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开发平台

低代码开发平台,第1张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低代码开发平台

低代码开发平台,顾名思义就是只需要极少的代码,极低的开发人员门槛,极其简单的图形化界面拖、拉、拽的开发方式,可视化的逻辑引擎开发自己所需的应用程序。

换句话说就是只要会用电脑,就可以在百数低代码开发平台上你都能开发自己所需要的应用程序。

低代码开发平台不靠谱?

低代码平台不是不靠谱,而是大大的靠谱,以百数为首的各大低代码平台不是在抢程序员的饭碗,而是简化了开发流程,提高了开发效率,让开发人员能够专注在业务逻辑本身,而不是重复的“造轮子”,而且现有的程序员本身在业务逻辑的实现、内部数据的流转有着天然的经验优势,使用低代码平台不仅能够提高开发效率,更能减少因为人为原因而导致的BUG的产生。

百数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功能

l表单体系:主要用于数据录入、数据收集等数据处理等场景。

l报表体系:主要是运用不同类型的表格、图表来对表单数据进行汇总、展示,便于对信息的直观了解。

l流程表单:主要是通过系统的推送快速完成企业内部的流程审批,便于优化工作流程。

l数据视图:主要用于复杂数据统计/多表关联/分组汇总/分组过滤,制作复杂数据报表,还可以用来被数据联动调用数据。

l功能扩展:可以通过Python与lua脚本语言以及功能模块对系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扩展。

可以,其实低代码开发平台它这个概念不是近几年才有,其实早在03年的时候已推出过开发平台这个概念,而开发平台正是低代码平台的前身。
由于早期国内的软件人力较低,对于开发成本控制没有现在那么严格,因此很多厂商也没注重开发平台。但在08年以后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客户对软件个方面的要求都提高了许多,因此在那时候开发平台迎来了第一春。后面随着不断的发展,目前渐渐把开发平台的概念转化为低代码平台。
随着今年疫情的影响,人力成本再次递增的情况下低代码平台最终会在未来几年爆发出它的威力。
目前广州天翎是低代码开发平台的佼佼者,长年服务于世界500强企业,成功为企业赋能。

“低代码”是ForresterResearch于2014年提出的概念,指一种主要应用于企业信息化领域的快速开发技术。借助低代码,开发者无需编码即可生成企业应用的常见功能,少量编码能开发出更多扩展功能。凭借着更低技术门槛、更高开发效率等优势,低代码开发技术备受行业和投资界的追捧。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软件网联合全球领先的开发工具厂商葡萄城发布了《2020中国低代码开发平台十大发展趋势》,对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发展表示乐观。报告中认为,企业用户对低代码开发的需求不断增长,大型企业用户应用低代码开发平台的成功案例日益增多随着低代码应用场景不断拓宽,2020年会有更多企业或企业信息化服务提供商将采用技术门槛更低、开发效率更高的低代码开发平台,为自己量身定做企业核心系统以满足个性化的企业管理需求。

本文将带您回顾低代码开发领域国内外的主流玩家,希望能对您的技术选型起到帮助作用。根据低代码厂商的关注点和盈利模式,笔者将低代码产品分为六大类。

原生低代码厂商

这部分是指专门为低代码行业而生的厂商,这部分厂商虽然创立时间不长,但凭借着融资能力,正在快速发展。这一类别中,投资方性质和关注点的差异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产品的发展方向,如国外的OutSystems投资方为KKR(大型私募),更关注成本和现金流,所以产品发展上更突出产品力,推广也是以大型、超大型企业集团为主;而国内的氚云主要投资方是阿里系(互联网基金),更关注流量和市占率,所以产品发展上倾向于在降低门槛、与钉钉等流量平台整合,走的是互联网的路线。

