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与普通电脑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服务器与普通电脑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第1张

目前使用服务器的站长和企业也比较多,也许有人会觉得二者差不多。从表面上看,服务器和我们日常用的PC电脑都是由CPU、内存、硬盘等部分组成,那么,服务器与普通电脑有什么区别呢?
1、服务器CPU设计的可连续运行时间长,基本都是设计为能常年连续工作的,而普通桌面级CPU是按72个小时连续工作而设计的。
2、服务器CPU支持多路互联,简单的说就是1台机器可装很多CPU,普通桌面级CPU不支持这种工作方式。
3、服务器CPU往往首先运用先进的技术如近期才在普通桌面级CPU出现L3缓存,服务器CPU很早就运用了。
4、内部指令集二者也会根据不同有所差异。
5、二者接口也不同,一般PC电脑放在自己家里,拉的普通宽带;而服务器都放在机房,大带宽接入。
6、性能:服务器需要及时响应众多客户端的请求,并提供相应服务,PC一般只由少数人 *** 作;尤其是网络性能,对PC来讲如果不联网,没有网卡,PC仍是PC,而对服务器来讲没有网卡就不是服务器了,因为,服务器的定义就是在网络中给其它计算机提供服务的计算机系统。
7、图形显示、键盘和鼠标的要求:普通台式机和显示器、键鼠等都是一对一的,而且,一般对显卡性能有要求,服务器不直接和用户交互对显卡性能基本无要求,一般键盘鼠标显示器是多台共用的。
8、扩展性:PC一般不需要很多外插卡,对扩展性要求不高,而服务器一般需要考虑增加网卡、RAID卡、HBA卡等;另外,扩展性还包括,内存、硬盘等存储位、电源,甚至是CPU的扩展,这些更是服务器的特性。
服务器CPU入门级的一般是对普通CPU做了服务器化,支持多路互联和长时间等,性能没有提升,价格更高。高端则是运用大量的先进技术,价格贵。在机房进行服务器租用和服务器托管业务的服务器CPU一般不适合家用和娱乐,由于其自身特性,价格高反而游戏等性能低,日常家用也不会连续运行一周以上吧。
服务器是计算机的一种,它是网络中一种为客户端提供不同服务的高性能的计算机,它是在网络 *** 作系统的控制下,将与其相连的硬盘、磁带机、打印机、Modem及昂贵的专用通讯设备提供给网络上过得客户端共享,也能为网络用户提供集中计算、信息发布及数据管理等服务。
从功能上讲: 服务器,简单地说就是为别的电脑提供服务的电脑,任何配置的电脑都可以做服务器,比如说你的电脑上共享了一个文件夹,所有其他电脑的文件都保存在这个文件夹里,那你的电脑就是一个文件服务器;而专业的服务器所提供的服务就很多了,如数据库服务、DHCP服务、DNS服务、RAS服务、活动目录服务等等。
从硬件上讲,所谓服务器,就是一台为提供服务优化了的PC,比如服务器需要24小时不间断的开机状态,这就需要服务器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普通PC你开一个月不关机试试……服务器的好坏不在于配置的高低,而在于运行的稳定性,大内存、高性能CPU、高性能主板、电源,外加一个UPS不间断电源,基本就组成了一台实用的服务器。
任何电脑都可以做服务器,就好象任何人都可以唱歌一样,只不过业余的没有专业的唱得好,同时,也没有歌星出名罢了,要把你的电脑配置成一台网络上的服务器,需要有足够的带宽,内存;带宽不够的话,人一多就掉线;内存不够的话,人一多机器就瘫痪。 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都是计算机,但,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前者称个人PC机,后者以服务器自称!
服务器与PC的区别应该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看,根据应用的不同两者的差别很大,打个比方,PC就是那什么都会的门诊医生,但是医术不是那么精湛,而服务器就应该是某个方面的专家了,处理能力越出
众,它“专”的就越厉害。我先从硬件上,根据各个组件说说他们的不同:
1CPU 服务器CPU的指令一般是采用的RISC(精简指令集)。根据研究,在大多数的应用中,CPU仅仅使用了很少的几种命令,于是研究人员就根据这种情况设计了该指令集,运用集中的各种命令组合来实现各种需求。这种设计的好处就是针对性更强,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专门的优化,处理效更高。相对应的则是CISC(复杂指令集),他的特点就是尽量把各种常用的功能集成到一块,例如我们常常听到的MMX,SSE,SSE+,3D!NOW!等等都是这种类型的。另外,服务器的CPU设计一般都要考虑它的多路功能,说白了就是好几个甚至上千上万个CPU一起工作的问题,而PC则简单多了,这种多路功能用上实在浪费,而它的价钱也的确是上面兄弟说的,不是谁都能受的了的。(补充:服务器的寻址能力很早前就是64位了;APPEL采用的指令集也是RISC,他是个另类,不过现在已经投靠INTEL了)2内存。内存在服务器上的原则也上越快越大越好,不过它对纠错和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ECC("错误检查和纠正"好象没人这么叫的)。我们现在使用的PC上很少有人能够用到1G的内存(玩游戏的不算),而在服务器上,这G级的内存有时也会显着捉襟见肘,记得去年国家发布银河最新超级计算机时,他的内存更是达到了1个T;相比内存的速度,人们在应用的时候更优先考虑内存的稳定和纠错能力,只有在保证了这两条,才能再考虑别的东西。
3硬盘。硬盘性能无论是在PC上还是服务器上,性能的提升一直很缓慢,个人认为,依靠机械的发展,硬盘的发展是不可能出现质的飞跃。由于使用服务器的一般都是企业单位,里面都是保存了大量珍贵数据,这对硬盘就提出了安全稳定的要求,硬盘上出现的相关技术也基本上围绕这两个要求转。比如:数据冗余备份,热插拔等。另外,服务器硬盘必须能做到247不间断工作的要求。
4主板这个我了解的比较少,很少看到服务器有主板的说法,不过我觉得应该提提服务器的总线设计——多路,就是多个CPU如何能够协调工作。有兴趣建议你看看 *** 作系统方面的书,看老外写的,很好!
5显卡除了图形和3D设计(那个人家好象都叫工作站,哪位达人知道请告诉我对不对),服务器上的显卡基本上就是你只要能接上显示器能显示就行!
接下来我说说软件,软件就主要指 *** 作系统,比如我们熟悉的NT,2000 SERVER,2003 SERVER,LINUX,SOLRAIS和UNIX等等,都是专门针对服务器设计的,比如:负载均衡,多路CPU的支持。
服务器首先稳定性极高,寄放在电信空调房里,可以整个一年都不关机,不重启的。一般CPU都是用至强处理器,频率相同的话,要比普通CPU高出N倍的价钱,速度很快。硬盘一般都用10000转的,而且基本上都有磁盘阵列,读写速度高出许多。

