗒嗒的响声,怪不得被誉为"热带雨林"。在植物群海中,使人首先瞩目的当然是高大的乔木,其中数量最多、最高大的是锥栗树。有的高达50米以上,仰面难看到树顶,树径大得十来个人拉起手来还抱不拢。还有国家一类保护树种--格木,材质坚固,连铁钉都钉不进去,故又叫铁木。这里还有以最先采集到标本的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钟观光命名的"观光木";有荔枝的祖先野荔枝,结满了红灿灿的果实;有棕搁科核中最高大的鱼尾葵,美丽大羽状复叶,随风飘曳,顶部叶片丛中挂着一穗穗或红色小果球。茎花、附生、藤本t等热带雨林特有的植物,这里随处可见。藤本植物有特殊的趋光性,主干可延伸得很长很长,又能靠枝叶上的刺或吸盘、卷须来缠住其他物体,在林中自由攀爬。这里还有与恐龙时代同样久远的植物"活化石"--苏铁、银杏、桫罗等。据科学家研究,这里的地质属云开古陆,在冰)B运动摧毁着万千生物物种的年代,这里却受影响较小,所以许多古植物得以幸存,故被誉为"活的自然博物馆"、"天然生物实验室",鼎湖山的科学价值就在于此
粤北丹霞山
丹霞山位于韶关市东北54公里处,距仁化县城 9 公里。丹霞山海拔 408米,不 算高,但它的山崖,远看似染红霞,近看则色彩斑 斓,许多悬崖峭壁,像刀削斧,直指蓝天,无数奇 岩美洞,隐藏于山中,景色相当奇丽。因而,有人 曾说过这样过誉的话:“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广 东一丹霞”。丹霞山的岩石含有钙质、氢氧化铁和 少量石膏,呈凡红色,是砂岩地形的代表,地质学 称为“丹霞地形”。
丹霞山风景区可划分为上中下三层。
上层景区有长老峰、海螺峰、宝珠峰。长老峰 上建有一座两层的“御风亭”,是观日出的好地方,可容200多人。在 亭上可看到周围的僧帽峰、望郎归、蜡烛峰、玉女拦江、云海等胜景。 海螺峰顶有“螺顶浮屠”,附近有许多相思树。下有海螺岩、大明岩、 雪岩、晚秀岩、返照岩、草悬岩等岩洞。宝珠峰有虹桥拥翠、舵石朝曦、 龙王泉等景点。中层景区以别传寺为主要景点,从这里到通天峡,两旁 岩石像合掌一般,游人必须小心翼翼,手扶铁索,碎步而上。“幽洞通 天”四个苍劲大字刻在石壁上,更增添了这里的险势,使人顿生寒意。 但这段陡直的丹梯铁索已加建了稳固的铁栏,扶着上落十分安全。下层 景区主要有锦岩洞天胜景。在天然岩洞内有观音殿,大雄宝殿,在洞中, 还可看到马尾泉,鲤鱼跳龙门等风。这里有一块很著名的“龙鳞片石”, 随四季的更换而变换颜色。下层景区要钻隧道、穿石隙,较为刺激。丹 霞山下有一条清澈的锦江,环绕于峰林之间,游客可乘舟漫游,欣赏沿 江两岸景色和摩崖石刻。
旅游服务
在丹霞山游览,可从广州乘火车去韶关,再换乘汽车去凡霞山。
韶关火车站北侧的汽车站每天有两班长途汽车赴丹霞山。也可以乘 坐小巴前往。韶关有很好的旅馆、饭店、住宿不成问题。丹霞山下及半 山都有旅馆可以住宿。韶关市的土特产有英德红荼、南雄黄烟、北江香 茹、马坝油粘米等。

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总面积292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风景区,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的风景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 丹霞山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据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发现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地形地貌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形以广东北部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形。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构成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是形成于距今约7至9千万年前的晚白垩世的红色河湖相砂砾岩。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地质公园所在地区受地球构造运动的影响,产生许多断层和节理,同时也使整个丹霞盆地变为剥蚀地区。在距今约2300万年开始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得本区迅速抬升。在漫长的岁月中,间歇性的抬升作用使得本区的地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将丹霞山区塑造成680座山石错落有致,形象万千。
遗迹资源
丹霞盆地西南缘还有著名的马坝人(尼尔德特人)头骨化石遗迹,是研究早期智人的重要线索。同时在狮子岩的石峡文化遗址,是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文化遗存。

甘肃省张掖市。七彩丹霞风景区位于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它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是中国彩色丹霞和窗棂状宫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观赏价值。
张掖,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甘肃省地级市。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称“甘州”,即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张掖市面积40874平方千米,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六个县区。
张掖市属冷温带干旱和祁连山高寒带半干旱半湿润两种气候类型。其特点是夏季短而酷热,冬季长而严寒,干旱少雨,且降水分布不均,昼夜温差大,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
张掖市资源丰富,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位居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中上游,河西走廊腹地,为新亚欧大陆桥沟通国内东西交通的咽喉要道,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
张掖有黑河水灌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物产丰饶,以乌江米为有名,盛产小麦、玉米、水稻、油菜、胡麻等农作物,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132846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 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