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公司只有白天上班 那么服务器 路由器等 需要每天关机吗 关机时要做什么 关机后数据会丢失吗???

有个公司只有白天上班 那么服务器 路由器等 需要每天关机吗 关机时要做什么 关机后数据会丢失吗???,第1张

服务器 交换机 路由器 一般都是放在机房里面的 机房的设备是永不断电的 因为一旦断电 会对服务器硬件本身和 磁盘阵列等存储设备 照成破坏 会出现数据丢失 服务器开不起来的 情况 而且为了应对这些断电的风险 机房都会标配UPS电源
如果你说的公司 只是一个很小的公司 那么几乎不存在什么数据丢失的问题 数据都在个人电脑里 路由器也不存在说要保证24使用啥的 所以完全可以关闭
看的是你公司的需求 有没有需要到保密数据 有没有需要数据备份 有没有专门的机房

一、频繁开关机有损于电脑的寿命,深受其害的是硬盘显示器。硬盘在不工作出了时读写磁头是和盘面挨着的,开机后高速运转所产生的浮力,使磁头飘浮在盘片上方进行工作,关机后读写磁头又回到原来位置,一开一关自然增加了对磁盘的磨损。显示器在正常工作时,其电流比较平稳,在开关机时由于电流的突然增大与减少对显示器造成一定的冲击,频繁开关机自然对它不利。
二、待机功能使你在不需重新启动计算机的情况下,就可返回原先的工作状态。待机模式可关闭监视器和硬盘、风扇之类设备,使整个系统处于低能耗状态,台式机待耗电15-17W,手提7-10W。在你重新使用计算机时,只要按任意键,它会迅速退出待机模式,精确恢复到待机前的工作状态。在短时间内不用电脑,将电脑设置为待机状态,可以减少因频繁开关机,启动瞬间电流对整机的冲击。
三、休眠功能指的是将当前处于运行状态的数据保存在硬盘中,整机将完全停止供电。因为数据存储硬盘中,而硬盘速度要比内存低得多,所以进入休眠状态和唤醒的速度都相对较慢,在休眠时可以完全断开电脑的电源。因此当我们较长时间不使用电脑时,建议使用该功能,它也能让用户开启或关闭电脑的速度大大提高。
四、我认为较为妥当的办法是:20分钟以内不使用电脑,什么也不用动,20分--1小时可关闭显示器或使用待机、休眠,1小时以上关闭电脑,这样做,既省电、安全,又有利于对电脑的保养。

电脑每次开关机时间间隔应该大于15秒钟,因为短时间频繁脉冲的电压冲击,可能会损害计算机上的集成电路;其次,受到伤害最大的是硬盘,现在的硬盘都是高速硬盘,从切断电源到盘片完全停止转动,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盘片没有停转,就重新开机,就相当于让处在减速状态的硬盘重新加速。
如果间隔时间适当的话,相对频繁的开关机对电脑不会有多大妨碍。因为电脑显示器的寿命是显示时间,硬盘要保证读写过程中不发生断电和震动,主板等硬件就怕静电和潮湿。
顺便说一下,影响电脑寿命的还有几个重要方面:
1、光碟总是放在光驱里
光碟放在光驱里,光驱会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进行检测,特别是刻录机,总是在不断的检测光驱,而高倍速光驱在工作时,电机及控制部件都会产生很高的热量,但如果光驱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热量不仅会影响部件的稳定性,同时也会加速机械部件的磨损和激光头的老化。
2、开机箱盖运行
开机箱盖运行一看就知道是DIY们常干的事情。的确开了机箱盖,是能够使得CPU凉快一些,但是这样的代价是以牺牲其它配件的利益来实现的。因为打开机箱盖,机箱里将失去前后对流,空气流将不再经过内存等配件,最受苦的是机箱前面的光驱和硬盘们,失去了空气对流,将会使得他们位于下部的电路板产生的热量上升,不单单散不掉,还用来加热自己,特别是刻录机,温度会比平时高很多。
3、用手摸屏幕
其实无论是CRT还是是LCD都是不能用手摸。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会在元器件表面积聚大量的静电电荷,最典型的就是显示器,在使用中用手去触摸显示屏幕,会发生剧烈的静电放电现象,静电放电可能会损害显示器,特别是脆弱的LCD。
另外CRT的表面有防强光、防静电的AGAS(Anti-GlareAnti-Static)涂层,防反射、防静电涂层用手触摸,不光在上面留下手印,还会因为手上的油脂破坏显示器表面的涂层。
4、把东西放在显示器上
显示器在正常运转的时候会变热。为了防止过热,显示器会吸入冷空气,使它通过内部电路,然后将它从顶端排出。若你总是把东西放在显示器上头,容易引起色彩失真、影像问题。
5、计算机与空调、电视机等家用电器使用相同的电源插座
因为带有电机的家电运行时会产生尖峰、浪涌等电力污染现象,会有可能弄坏计算机的电力系统,使你的系统无法运作甚至损坏。同时空调、电视等在启动时,也会和计算机争夺电源,电量的小幅减少的后果是可能会突然令你的系统重启或关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zz/129895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