服务器有良好的散热系统与非常有利于散热的内部架构方式\x0d\软件方面服务器一般不会在本机运行其它任何程序所以不用担心服务器有额外的负载同时,服务器一般都使用服务器版本的 *** 作系统(Windows 2000 Server/AD Server/Windows 2003/Linux/Unix等等其它),而且这些 *** 作系统专门对进程有优化提供了对服务器长时间的运行的软件优化及数据处理方式\x0d\而且一般服务器都放置于空调房内\x0d\所以不会因为发热而死机

1、温度。空调用来控制数据中心的温度和湿度,制冷与空调工程协会的“数据处理环境热准则”建议温度范围为20-25℃(68-75℉),湿度范围为40-55%,适宜数据中心环境的最大露点温度是17℃。


2、电源。机房的电源由一个或多个不间断电源(UPS)和/或柴油发电机组成备用电源。为了避免出现单点故障,所有电力系统,包括备用电源都是全冗余的。

对于关键服务器来说,要同时连接到两个电源,以实现N+1冗余系统的可靠性。静态开关有时用来确保在发生电力故障时瞬间从一个电源切换到另一个电源。
3、地板。机房的地板相对瓷砖地板要提升60厘米(2英尺),这个高度随社会发展变得更高了,是80-100厘米,以提供更好的气流均匀分布。这样空调系统可以把冷空气也灌到地板下,同时也为地下电力线布线提供更充足的空间。

