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计划今年打入GPU服务器市场,这意味着什么?

华为计划今年打入GPU服务器市场,这意味着什么?,第1张

关于“华为计划今年打入GPU服务器市场”的消息,在国内暂时不见有权威媒体报道。目前这个的消息,主要出现在各种自媒体上面。自媒体上面的文章显示的都“据韩国媒体The Elec报道,华为技术今年将在韩国设立云和AI事业群,希望进军目前由NVIDIA主导的GPU服务器市场。”如果这个消息是真正的,意味着NVIDIA将会增加一个强大的对手,意味着国内芯片产业,又有了新的进步。

不过,我估计这个消息,大概率是假消息、假新闻。所谓的“韩国媒体The Elec”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存在,难以查证。不过韩国权威媒体,并没有这么一家。也可以换一个角度去考虑,华为作为国内的知名企业,打入GPU服务器市场这么重要的商业计划,为什么不首先在国内公布或者欧洲公布,而是在韩国公布?又或者,就算华为真的计划打入GPU市场,为什么是在韩国设立云和AI事业群?

不过,就算这个消息是假消息,也可以从某个侧面体现华为的强大。如果所国内真的有一家企业有能力打入GPU服务器市场,最有可能的还真是华为。因为华为有这个实力和相关的技术积累。华为已经在CPU服务市场深耕多年,有着广泛的客户基础。,目前,华为有自己的服务器CPU芯片,也有自己的服务器产品——泰山服务器系列。华为凭借自己在CPU市场和技术上的积累以及自己强大的实力,打入GPU市场,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我估计华为短时间内,应该不会进入GPU市场,因为华为现在面临巨大的压力,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华为目前面临的严峻形势,不宜进行扩张,开拓新的战场。华为现在面临美国越来越严酷的制裁,在芯片领域面临困境。华为在这个时候进入GPU服务器领域,不是最好的时机——芯片供应是个问题。不过,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还真有可能可以看到华为进入GPU服务器市场,大展宏图。

英伟达的GPU与任务管理器的GPU区别在于:
1 硬件能力:英伟达的GPU拥有更好的硬件能力,适合高性能计算和图形处理等任务,而任务管理器的GPU是由 *** 作系统自带的简单显卡驱动程序提供的,仅仅提供了一些基本的3D渲染能力。
2 驱动支持:由于英伟达的GPU专为专业用户和游戏玩家设计而开发,因此它们拥有更多的驱动支持和优化,而任务管理器的GPU驱动程序仅用于简单的图形任务,不提供高级功能。
3 温度控制:英伟达的GPU配备了精确的温度控制功能,能够监测和调整GPU温度以确保其正常运行,而任务管理器的GPU没有这些功能。
4 动态频率调整:英伟达的GPU可以根据工作负载自动调整其工作频率以保持最佳性能,而任务管理器的GPU没有这些功能。
总之,英伟达的GPU比任务管理器的GPU功能更丰富、性能更强大,适用于更高级的计算和图形任务。

建议用高配E5-2670 16线程32G内存 240G固态硬盘 赠送100G真实防御,G口接入20M独享带宽真实三线BGP,一共才六百元每月,稳定好用,24小时人工售后,随时开机测试,+8067-57588

据媒体报道:比亚迪、英伟达官宣合作,比亚迪2023年新车将搭载英伟达智能驾驶平台,从2023年上半年起,比亚迪将在其部分新能源 汽车 上搭载英伟达DRIVE Hyperion平台,实现车辆智能驾驶和智能泊车。

提到智能驾驶平台,很多人都会想到华为, 华为拥有国内顶尖研发实力,无论是车机互联系统还是自动驾驶方面都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力,比亚迪与华为两大民族企业强强联合实乃众望所归。但为什么比亚迪选择英伟达而不是华为呢?

根本原因是比亚迪和华为在新能源 汽车 很多技术领域冲突,简单点说两者“野心”都很大。

华为涉足三电系统,包括三合一电驱动、BMS、OBC等等,也就是说华为并不只是做智能驾驶平台,同时提供完整的三合一电驱系统,而这些正是比亚迪的业务范围。甚至华为也拥有完整的插混系统解决方案,这些都已经触碰到了 比亚迪 的核心利益。

华为想要做的是包含智能驾驶、电驱、电控等在内的完整的智能 汽车 系统供应商角色。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就曾说过“除了底盘、四个轮子、外壳和座椅,剩下的都是华为拥有的技术。”

而比亚迪并不满足于造车, 也在立志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全产业链的供应商。 最近开启预售的创维HT-i 已经采用了比亚迪的DM-i动力系统,丰田相关车型也即将采用比亚迪的动力平台,这都表明比亚迪正逐渐将“野心”变为现实。

两个在相同领域充满“野心”的巨头,目前情况下是完全没有办法深度合作的。对比亚迪来说,仅提供智能驾驶平台的英伟达则是最佳选择。

比英伟达好…这个不好说,各有所长…个人感觉高通的CPU潜力比较大,高通毕竟高通信标准制定者之一。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专利,一流企业卖标准。这句话高通就是最好的例证。至今很多通信标准高通都是重要制定者之一,所以高通自家生产的CPU,对网络的兼容性,专利转让费等方面都很有优势,高通甚至开发了可以兼容所有主流网络的骁龙Snapdragon
MSM8960
CPU。不过各个厂家都有自家的优势,比如intel的超线程技术,主频高,而且有21纳米工艺的生产线
。楼主可以参考下一下:
1、德州仪器
优点:低频高能且耗电量较少,高端智能机必备CPU
缺点:价格不菲,对应的手机价格也很高,OMAP3系列GPU性能不高,但OMAP4系列有了明显改善,数据处理能力较弱。
2、INTEL
优点:CPU主频高,速度快
缺点:耗电、每频率性能较低
3、高通
优点:主频高,数据处理性能表现出色,拥有最广泛的产品路线图,支持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
视等各类终端,可以支持所有主流移动 *** 作系统,支持3G/4G网络制式
缺点:图形处理能力较弱,功能耗较大。
4、三星
优点:耗电量低、三星蜂鸟S5PC110单核最强,DSP搭配较好,GPU性能较强
缺点:三星猎户双核发热问题大,搭载MALI400GPU构图单一,兼容性不强
5、Marvell
优点:很好继承和发挥了PXA的性能
缺点:功耗大
6、英伟达
优点:最早上市的双核CPU,搭载的Geforce
ULP面积小,性能强,功耗较低
缺点:Tegra2因为功耗问题去掉了NEON,导致视频解码问题大,支持硬解格式少
7华为(海思)
优点:是2012年业界体积最小的四核A9架构处理器。他是一款高性能CPU,是华为自主设计
缺点:兼容性不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131365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0
下一篇 2023-06-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