开发工具厂商

这部分是指以前专门做软件开发工具的厂商,整合自身的开发工具资源后推出了低代码产品。这部分厂商的产品技术能力很强,编程扩展性、可维护性等方面的竞争力也有保障。考虑到开发工具市场的头部效应较明显,推出低代码产品的开发工具厂商并不多,但是都是有几十年历史的老厂。典型产品有Progress(代表产品有Telerik、KendoUI)的Kinvey和GrapeCity(代表产品有Spread、)的活字格。产品发展方向上以产品力提升、应用场景扩展为主,在技术门槛和扩展性中间会更倾向于后者。所以,用户主要集中在初创型软件开发团队、做定制化交付的行业软件代理商、系统集成商和中大企业IT中心,而不是一线业务人员。运营模式为传统的toB,给企业客户更多信心,而不是争取更多普通用户使用。

云平台厂商

做云平台的厂商,希望借助低代码吸引更多用户购买其云服务。低代码在产品线中并不在核心位置上,大多专注于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代表性产品有Microsoft的PowerApps和阿里云的宜搭。依托于云平台厂商的研发能力,这些产品的易用性有较强的竞争力。考虑到其定位于“引流”,发展方向上以深度整合自家云资源,降低门槛为主,互联网路线是这些厂商的共同选择,当然如果您希望使用这些产品与来自第三方厂商的企业系统进行集成,可能会遭遇不容忽视的挑战和风险。

行业软件厂商

行业软件厂商,希望利用低代码技术降低实施、特别是实施中客户化开发环节的工作量,提升行业软件自身的竞争力。典型产品有Salesforce的Customer360(原Lightning)和用友的iUAP。这些产品严格意义上属于行业软件的一个模块,与主干产品同步,通常不会单独销售和运营。这就意味着,您只能使用这些低代码开发平台为其主干产品做客户化开发,开发出来的系统通常无法独立部署和运行,也不具备迁移的可能性。

BPM厂商

专注于流程和表单的BPM厂商在自身软件的基础上增加可视化设计器,进一步降低使用门槛后,就实现了向低代码的转型。典型代表有国外的K2和国内的炎黄盈动AWSPaaS。这部分产品的核心优势是强大的工作流引擎,目前主要的发展方向集中于提升页面定制程度。但是,这种基于表单而不是数据模型的架构,更像是“零代码”,在应对复杂应用场景时会遇到诸多障碍,这也是限制这类厂商发展的主要原因。

数据处理软件厂商

与BPM厂商类似,数据处理软件本身可以归入零代码,厂商为产品追加编程接口、增强界面控制能力后即转型为低代码。这类软件在国内比较多,如魔方网表、云表等。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些产品的架构设计依然倾向于数据处理而不是开发工具,在白标、页面定制、移动端支持、系统集成等领域通常存在较大差距,更适合在企业内部使用,解决信息化的“有无问题”。如果您是相对独立运营的IT部门或者第三方软件服务提供商,这类产品的可交付性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被网友戏称为“梦幻开局”的2020年,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注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年份。如果您正在为企业信息化寻找一个更具创造性的方案,以达到降低开发成本、加快交付周期的目的,请千万不要忽略了低代码技术。如果您不知道如何下手评估这六类厂商产品,作为软件行业的老兵,笔者的建议如下:

如果您是企业内部使用,应用场景较简单,建议从“云平台厂商”着手。更低的技术门槛和更低的启动成本会让您的应用快速落地;如果您是系统集成商,或者应用场景较复杂(不限于当前阶段的需求,而是可预期的未来您希望开发的全部功能),笔者更推荐来自“开发工具厂商”的产品,更强大扩展能力可以保障开发工具不会成为您项目交付的技术瓶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最后,笔者祝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开发工具,在这个特殊的一年中,为软件开发和企业信息化工作提速!

目前市场上,低代码厂商较多 ,选择厂商时应考虑其技术实施能力、行业经验、团队实力等因素。蓝凌已拥有22年数字化办公经验,和大中型企业软件定制开发经验。蓝凌低代码平台,同时支持PC+移动端开发,不仅能缩短企业系统开发周期短,而且开发成本低,界面美观、安全性高,运行快。不同体量的企业都会有低代码需求,中小企业和大型集团都需要低代码平台。在专业软件开发人员不充足,满足不了创新业务的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低代码平台可以迅速开发匹配业务的诉求,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变化,提高交付效率,降低交付成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131661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4
下一篇 2023-06-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