4、防火系统。机房的防火系统包括无源和有源设计,以及防火行动执行计划。通常会安装烟雾探测器,在燃烧产生明火之前能够提前发现火警。

扩展资料:

管理要求:

机房管理是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工作,面对诸多因素和关系,必须“严”字当头。首先是部门领导和机房的管理人员一定要有从严管理的指导思想。

新建机房从一开始使用就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并使这种严格思想贯彻落实到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和机房使用的始终。在实际工作中要常讲、常查,要不怕得罪人,必要时还要制定各种奖惩措施。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机房

精密空调是指能够充分满足机房环境条件要求的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也称恒温恒湿空调),是在近30年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新机种。早期的机房使用舒适性空调机时,常常出现由于环境温湿度参数控制不当而造成机房设备运行不稳定,数据传输受干扰,出现静电等问题。

机房专用空调与普通舒适空调的区别

计算机机房对温度、湿度及洁净度均有较严格的要求,因此,计算机机房专用空调在设计上与传统的舒适性空调有着很大区别,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传统的舒适性空调主要是针对于人员设计,送风量小,送风焓差大,降温和除湿同时进行;而机房内显热量占全部热量的90%以上,它包括设备本身发热、照明发热量、通过墙壁、天花、窗户、地板的导热量,以及阳光辐射热,通过缝隙的渗透风和新风热量等。这些发热量产生的湿量很小,因此采用舒适性空调势必造成机房内相对湿度过低,而使设备内部电路元器件表面积累静电,产生放电从而损坏设备、干扰数据传输和存储。同时,由于制冷量的(40%~60%)消耗在除湿上,使得实际冷却设备的冷量减少很多,大大增加了能量的消耗。

机房专用空调在设计上采用严格控制蒸发器内蒸发压力,增大送风量使蒸发器表面温度高于空气露点温度而不除湿,产生的冷量全部用来降温,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湿量损失(送风量大,送风焓差减小)。

2.舒适性空调风量小,风速低,只能在送风方向局部气流循环,不能在机房形成整体的气流循环,机房冷却不均匀,使得机房内存在区域温差,送风方向区域温度低,其他区域温度高,发热设备因摆放位置不同而产生局部热量积累,导致设备过热损坏。

而机房专用空调送风量大,机房换气次数高(通常在30~60次/小时),整个机房内能形成整体的气流循环,使机房内的所有设备均能平均得到冷却。

3.传统的舒适性空调,由于送风量小,换气次数少,机房内空气不能保证有足够高的流速将尘埃带回到过滤器上,而在机房设备内部产生沉积,对设备本身产生不良影响。且一般舒适性空调机组的过滤性能较差,不能满足计算机的净化要求。

采用机房专用空调送风量大,空气循环好,同时因具有专用的空气过滤器,能及时高效的滤掉空气中的尘挨,保持机房的洁净度。

4.因大多数机房内的电子设备均是连续运行的,工作时间长,因此要求机房专用空调在设计上可大负荷常年连续运转,并要保持极高的可靠性。舒适性空调较难满足要求,尤其是在冬季,计算机机房因其密封性好而发热设备又多,仍需空调机组正常制冷工作,此时,一般舒适性空调由于室外冷凝压力过低已很难正常工作,机房专用空调通过可控的室外冷凝器,仍能正常保证制冷循环工作。

5.机房专用空调一般还配备了专用加湿系统,高效率的除湿系统及电加热补偿系统,通过微处理器,根据各传感器返馈回来的数据能够精确的控制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而舒适性空调一般不配备加湿系统,只能控制温度且精度较低,湿度则较难控制,不能满足机房设备的需要。

综上所述,机房专用空调与舒适型空调在产品设计方面存在显著差别,二者为不同的目的而设计,无法互换使用。计算机机房内必须使用机房专用空调。目前,国内许多行业,如金融、邮电通信、电视台、石油勘探、印刷、科研、电力等已经广泛采用,提高了机房内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的经济性。

应用范围

机房精密空调机广泛适用于计算机机房、程控交换机机房、卫星移动通讯站、大型医疗设备室、实验室、测试室、精密电子仪器生产车间等高精密环境,这样的环境对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气流分布等各项指标有很高的要求,必须由每年365天、每天24 小时安全可靠运行的专用机房精密空调设备来保障

特点

显热量大

机房内安装的主机及外设、服务器、交换机、光端机等计算机设备以及动力保障设备,如UPS电源,均会以传热、对流、辐射的方式向机房内散发热量,这些热量仅造成机房内温度的升高,属于显热。一个服务器机柜散热量在每小时几千瓦到十几千瓦,如果是安装刀片式服务器,散热量会高一些。大中型计算机房设备散热量在400W/m2左右,装机密度较高的数据中心可能会到600W/m2以上。机房内显热比可高达95%。

潜热量小

不改变机房内的温度,而只改变机房内空气含湿量,这部分热量称为潜热。机房内没有散湿设备,潜热主要来自工作人员及室外空气,而大中型计算机机房一般采用人机分离的管理模式,机房围护结构密封较好,新风一般也是经过温湿度预处理后进人机房,所以机房潜热量较小。

风量大、焓差小

设备的热量是通过传导、辐射的方式传递到机房内,设备密集的区域发热量集中,为使机房内各区域温湿度均匀,而且控制在允许的基数及波动范围内,就需要有较大的风量将余热量带走。另外,机房内潜热量较少,一般不需要除湿,空气经过空调机蒸发器时不需要降至零点温度以下,所以送风温差及焓差要求较小,为将机房内余热带走,就需要较大送风量。

不间断运行、常年制冷

机房内设备散热属于稳态热源,全年不间断运行,这就需要有一套不间断的空调保障系统,在空调设备的电源供给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有双路市电互投,而且对于保障重要计算机设备的空调系统还应有发电机组做后备电源。长期稳态热源造成即便在冬季机房内也需要制冷,尤其是在南方地区,更为突出。在北方地区,如果冬季仍需制冷,在选择空调机组时,需要考虑机组的冷凝压力和其他相关问题,另外可增加室外冷空气进风比例,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送回风方式较多

空调房间的送风方式取决于房间内热量的发源及分布特点,针对机房内设备密集式排列,线缆、桥架较多以及走线方式等特点,空调的送风方式分为下送上回、上送上回、上送侧回、侧送侧回。

静压箱送风

机房内空调送回风通常不采用管道,而是利用高架地板下部或天花板上部的空间作为静压箱送回风,静压箱内形成的稳压层可使送风均匀,使空间内各点静压相等。

洁净度要求高

电子计算机机房有严格的空气洁净度要求。空气中的尘埃、腐蚀性气体等会严重损坏电子元器件的寿命,引起接触不良和短路等,因此要求机房专用空调能按相关标准对流通空气进行除尘、过滤。另外,要向机房内补充新风,保持机房内的正压。根据《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规定,主机房内的空气含尘浓度,在静态条件下测试,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m的尘粒数,应小于18000粒。主机房与其他房间、走廊间压差不应小于49Pa,与室外静压差不应小于98Pa。

组成部件

机房精密空调系统的主要部件,控制器、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加热器、风冷冷凝器、控制器、加湿罐、

热力膨胀阀、视液镜、干燥过滤器、过滤网、等部件。对于水冷系列,室内机还包括板式换热器、水流量调节阀、上水电磁阀[1]  。

冷量要求

为了确定机房精密空调机的容量,以满足机房温度、湿度、洁净度和送风速度的要求(简称四度要求)。必须首先计算机房的热负荷。

机房的热负荷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是机房内部产生的热量

它包括:室内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发热量,机房辅助设施和机房设备的发热量(电热、蒸气水温及其它发热体)。这些发热量显热大、潜热小; 照明发热(显热); 工作人员的发热(显热小、潜热大); 由于水分蒸发、凝结产生的热量(潜热)。

其二是机房外部产生的热量

它包括:

传导热。通过建筑物本体侵入的热量,如从墙壁、屋顶、隔断和地面传入机房的热量(显热); 放射热(也称辐射热)。由于太阳照射从玻璃窗直接进入房间的热量(显热); 对流产生的热量。从门窗等缝隙侵入的高温室外空气(也包含水蒸气)所产生的热量(显热、潜热);

为了使室内工作人员减少疲劳和有利于人体健康而引入的新鲜空气所产生的热量(包括显热和潜热)。

总之,人体放出的热量、缝隙风侵入的热量和换气带进的热量,不仅使室温升高,也会增加室内的含湿量,因此需要除湿。这部分热负荷称为潜热负荷,而机房内所有设备散发的热量只是室内的温度升高,这种热负荷称为显热负荷。与一般宾馆、办公室、会议室等潜热占有相当大比例所不同的是,计算机、程控机机房内的热负荷是以显热负荷为主。因此对于热负荷状况不同的场合应选用不同类型的空调机。通常用显热比(SFH)作为空调机的重要指标。

概略计算(也称为估算)

在机房初始设计阶段,为了较快的选定空调机的容量,可采用此方法,即以单位面积所需冷量进行估算。

计算机房(包括程控交换机房):

楼层较高时,250~300kcal/m2h

楼层较低时,150~250kcal/m2h (根据设备的密度作适当的增减)

办公室(值班室):90kcal/m2h

简易热负荷计算

计算机房空调负荷,主要来自计算机设备、外部设备及机房设备的发热量,大约占总热量的80%以上,其次是照明热、传导热、辐射热等,这几项计算方法与一般空调房间负荷计算相同。计算机制造商,一般能提供设备发热量的具体数值。否则根据计算机的耗电量计算其发热量。

a外部设备发热量计算

Q=860N¢(kcal/h)

式中:N:用电量(kW); ¢:同时使用系数(02~05); 860:功的热当量,即l kW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所产生的热量。

b主机发热量计算 Q=860× P× h 1×h 2 ×h 3

式中,P:总功率(kW);

h 1:同时使用系数;

h 2:利用系数;

h 3:负荷工作均匀系数。

机房内各种设备的总功率,应以机房内设备的最大功耗为准,但这些功耗并未全部转换成热量,因此,必须用以上三种系数来修正,这些系数又与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功能、用途、工作状态及所用电子元件有关。总系数一般取06~08之间为好

c照明设备热负荷计算

机房照明设备的耗电量,一部分变成光,一部分变成热。变成光的部分也因被建筑物和设备等所吸收而变成热。照明设备的热负荷计算如下:

Q=C×P kcal/h

式中, P:照明设备的标称额定输出功率(W);

C:每输出l W的热量(kcal/h W),通常自炽灯086,日光灯10。

d人体发热量

人体内的热是通过皮肤和呼吸器官放出来的,这种热因含有水蒸汽,其热负荷应是显热和潜热负荷之和。

人体发出的热随工作状态而异。机房中工作人员可按轻体力工作处理。当室温为24℃时,其显热负荷为56cal,潜热负荷为46cal;当室温为21℃时,其显热负荷为65cal,潜热负荷为37ca1。在两种情况下,其总热负荷均为102cal。

e围护结构的传导热

通过机房屋顶、墙壁、隔断等围护结构进入机房的传导热是一个与季节、时间、地理位置和太阳的照射角度等有关的量。因此,要准确地求出这样的量是很复杂的问题。

当室内外空气温度保持一定的稳定状态时,由平面形状墙壁传入机房的热量可按下式计算:

Q=KF(t1-t2) kcal/h

式中, K:围护结构的导热系数(kcal/m2h℃);

F:围护结构面积(m2);

t1:机房内温度(℃);

t2:机房外的计算温度(℃)。

当计算不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围护结构如隔断等时,室内外计算温度差应乘以修正系数,其值通常取04~07。常用材料导热系数如下表所示:

材料 导热系数 (kcal/m2h℃) 材料 导热系数 (kcal/m2h℃)

普通混凝土 14~15 石膏板 02

轻型混凝土 05~07 石棉水泥板 1

砂浆 13 软质纤维板 015

熟石膏 05 玻璃纤维 003

砖 11 镀锌钢板 38

玻璃 07 铝板 180

木材 01~025

f从玻璃透入的太阳辐射热

当玻璃受阳光照射时,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玻璃吸收,剩下透过玻璃射入机房转化为热。被玻璃吸收的热使玻璃温度升高,其中一部分通过对流进入机房也成为热负荷。

透过玻璃进入室内的热量可按下式计算:

Q=KFq (kcal/h )

式中, K:太阳辐射热的透入系数;

F:玻璃窗的面积(m2);

q:透过玻璃窗进入的太阳辐射热强度(kcal/m2h)。

透入系数K值取决于窗户的种类,通常取036~04。

太阳辐射热强度q随纬度、季节和时间而不同,又随太阳照射角度而变化。具体数值请参考当地气象资料。

g换气及室外侵入的热负荷

为了给在计算机房内工作人员不断补充新鲜空气,以及用换气来维持机房的正压,需要通过空调设备的新风口向机房送入室外的新鲜空气,这些新鲜空气也将成为热负荷。 通过门、窗缝隙和开关而侵入的室外空气量,随机房的密封程度,人的出入次数和室外的风速而改变。这种热负荷通常都很小,如需要,可将其拆算为房间的换气量来确定热负荷。

h其它热负荷

在机房中,除上述热负荷外,在工作中使用示被器、电烙铁、吸尘器等都将成为热负荷。由于这些设备的功耗一般都较小,可粗略按其额定输入功率与功的热当量之积来计算。 此外,机房内使用大量的传输电缆,也是发热体。其计算如下:

Q=860 Pl (kcal/h)

式中, 860:功的热当量(kca1/h);

P:每米电缆的功耗(W); l:电缆的长度(m)。

总之,机房热负荷应由上述a—h各项热负荷之和来确定。

服务器为什么不可以放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为什么要托管到IDC机房呢?对于了解服务器托管和网站运维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这个问题问的有些白帽,但是对于不太了解的朋友来说心中确实疑问重重。

1、服务器需要恒温和不断电运行环境

服务器需要24小时全天开着机,365天从不间断的工作,散热更为重要,因而服务器需要放置在一个相对稳定适宜的环境中,恒温、恒湿、防尘、供电等必不可少。普通公司没有这个条件专门为服务器建立一间机房,用空调保证恒温恒湿防尘供电。即时有,那费用一定远远高于托管的费用。如果突发停电,没有UPS(不间断供电)系统,那有可能服务器所有资料全部丢失。

2、服务器辐射、噪音很大

服务器开启时较大噪音,如果是放在公司办公室里,会影响公司人员的工作。一台服务器辐射远远高于其他设备,专业的ICD机房都是通过监控系统来观察服务器运行。工作人员不能呆在机房里面的,只有服务器出现故障时才进机房 *** 作。

3、服务器需要24小时有人值守

如果一台服务器遭受网络攻击如何处理如果造成数据损坏如何恢复,如果造成系统崩溃如何处理如果发生大规模的DDOS攻击如何应付如果遭受病毒如何保证数据不丢失如何保证24小时专人照管如何保证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排除响应

也许你会说聘请两个人守着服务器,如果这样做,那两个工程师一年的工资少说也要10来万。如果碰到的是流量攻击,那就无法处理了,更换IP还是购买硬防?硬防价格昂贵,更换IP时间很长。

4、自己搭建的机房不能办理备案

从2010年国内开办网站必须备案,才能上线运行。自己搭建的机房没有IDC提供商,你的网站不能正常备案。

5、服务器托管比自己搭建机房费用更低

托管一台服务器,如果选择100M共享费用在5000-7000元之间,如果是独享费用1万到几万不等,具体看带宽需求。如果带宽需求较大可以使用CDN加速来减少带宽使用费。如果自己的一个简易机房一年的费用少者几万到10几万,多者几十万上百万,而且效果无法与专业IDC机房相比。

6、服务器保证网络连接

你的服务器要保证来自全国各地访问者的访问速度,服务器能即时相应,这必须需要一个公网静态IP地址。办公室或家用宽带一般都是动态IP。而且办公室或家用带宽都是经过N层ISP转换,所以速度上无法保障全国各地都能正常访问。

以上就是服务器为什么要托管IDC机房的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130562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